神經衰弱是用腦過度嗎? |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6月29日17:33:59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
神經衰弱是用腦過度嗎?
臨床中,我們常常會遇到病人及家屬的詢問:“醫生,我是由於用腦過度才引起神經衰弱的嗎?”其實,神經衰弱是一種大腦神經功能失調而造成的精神和身體活動能力減弱的疾病。由於它多見於腦力工作者,使得有些人產生了神經衰弱是因為用腦“過度”而造成的印象。 實際上並非如此。 如果仔細地觀察病人的生活經歷,就會發現在所謂用腦“過度”後面,卻是長期的內心衝突、精神緊張或情緒不悅,正是這些不良的情緒體驗和內心衝突,使得病人的大腦神經活動處於持續性的緊張狀態。另外,神經衰弱病人還有其內在的因素在起作用。從性格特點上看,多數神經衰弱病人偏向於膽怯、自卑、敏感、依賴性強,也有的病人過分爭強好勝、自制力差。此外,有些病人的神經衰弱發生於某次軀體疾病之後。這可能是由於軀體疾病削弱了病人的神經功能,為神經衰弱的發病提供了溫床。 目前,國際上傾向於把神經衰弱的症狀局限於以容易疲勞作為主要臨床表現。病人一般都有入睡困難、易醒、多夢、醒後頭腦無清晰感,因而整天昏昏沉沉、頭腦發脹、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工作及學習效率下降。病人還表現有情緒不穩定,煩躁易怒,容易衝動,對外界的光、聲、冷、熱等過分敏感,肌肉(尤其是後頸部、腰背部肌肉)緊張酸痛等。以上症狀時輕時重,其波動往往與病人的心情相關。 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老年痴呆等的早期,有時也可表現為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而且病人往往只認為自己患了“神經衰弱”,而拒不承認患了重度精神病。但這些病人的病情與神經衰弱有所不同:神經衰弱病人主動求醫,治病心切;而重度精神病人則對自己的疾病缺乏認識,不主動求醫。如果病人還有性格孤僻、思維怪誕、行為離奇,或者情緒低沉、悲觀厭世,或者記憶缺損、智力減退,就更應考慮到不是神經衰弱的可能。 神經衰弱的病程往往遷延數年、十數年、甚至數十年,但它是一種可以治好的疾病。在治療上,應以針對病因的心理治療為主,輔以抗焦慮藥物。用藥時,要謹防產生藥物依賴。另外,針灸、氣功、體育鍛煉,以及生活的規律安排也會對治療起到良好的作用。 (大眾衛生報)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