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健康
(1)
作者 若雲
此文是寫給有興趣的老年朋友看的,但願有點啟示。
這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一位朋友來美探親,叫方賓,是工程師。他的太太是筆者大學臨床老師,她叫陳美芸,我和許多學生一樣,稱她美芸老師。她出生在哈爾濱,是心臟科醫生,副教授。他們都已退休。方賓出生在上海,家在上海西門路,在復興路和吉安路附近,為紀念保衛上海抗擊日本侵略軍英雄張志忠,把西門路改為志忠路。
她們到紐約看博士畢業後留校工作的女兒,順便到筆者家住了一段時間。年紀大了,自然比較關心身體。美芸老師覺得有幾件事值得探討一下:
1、手顫頭搖:方賓有不自覺的手顫和頭搖症狀
,筆者說了,他自己不知道,還怪美芸老師沒有告訴他。其實美芸老師知道,已告訴我,但不好意思跟丈夫本人直說。這種症狀多見於嗜酒的中老年,是神經末梢功能退化的結果,一般不影響壽命,但形象不太好。所以,應該吃藥治療。由於在國內治療過類似病人,就建議他長期服用維生素,即較大劑量的B1和常規劑量的B12 與葉酸。幾個月後,從國內來電話說,症狀已明顯改善。有此症狀的老年朋友不妨可以試試,這三種都是非處方藥
(Overcounted,OTC),又無明顯付作用。
2、 “進口藥” :第二也是美芸老師告訴我,方賓正在服用治療高血壓的進口藥,還說很貴,一百三十元一片。每月三十片,要三千九百元人民幣,儘管國內已富裕起來了,也不能算太便宜。本人好奇想看一下藥,他把藥給我一看,才知道是國內常用抗高血壓藥。本人在國內時,也給病人用過這種藥。據說此藥國內還在用,而在美國,十幾年前就已經禁用,原因是此藥有導致心臟驟停的嚴重致命副作用。他很聰明立即停用此藥,至於回去退掉剩餘藥物沒有,就不得而知了。因為時間太長,此藥全名已淡忘,好像叫什麼康。本人曾經問美芸老師:
“他為什麼要吃這種國內仍在使用的進口藥?”他說:
“老頭和其他國人一樣,有點崇洋媚外,總覺得進口的比國內生產的好,貴的總比便宜的好。如果我說多了,怕他認為我小氣、吝嗇,捨不得花錢給他用好藥。”這是真人真事,問題在於一個是工程師,一個是內科付教授,怎麼還會上當呢?
由於十幾年前,西方國家就已經禁用此藥,不可能再生產了。所以,是“進口”還是“重新包裝”?值得探討或注意一下。寫到這裡,使我想起另一個真實的故事:
筆者的同班同學,叫張XX,也是本人的好朋友,是上海大資本家的兒子。文革中被隔離審查,整得他跳樓自殺,結果摔斷左腿。三四十年前,他到香港大學來看我時還一瘸一拐的。當時,他告訴本人說:
“我在非洲坦桑尼亞當醫生,尼雷爾搞社會主義,工資很低,只好兼做藥品生意。我們把中國生產的藥轉運到英國,由那裡的華人公司換包裝成英國產品,不僅價格可以提高一二百倍,也深受當地人的歡迎,甚至搶購。很奇怪,尼雷爾總統和我國很要好,但當地人就瞧不起或不喜歡中國生產的藥,他們特別喜歡英、美、法等西方國家生產的藥。”後來,我這位同班好友也移民到了美國波斯頓,幾乎年年回家;很可惜,在上海的一次舞會後,回家路上突然死亡。現在寫出來,希望能引起注意:一是年紀大了,不要單獨外出;二是要防止
“重新包裝” 的“進口藥”。隨着時代的前進,人們越來越文明,估計國內不會再有這種情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