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從老子的“以身觀身”看中醫爭論
送交者: 老平 2006年10月31日15:23:03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老子在《道德經》54章里有這樣一段話:“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這段話看上去不複雜,但內涵卻很豐富。下面我試從整體觀的角度來談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把對象當作一個整體來認識。以觀身為例,我們平時觀察一個人是從表面入手的,可以稱為以身材觀身,以容貌觀身,以衣着觀身,以言論觀身。而現代醫學研究一個人,則是從人體的生理結構入手,是以系統觀身,以器官觀身,以組織觀身,以細胞觀身等等。這種以局部觀整體的認識方法雖然有效,但存在着誤差。

老子認為,要認識身,應該“以身觀身”,要把身當作一個整體來認識。這種認知方法既與我們的日常習慣不同,也與現代科學慣用的分析方法不一樣。如何才能使分散的局部合為一個整體呢?答案還是內求。

《老子》56章寫道:“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有人把老子的這段話看作是宣傳蒙昧主義思想,我卻認為老子是在說內求的做法:要把精神內收,就得關閉外放的通道,平息燥動的思緒,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認識事物的另一面-----事物的整體屬性。

這種理解是不是猜想呢?應該不是,《莊子.徐無鬼》也寫道:“以目視目,以耳聽耳,以心復心。若然者,其平也繩,其變也循。”比較而言,莊子的說法更具體一些,他用的是收視返聽的方法,目的是把平時分裂和外放的精神收聚起來,以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

第兩個問題,對於不同層次的事物,需要採用與之相應的立場或方法來認識。具體來說,要站在身的立場觀身,站在家的立場觀家,站在鄉的立場觀鄉,站在邦的立場觀邦,站在天下的立場觀天下。然而我們常常會犯以一個立場觀天下萬物的毛病。

舉最近網上中醫爭論為例,主張取消中醫的人士認為,中醫理論沒有科學依據,中醫診斷手法落後,一些中草藥又含有毒性等等,因此要取消中醫。顯然,他們是站在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評判中醫的。然而取消中醫的呼聲一起,引來的反對意見卻大大超出了人們的意料,不僅民間反對者眾,連政府管理部門也公開表態反對,為什麼會出現一面倒的狀況呢?原因就在於主張取消中醫的人士犯了以一個角度觀天下的毛病。

中醫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歷史的傳承體系,如今它不僅與科學觀念有關,還與文化認同、民間習俗、醫療體制、認識模式等方面有關,豈能以一個“不科學”為理由就輕言廢止!中醫問題早已超出科學層面,按老子的說法,以科學觀科學可以,以科學觀中醫差矣,以科學廢中醫則是無知。應該怎樣去看待中醫問題呢?這就涉及到第三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在更大的背景上認識事物。老子的那段話還隱含了一個認識方法,從身-->家-->鄉-->邦-->天下,是一個遞進系列,後者包含着前者,家包含着身,鄉包含着家……。所以要想把身觀清楚,不僅要把身當作一個整體來觀,還要把身當作家的一個局部來觀。也就是說,身的規律只是家的規律的一部分,身的存在是以家的存在為前提的。以此類推,身還是鄉、邦、天下的一部分。

由此推知,要解決中醫的存留問題,僅僅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處理是不行的,就算是站在中醫自身的角度來看它也是不全面的,我們應該站在文化傳承和國家利益等立場來看待中醫,甚至要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角度來審視中醫。這麼一看,中醫不僅不能取消,還要發展,因為中華民族需要它,人類社會也需要它。這就是老子“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的含義之一。(老平 2006-10-31)

http:///468e87b3010006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有用的醫學名詞:中英文對照 (婦產科)
2004: 六種有益人體的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