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艾蒿ZT |
送交者: 君濤 2001年12月28日06:57:10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
文:趙建國
我的故鄉在呂梁山,對家鄉野生植物的印象莫過於艾蒿了。春天一過,呂梁山就進入了漫長的乾旱季節,可艾蒿還是蓬蓬勃勃地生長起來了。 艾蒿又稱野艾,在黃土高原廣闊縱橫的土地上,到處遍布着這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春天一到,艾蒿就悄悄地在山坡、田埂、路邊冒出來,瑞陽時節,艾蒿長到一尺多高,鮮嫩的葉片止披了一層銀灰色的絲毛,在山風中姍姍搖曳。在這個季節,你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就能聞到艾蒿那清新的苦香,那是一種和百花異草不同的苦香。你掐上一枝艾蒿,放在鼻前細細地聞聞,好像有一種藥材的香味。 黃土地上的農人們和艾篙有着濃郁的感情,他們以自己的民俗習風,傾注於艾蒿一種神聖而忠厚的篤愛。瑞陽前後,人們總要採摘一些嫩綠的艾蒿帶叵家裡,在自家住屋的門檐上交叉懸掛上幾枝,以驅趕五毒,禳除不詳。有的人家還給孩子脖頸間掛一隻小香包,這小香包里便裝有五穀、艾葉等物,以驅邪除患。艾蒿具有一種獨特的氣味,燃燒的煙能驅蚊蠅,避蠢蟲。從5月起,農家就開始搓一些艾繩了,然後將它們一根根地曬乾以備用。夏夜,燃上一根艾繩就可驅避飛蟲,那裊裊的艾煙帶着芳香把在農人們送入夢鄉。 艾蒿可以入藥,在當地有“艾可配百方”之說。民間偏方以它營血,祛寒濕,暖子宮,散淤腫。將艾葉曬乾搗碎而成艾絨,可用來配合針灸治病,也可單獨熏烤患部療病。山鄉道路崎嶇,交通不便,古來缺醫少藥,農家便以艾篙療治多種疾患。如:赤痢白痢,以艾蒿加生薑和少許紅糖煎服醫治。小兒疝氣、腹部疼痛、跌打扭傷、毒蟲叮咬、無名腫疼……皆用艾絨加麝香或大蒜在有關部位灸療。 秋天,艾蒿開花了,微微彎曲的枝頭綴滿了細密的米黃色花絮,雖說不算艷麗,卻顯示出一種成熟美。過後不久,它們便枯幹了,到來年又會蓬蓬勃勃地長起來。它們有着頑強不屈的生命力,不怕乾旱,不畏風寒,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