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衛秘書揭秘鄧小平長壽的養生四法:定量白酒 |
送交者: 踏雪無痕 2009年02月19日05:16:48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
北京西城區景山后街上一條普通的胡同里,緊鄰民居有一座灰色大門、灰色圍牆的院子。初春的陽光透過胡同盡頭的那些老榆樹,靜靜地灑落在地面上。這裡就是小平同志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家。他生前的警衛秘書張寶忠將軍,就住在隔壁工作人員居住的院子裡。 2009年1月20日早晨,記者如約前來採訪張寶忠將軍。“歡迎,歡迎,屋裡請!”剛走到屋外的葡萄架下,就聽到一個洪亮的聲音,張寶忠將軍已經熱情地迎了出來。將軍身材魁梧,體格健朗,行動靈活。記者怎麼也看不出,眼前是位74歲的老人。 我們的交談圍繞着小平同志的生活展開了。據張寶忠介紹,小平同志是位生活非常有規律的人,這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飲食習慣好,飲酒不貪杯,心態常樂觀,每天都鍛煉,時時勤用腦。 一周吃幾次粗糧 “小平同志的飲食習慣很有規律。早餐8點,午餐12點,晚餐6點半,幾十年基本不變。他早餐有雞蛋、饅頭、稀飯、泡菜;午餐和晚餐常是四菜一湯。”張寶忠說。 “小平同志愛吃四川家鄉菜,像回鍋肉、粉蒸肉、扣肉……特別愛吃大肥肉。當然豆腐和自家醃的泡菜也是他非常喜愛的。”張寶忠回憶道,“小平同志的飲食習慣非常好,再好的東西都不多吃,不僅如此,他還特別喜歡吃粗糧。每周都要吃至少兩次粗糧,包括玉米麵、蕎麥麵、高粱、小米等,做法有貼餅子、蒸窩頭、熬粥等。這個習慣保持了很多年。” “他還愛喝綠茶,特別是龍井,一天兩杯,上下午各一杯。”張寶忠回憶道,“困難時期,沒有什麼水果吃。春天,水蘿蔔下來就吃水蘿蔔;夏天,黃瓜、西紅柿下來就吃黃瓜、西紅柿。有時候,午飯或晚飯後,我們給小平同志準備一個蘋果,他捨不得都吃掉,只吃一半,留下另一半給家裡其他人。” 另外,據張寶忠介紹,小平同志家裡有個規矩,長期不變。那就是每天晚飯一定會有一個燴菜,用中午沒有吃完的菜,再加上一些豆腐、白菜等燴制而成。小平同志吃飯時總是開玩笑地說:“就這個燴菜最有味道、最好吃。” 午飯時,喝一杯 “他還喜歡喝點白酒。每天午飯時一定要喝一杯,不到一兩的量。他從不貪杯,而且其餘時間也一概不喝。為什麼一定要在午飯時喝酒呢,那是為了能順利進入午睡,保證午睡的質量。”張寶忠微笑着對記者說,說起喝酒,這其中還有個故事。 “20世紀90年代初,有一家報紙刊登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說,小平同志之所以身體好,是因為他每天都喝兩杯用中藥泡的酒。這篇文章恰巧被小平同志看到了,當時他問我:‘我是每天都喝兩杯中藥泡的酒嗎?’我說:‘沒有啊。’小平同志說:‘你看看這張報紙,去查查。’我趕緊去調查。後來,這家報紙在中縫位置刊登了一則‘更正’。我向小平同志匯報,並將報紙拿給他看,他翻遍了也沒找到。我趕緊指給他看,看到後,他笑了,用濃重的四川話說了句:‘算了’。” 小平同志有着幾十年的“煙齡”。通常情況下,外出時,他的煙都由我保管。為了讓他少抽煙,我們就想了個辦法,把一根煙分成兩半,一次只抽一半,每次就能少抽一些。一次,在會見外國友人時,他向我要煙抽。我給了他半支。外國友人就問他為什麼只抽半截煙。他指着我回答說:“這是他們對付我的辦法。其實這樣很浪費,本來一個煙蒂,現在變成兩個煙蒂了。”1989年以後,醫生們考慮他上了年紀,想勸他戒煙。“令我非常敬佩的是,小平同志聽了醫生的話後,說戒就戒,非常乾脆。”張寶忠不無感慨地說道。 戒煙以後不久,醫生開始勸他戒酒。於是,小平同志在醫生的建議下,將常喝的白酒,換成了紹興酒,因為紹興酒度數低。每天喝酒的時間和數量保持不變,這樣過了兩三年。後來,又在醫生的建議下,將紹興酒換成了度數更低的干白,又喝了一段時間,就徹底戒掉了。 “我一向樂觀,天塌下來,我也不怕,因為有高個子頂着。” 說起小平同志長壽的秘訣,不能不提的是他樂觀豁達的心態。 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其中有兩落都是在文革時期。他自己也曾經說過:“我一生最痛苦的當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但即便是在那段非常歲月里,鄧小平從不怨天尤人,始終保持着樂觀豁達的心態。 “在毛毛的書中就有這樣的描寫,1969年10月,鄧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勞動,夫人卓琳以及老祖(鄧小平的繼母夏伯根)也跟隨他到了那裡。雖然政治風暴掃蕩了人們的生活,衝擊了人們的心靈,但小平同志依然心態平和,他在居住的院子裡開闢出了一塊不小的菜地,種上了白菜、胡豆、辣椒、絲瓜、苦瓜等各色蔬菜。小平同志白天在地里勞作,挖土、施肥、澆水、除草;晚上就開始讀馬列著作及古今中外其他書籍。”張寶忠說,小平同志為人性格內向,沉穩寡言,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使他養成了臨危不懼、遇喜不亢的作風,特別是在對待個人命運上,相當達觀。在逆境中,他善於運用樂觀主義精神對待一切,並用一些實際的工作來調節生活,從不感到空虛彷徨。 1984年10月10日,在前聯邦德國總理科爾請教小平同志“長壽秘訣”時,他的回答是:“我一向樂觀,天塌下來,我也不怕,因為有高個子頂着。” “能下海證明我體力還行,能打橋牌證明我大腦還行” “小平同志常說,我檢測自己的身體靠兩條。一條是能不能下海,一條是能不能打橋牌。能下海證明我體力還行,能打橋牌證明我大腦還起作用。”張寶忠說,“小平同志酷愛大海,到大海里游泳是他最愜意的事情。每年去北戴河,到達的當天,他就要下海;離去的那天,他還要下海。天再冷,浪再大,他也捨不得放棄。” 從青年時代起,鄧小平就養成了堅持健身的好習慣。他雖然日理萬機,但總是忙裡偷閒進行鍛煉。他的愛好很廣泛,游泳、登山、散步都是他所喜愛的。1979年,已經75歲的鄧小平自己登上了黃山。張寶忠對記者說:“當時,我們給他準備了滑竿,但是他不坐,堅持要自己走。我們就每隔半小時左右,提醒他停下來歇歇。休息時他告訴我們,登山中間休息的時候,一定要面朝山下的方向坐。這是因為如果面山而坐,從山上來的氣流會直接吹到人的臉上,對身體不利。他說,這是他長征時留下來的經驗。” “除此之外,年輕時期經常洗冷水澡也是他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張寶忠說,記得在1986年,小平同志會見新西蘭總理朗伊時曾說過:“我已經十年沒得感冒了,夏天還能到海里游泳。我身體這麼好,是因為在戰爭年代洗冷水澡。冬天北方很冷,我洗澡也是一桶冷水。” 說完了游泳,話題自然就轉到了橋牌。 打橋牌是小平同志後半生的主要愛好。1952年,鄧小平在西南局工作的時候,有一次路過四川內江,遇到一位朋友教他學會了打橋牌,從此打橋牌成了他工作之餘的主要娛樂活動。 張寶忠對記者說,小平同志打橋牌思維敏捷,計算準確。洗牌、發牌、叫牌、打牌、記分每一步他都特別認真,處理得果斷。這充分展現了小平同志的記憶力與分析能力。因此,他才把打橋牌當作檢驗自己大腦好不好用的一條標準。聶衛平曾經說過:“鄧小平打橋牌有這樣的水平很了不起,是我結識的這些中央領導里打得最好的。” “其實小平同志長壽的方法不止這些,還包括他多年養成的散步習慣、晚年每天堅持做一套自己編的廣播體操、特別喜歡孩子,休息時間裡,只要孩子們在家,都要和孩子們玩一會兒……”張寶忠深情地說,“小平同志得享93歲高齡,與良好的生活方式、樂觀積極的心態是分不開的。” 小平同志有一句非常感人的話:“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們祖國和人民。”他逝世後,把眼角膜獻給了患者,把遺體捐獻給了醫學事業,骨灰撒在了祖國的大海里。在小平同志心底深埋着的,是對祖國和人民熾熱的感情。(周鶴) >>>瀏覽[踏雪無痕]更多的博客文章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