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健康專欄作家瑪蘭妮.葛萊姆(Melanie Grimes)指出:“大自然是降低血壓最佳的滋養寶庫。”除了藥物以外,尚有許多天然的食材,能自然而然達到調節血壓的效果。(PAUL J. RICHARDS/AFP/Getty Images)
讓您少服一顆藥 自然降血壓的妙方
作者:
【大紀元4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唐依旋/蔡尚明綜合編譯)高血壓是常見的一種疾病,高血壓本身的症狀並不明顯,通常“感覺”不到,也因此而被喻為“無聲的殺手”。高血壓不僅會引起頭暈、頭痛或頸部僵硬,更易引起腦血管疾病。
近年來由於醫療的進步與人們的重視,高血壓的比例已逐漸的下降。除了市面的降血壓藥物外,眾所皆知的就是低納飲食與運動。不過除了這些之外,我們生活中其實還有許多可利用的天然食材,都具有降血壓的功效。健康專欄作家瑪蘭妮.葛萊姆(Melanie Grimes)即表示:“大自然是降低血壓最佳的滋養寶庫。”他也提出了一些日常生活中能有效降低血壓的飲食觀念供大家參考:
* 維他命 C
美國心肺血液保健協會(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所主導的一項研究證實了維他命C對降血壓的功效。這項為期十年的研究,囊括了242位不同年齡與種族的女性;結果顯示,攝取高劑量維他命C的女生能維持較低的血壓質。
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維他命C,尤其是柑橘類、甘藍和蕃茄。維他命C還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幫助肌肉、血液和膠原蛋白的生長,對貧血也有療效,還可以幫助身體對鐵的吸收。
* 維他命 D
維他命D是人體降低血壓的機制之一。人體在陽光下就能自動合成維他命D。目前維他命D的建議劑量,每天約在2000到10000IU之間。而增加維他命D的劑量以達到人體維他命 D的建議值(40~60ng/ml),則可能需要6~8個月的耐心服用,才能看到應有的成效。
富含維他命D食物首推魚肝油,其次為鮪魚、沙丁魚和鮭魚等魚類。
* 鎂
鎂是高血壓患者的建議藥劑,它可以幫助放鬆動脈血管壁,以利血液流動;也能促進人體把食物轉化成能量,藉此幫助身體藉由身體的活動來降低血壓。綠色蔬菜、核果、小麥胚芽和糖漿都富含鎂。
* 天然草藥
蛇根木(或譯為印度蛇木Rauwolfia serpentina)的萃取物以降血壓而聞名。這種草藥可以搭配茶飲用或製成膠囊服用,低劑量就會見效。服用印度蛇木只會有一些小的副作用,如鼻塞等。
而歐洲山楂(Hawthorn, Crataegus oxyacantha)能擴張血管並降低血壓。這種草藥含有類黃酮素(flavonoids),可以預防血管變窄。山楂已經被證實能在短期內見效,因此不必持續服用。通常是將山楂果切片,煮沸後當成茶飲用。
天然降血壓的飲食
以下為飲食專家所提供的降血壓飲食:
1. 芹菜:芹菜中的化合物能使血管平滑肌舒張,使血壓下降。但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患者,應諮詢醫師的意見,再決定是否食用芹菜。
2. 香菇:香菇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和血管病變。
3. 海帶:海帶為碘及硒的重要來源,同時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預防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
4. 蕃茄:蕃茄含多種維他命,可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5. 香蕉:香蕉富含鉀,可平衡人體多餘的鈉,還具有防止血壓上升的效果。
6. 蘋果:蘋果含有醣類、蘋果酸、維生素及鉀,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與果膠,能幫助人體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降血壓的“另類”療法
除了以上幾種生活飲食上的調整之外,幾位專家還建議了以下幾種特殊的降血壓方法:
高精度圖片
養寵物有助於高血壓患者改善狀況,藉由寵物與主人間的互動,也更能達到抒解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的功效。”(BERTHOLD STADLER/AFP/Getty Images )
1. 養寵物 :美國紐約大學針對高血壓患者的研究發現,養寵物的受試者血壓改善的狀況比較明顯。其中尤以養狗功效最好。北愛爾蘭皇后大學威爾斯博士指出:“因為狗較喜歡與主人互動,有助於狗主人抒解壓力;且主人得常遛狗,運動量也會因此而增加。”
2. 早回家: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工作超過41小時,得高血壓的風險會增加 15%以上;因此超時工作所帶來的飲食不正常及壓力,均是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儘量在上班時間內完成工作,早點回家休息,也是避免高血壓的良好方式。
3. 擁抱:美國北卡羅納大學的研究指出,經常與自己的伴侶擁抱或牽手,能紓解壓力並增進心血管健康。 因此不管工作再忙,也要記得給彼此一些共處的時間。
4. 營造綠色空間:改善自己居住的空間,能抒解緊張並減輕壓力。專家指出,所謂的景療(Landscape therapy),就是藉由景觀元素來達到舒緩身心、治癒疾病的目的。當人置身於綠化的環境中,便會自然達到肌肉放鬆與血壓降低的功效。
高精度圖片
景療能藉由景觀元素達到舒緩身心與治癒疾病的目的。當人置身於綠化的環境中,便會自然達到放鬆與血壓降低的功效。(JIM WATSON/AFP/Getty Im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