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都有自康復能力,若沒有了自康復能力,吃什麼藥也沒有用。陸廣莘教授曾經講過一個典型例子:上世紀初,俄羅斯有人曾經用錐蟲紅在試管里殺滅錐蟲,效果相當好,用在人身上時,只要用試管劑量的1/6就足以解決問題。那麼其他的5/6從哪裡來的?顯然是體內自康復能力起了作用。所以人體內自康復能力恐怕是人患病後能不能痊癒的最關鍵的問題。如果人體沒有了自康復能力,恐怕這個病人用什麼藥都無法起死回生。《大宅門》裡王爺府請白家大爺給老福晉診病,白家大爺看過後出來就說不用給老太太開方子了。因為老太太出現了七絕脈,用什麼辦法都治不好的了。這就是說,如果病人已經沒有自康復能力時,你用什麼藥都白費。這就是中醫和西醫不同的地方。在我認識到這些後,我就開始反思:我作為執行主編出版的《中藥現代化發展戰略》這本書,實際上是害了中藥產業。因為這本書除了要求提取中藥有效成分之外,還提到了其它一些東西。比如說過於強調出口,過於強調三兩種中藥堂堂正正的走進國際主流醫藥市場。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中藥必須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不是隨便誰都可以使用的。比如說感冒,中醫就分風熱感冒、風寒感冒,分病邪在表在里,分虛人感冒和常人感冒等等。我們自己跑到同仁堂藥店裡去買感冒清熱沖劑行不行?弄不好可能適得其反。所以,中藥是不能作為OTC藥品在市場上出售的。現在中藥也出現處方藥與OTC藥之分,是有關部門按照管理西藥的辦法管理中藥造成的。按照西藥方式管理中藥,造成很多笑話,比如說中成藥、飲片都必須標出有效期。我們知道陳皮要求是越陳越好,灸療時用的艾絨也是越陳越好,如此怎麼能能寫有效期?!認識到這些問題以後我就到處檢討,可是再檢討也挽救不了給中藥產業造成的損失,企業已經沿着中藥提取之路走下去了。
我到成都中醫藥大學調研的時候,某一企業正委託成都中醫藥大學進行中藥有效成分提取,那位老師就告訴企業有關人士,中藥越提純越沒效。企業負責人不信,說你就給我提純就行了。結果“有效成分”提取得非常純,拿回去後卻沒有一點效果。武漢紅桃K集團的同志也同我探討過這個問題。他們說試着提取中藥有效成分以後,“有效成分”一點藥效都沒有了,反倒是那些藥渣子有效。這就是中醫和西醫不同的地方,中藥與西藥不同的地方。我們課題組的張博士曾經詢問某藥科大學前校長:你們在研究中藥時如何研究中藥的藥性,研究中藥的四性五味、升降沉浮?校長說:我們不研究這些,我們只研究中藥的有效成分。張博士說:中藥講究的是四性五味、升降沉浮,不研究這些,只研究有效成分,怎麼能說是研究中藥呢?結果這位老同志再來科技部時就表示應該考慮中藥藥性問題。雖然想要求這位老同志完全改變過來是很困難的,但我們可以看出他已經意識到用原來的方法研究中藥不一定非常合適。
2001年10月,某單位給中央寫了報告,說當前洋中藥進口大於中成藥出口,建議國家迅速扭轉這種怪現象。國務院領導批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設法解決。我們知道以後,就向中醫局有關領導反映: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第一,國家藥監局從來沒有批准過任何一種外國的中藥進入中國市場;第二,我們也進行過市場調查,市場上沒有一種真正國外生產的中藥;第三,如果說國外生產的中藥進口到中國來並且數量遠遠大於我們自己生產的出口量的話,那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因為我們天天喊叫中藥國際化,現在外國人都已經會生產中藥了,甚至把他們生產的中藥出口到中國來,出口到中醫藥的發源地來了,說明中醫藥已經國際化了。事實上外國人並不懂中醫藥。有關領導告訴我:第一,這是海關數據;第二,我們中藥出口在國際上只占3%到5%,而數據表明日本人出口的中藥占國際市場的70%。我的回答是:中藥占國際市場的3%-5%,這是我們課題組1995年提出來的;但是我們提出時強調了一個問題:3%-5%是中國出口的中藥在除了中國之外的國際草藥市場所占的份額,因為當時課題研究的是“出口創匯的戰略”,研究的是我國中藥出口在國際草藥市場上所占的比例,而不是在國際中藥市場上所占的比例。它包括了西方的植物藥和一部分中藥。這樣在統計中把中藥作為草藥統計。實際上中藥不等於草藥,不等於植物藥,不等於“天然藥物”。如此計算中成藥的產值的話,我們每年60億美元是相當可觀的。事 經過這樣解釋後,有關領導還是不太明白,說海關的數據就是這樣的。我們又重新查閱了海關數據,發現有一項下進口的中藥有4個多億美元。有關領導說這一項是中藥,我就告訴他們這不是中藥,但是他們不相信。於是我就到海關去查,海關說這些是哪個企業進口的,不能告訴你,這是企業秘密。我只好用盡各種辦法,找到這項裡面進口額最大的11家企業。這11家企業進口額占這一項下面的60%多。就那麼我把這11家企業一個個摸清楚了。他們進口的全是西藥的原料,全是西藥,從來沒有進口任何中藥。於是我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寫了報告,沒有回音。然後我由把中藥出口在國際草藥市場真正占多少分額以及我們洋中藥進口和中成藥出口這些問題又寫了報告,仍然石沉大海。我就將報告發在網上。不久,科技部辦公廳同志找我,問那報告是我個人的觀點還是課題組的觀點。我說是我的觀點,也是課題組的觀點。因為課題組就是我,我就是課題組,我們課題組已經沒人了。辦公廳梅主任找我談了一兩個小時,了解我對中藥現代化的看法,了解中藥將來在13億人醫療保健起何作用。最後他詢問我是否願意繼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我說我已經沒有資格。他問為什麼,我說我已經退休了。梅主任說:沒關係,80歲還可以研究。於是從那時又一直研究至今。這是我們這個課題組的來龍去脈。是今天要講的第一個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