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的日子 (5)
特產與小吃
說起西寧的特產,人們馬上聯想起滋味純正的牛羊肉,在七、八十年代,西寧的生活有了較大的改善後,有許多的單位職工在冬季每家都會分到1-2隻羊,或是半隻牛過年。所以家家戶戶在冬天吃的都是大鍋煮的“手抓羊肉”,和下水的製品如牛肚等。在我剛上大學那會,假期返校途中在西安轉車,陝西的同學介紹我們去吃他們的“羊肉泡”(雖然我在以後也非常愛吃),但當時青海的同學多有不屑一顧的神情,覺得就那厶幾片肉怎過隱。大學假期返校的家鄉食品,我們宿舍舍友等的就是我的青海牛肉乾,新疆同學的哈密瓜干和葡萄乾,河北同學的西瓜辣醬等。
到了夏季好的季節,青海的各個單位的春遊活動幾乎都是帶1-2頭活羊到郊外的小河邊宰殺後邊吃邊玩,這時候我最愛吃的是羊血腸和青海主婦做的“羊肉嘎面片”,那肉香沁人心脾。再後來,我工作後在牧區的時光多了,特別是下鄉幾乎頓頓吃手抓羊肉。記得一次我下鄉工作遇到當地的局長帶隊,真是走到那吃到那,藏民有個習慣是把最好的肥嫩肋條肉獻給客人,不吃還不行,一個月下來回原單位,老主任見了我問是不是患了日光性皮炎,臉腫的又圓又亮,確實是長的太胖了。當然我也吃過藏族的糌巴,酸奶,酥油奶茶,鹽茶等,但並不太喜歡。有的時候是捏着鼻子吃下去的,否則讓藏族人感覺你的態度,你的工作沒法開展。
寫到這有人又不樂意了,你怎麼又把回族忘了,是的,回民在西寧的勢力很大,在改革開放前,西寧和附近州縣的中小的飯館幾乎全是回民開的,回民的瓤皮,甜胚,干拌拉麵,烤羊肉串等讓我至今還想吃。但是回民最絕的是他們的宴席的套菜。雖然沒有見過有正宗的菜譜把他們歸為一大派系,起個回菜的名稱等,但他們的技藝確實在讓人品嘗後十分留戀。我記得有髮菜做的油炸奶丸子,蒜絨燒羊肉,駝掌,燒牛鞭,燒牛蹄筋,地衣炒肉等等, 而這些材料都十分難加工,就說牛鞭吧,記得在多倫多有青海老鄉買了牛鞭想學回民做菜,可是放入高壓鍋內燉了3個半小時也沒燉爛,可真不知回民是怎麼弄的。
再小的時候記得家家戶戶拿舊衣服換大豆吃,還有青海當地人放入一種綠色植物香料做的鍋盔,這鍋盔做法特別,先把干的牛糞燒着,然後埋入一個寸後的生鐵鍋,在鍋內放如扞好的餅面後蓋上蓋子,然後再把大火焰弄滅,再蓋上一些干牛糞讓星星余火慢慢的烘烤,一天下來,餅熟了,一口咬去,麥子的香味十分濃郁。但由於費事費時,只有在節日才可以品嘗,並且是老年代當地人在節日走訪人戶時提的禮品。
當然了青海的互助青稞酒,蕨麻,土豆,蟲草,蕨菜都非常有名,說起蕨菜我就想起回民自發環境保護的經歷,一次樂都縣的人在工作之餘帶我們去游山,別看青海省到處是光禿的群山,但是樂都縣有水草豐滿的丘陵山地,盛產蕨菜,等我們的車開到風景優美的村口,被村里臨時設的木柵欄給擋住了,在木門上寫着“封山,禁止在此郊遊”,村民們守在門兩旁說死也不讓車進去。縣上的人找來村長也沒用,村長告訴我們,村子與外貿簽了蕨菜出口的合同,收入非常好,為了保護財源,保護蕨菜生長的環境,村民自發的組織起來防止無數的機關和團體的郊遊活動對生態的破壞。當告知有省上的同志來訪問,村長就讓我們在村外下車步行去參觀他們的蕨菜採集加工地,在綠色開滿黃花的山下,搭着幾坐教室般大的白色帳篷,村裡的人在裡面忙碌着,臨別村長也不讓我們買他們的產品,說是外貿的定量還沒有完成,先得顧外貿。
說起環境保護生態保護,我就又想起在小的時候,國家和人們還沒有這些意識的時,在海西的人們常常撿拾青海湖鳥島上的鳥蛋吃,我們家也有海西朋友帶來的大大小小各色的鳥蛋,媽媽常把它們醃製起來慢慢吃,最大的鳥蛋有兩個鵝蛋大小,可是肉質太粗沒有香味,而那些小的麻麻點點的小蛋味道還不錯。最開心的是單位去打獵回來,每家分一隻岩羊,這種羊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由於岩羊長期在奔跑,肉質煮出來沒有一點油花,當地人傳說光一隻岩羊心在香港就買價200¥。本來青海湖裡沒有魚,海西農場從外地拉魚苗放入湖中,幾年後人們從農場的小渠中發現有2斤重的黃鯉魚(因為又象黃魚但又沒多少刺,身子扁寬),從此人們才知道那些魚苗沒有死,反而長成味道鮮美的新的品種,就是生長周期太長,現在就成了當地的珍稀美味。
寫到這我又讒了,就此停筆做飯去也。大家有什麼補充請加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