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醫”這句老話,也許很多人都聽到過,尤其是長期慢性病人應該更不陌生。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生病的時間久了,發病的次數多了,病人對自己的病況就會有所了解,對自己用藥的方法也會容易掌握,因而更容易配合醫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而達到有效地把發病率降到最低;或者說更容易康復。
然,在臨床上,往往遇到一些病人自持“久病已然成醫”而忽略了專業人士的意見,使自己的病況更為撲朔離迷,甚至適得其反......
比如,曾有一位肺癌病人,感冒未愈時查出了肺癌,幾個療程做完,對治療效果不甚滿意。於是廣查資料,自認為是感冒引起了肺癌,應該用抗生素把感冒治癒了,肺癌也會得到控制。病人瞞着我們,從不同的家庭醫生那裡開了一張又一張處方,吃了兩個多月的抗生素,直到用口服治癌靶向藥物的第一周就出現了嚴重的涉及到心包膜的藥物副反應,他才道出了真情。然而,病情已變得極為複雜而難以掌控。
還有一位腸癌病人,聽到了一個偏方,說是生杏仁可以治癌,並有成功的例子可做參考,於是決定食用。然而,她忽略了重要的信息:首先她本身化療後的腸胃道很虛弱,難以消化堅硬的果仁,何況生的杏仁多食可能會中毒;其次她所聽到的一例“成功案例”,原是一位懷疑有前列腺癌,身體仍舊康健的老人;再者,她沒有問明食用杏仁的量。結果引發了一系列的腸胃道症狀,讓原本虛弱的身體更如雪上加霜。
今天來複診的一位患者,也向我傾訴了兩星期里“自我診斷”而承受的煩勞苦痛:原來兩星期前,她剛完成了第五個療程,發現臉上出現了一個小紅點,即刻上網查詢,為自己下了“皮疹”的結論,便去藥房買了抗過敏藥服用。兩、三天后,除了抗過敏藥讓她昏昏欲睡外,手臂上也出現了兩粒紅點,於是,在上網對症查詢,自我感覺和“急性白血病”的症狀相符,於是緊張異常,半夜三更無法入睡,去醫院急症室折騰了一夜。雖然帶着一紙“診斷無異常”回了家,心裡還是疑神疑鬼,隨時關注自己的“病情”~ 時不時的上下自檢,時不時的上網對照.......差不多兩個星期不但自己焦慮不安,連家人也都惶惶終日。
其實,現在各路的信息之齊全、易懂,確實是非常有助於知識普及。然而,面對鋪天蓋地的醫學常識、健康理念,不應該囫圇吞棗、似是而非的接受。而是應該針對自身特徵,配合醫生的專業見解、技術,把這些常識、理念轉化成個性化的有效措施,才能更好的治病、防病。
因而,對新病人的通常建議是:建立一本自己的治病日記,記下所有的用藥反應、病情動態,儘量以最詳盡的資料讓醫生做出最好的診治方案,已達到最佳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