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的危害---第一次聽說!? |
送交者: 挑挑揀揀 2013年12月23日16:01:28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
熱水泡腳,是很多人的養生理念。泡腳能活血化瘀,是最普遍的說法。
血管在腿上的分布猶如網絡樹枝,遍布肌肉、皮膚。如果動脈擴張,有營養的動脈血流量就增加。如果靜脈擴張,攜帶垃圾的靜脈血就瘀滯。
泡腳的時候,局部溫度增加,會導致動脈擴張,尤其是皮膚血管。因此,活血化瘀的說法大致來源於此。熱水泡後,皮膚會有舒適涼爽的感覺,這是因為毛孔擴張散熱所致。鑑於此,和多人喜歡泡腳,包括我自己和家人。
不幸的是,對於血管疾病患者,泡腳往往帶來的卻是病情加重或惡化,甚至災難。在我的血管門診,常常會遇到這些痛苦不堪的患者。
不怪患者和家屬。因為下肢血管病人往往感覺下肢冷,自然就想到熱水泡腳。那結果為什麼事與願違呢? 靜脈曲張、靜脈血栓 熱水泡腳時,下肢動脈擴張,尤其是皮膚充血。更多的動脈血液進入下肢。而靜脈的回流能力並不會因此增加。因此,熱水泡腳對於本來回流不暢或阻塞的靜脈病患者 來講,是火上添油,加重血液淤積。同時可以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形成皮膚上的出血點,時間久了就形成了色素沉着,小腿顏色變黑。靜脈血栓病人如果在服用抗凝 藥物,則出血情況會更嚴重。因此,熱水泡腳對於靜脈曲張和靜脈血栓病人來講,有百害而無一利。
動脈閉塞症 下 肢動脈閉塞的表現是下肢缺血。熱水泡腳,並不能擴張閉塞的血管。當然,通暢動脈的擴張只是增加了正常組織的血流,而缺血組織可能因為“盜血”現象,更加缺 血。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動脈閉塞的患者,原則上不選擇擴血管藥物,而是選擇抗凝或看血小板藥物。另外醫學上的研究已經定論:周圍溫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在、 組織的耗氧量,加重缺血。同理,雖然冰涼的缺血腿,也必須禁止使用紅外線熱療。
糖 尿病足分為三類:神經病變型、缺血型和混合型。神經病變型的部分患者,可以表現為腿足感覺奇冷,怕冷。因此,熱水泡腳很容易成為選擇。悲劇在於:神經病變 一旦存在,患者對痛覺、水溫的感覺反饋機制失靈。因此患者往往會不斷加熱水,以致嚴重燙傷也渾然不知。缺血型糖尿病足則與動脈閉塞症相似。 因此,下肢動脈閉塞症和糖尿病足,高溫泡腳可以導致截肢! 知道了這個道理。建議大家在泡腳前,應該明確是否有上述血管疾病。如果沒有,才可以放心享受。 如果這篇文章能轉發到足浴店的員工,那就更好。因為剛剛在一周前,就遇到一位在足浴店泡腳後,加快足壞死的混合型糖尿病足患者。
泡腳有6忌 不知道可招來病患
2011-06-07 16:02:30 來源:中醫頻道
1.太飽太餓時都不易泡腳 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特殊人群泡腳時間長致暈厥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因為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後,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於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3.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水溫的高低,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
4. 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疱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5.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6.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小孩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特別是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很燙了。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所以很容易燙傷柔嫩的皮膚。從這個角度說,也不建議用熱水泡腳。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泡腳的六個禁忌,您知道了嗎?泡腳時除了謹記以上六大泡腳禁忌外,還要學以致用,掌握好水溫、時間等事項。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2: | 盤點奪命的喝水壞習慣 | |
2012: | 冬季常吃10種食物 | |
2011: | 轉貼:美國公司宣布人類已經攻克癌症 | |
2010: | 天天枸杞水 活到兩百歲 | |
2010: | 米笑:萬維的高膽固醇粉絲 | |
2009: | 珍愛生命,遠離中醫藥 / 作者:古城 | |
2009: | 如何看待中藥的毒性 | |
2008: | 由生態醫學的興起而想起 (3) | |
2008: | 由生態醫學的興起而想起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