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齡逐漸增長後,咀嚼和吞咽能力都會逐漸衰減,75歲以上的老人甚至有吞咽困難,也易因此引起肺炎和營養失調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另外,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也容易讓老人在上了年紀以後出現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一系列生活習慣代謝疾病,甚至影響正常的生活。
在這樣的狀態下,想讓老人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首先必須讓他們對進食產生興趣。日本營養管理師田中彌生表示:“在烹飪時選擇好食材並在烹飪方式上下功夫,才能讓老人不帶任何負擔地與家人一起享受進食的樂趣。”
當家中老人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弱的時候,相對應的辦法一般是去掉食材中的筋,並將食材儘可能地做軟、糊化。如將薯蕷類食材煮成泥狀,便於老人使用牙齒和舌頭將食材磨碎後吞咽。
但吞咽能力的退化程度因人而異。有專家將吞咽能力分為四種情況:1、咀嚼能力略弱;2、咀嚼能力弱,用舌頭磨碎食物的能力略弱;3、咀嚼能力幾乎沒有;用舌頭磨碎食物的能力和吞咽能力弱;4、這些能力幾乎都沒有。
而相對應的,應對不同咀嚼和吞咽能力的老人,烹飪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是針對第一種老人,只需要將飯煮得軟一些,將蘿蔔、胡蘿蔔等食材切成一口大小並充分煮軟即可。但是針對最後一種老人,則需要先將食材在食品攪拌器中打成泥,再用濾網等濾去不易咀嚼吞咽的纖維,再將食材徹底蒸軟。
想要將徹底徹底煮軟成泥狀,還可以充分使用一些添加劑,如澱粉、明膠、瓊脂等。日本飲食指導專家宗像伸子指出:“給老人做吃的不是做軟了就好,更重要的是做得好吃,讓老人對吃飯有興趣,避免營養失衡更加重要。”日本牙科大學教授菊谷武表示:“做的飯符合吃的人的健康狀況是最重要的,要吃得安全,更要吃得營養。”如何才能知道做的飯菜是否適合老年人?菊谷武認為:“衡量這個的標準是看老人吃的量和飲食節奏。如果一頓營養全面的飯菜老人能在30分鐘之內吃完,則說明是適合老人吃的。”
然而,柔軟的食物往往體積膨大,吃多了以後很容易脹氣、便秘等。田中副教授表示,要讓老人充分補充不足的膳食纖維和乳酸菌等,就可以在平時的飲食中加入一些酸奶等食材。
而在老人患高血壓的情況下,需要將食物中使用的調味料減量,使用其他類似的食材來替換。比如,在煮火鍋的時候,就應當少放醬油和鹽,甚至只放正常老人進食量的一半。高脂血症及高血糖的老人則可以將使用的白砂糖量減半,或者將肉類的進食量減半,以抑制能量的攝入。
宗像指出,還可以以低卡的魔芋絲、香菇片等食材來增加進食的體積,讓人產生飽腹感,以減少總進食的量。大部分患生活習慣病的老人往往是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平衡,因此他強調:“給老人做飯要重視的不僅是烹飪方式和食材的選擇,更重要的是,讓老人逐漸養成健康、營養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