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关于秋季养生记载,上述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地气清肃。人们应早睡早起,精神安定宁静,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适应秋季收敛之气。违背这些就会伤及肺气,到冬季会发生腹泻完谷不化一类的疾病,影响机体冬季"闭藏"。
秋季养生,需要注意
秋主燥,故饮食应忌刺激性强、辛辣、燥热、油炸、肥腻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煎炸之物等等,防其伤津液,导致口唇皮肤干燥,或大便干燥。应适当食用新鲜蔬菜瓜果,如冬瓜、茄子、绿叶菜、梨、苹果、柚子、石榴、香蕉等。但秋气渐凉,饮食过于生冷或大量食用水果,伤及脾胃,脾阳不振,运化失常,则易腹泻、下痢、便溏造成消化不良,故饮食上又有“秋宜温”之说,即食温热食物。
该时节人们应早睡早起,起居时间大概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俗语说“春困秋乏”,故早睡,以顺应秋季收藏之气,保证机体获得良好的睡眠;早起可舒达阳气,使肺气得以宣发舒展。如此可养足精神,缓解秋季肃杀悲伤之气对机体的影响。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适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正如俗语所说:“春捂秋冻”。但也不能过度贪凉,白露之后不可裸露肢体。秋主肺,秋气肃杀,《黄帝内经》曰“重寒伤肺”,故受寒容易咳嗽感冒,导致上呼吸道疾病。
秋属金主燥,肃杀干燥为主气,容易使人产生忧愁、悲秋的情绪,甚至出现精力减退、性情抑郁、情绪紧张等征象。尤其是阴虚的人,肝火旺盛之人或动辄发脾气,火盛兼秋燥更易内耗阴津,久则伤人。故人应精神安定宁静,来缓和秋季肃杀干燥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神气收敛,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外来因素扰乱意志,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敛之气的道理,平静地度过这“多事之秋”。
秋风寒之气渐重,“风为百病之首”,故应注意避免秋风贼邪之害。夜卧时即是仍有燥热,也要注意盖好被物,若户外遇到风寒雨急,也应注意避而务犯,因“风伤筋,寒伤血,湿伤肉”,风寒湿交加之气,很容易导致肢节疼痛,经脉凝滞的“痹症”,即现在的关节痛,筋膜炎。
总之,秋季养生,就应顺应秋季之气,各个方面有节制,外不伤风寒冒雨雾,内重养阴但不过于生冷寒凉,内生湿邪,才能避免病邪,保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