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有时看似遥不可及,有时却又好像近在咫尺。(Matt Cardy/Getty Images)
愁眉不展? 6盏明灯指引快乐秘笈
【大纪元3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邱均正、陈珍妮编译报导)快乐有时看似遥不可及,有时却又好像近在咫尺。究竟该如何做方能坐拥快乐?2008年旧金山举行了一场‘快乐的诱因研讨会’(Happiness & Its Causes Conference),大众医疗网站WebMD.com摘录了与会的科学家、医生、心理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以及西藏佛教徒倾囊相授的快乐秘笈。在金融海啸持续席卷全球之际,这些谈话宛如明灯指引坐困愁城的当代人反思快乐的本质。
快乐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身为达赖喇嘛主要英文翻译员的金巴(Thupten Jinpa)博士,自幼受教于佛教寺庙,深谙纯朴的好处。他奉行简朴、刻苦的斯巴达式生活价值。比如他的家庭只拥有一辆汽车、一张信用卡。对他而言,多辆汽车只会让人徒然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保养、维护以及管理。多张信用卡更是不会带来更多的自由或快乐。
现代生活上的选择多样繁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却也让人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他指出,人们很容易把生活品质与生活水平划上等号;事实上,到了某个阶段,两者间的对等关联便不复存在。
和尚、尼姑之所以剃光头,就是要使生活单纯化。简单地过活使得人享有更多空间,是而得以对生活作一番省思。
高精度图片
现代生活上的选择多样繁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却也让人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所谓”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理论,就是凡事力求简单。(TORSTEN BLACKWOOD/AFP/Getty Images)
“休息”片刻 快乐进驻心灵
金巴表示,让人卷入复杂生活方式的文化,也同样驱使着人从事永无止境的追求。如此的紧绷对身心灵都有着不良的影响。此次研讨会的发起人珂婷(Robina Courtin)女尼表示,在白天,人们完全沉浸于感官上的享乐,所以容易忽略心灵的呼唤。
她建议,不妨每日花上几分钟静坐以沉淀心灵。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然后全心专注在呼吸这一件事情上。当心思游离时,回到自己的呼吸脉动。透过这样的过程,检视自己内在心灵的呐喊。
现今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和对物质欲望永不停歇的追求,常令人感到窒息难耐。一天中如能暂停一下休息几分钟,不论是打坐、静默或祷告,这些都有助于“充电”,也会令人更快乐些。早晨是从事这类活动的最佳时刻。倘若缺乏这类休息,生活便容易显得失控。
法轮功的第五套功法–神通加持法。
“正向思维”拨得云开见日来
将个人的愤怒、沮丧与情绪低落视为理所当然,例如说,我们相信老板、父亲与合伙人的辱骂正是我们痛苦的根源,珂婷直述,难怪人们会消沉,因为这种无奈的世界观让人深信无计可施。金巴强调,负面的强迫性思维会使人执著并深陷其中。
对受邢人施行佛教感化教育的解放监狱计划之学生仁波切(Zopa Rinpoche)道出,人们最大的监牢莫过于内心的牢笼,如情感的牢笼、愤怒的牢笼、沮丧的牢笼、骄傲的牢笼。
事实上,个人对事情的看法与其本身在世间的经历互有关联。避免被负面的有毒思想拑制住的解药便是拥有正向的思考。金巴提到,每个人经由自身的感官和心灵与外界沟通,如果能从一开始就掌握住个人的知觉,如此方能透析自身是如何体验这个世界。
根据佛家的观点,快乐就是放弃负面的思维。深信自身有能力改变,它便会赋与个人勇气和力量从事内观、体察与对自己的思想负责。珂婷更是建议说,与其批判自己的负面想法,不如留心体察它,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改变?
许多事情的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永远有路可以走。你能找个理由难过,也一定能找到快乐。(Chris Jackson/Getty Images)
其他对抗负面思想与促进快乐的简单方法尚有懂得表达感恩。尽管有些人天性较他人来得容易快乐满足,但是艾蒙(Robert Emmons)博士在其著作“感恩!力行感谢让你更加快乐!”道出,常表达感激者其幸福指数提升25%,能活得更好且更乐观。
际遇不幸是好事 “历练”助你跨越困境
拥有积极正面的想法并非意味着个人不能流露悲伤的情感。
史丹佛大学悲悯与利他主义研究和教育中心的道帝(James R. Doty)博士说,为人父母总想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让他们痛苦悲伤,实际上,这样反而起到反效果。他举自身童年生活为例,幼年父亲酗酒、母亲体弱多病,自己大多靠公共援助金过活,但是这些历练增强他面对困境的适应力,让他更成熟、稳当地走在人生道路上。
史丹佛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中心主任,皮格尔(David Spiegel)博士阐释:“幸福并不代表没有悲伤”。“假装快乐是无益的”,因为任何人试图压抑情绪必定导致更多焦虑与抑郁。此外,压抑悲伤的同时也压抑了其他正向的情绪,所以呢,适度宣泄悲伤不是坏事。
寻找宣泄忧伤和挫败情绪的适当管道,方能有效地控制情绪。他更进一步提议,不要只是找能倾听情绪垃圾的对象,最好找个能提供建设性意见的参谋,帮助个人厘清焦虑和沮丧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遭逢不幸反而是好事,因为历练能增强当事人面对困境的适应力,让人更加成熟、稳当地走在人生道路上。(VIKTOR DRACHEV/AFP/Getty Images)
逆境中“怀抱希望” 向快乐大步迈进
人们在逆境中如何能持续怀抱着希望?加州圣塔克拉拉大学咨商心理的助理教授费德曼(David B. Feldman)博士表达下列的看法:
☆希望的维系端赖于三项要素:有目标,有计划和能付诸实现的动机。
☆设定有意义的目标,时时检视希望于何处动摇?是否还合乎原先的计划或动机?让自己怀抱梦想,因为这是希望的泉源,快乐自然显相其中。
☆成功者不会在内心或表面上玩归咎责任的游戏。他们重视当下而且问道:现在应当如何做?
☆这种人对于痛苦的承受力较强。因此,他们不太会显得意志消沈、焦虑或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
在逆境中依然怀抱希望,你会赫然发现其实快乐就在灯火阑珊数。
散播快乐的良方–“保持社交生活”
社交关系对于快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一份长达二十年针对四千多人的研究表明,不只是亲朋好友能让你感到愉快,一个素未谋面者的快乐都能感染你。就像病毒传染途径一样,快乐能透过社交网路传播开来。
事实上,当一个人越自私,他便无视于自身以外的世界,他的世界也越加狭隘封闭,这样是会产生恶性循环的。倘若能将个人眼光放得宽广些,便有助于体察周遭的一切。例如协助罹患重症的至亲认识到:有不少人也身处同样的境遇,如此一来,当事人不但不会感到孤单,甚至从中获取些许慰藉与奋战的力量。
灵长类动物相当明白同情心和彼此关怀照料的好处。“为何斑马不会得到溃疡?”一书作者萨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博士强调,在经历紧张事件后,灵长类动物们相互呵护照料,血压因而降低。其重点在于:打理同伴比接受照顾享有的成效更大。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Tenzin Gyatso说过,如果你希望别人快乐,那就实践怜悯;如果你想要快乐,也是去实践怜悯。
道帝说道,怜悯促使我们与他人相契合,排除孤独感,增强心灵复原力,达到深层的满足。一个人若毫无怜悯之心,其快乐不过是短暂的愉悦。
高精度图片
将专注于自身不幸遭遇的眼光放宽有助于体察周遭一切。例如罹患重症者会因此而注意到有不少相同境遇的人,如此一来,患者不但不会感到孤单,甚至从中获取些许慰藉与奋战的力量。(John Gichigi/Getty Im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