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抗疫或抗议斗争中,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各国政府在抗疫中使用的语言似乎有所变化,把本来还算清楚的概念弄得含混不清从而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令人莫衷一是。比方说各国各级政府都主张科学抗疫,请了很高级的医学科学专家作顾问委员会的领导,并对其言听计从。一会戴口罩一会不戴,今天全民封城明天旅游开放,都是科学。如果有反对意见,政府马上说,我这是科学抗疫,这些专家学者都是名震海内外的大科学家,而你有什么学位?有没有马死拖打狗拖?你敢不信科学?提反对意见的民众可能连白吃乐学位也没有,更没有马死拖或打狗拖,只好灰头土脸,再不敢言声。但显然疫情两年的发展,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抗疫早就不是医学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用医学科学来处理社会问题,不是猴子吃麻花-满拧吗。而西方国家有很成熟的社会科学,其核心即为美加欧盟奉为圭皋的自由人权宪章,为什么不依社会科学解决社会问题呢?如果医学科学能解决社会问题,那为啥不用环境科学解决医学问题,给病人看病?把医学科学作为仅有的“科学”指导抗疫,如果不是故意误导,就是白痴。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就是疫苗,中文叫防疫针。既然叫防疫针,那就是说打了疫苗后,就不再染疫了。但现有数据及无数高官贵族王室的例子表明,打了两三针之后还会染疫,那怎么叫”防疫”针?后来专家说了,这防疫针不防疫,但是防重症,也就是说打了后,如果染毒,症状会轻一些。且不说新冠流行开后很少造成重症,就算它防重症,那我要是注意洗手戴口罩,不染上新冠呢?那不是白打了?那防疫针岂不成了“治未病防未病”的中医药疗法?或是文革中流行的健身强体的“鸡血疗法”?把中药性质的防未病药物误称为疫苗,是防疫语言学里的第二个问题。
当然还有其它例子,例如各国各地依“紧急状态”法令实施各种闭关锁国措施。但是“紧急”通常是有世间限制,通常几天最多几周而已。像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已经把该省的“医疗紧急状态”延续了100此,时间跨度两年。世界上哪有长达两年的“紧急状态”?有两年时间,一位国内来的留学生马死拖学位都读完了。
另外还有其它很多,像什么“无症状病人”,从未治疗过任何病人的“顶尖医生”,“关闭餐馆挽救医院”,“公众必须全力保护用以保护公众健康的公共医疗系统的健康”之类,也算是集现代笑话之大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