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云:怎样预防杀人不见血的猝死 (上) |
送交者: 若云 2022年04月05日05:01:50 于 [健康生活] 发送悄悄话 |
怎样预防杀人不见血的猝死 (上) 作者 若云 猝死(Sudden Death)是自然发生,可以毫无先兆的突然死亡。有的患者,即使在死后的病理解剖中,也一无所见。无论多么高明的天才医生,面对猝死,只能叹息无奈。 举三个十分真实可怕的例子:笔者的一位同班同学,他自己就是很成熟的内科医生,在上海延安路某处集体跳舞,回家时突然死在马路上;几年前一位江西医学院毕业的牙科医生,出国后还考上美国牙科执照,在给我朋友补牙后第三天,早晨慢跑晨练时,突然死在路旁边的厕所门口,连尾随的夫人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倒地死去;大家想必没有忘记,有名的方励之先生,在楼上床边悄无声息地死去,连楼下的太太也无可奈。人们不竟要问,这是咋回事?怎么会如此来去无踪? 这还得从头说起,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定义是,病后六小时之内死亡者为猝死。显然此定义不够科学,也不太严谨,“病后”二字显然不够准确。后来很多医学专家确定为“一小时内突然死亡为猝死”。猝死者可以是病人,也有毫无症状的“健康”人,后者虽然自己或医生都不知道,甚至死后也检查不出原因,但多半仍有病理或非病理性隐患,否则不会突然猝死。 所以,猝死不包括非自然死亡,另外自杀、他杀、外伤、中毒、手术、麻醉等死亡,也不在猝死之列。猝死可分二大类:一是心脏猝死,占一小时之内突然死亡者之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其中75% 是冠状动脉疾患;二是非心脏猝死,只占10%左右,主要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和主动脉瘤破裂,其它因急性肾衰竭、内分泌或消化系统疾病致死者多不属于猝死定义范围之内。猝死前有明显症状或危险疾患的各种病人,他们可以立即看急诊医生,没有必要在这里讨论。我们要关心的是,或者说比较危险的是“健康”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若认真注意到下述几件事,也许就可能避免或减少猝死危险: 1、MRI(核磁共振)检查颅脑的脑质、肿瘤、血管性疾病。因为头部血管的分布、变窄、畸形等,它们是无感觉中风的潜在风险,核磁共振最佳,CT也可以。 2、用CT或MRI、超声 (Ultrasound, US) 或经胸腔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graphy, TTE)、EKG等,检查心脏结构与功能。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冠状动脉疾患。 3、超声波、CT或MRI检查颈、胸、腹部的主动脉,以发现主动脉瘤 (Aneurysm)、主动脉夹层瘤、狭窄、或脂肪斑 (Plague)等危险隐患,后者又叫动脉粥硬化(Atherosclerosis ),它们会导致动脉破裂猝死。 4、常规血液检查,注意血钾、镁、脂浓度等 5、必要时,做心脏插管 (Heart Catheterization), 以排除冠状动脉狭窄或其它疾病。 7、记住几个容易被常人忽略的轻微症状或感觉:猝死前数分钟,有的会有很轻微,甚至难以觉察的现象,它们依次是:心前区不适或轻微疼痛、左肩胛骨和腋下之间区域有异常感觉、上腹剑突下有闷膨或微痛感、左肩或上臂不舒服或麻涨感、中或左后背不适等。 这些轻微症状千万不可忽视,因为它们有时往往是猝死的前期预兆。至于心前区剧痛、心悸、疲乏无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不可能被大家忽略,都会及时去看急诊,所以这里无需多说。 (未完待续)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1: | 只因不识自我 | |
2021: | 人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要气量大 | |
2020: | 美国3次抑郁症发作客户的反馈信息,一 | |
2019: | 關於愛滋病檢查一些人提的問題 | |
2019: | 超音波檢查的資訊 | |
2017: | 让你年轻的10大抗衰老食物 | |
2017: | 患癌后第1个症状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