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寫食主義:絕妙下酒菜東北黃瓜拍得立zt
送交者: 加菲 2002年06月08日15:51:40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東北人里之所以能出蕭紅這樣擅寫黃瓜的女人,主要是因為東北人普遍會吃黃瓜。只有普及,才有提高。東北人的普遍會吃黃瓜,又主要是因為東北的黃瓜長得普遍的好。至於東北菜里的黃瓜菜,則以“拍黃瓜”最得我心。這是因為,烹飪的技術指數在這道菜里幾乎降到了零。

  動詞在中國菜的名字裡並不罕見,只是這個不太文雅的“拍蒼蠅”、“拍板磚”和“
拍馬屁”的“拍”字倒是少用————當然,“拍”照片和“拍”電影還是很文雅的行為。其實,“拍黃瓜”里的那個“拍”字,指的是一種刀功,即先用刀鋒把黃瓜一剖為四,再以刀背將這四段黃瓜拍碎成塊。至此,“拍黃瓜”便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接下來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加入油鹽,蒜蓉,糖醋,香菜或者辣椒,豪華一點,再邀牛肉片或滷水花生加盟,最後放進冰箱略冰一下即可上桌。

  如此之低的技術含量,使“拍黃瓜”成為東北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一道最家常也是最好吃的冷盤小菜。前面說過,“拍”黃瓜雖然在烹飪的意義上略嫌“低B”,不過拍照片和拍電影還是十分高深而且高雅的技藝。如果一定要把“拍黃瓜”比之於拍照的話,是不是可以把它稱之為烹飪上的“拍立得”?不過類似的黃瓜料理,也可以極其複雜,“拍”出一部好萊塢大片來。來看汪曾祺先生於1989年記錄的“扦瓜皮”之法:“黃瓜(不太老即可)切成寸段,用水果刀從外至內旋成薄條,如帶,成卷。剩下黃籽的瓜心不用。醬油、糖、花椒、大料、桂皮、胡椒(破粒)、干紅辣椒(整個)、味精、料酒(不可缺)調勻。將扦好的瓜皮投入料汁,不時以筷子翻動,待瓜皮蘸透料汁,醃約1小時,取出瓜皮裝盤。先裝中心,然後以瓜皮瓜面朝外,層層碼好,如一小饅頭,仍以所余料汁自饅頭頂淋下。扦瓜皮極脆,嚼之有聲,諸味均透,仍有瓜香。”

  1988年夏天,我在北京曾與汪先生共飯,不過是在外面吃的,吃了什麼,早就忘得一清二楚。日前有汪老生前舊交自京來穗,飯後談到汪老的住家飲食,言及其簡其陋,難以置信。又說文人故窮,歷來如此,云云。聞之不禁悲從心來。回家後檢出汪老美食美文於燈下重溫,倍覺其字字嚼之有聲,句句諸味均透,音容宛在,仍有瓜香。

  (文/沈宏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