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Yiyi11
万维读者网 > 健康生活 > 帖子
国学大师宋志锋先生讲《菜根谭》(一)
送交者: zhen 2009年01月28日21:37:01 于 [健康生活] 发送悄悄话

     

在讲《菜根谭》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种读书的方法,那么我们现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最缺的,也就是这种方法。那么日常生活中呢?从老少都在读书,读书的时候,下的死功夫比较大,就是善巧的功夫缺了一点,圆融的功夫没有了。在这次讲座之前,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大家现在想一想,孔老先生一生中间主要谈的什么,大家都想一想,谁告诉我。(众:仁义礼治信)他的学生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非常受孔老先生赏识的是谁呀?对,颜回。颜回跟他的老师有一段对话,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忽视了。颜回为什么受孔老先生的赏识呢?孔老先生有很多学生,为什么对他高眼相看呢?就是颜回跟老师有这么一段对话,现在给大家慢慢地讲。就是有一天,颜回见到师父,他说:“回益也。”就是说他受益了,我现在进步很快。孔老先生就问他:“何谓也?”颜回告诉他:“回忘仁义。”就是我把仁义忘掉了,孔老先生就很开心地说非常好,但是还不是你最好地状态,就是还可以比这个更好,那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颜回再一次见到师父,他说:“回益也。”孔老先生说:“何谓矣?”颜回说:“回忘礼乐也。”就是说他把礼乐也忘了。那么在这过程中,孔老先生也是非常肯定地说很好,不是究竟好,就是很好,你还能比这个更好。那么再过去一段时间呢颜回去干吗去了?颜回再见到老师的时候,他说:“回益也。”受益之后呢他很开心,他告诉他的老师,他说又有很好的心得,孔子又问,什么样的心得,说说看,他说坐忘,坐忘就是把前头的东西都忘掉了,放下了。这个时候,孔老先生从坐着站了起来,非常开心,老先生很兴奋,为什么呢?他说你在这一点上比我还好,我还为外物所累,你已经达到了不为其所累,我今后在这个方面要下功夫。这就是个互教的过程,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互教。互教就是老师和学生互相学习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个坐忘的过程,儒家把它作为了一个最高的心态,做学问,没有做到这一点,很难成大器,就是做到了这一点就差不多了。我在几年前给不同的人做咨询怎么做学问的的时候我告诉过,我说下十分的功夫读一本书,下十二分的功夫忘掉这本书,再下十分的功夫,保证自己不用,不用读的这本书,这样呢等你用的时候,书中的精华自然就是你的气血。那么这个过程就是说腹有经纶气自华,怎么才能升华,变成你的,不是你搬运别人的,就是要有这三点功夫。这三点功夫呢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做不到。我们一般情况下,怎么做呢?就是在读书之后,在像是了解的情况下,把它卖出去,就是急于把他卖出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落入了下品。受你卖的这个对象,就是他方的这个市场的需求了,这是个什么样的需求呢?就是一个眼神,这个语言呢,对你来讲就足以让你的心态起伏动荡,这个起伏动荡的过程中呢,你一会觉得你很有成就,很有修养,此一时是这种心态,再一时呢?当你的言行举止不为他人所接受的时候,你的失落感,从九霄云外一下掉入十八层地狱,这个落差就这么大。所以就是说在这个此起彼伏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态漏洞百出,缠到这个中间出不来了,想表现自己真实的这一面,反而有一种雪地中埋炭的这个过程,或者说就像一个鸵鸟式一样,以为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说我们读书的功夫不是最佳的状态,我们只是步了千千万万搬运工的后尘,没有走出属于自己的读书之路。在这个过程中间,读书的数量有了,数量很多,质量没有,是一个空白。为什么这么说呢,简单地讲,我们可以自己心平气和的想一想自己文化的积淀是不是等于零。简单地讲,精华部分你没有吸收。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呢,从孔老先生到现在,当然了,为什么要把这种思维方法告诉大家呢。就目前大家公认的孔老先生是个伟大的教育学家,颜回是一个学有所成的一个学者,就是从教育角度来讲,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后来人借鉴,我们为什么放下这张镜子不用呢?缺,缺的什么呢?我们把《菜根谭》这本书放到最后,每个人的书不一样,你不用看,我先给你们讲一讲,就是在《菜根谭》360回是这个说的,他说这个佛家讲主要是随缘,儒家讲主要是素位,那么我再把老子的道德中间的学问加进去,道家说顺其自然,这三家是怎么圆融的,这三家在自然状态中达到共荣,就是自然状态下,没有修饰的状态下共荣的,这个共荣点书中讲佛家讲的随缘,儒家讲的素位,就是守护自己的本位,就是在本份上,在人的本份上去做,去下功夫,就能成就一个真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说这三家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孔老先生和弟子的对话,从三种状态说明这种读书的方法。首先执着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东西要能把它放的下,我们把最看重的方法要能放的下,这个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讲,人人都有专长,人人都有专长,不依自己的长处,专跟对方探讨他人的不足,切记这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为什么在开始要给大家介绍这个东西呢,就是纵观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数千年来,后进的人,为什么走回头路呢?就是在这个功夫上,门进对了,路走错了,走了回头路,做了无用功,这就是说成就了极少数人,成就了极少数人,而绝大多数人呢,就是穷其一生平平无用。为什么呢?就是还没有找到文明的顶点。什么样的顶点呢?就是自己认为最得意的东西不能放下,不能放下,就很难做到孔老先生说的童择无好,就是没有分别。因为我们有分别,分别心非常重,有分别的时候呢,漏洞就百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孔老先生由开始坐着听学生讲话,等学生讲完之后,就站着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从他这个身印这个符号来讲,就是在文明面前人人平等,在人类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低上下尊卑之别。在这个过程中呢再讲一点,孔老先生最小的老师你们说几岁?这很多人恐怕还不知道,那我告诉你,孔老先生最小的老师,七岁,七岁,人家把他叫小儿神童。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我们每一个人对待文明的过程中呢,不要有尊卑,这个迷信的这个点让这个东西制约自身,从这个地方要突破一般人修饰的功夫。出离修饰的功夫,才能走出颜回说的第二步。么我再给讲这次讲解的中心点,我们这次讲解呢,根据《菜根谭》中的说不同的学者,同的修行方法中间总结出几句话,那么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个戏论,这个戏论是什么呢?你先想一想,人们说的一个戏论的东西,你可能也这么说过,让你现在立马写总结出来,还得一个思考,你先想一想,这个戏论是这样说的:就是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听说过吧?你可能跟人聊天的时候,偶尔也会说。这个难念的经是什么样的经?通过《菜根谭》告诉大家,这本难念的经的真面目,如果说你能记住这个东西,在这上面下功夫,那么你这次就没白来。这个难念的经,经文的真面目是什么呢,一般人说哎呀我的生活很艰苦,这是一个自苦的过程,还有他的行为让我们家里人都很苦,这是一个众苦的过程,那么这种苦,有时候回无法忍受,很多人无法忍受。那么这种苦,真苦,苦在哪块?苦在他没有修饰,把他的本来面目暴露给你了,就是说你一方面想见他的真面目,一方面当他的真面目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非常的失望,为什么呢?就是你的思维、心态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外面了,没有做到一点,什么呢,从内到外,就是从内到外,就是动心起念,首先是从内到外的忽视了这一点,这个念放出去了以后收不回来了,那么你所接受到的文明现象中的修饰的成份百分之九十九,真实的那一份,你还忽视了,所以你在看待诸多的他人的行为过程中间呢,处在一个边见的状态,就是边见了,你又不能像颜回一样放下来,就是你有一个非常的执着的一个善恶的标准,就是对还是错,美还是丑,你把这个呢念念不忘,放在自己的中,放在自己的眼前,你用这把尺子经常的去衡量你的亲朋好友,忽视了你自己当初动心起念时,其实有一念,一个美好的念,就是希望能看到事物本来的真面目,希望合于究竟。走着走着把这一念就忘了,那么当这一念自然的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处在一个慌乱的状态,就是没办法来调解自己的心理了,失衡落差特别特别的大,在这个过程中呢,《菜根谭》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就是这个真面目见到了以后,有一种状态,就是很苦很苦,苦在了心里,你能不能尝出来苦中有乐的那个地方。那么这个苦中有乐,乐在什么地方呢?乐善好施,就是把人性中善的这一面发扬光大,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不到颜回说的第二种状态,不能忘掉礼,不能忘掉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给大家讲呢?因为前面有一个很好的铺垫,比如说老子道德经呀,大家通过了前段时间的精进学习,我再把这个讲出来之后,你接受的时候比较平和,比较平和,我们以前也说过,一个人呢,勇敢地面对自我,面对自我这个真实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呢,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真面目见到的时候,怎么来对治,怎么来做益,让自己的行为像一个君子一样,就是坦荡地面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把这一点记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比方说《菜根谭》中谈到的人之机遇呢,有奇、有不奇,而能使自己独奇乎?就是你不要把它想的太简单,什么时候呢我都顺,我都顺我一顺百顺,当自己处在一个逆境时慌乱了,变得非常无知了,这个时候这个心态是要调整的,从开始就调整,就是顺逆是个双刃的,就是有顺境就有逆境,逆境中要能看到顺境,这就是君子处世的一个很好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以此对应呢,是一个非常方便的的法门,就是当你处在顺境的时候,你要想到,这个顺境呢,可能就是一念。可能就是一念,可能十年就这么一次了,过了,让他能来则来、去则去,在这个过程中呢,《菜根谭》中谈到了他用四季做一个比喻,四季中比如说,春夏秋冬对应什么呢,对应花朵、百花、松柏,再到杨柳,这个不同的状态呢,其实就是我们人所处世的一面镜子,就是我们有时候内心也非常的娇柔,就像花朵一样,喜欢一个顺境,一个相对平和的一个心态,就是在这个和谐状态呢,自己觉得满得意的,在这个过程中,当你享受这种祥和的时候呢,经常想想松柏,看看松柏,以松柏作为自己的一个支柱,就是你心中要有这个支柱,要有这种器量,在这个过程中呢,你可能才会有杨柳的那份柔美,就是这个柳树呢,在万千的树木中,唯一的一个国姓的树,受过帝王封的一个树。其实它也是一种人格化的东西。我希望大家在这里稍微的留神一下。那么《菜根谭》中谈到处治世的时候呢,宜方,处乱世的时候宜圆,那么我们现在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处世呢?就是方圆共用。要方圆共用,方在自己内心,圆在身外的世界,要双重的去用,双重的去用,缺一不可。就是处治世时宜方,处乱世的时候宜圆,古人说的噢,我们现在希望大家方圆共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去用呢?《菜根谭》中谈到,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那么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说生其者,不可不知有生的路,不可不知虚度此生这个忧虑,要有忧患的意识,你可能才会成为一个君子,如果缺了中间的任何一点,就是下士,缺任何一点都是个下士。那么现在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东西,这个东西,通过《菜根谭》三百六十多条逐步的讲解呢,有一点先把它提出来,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东西就是镜子,镜子的德性。上次讲了水的德性,这次我们谈镜子的德性。镜子,每个人在生活中,用了无数次,用了无数次有没有想过它的美德?大家先想一想镜子的美德,这个美德在什么地方呢?我刚才说了一步,如果你要留意的话呢,随后再讲镜子的美德,你就能想明白,如果说你刚才的思维波跑了,没有关系,我们重新再回来,想一想镜子的美德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各位听我慢慢说镜子的美德。镜子迎而藏,就是当你走过来的时候呢迎面走过来的时候,它把你藏到里边,当你离它而去的时候,它不强留,它不强留,没有遗憾,就是迎而藏,去不留。在这个过程中,这份美德我觉得用到现实生活中,对你的帮助是非常非常之大,你可以把它去用一下,有意的训练自己,有意的训练自己像镜子一样。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比如说我们一般的情况下,特别执着于我的善,我的恶,特别执着,强制的把自己的诸多观点灌输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强制的灌,很难做到镜子的这种德性。镜子的什么德性呢?胜物不伤。胜物不伤,我们呢,正好是相反的,经常会以技压人,镜子的这个德性呢是胜物不伤,你来了,我把你迎过来藏在我的心中,你走了,在我的心中不起波澜,平和的让你过去,没有牵挂。那么我们一般的情况下呢?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对他人有点滴的帮助的时候,就会念念不忘,我曾经对你怎么样,我对你怎么样,我现在需要你帮助了,你为什么这样,我觉得你这个人没有良心,诸多的心态就出来了,这个就是缺乏镜子的大度,真的,缺乏这种大度。那么其实呢像佛家的这个离我们最近的比如说禅宗,这个六祖,一个是北祖,一个是南祖,两个人合称六祖,一个是慧能啊,一个是神秀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谈到的其实就是一个镜子的现象,就是在谈这个心镜的问题,就是在谈心镜的问题,其实很多人看了无数遍,就是跟自己不能对照,为啥呢?不能像镜子一样那么潇洒,缺乏那点潇洒。我们也希望像君子一样,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呢,把想象中的君子跟现实中为人处世的当下的这个我,中间有一个很大的代沟,就是断层了。为什么断层了?胜物就伤,伤得不狠都觉得不过瘾,就是伤了再伤,反复地伤,就是再那个上面会反复地寻伺,那么这个时候缺的是啥?缺的就是那份大度。缺的就是那份大度,那么为什么把镜子的美德先告诉大家呢?希望以镜子的美德,帮助在座的诸位善知识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圆融一些,圆融一些,举个简单的例子讲,把这个水呢,倒在镜子表面的时候呢,就是一个水平面的时候,这个水走到那一块,很容易跟这个面做一个运动,我们人呢,可能还有一个顿的过程,那么这个水在水平的镜面上是一个圆融的状态。我希望大家。。。(一盘A完)

做成一个互动式的共同探讨,前一个小时呢,我讲了很多,那么我讲的主要就是镜子的美德,跟自身的关系,现在呢,就让各位善知识来谈谈自己和镜子这种美德的距离。哪位善知识想谈自己和镜子的美德的呼应,谁愿意谈?

(马慧玲:镜子的美德过去根本没考虑过现实中用,现在听老师讲了镜子的美德,对照自己,过去处理问题恰恰相反,也从来没用它来对照自己……不管镜子怎么呈现,自己的分别心去判断善恶,不客观,伤人,伤己,去了还留,放不下,特别是烦心的事,缠,留。)

很好,把自己和镜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好的联系了。

(许桂英:)

非常好,就是这个胜物不伤,这个伤一个是自身,一个是内伤,一个是外伤,双重性,力争做到不伤。希望大家在这一方的修持中都有所得,不伤无伤自我、他人,伤而不养,伤而不养,刚才这两位谈的非常好,很精彩。(…..听不见)很好。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古人是这么说的,古时的大德经常告诉后来人,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生活就是怎样的一个回应。生活本身就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既在内心,也在外表,既在你的心里,也在自然界,它是一个统一的,希望大家在这方面下功夫。还有哪一位愿谈?你说说。

(厐以凤:……师父说你对镜子笑笑,我做了,我以前不喜欢照镜子……照照镜子,喜欢的事,不喜欢的事豁然开朗……

把这个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你得到就是真得(听不清……)很好,这位善知识把生活禅、文字禅结合起来了,就是说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能做到双重想,这就是一个正想,就是离究竟想就近了,还有哪一位愿意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这种见地。

(党生翠……

很好,每一个人从生活的不同角度出发,来观生活的这一面镜子,以镜子作为一个尺度来看待自身的诸多思维点,在这个过程中,我再给大家讲一个生活中的事,目前有一个圆的小玩具,一个橡皮球,球上有很多刺状的东西,星星点点包围着这个圆球,我们的生活动心起念,就像这圆球上的刺一样,通过这个反复地跟生活进行一种沟通交流,由开始的这个点到最后的这个点,圆融了,圆融了,在这个过程中怎么能做到圆融呢?《菜根谭》中谈到的,学者呢,要收拾精神并归一类,如修德而留一世功名,他说这个时候      一个人你分心了,想的太多了,比如当做学问的时候要一心一意地去做,如果说你还想我要评为一个什么样的专家、什么样的一个学者,分心了,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你就达不到你心中那个理想的境界,为什么呢?分神了,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比如说读书寄心于引用风雅,那这个时候你内心没有多少实证的东西,就是虚华的东西就太多了,真实的东西就太少了。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人喜欢唐诗呀宋词呀,这个喜欢是很好的,先要去读,读了之后呢,还不能卖,还真的不能卖,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把好的东西、优秀的东西渗透到自己的血液里头去,随后再讲出来,噢,我跟镜子,我在生活中看到的这个镜子,我看到的镜子跟我的心目中以为的镜子这个距离,这个时候,这就叫心得,这就叫真得,叫真得。没有那份有意的卖弄、搬运,他出来的功夫,就叫真功夫。你再看看历代有成者,搬运他人东西特别少,搬运他人东西,特别特别少,那么再这过程中不是他不搬运,搬运,学了以后,人家用颜回的这个方法,完成了这种循环,这三种循环,之后呢,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是生活解,比如说看看唐诗、看看宋词,哪一个不是对生活的解。如果说你喜欢的话,你看一下,那些大家,他们的作品出来哪一个不是都是生活解,观山观水、观花观鸟、观天观地观万物,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觉,而这种越真实无华的东西,他的生命力越旺盛,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再来看看《菜根谭》中在谈到的,做人无甚高远的事业呢,就是做人无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等你去做,不是这样的,绝大多数人一生平凡,平凡,平凡中能现出一种真爱,在这个过程中,他说摆得俗气便入名流,这个名流就是君子行的。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真圣境,不为外物所累得时候,你就进入到真境去了,真境无假,这么说吧,真境无假,圣境无伪,真境没有假的东西,圣境没有虚伪的东西,这是内心的一种心态,一种心得。在这个过程中,《菜根谭》谈到,他说为人处世中每个人要面临的,怎么去面对同类呢,交友须得三分侠气,为人需存一点素心,这就是标准,就是这个标准,你可以把他作为一种实践的尺度。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要豁达一点,要大度一点,不要小心眼,不要经常犯小心眼,就是说诸多的烦恼起源于多疑,就是自己有许多疑惑的东西,或说对人那份信力动荡不定,另外,对自己判断事物的时候优柔寡断,就是当断的时候不断,不断的时候一定要断,这个时候,像麻绳一样。希望自己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噢,那么处世的时候,怎么去处呢?《菜根谭》中谈到了,以自然界中的大相作为一个标准,这个他说天运之寒暑宜回避,就是这个地方热了,我到另外的地方去,这地方冷了,我加点衣服,这个还容易调整,而人生这种炎凉,就是对他人的不信任,很难消除,就是小心眼,这种小心眼,希望人呢,把这个地方消除,他说消除这个的功夫,就如什么功夫呢,犹如水火。他说水火呢是两种对立的能量,很难达到共荣,那么他说这个心中充满和气的时候呢,水火就相融了,水火就相融了,你为什么心火、肾水不能相融呢,就是缺的这份和谐之气,和谐之气太少了,虚妄之气太多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以前,我给很多善知识教了调节心理的方法,就叫水火印,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的水火印,这就是一种调节,一种和谐的过程,就像我们说的前几年给大家介绍的镜子,我们现在再告诉大家镜子的美德,就是有一个实证的过程,再给你讲的时候,这一点就透了,如果说没有实证的过程,给你讲白讲,就是你一定要去实践,用自己的身临其境来说服自己,其实一个人能说服自己的唯一就是自己,一个人唯一能自救的,也就是自己,如果说没有自我的自救,万物很难起到一个助推,很难。我曾经也谈过,道不离人人离道,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处在一个颠倒想的时候,以为生活对我们怎么样的不公平,我付出了多少,我对人这么好,人为什么对我这么残酷,让我觉得心寒呢,不是这样,这是因为虚妄颠倒的东西太多了,简单的讲,从小在接受文明传承的过程中,虚妄的、修饰的东西太多了,这份流毒,自己的内心在作怪,我们通过先贤、智者、圣者精华部分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个洗涤、净化的过程,那么这个净化的过程就是把自己体内这种虚妄的颠倒的那种我识,以智者、圣者他们从前所证过的这种真知灼见,行之有效的方法借用过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自救,救哪块呢?出离烦恼,出离当下的烦恼,那么这种救,就是真正的救了,如果说远离对自我的救,那是假的,是不可行的。我希望大家呢,切记一点,就是佛家说的随缘不强求,不强求,这个随缘是个什么呢?在我们每个人人生历练中呢,都有一个功德海、功德田,那么我们谈到这个问题呢,就会有个自然现象,一个呢,就是说功德田中,万物共荣,生机盎然,另外一个呢,就是这功德田呢,处在沙化的边沿,甚至沙化了,那么这种状态都是有的,简单地讲,我们再把正好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的东西(指黑板),如果说把他作为我们从前的诸多想法的一个池一个器,就是这个器皿中真实地记录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得失功过,真实的记载,没有分别,原本的、自然的、真实地记录在这个地方之后呢,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这个状态一个千古不变的东西,就是说一个师父在同一种状态下带的学生到后来的时候呢千差万别,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好好想一想,好好想一想这个道理,不是说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某一位学员某一位弟子看重了,偏心了,多说了一句话,不是这样的。就是想一想这个器,就是自己这个器是不是一个公正的的器,还是一个很小气的一个器,想一想这个东西,最后呢,不管是世间还是孔老先生,还是老子,那么诸多的智者、圣者他们教给后人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成就不一样,为什么成就不一样呢?其主要原因,在于诸位的这个器皿中间所存放的东西的质量、数量千差万别,千差万别,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呢,如果说把这个器皿,我们讲的动心起念的这个点,放在这个地上,在这个地上呢,比如说这个点就叫当下,以这个当下开始,向上分九个台阶,老师说了,从第一个到第九个台阶,以正念为主,以自救为主,通过利他才能达到自救,这个方法告诉大家了,你们回去都这么做,好了,十年之后,众位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聚会的时候,就好比现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再看看,有人登上了九层半,就是这个台阶本来是九层,人家走出了九层半,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就是他取得的成就,就是同学中本来标准是一样的,方法也是一样的,那么多少年之后,大家看哎,为什么他的成就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呢,还有的人就是在一层二层中间,有的人在不同的台阶中,还有的人呢,已经低于了第一层,怎么讲呢,他已经完全不按他老师讲的方法去做了,就是离道了,以为自己怎么样去做了,那么这种远离了第一个台阶的人很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家好好想一想,大家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会离道呢,就是孔老先生最后有七十二贤,像释伽说的有十个大弟子,就是肯定除了这十个大弟子,他肯定还有其他学员都听过他不同的讲解,那么为什么能成就这十个人,为什么其他人听了以后没有取得成就呢?不是说释伽佛还是伟大的老子……(一盘完)……忽视了这个跟本,就是说核心不存在了,所以走路的这个效果显而易见,出乎当时众位的意料,就是意料之外的东西出现了,为什么呢?从自利的角度人人都在做,人人都在做,就是很难做到自利,而从利他的角度出发呢,很容易做到,那你为什么不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做呢?就是一个智者一个善者,应该选什么,应该选一个吉祥的大道,就是充满了阳光的大道,就是这个路越走应该是越宽的,平的,而不是走着走着栽到沟里去了,出不来了,不是这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就是自利,一个就是利他,其实这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只是你把他绝对化了,你把他绝对化了,你忽视了一个什么现象呢?举个简单的例子讲,自然界的氧气是你的吗?如果没有这个氧气,五分钟之后,你就跟这个世界拜拜了,就是自然界提供你的东西,都是从利他出发的,这是自然的一种美德,我们人呢,就应该和自然的这种美德吻合,吻合了就能成就呀,那么比如四季中循环的一个过程,就是在不同的状况下,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自然界这种心态呢,简单地分四个类型,再把它一分,比如老子说,这是一个大的框架,老子分就分上士、中士、下士,那么上士、中士、下士老子不在三士之列,老子是不在这个之列的,就是他不在这个之列就像比如说,佛家讲的这个莲花的品位吧,初品、中品、高品、九品莲,释伽不在这个品莲,因为他老大,属于那种超出人想象的极品,就这个,为什么呢?他是从利他出发的,是从利他出发的,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这个对大家人生的帮助是很大的,就是离了利他,你步步艰难步步苦,苦得不得了,直到最后失去信心,就是进到苦海出不来了。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人家很多人在九级,甚至到了又重新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就像孔老先生和颜回在谈话的过程中,颜回说师父我坐忘了,说说听听这个意思,就是超出了师父的想象,哎,有潜力,潜力很大,出乎意料,那为什么不这么去做呢,所以在说的过程,举个例子再讲,释伽的这种方法及老子把这个方法介绍给大家之后,为什么有的人就没有用呢?同样的方法有的人一用就灵,有的人百试不灵呢?简单地讲,你动心起念的时候颠倒了,颠倒了,再举个简单的例子讲,我这么说,不是说有大我慢,我只是我读书的时候,为什么我心得比你心得多,主要是我跟他们的思维方式一样,就是从他这个角度去观察事物,观察自我,我不足的我改,我足的我不伤他、外物,就这个道理。那你为什么做不到呢?你一成有,你就伤,伤自身伤外物,就是自伤的东西比较多,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比如说,《菜根谭》中就谈到三家,三家中有一家比如说谈到七情六欲,就是七伤,七伤之路,路在心里,七伤之路,路就在心里,是不是一直伤,伤到底,还是伤到一半就出离,他就讲这个出离的功夫,出离的功夫就在于利他,只有利他,才能出离烦恼,离了利他,步步艰难步步苦,苦不堪言,到最后,很难见到甜的东西,就是很难做到苦尽甘来,很难做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怎样把自己这个水火,就是这个放不下的,让你烦心的这个念头调得让它和顺,让它变得一腔和气,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能放下的,不能放下的,想放下的,想放又放不下的东西都得统统地放下,放下,到最后连这个放下的念头都没有,忘了,就是开始有意的强制引导自己去做,做到一定程度后忘了,这个时候,做出来的东西就是真正的做到了,这就是功夫,希望大家在这一方面有所得。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再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我说大家见到了我,你很幸运,那么这个幸运,不是说我怎么样怎么样,只是说我会读书,我会读书,我会读古人的书,我也希望,用这种方法,希望你也会读古人的书,就是借用古人的智慧来帮助你出离当下的烦恼,这就是见到我你很幸运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希望自身周围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就是利物,不伤,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菜根谭》中他又谈到一种状态,其实这种状态跟我们刚才谈到的状态是一样的,他说人那人心多从动处是真,就是你动心起念的过程经常会有漏洞,经常会有遗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他说我一念不生呢,其实那就净了,也就是比较清净了,那么这种清净呢,这种禅机,就在你心里,就在你的心里。不是说哎呀我走遍万水千山去寻找,解一个禅,那你找的是一个枯禅,是一个虚假的禅,这时候呢其实是一个沽名钓誉的过程,把这些修饰的东西都放得下,你就在禅中,你就是那个最好的解禅人,如果说你忽视了利他的心理,你永远就是寻找解禅而不能解禅的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大家能以四季调解,就是我内心的这个不足,我真实地面对,这时候的这个我,就是一面镜子,这个时候的这个我就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要找到,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当你认为你就是那一面镜子的时候,这个镜子的清洁度马上就出来了。为什么呢?人人都希望自在吉祥,人人都希望得到自在,得到吉祥,所以这个功夫不需要外人去教的,功夫就在心里,天性就会,天性就会不需要教的,就是真正的功夫就在心里。如果忽视了这个东西,你就很难做一个解禅人,你就在禅中缠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又说了,他说一苦一乐相磨练……就比较长久,就是说这个苦乐啊,你都得尝,都要尝,就是在你这一念中,人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你是不是把这个过程延长了、无限地放大了,还是当下就能止得住,能做到舍念清净,这是一个关键,能不能做到舍念清净,这要看你是不是真爱你。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要真爱自身,怎么真爱呢?《菜根谭》中间谈到了,他说这个天理路上甚宽,稍微得游心,心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土,就是说刚得意的时候,就会发现是个陷阱。举个简单的例子讲,耗神,一个是伤他人,一个是自伤,当你对你的某一种东西特别执着时,就会伤身体,一旦当你人家今天赞美你了,赞美了一句,你正得意着呢,那一瞬间,你说哎呀不行了,怎么?头昏眼花耳鸣腰桶腿酸这种东西就出来了,告诉你,这就是自然在提醒你,用神过度了,伤及健康了,如果说这个时候你还不能及时的止得住,那就由这个表皮的病变逐步地渗透,也是三种形式的渗透,一旦到骨髓的时候,就病入膏肓了,就是在表皮的时候很快就救了,很容易救,再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念刚起,你自己动心起念,念刚起,很容易去纠治,很容易引导它,让它归位,一旦这个念力成气候了,这个气候是什么样的气候,就是已经习惯了,你习惯了某一种思维的时候,他人再帮你救治的时候,很难很难,真的,没有个七年八年的功夫,成效不大,真的成效不大,你想一想,不管是圣者还是智者对你有没有帮助,有,帮助不大,不大,为什么呢?你还没有出离烦恼,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我今天给大家就讲这么多,希望诸位在今后的生活中,以真实的我,作为生活中的明镜来规范自我,让自我进入自然界的这个大镜中间去,达到一个圆融境,达到一个圆融境,这也是佛教中的一个境界,大圆融境界,你先进到这个境界中去,当然了圆融的境中有上、中、下,你先进到这个境界中间去,那就叫圆满了,或者说大圆满境,这是一种智,咱们今天就到此,明天接着再去交流,还有十分钟,大家可以提问交流。(大家……

刚才几位谈了自己的思维,我再补充几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去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做一个有成者,做一个平和者。在这个过程中,谈到器皿,大家知道佛家讲的是什么,佛家讲一个缘起的问题,儒家讲一个素位,就是本份的问题,不管是先从当下说起,就是当下的这个我,我的境界跟以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六十年,他是个一脉相承的过程,但没有出现断层,今天的这个你的心态就是当初你诸多心态的一个外现,你的为人处世,生活的环境,就是你所走过来的一个外现,那么这个外现,同样的方法,在不同人身上,有的取得成功效果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的还没有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以往你认为善的,你认为恶的,你所种下的那颗种子,那就是个因,这个果就是当下的你,要知未来你的走向,那就要看当下的你,所以在这过程,有的人听到之后,马上就能出离,为什么能出离呢?我们刚才说了,他的功德田郁郁葱葱,很多功德的的东西,有树呀,有花呀,有草呀,很多,这个时候告诉他,跨前一步就离苦得乐,他连想都不想,他马上就出来了,他真的就出来了,他有资本,他能出得来,就是他的念力,有一个平台,有一个平台,起码不会掉下去,那么处在沙化边缘的思维方式,是个什么想的思维方式呢?噢,你说得对,好像对,我听着也有理,但是我就是不在生活中间去证,我就不去证,为什么呢?处在一个沙化的边缘,就是他还能听道,就是讲到声闻弟子,我还能听到,就是不去做,再过一段时间,我来,我再听,你再告诉我,对治我的烦恼,再把这句话转回来,用另外一句话来讲,就是随缘呀,素位呀,顺其自然呀,其实说的是一个道理,嘿,我今天听得也不错,十年之后,他就是不做,十年之后,其他人在新的地方已经建立了一块绿洲了,他说怎么,我这地方气候变异了,我这良田怎么全部沙化了,盐碱地了,不能种了,他说你肯定是偏心了,我当初肯定是没有投其所好,你看其他人都成了,我为什么不成呢,诸多的颠倒就出来了,在这过程中,不是老师偏心了,是你自己这个福德、这个田是个贫瘠的、沙化的,你说它能长出庄稼来吗?长不出来的,成了不毛之地,连你那份善良的心想到它都感到恐惧,你觉得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你了,你对任何人失去一种正信了,这就是说你已经彻底沙化了,不是边沿了。一个是彻底沙化,一个是绿洲,土地肥沃,这酒是你的资本,这个资本来自你利他,来自你积德行善,其实积德行善就是利他的一个过程,这就是你的良田,你没有积德行善或说积德行善不够,你那份田地、方寸就是个沙化的过程,我们把它量化,你的方寸是绿洲呢沙化呢边缘呢,方寸就那么一点怎么去做呢,比如孝敬父母呀,爱国呀,利他呀,这都是功德田中好种子,缺乏了这个就没得种了,你种啥?你种了我帮你很多次你为什么不帮我,形成一个自伤的过程,力争做到胜物不伤,不要以一个施舍者的心态去对待你的亲朋好友。你帮助对方应该的,天经地义,为啥呢?在你这生命旅途中间,你得到了来自天地万物的帮助,一分一秒都少不了,少了一种元素,你都不能成为一个人,举个简单的例子讲,五分钟,没有氧气,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你就跟社会拜拜了,所以呢,我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从利他的角度出发,最终达到自利,你真正到感觉天地就是这样,天地就在心中。把下一个讲话的要点告诉大家,大家先记住一句话,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有镜子的美德,以《菜根谭》中诸多的切入点,来论证镜子,镜子的美德在这上还真正找不见的,就是通过《菜根谭》中诸多的东西来谈镜子的美德,希望对你有帮助。再一句话,希望大家都记住:富有的标志,一个人富贵的标志,就是内心世界的容量,千差万别的容量,他高贵的地方就是因为他有海量。下次专门谈海量,就是内心的富有,这个大的德性,今天到此。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研究发现:“天然”补品可引起肿瘤 zt
2008: 绿茶中的成分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2005: 中国人 为什么幸福了却不快乐
2005: 爱心看世界
2004: 20种活力食物 zt
2004: 女性想问而又难启齿的15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