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磅的误区一:节食和运动 |
送交者: gugeren 2013年10月30日18:01:27 于 [健康生活] 发送悄悄话 |
减磅的误区一:节食和运动
英文的“lose weight”,翻译成“减肥”似乎有些不雅,翻成“减重”又可能引起异义;有人翻成“瘦身”,我照字面翻为“减磅”。 衡量人们是否超重的指标有好几种,最常用的是Body mass index(身高体重指数,BMI),它是计量人们体重与身高之间关系的定量指标。 它的计算方法很简单: 体重[公斤] 除以 身高的平方[米]。
如果用英制,则是 体重[磅] 除以 身高的平方[英寸],得出的结果再乘以一个换算数703。中国人的BMI一般在18.5-23之间。高于30则是超重,有减磅的需要。23至30之间,则要看各人的家族遗传状况、肌肉状况(肌肉比脂肪要重得多)、骨骼状况等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减磅。 实际上,这个30的上限是高了些;对于亚裔来说,以28为上限较符合实际。 减磅的目的,无非是为了防止由肥胖引起的疾病,或者为了美观。 减磅的方法不出两大类:“减少收入”,即节食;“增加开支”,即运动。 人为什么会胖?是因为收入的热量大大地高于支出的热量,这时人体会把摄入的热量以各种形式储存在身体内。 因此,减磅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储存在人体各处的热量重新消耗掉。 这里证明一下,减磅首先要做的是运动,而不是先节食。 先打一个极端的比喻。 如果问,一头大象与一只蚂蚁,谁吃的食物多?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大象,原因是它的“块”即体重大。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同一个人每天所摄入和支出的热量应该是相差不大的:因为人们的体重在几天内的变化不会很大。 而要把一个普通人的体重减下来,就需要打破这个均衡的热量平衡,建立新的热量平衡。 但是上面已经说过,“没有特别的情况,同一个人每天所摄入和支出的热量应该相差不大”;而减少摄入的热量但不减少支出的热量,即光少吃食物但不减少日常活动,人们首先就会感到饿。 对付“饿”,当然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吃东西,那就是白白地节食了。很多情况下,由于饿过头了,反而一时多吃了回去,结果是“减肥减肥,越减越肥”。 第二种方法就是硬挺着不吃东西。这样, 短期的结果:头晕眼花(这是由于少吃东西引起的血糖过低),结果可能会浑身无力,思想无法集中做事情,甚至晕倒。 长期的结果:消化系统(胃、肠)出问题;还可能引起厌食症等与心理相关的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死亡。 而先进行运动,如果能把体重减下来,结果就能相应地水到渠成地减少饭量,从而达到节食的目的。就是说,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减了磅,也节了食。 这样的节食,是自然而然的,既不痛苦,也不会坚持不了。 而节食的结果,更进一步地减了磅。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许多人的减磅过程不顺利,反复多次不成功,甚至“减肥减肥,越减越肥”,大概就是没有首先在运动上下功夫。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2: | 老钱:晚霞的凄凉(二)这是一个国家的 | |
2012: | 长期使用口红当心慢性铅中毒(图) | |
2010: | 生活巧用醋 | |
2009: | 慎入“藏蒸堂”,免遭“葬蒸躺”!---- | |
2009: | 译文: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有助于防癌 | |
2008: | 人生与养生 | |
2008: | 美国FDA关于中国大陆三聚氰氨食品污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