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 睡出来的“营养” |
送交者: 梦境甜甜 2014年04月10日04:33:11 于 [健康生活] 发送悄悄话 |
睡眠也被称为“精神营养”,但这种营养不是吃出来的,而是睡出来的。 常言道,“春眠不觉晓”,春天是人们最好的睡眠时期。但是,由于当前社会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疾病影响等多方面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饱受各种睡眠障碍的困扰,如失眠、入睡困难、过度清醒、早醒或睡眠倒错、白天长睡不起而夜间通宵不眠或嗜睡,终日昏昏欲睡以及梦游、噩梦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很多人还盲目服用安眠药,不但效果不好,还损害健康。其实,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来说,春季是最合适的调养季节,可通过饮食、心理调护等非药物疗法来改善失眠。 人们在越来越讲究吃穿的同时,却越来越不讲究“睡” 对于每个人来说,身心健康都同等重要。而且,心理健康也是躯体健康的保证,而合理睡眠则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可以使大脑皮质细胞进入“休息”“调整”状态,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也随之下降,还原合成上升,为第二天保持精力旺盛打下基础。中医学把精、气、神看成人体健康的基础,其中“养神”居首位,强调“起居有常,养其神也”。可见,按时睡觉必不可少,也至关重要。 但是,睡得晚、睡得少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表现之一。人们在越来越讲究吃穿的同时,却越来越不讲究“睡”。许多人为了工作、应酬和娱乐,损失了大量睡眠时间,对健康极为不利。还有人为了减少困倦,用浓茶、咖啡、可乐甚至烟酒来提神,往往越用越多,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是被暂时提高了,但也变得迟钝了,得不到充分休息。 此外,下午脑力活动过多也会引起“夜不能寐”。 中医通常不主张多用安眠药,而主张靠生活和心理调理 有首打油诗是这么说的,“别人春眠不觉晓,偏我整夜睡不着,吃药也无南柯梦,越吃越多更没效”。从中可以看出失眠者的痛苦与无奈。那么,哪些因素会让人睡不着或睡不好呢?总结起来不难发现,心情好的人则失眠少。 研究发现,愁闷、焦虑、兴奋、忧郁、心理负担过重等,会导致“夜不能寐”。中医古籍《景岳全书》称“思虑劳倦伤心脾”;《类证治裁》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故应“先安心,后安眠”。因此,在入睡前需要放松精神,放下精神负担,安下心来睡。如能学习气功的“入静”,对入睡非常有利。古代医书《寿世保元》中有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另外,睡觉前不可饮食过饱,更不可暴饮暴食及吃兴奋性食品。《素问·逆调论》称“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2小时~3小时,可喝点酸奶或吃个香蕉,这对安眠有好处。也可以在睡前看一些书报、杂志,让眼睛稍有疲乏感,借着闭目养神的机会入睡。但要注意的是,所看的应是让人放松、平静、不费脑筋的读物。适当的体力活动是很好的安眠剂,饭后散步、睡前散步,让身体稍感劳累,借这个机会入睡。 中医通常不主张多用安眠药,而主张靠生活和心理进行调理。安眠药的应用,只是一种临时的辅助治疗方法,如果长期应用同一类安眠药,也容易造成药物依赖和耐药。例如有人长期依靠吃安定药来催眠,甚至已养成习惯,离了药就睡不着,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副作用,停药后还会“反跳”。 中药食疗药膳对治疗失眠有一定好处,平时应多吃些百合、莲子、开心果、酸枣仁、核桃仁。一些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安神补心丸、归脾丸等对治疗失眠有一定作用,但应注意辨证用药,关注综合调理。其实,失眠多梦很常见,何须焦躁又心烦。 “人老觉少”是一种自然规律,不必成为心理负担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会发现,自己的睡眠少了,而且多是早睡早醒、容易中断。还有些老年人深度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睡眠中觉醒的次数增加,睡不踏实,入睡困难,一觉醒来,总感到“不解乏”,对睡眠质量不满意,甚至成为心理问题。其实,对于年迈的人来说,失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还有很多经常失眠的人,常常夸大自己失眠的程度,如入睡难、醒得早、做梦多等,这里通常包含有心理因素的成分。经常失眠的人,在入睡的某个阶段中,其实也会有一段高质量的深睡眠,但这段时间往往有“一瞬即过”的感觉,自己感觉不到已经“享受”了一段良好的睡眠。有的人常为做梦而苦恼,其实做梦反而证明真的睡着了。 需要了解的是,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非要每个人都8小时睡眠。应根据年龄、性别、劳动种类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最佳睡眠时间,过长过短都不好。青少年习惯晚睡晚起,应多睡些时间,老年人则相反。古代医书《灵枢》中称“老者元气血衰……故昼不精,夜不瞑”,说明老年人少睡是自然现象。而且,老年人多有午睡习惯,闲坐打盹现象经常发生,这些也应计算在一天的睡眠时间之中。 美国曾对乳腺癌患者做过测试,发现寿命最长者的每天平均睡眠为6小时~7小时,而不是我们所习惯倡导的8小时。我国一些长寿老人,也多是“闻鸡而起”,对睡多睡少不那么计较,也不为偶尔失眠而苦恼。 另外,女人比男人失眠多。由于老太太多容易受精神干扰而失眠,入睡前爱琢磨事,会影响睡眠。《黄帝内经》中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主张防止心绪的烦乱。还有些老先生中午酣睡时间过久,到了晚上不睡,抱怨失眠,第二天中午又睡很久,如此反复,使生物钟紊乱。对于这种情况,不如停止午睡,使得晚上发困,睡个好觉。这样做,开始几天白天可能精神不振,几天过后便可慢慢习惯。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3: | 厨房里的大忌,你犯了几条? | |
2013: | 六种食物为性趣保驾护航 | |
2012: | A杯变D杯的三个饮食秘诀 | |
2012: | 八个部位越丑陋证明你越健康 | |
2011: | 五色食物,养护心脑有绝招 | |
2011: | 美乐家的营养产品:多元维生素及多元微 | |
2010: | 合理饮食与休息中的哲理 | |
2009: | 手口足病亡宝宝家长受恐吓 痛诉所有报 | |
2009: | 10种益智食物和5种损脑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