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座世界文化遺產——旅行擷趣錄110 |
送交者: 蘭陵孟蓀 2025年02月07日05:54:0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歷史上尼羅河年年泛濫,1960年,埃及在蘇聯援助下開始在開羅以南900公里的尼羅河上游的阿斯旺修建水壩,工程於1970年完工。水壩有效減小了旱災危害,也提供了大量水電。同時,也產生了很多不利影響,如:下游土地肥沃程度下降、土地鹽鹼化、水質惡化、藻類蔓延,也造成尼羅河出海口海岸線後退,等等。 阿斯旺大壩紀念碑: 大壩下的尼羅河下游: 阿斯旺水壩建成後,尼羅河上游的水位將大幅度升高,為搶救水壩上游水庫區內的埃及文物古蹟,196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各國發出呼籲,51個國家作出了反應。從1960年至1980年,專家們進行了40多次大規模的挽救活動,24個國家的考古學者實地勘察。22座古蹟被分解,原貌重建或贈送他國。 阿斯旺以南280千米處是阿布辛拜勒神廟,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岩窟神廟,包括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神廟及奈菲爾塔瑞王后小神廟,約於公元前1284年開始興建,至公元前1264年完成,為時約20年。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神廟在尼羅河西岸砂岩懸崖的山體上,用人工鑿出的宏偉建築。廟高30米,寬36米,縱深60米。由於體量巨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其切割分塊,轉運到高出原址63米的同一座山上。從1964 年開始,到1968 年完成。 神廟門前有4座巨型石質拉美西斯巨型坐像,每尊高20米,重1200餘噸,像旁還有母、妻、子女的小雕像,雕像歷經三千多年的風風雨雨,仍完好無損。進神廟大門後,還有第二道石門。進入石門是左右兩排柱廊的大廳,身着盔甲的勇士石雕對稱分立在石柱旁。大廳旁還有側室。神廟內部刻滿壁畫,描述拉美西斯二世的豐功偉業。 這種豐功偉業中也包括一串串脖子上穿着繩索的奴隸或戰俘,就仿佛我們中國人過年喜慶要擺放鯉魚、公雞、豬頭三牲。 穿過第三道石門大廳盡頭有一間小石室,靠牆並排四尊神像,其中之一就是神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
小石室平時很昏暗,僅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奠基日10月22日,初升太陽的金色陽光才從大門射入,穿過60米深的廟廊,照耀到神像上,時間長達20分鐘,堪為奇觀。為了保住這一奇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派出國際一流科學技術人員,運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煞費苦心測算。但是,搬遷完成後,還是因錯位而差了一天。現代科技水平的精度居然較3300年前的埃及人稍遜一籌,不禁令專家汗顏。 拯救阿布辛貝勒神廟總的是非常成功的,以後聯合國開展了一系列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創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世界文化遺產之先河。
|
|
|
![]() |
![]() |
實用資訊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4: | 62年中印戰爭的遺產和遺憾有哪些? | |
2024: | 工作方法六十條 | |
2023: | 七絕 題照(1846)竟是魔頭毛澤東 | |
2023: | 佛光山星雲大師圓寂 | |
2022: | 帝都也屬高風險 | |
2022: | 游擊戰天才德國一戰不敗名將福爾貝克 | |
2021: | 馬昌海:“AB團”領導的反革命暴動 | |
2021: | 孫平1943年11月10日《延安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