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聖偷陳振龍:偷回一根藤,多增3億人
送交者: 趙大夫話室 2025年03月28日11:08:1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時至今日,糧食及吃飯問題始終是中國的頭等大事。這幾日罈子裡關於60幾年前那場大饑荒的人口問題,爆發了激烈的爭論。可見糧食與人口問題是息息相關的。

 

歷史上,由於糧食的制約,中國的人口始終徘徊在1億上下,較難有大的突破;政府層面,歷年頒布的一號文件,談的都是農村及農業問題;在罈子裡,關於中美的農業問題,各路豪傑爭得面紅耳赤、劍拔弩張。可見,糧食太重要了。

 

明朝年間,災情不斷,農民的收成不好,整個國家出現了糧食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當時的人們食不果腹,有人啃食樹皮,有人攜家眷投河自盡,多地甚至曾出現“人食人”的慘劇。吃不上飯,人民對朝廷的不滿急劇增加,暴動不斷,人民更加民不聊生。原本就沒有過億的人口數量一落千丈,使明朝元氣大傷。

 

皇帝和各地官員對此卻束手無策,敵人入侵可以打,兵力不足可以補,可天災該如何去抗衡。直到一個遠洋回歸的商人的一次偷盜行為,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饑荒問題解決後,整個國家元氣大增,一直到清朝,人口增長了三億多。

 

這個商人就是聖偷 – 陳振龍,一個歷史地位應該不輸,甚至遠超袁隆平的人。

 

1.陳振龍其人

 

陳振龍0.JPG

陳振龍.JPG

陳振龍1.JPG

陳振龍2.JPG


陳振龍(1573—1619年),生於明代,福建長樂人。他從小飽讀詩書、天資聰穎,加上刻苦努力,不到20歲,就成功地考取了秀才。明朝不同於之前的朝代,對社會的控制極為嚴格,秀才的地位也相對較高。

 

中了秀才之後,陳振龍又多次參加鄉試,但都沒能成功,於是他果斷放棄了讀書,轉行做起了商人。在古代,商人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排在官員、讀書人和農民之後,無論富甲一方還是富可敵國,商人都不能入朝為官、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直到明朝中後期,隨着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商人的社會地位才得到明顯的提升。

 

2.陳振龍的聖偷之旅

 

由於做生意的緣故,陳振龍經常去海外經商。萬曆年間(1593年),他來到了菲律賓呂宋島,在工作之餘,他經常觀賞那裡的風景。一天,他像往常一樣,沿着小鎮的街道散步,走着走着,目光被街邊的一種植物吸引了,陳振龍發現這種植物生命力頑強,它的塊根產量驚人,味道甘甜,可以食用。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紅薯。

 

後來他仔細觀察發現,在菲律賓,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植這種植物。不少菲律賓人把這個植物長出的果實作為主食。

 

從小就經歷過饑荒的陳振龍馬上意識到,這個植物或許能解決家鄉的饑荒問題,心繫祖國的他決定,把這個東西帶回去。

 

然而事情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當時的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任何人出入菲律賓都要經過當局的嚴格檢查,而紅薯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西班牙明令禁止任何人將其攜帶出境,如有違反,懲罰嚴厲,甚至就地處決。當局在每一個出境口都設置了多名檢察人員。

 

陳振龍的神偷之旅,進行了3次才得以成功。第一次,他把紅薯的藤條藏在箱子中,被發現,藤條被沒收,他也遭到責罰; 第二次,他把紅薯藤條編入藤藍中,又被發現,被打得鼻青臉腫;陳振龍左思右想,後來無意中看到船上的吸水繩和紅薯的藤極為相似,便決定將紅薯的藤纏於麻繩中。西班牙的檢察人員雖然仔細檢查每個出境人員的隨身物品,但並沒有發現陳振龍船上繩子的秘密。

 

結果有驚無險,在海上航行了七天后,終於農曆五月下旬,將紅薯藤條帶回了國。陳振龍激動地趕到家中,立刻與兒子經倫按照在菲律賓學來的種植方法,將這些藤條種下。果然,四個月後生命力頑強的紅薯藤成功長出了紅薯。

 

3.紅薯種植方法的推廣

 

為了紅薯能在家鄉得到更廣泛的種植,陳振龍找到福建巡撫金學曾。金學曾正在為糧食問題發愁,得知此事後,立刻大力推廣。

 

過了幾個月後,當地農民就種出了拳頭大小的紅薯。金學曾看着這些生熟都能食用的紅薯,被成功地培育出來,終於鬆了一口氣。

 

之後,紅薯在福建被大量種植,福建人民的飢餓問題得到了根本解決。福建人為了感恩金學曾的推廣,將紅薯命名為“金薯”。陳振龍則被後人稱為“番薯之父”。

 

再後,陳振龍的孫子陳世元等人將紅薯帶到浙江、河南、山東等地。大力宣揚其耐旱、高產、生命力頑強的優點,呼籲當地農民種植紅薯。

 

陳世元更是親自教授當地人民培育秧苗的技巧,在田間教人們如何修剪枝條。經過一番努力,到了秋天,多地農民成功種出紅薯。紅薯作為農作物性狀優良,不久,便在全國多地普及,成為與水稻、麥子和玉米等並駕齊驅的重要糧食作物。而且由於它的產量巨大,作用甚至遠遠超過了這些前輩。

 

饑荒問題解決後,整個國家人氣大增,一直到清朝,人口已增長了三億多。

 

陳振龍引種紅薯,是中國農業發展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件,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世紀著名科學史專家何丙郁先生指出:“四百多年來,甘薯對中國山地和瘠地的利用,對雜糧種植的多樣化,起了極深刻的影響。”中國現在紅薯的產量占全世界產量的83%左右,它作為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已日益發揮其重要作用。

 

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福州人民為了紀念陳振龍和金學曾大力推廣種植番薯的功績,郡人何則賢在烏石山南側、海濱四先生祠後建“先薯亭”,後廢圯。1957年,人民政府又重修了先薯亭。郭沫若先生在《紀念番薯傳入中國三百七十周年》一文中,高度評價了陳振龍引種番薯的歷史功績。他在《滿江紅》一詞中寫道:

“蔭入藤籃試出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人誰識?”

 

偷,是一種令人憎恨的不恥行為。然而有一種“偷”,是例外,因為它不是為了個人,是為了國家和民族。陳振龍之舉,不但不可恥,而且是一位民族英雄。

 

 

 

 

 


0%(0)
0%(0)
筆 名 (必選項): 密 碼 (必選項): 註冊新用戶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闁诲孩绋掗妵鐐电礊閿燂拷
闁诲孩绋掗〃鍛般亹閿燂拷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1 鏃ユ湰瀛歌€呯瓎涓嬬殑姝诲煄鈥斺€斿叡杌嶅寘鍦� 鑺ㄨ姩鑽�
2 鏂囬潻鍖椾含鑰佺磪琛涘叺杩芥鈥滃皬娣疯泲鈥� 鑺ㄨ姩鑽�
3 鍥涘崈鑰佸构閮ㄨ⿻璀版瘺婢ゆ澅濮嬫湯 鑺ㄨ姩鑽�
4 闂滄柤姣涜┅锛�8姝茶┅浣滐紝楫偤浜虹煡銆� 瓒欏ぇ澶┍瀹�
5 涓冪禃 椤岀収锛�2147锛夐暦骞村緸涓嶆斁 榛冭姳宕�
6 涓冪禃 椤岀収锛�2151锛夐仩鍕濇浌鍏敩 榛冭姳宕�
7 涓冪禃 椤岀収锛�2148锛夊闀风渚嗚泲 榛冭姳宕�
8 涓€鍊嬫浘缍撻渿椹氫笘鐣岀殑姣涙淳绲勭箶鍙婇牁 瓒欏ぇ澶┍瀹�
9 涓冪禃 椤岀収锛�2149锛変甫鐏灞辩尪 榛冭姳宕�
10 姣涙兢鏉辩┒绔熷叾浜烘槸浠€楹� 骞哥鍔囧湗
一周回復熱帖
1 毛习专制封建,罪大恶极。 runqun
2 北大才女林昭:历史将宣告我无罪 runqun
3 孙铊家族使劲的方向是南辕北辙 goofegg
4 为何毛泽东至今都是热点人物? 赵大夫话室
5 李文亮吹哨五周年,真理必战胜邪 runqun
6 俄乌之战与未来的台海之战 赵大夫话室
7 割喉张志新,判刑17年罪犯毛远新 runqun
8 毛诞节有感:世界巨人出东方 赵大夫话室
9 陈云反对邓杀江青,陈永贵谈江青 芨芨草
10 七绝 题照(2175) 莫放战狼扬 黄花岗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4: 若真的毛時代一直“吃不飽”、“餓死千
2024: 美前眾議員良心發現:我叛國!我說真相!
2023: 要注意秦剛王毅李強輩裡應外合帝國無本
2023: 習馬二會能否在大陸實現
2022: 若云:俄烏戰7,彼得和普京是俄侵略擴
2022: 開國、亡國之君王莽:巨奸、社會主義改
2021: 百年詠史(32)七律 人民公社
2021: 聊聊延安“抗大”的精彩奇人軼事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瀚夋い鎺戝€昏ぐ锟� | 濡ょ姷鍋涢悘婵嬪箟閿熺姴瀚夌€广儱鎳庨~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拷 | 闂佸綊鏀辩粙鏍ㄧ閹烘挾鈹嶉柍鈺佸暕缁憋拷 |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栨壕鍋撴担鍐棈闁糕晪鎷� | 闂傚倸鎳忛崝妤咃綖閸℃ḿ鈹嶆繝闈涙搐琚�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