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狂妄了。我可以告訴你,你所說的東西,從網上可以信手弄來。 |
送交者: fann 2008月10月14日12:57:2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回 答: 我也有大紀元張冠李戴的證據, 除了口號你有什麼? 由 香椿樹 於 2008-10-14 11:49:19 |
你以為你可以搖幾下筆桿子就可以傲視別人麼?只能說明你淺薄。為老毛搖過筆桿子的如姚文元等等,水平不見的比你差吧?下場如何?遺臭萬年!為獨夫民賊歌功頌德,都是這個下場。
你說我是大紀元的人,那只能說你是瞎了眼。因為還要工作,我不能24-7的呆在網上,先貼上兩篇,看看老毛在大躍進運動中的作用,是右還是左,自有公論。 毛澤東與大躍進 作者 吳曉梅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社論,題 為《發動全民,討論四十條綱要,掀起農業生產的新高潮》 。這篇社論里,第一次使用了“大躍進”這個詞。不久以 後,毛澤東看到了這篇社論。 “大、躍、進?”毛澤東品味着,琢磨着,頻頻點頭。 顯然,他對這個提法十分欣賞。在他看來,大躍進是個和 “反冒進”針鋒相對的口號。他高興地拿起紅鉛筆來,在 社論旁邊批了一句話: “建議把一號博士頭銜贈給發明‘躍進’這個偉大口 號的那一位(或者幾位)科學家。” 毛澤東對“大躍進”的欣喜之情由此可見。毛澤東對 “反冒進”的嫌隙之心亦由此可見。他發動“大躍進”很 大程度上是藉助於批評“反冒進”推動的。 建國以來,各項重大決策進展順利,特別是農業合作 化運動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完成了,使毛澤東認為,社會主 義建設速度也可以用儘可能高的速度向前發展,只要像戰 爭年代一樣,動員群眾,大搞群眾運動,就什麼事都能辦 好。1956年1月1日,《人民日報》在《為全面地提早完成 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而奮鬥》的社論中,正式向全國發表 了中央提出的“多快好省”的口號。 但在當時,如何才能把建設搞得好一些、快一些,在 決策層中是有些思想認識上的分歧的。這種分歧,反映在 這一年6月20 日發表的《人民日報》社論《要反對保守主 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中,就是對急躁冒進情緒提出了 批評。這篇社論是由中央宣傳部起草,最後送劉少奇和周 恩來審定的,定稿校樣曾送毛澤東。但在這份清樣上,我 們可以看到的是,毛澤東只在他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旁 邊是四個字:我不看了。反對經濟建設上的冒進,毛澤東 是保留看法的,但在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毛澤東的注 意力集中在國際上的波匈事件和對斯大林的評價問題上, 沒有多問。1957年下半年後,國內反右派鬥爭基本結束, “一五”計劃提前超額完成,形勢發生變化,毛澤東開始 對“反冒進”的做法提出批評。《人民日報》的這篇社論, 就被毛澤東認為是中央一些人“反冒進”的證明。 毛澤東反“反冒進”一言既出,即成定局,並逐步公 開化。在1957年11月13日這篇第一次提出“大躍進”一詞 的社論里,他寫道:“有些人害了右傾保守的毛病,像蝸 牛一樣爬行得很慢。”在毛澤東看來,那時北京的空氣很 沉悶,而華東空氣活躍,可以用地方來促進中央。於是, 在12月8日,他就啟程離京了。一路走, 他沒忘一路批“ 反冒進”。他說:批評右傾保守,就很舒服,愈批評愈高 興,要愉快地批評右傾保守。 1958年1月,毛澤東到了南寧。11日至22日, 中共中 央在這裡召開了有部分領導人和地方負責人參加的工作會 議,毛澤東對“反冒進”的批評更加嚴厲了。 他把1956年6月20日的那篇社論摘要印發到會, 並對 它進行了批駁。毛澤東認為:這篇社論既要反右傾保守, 又要反急躁冒進,好像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實際重 點是“反冒進”。他還說,這篇社論是庸俗馬克思主義、 庸俗辯證法。社論中引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序 言的幾句話來說明“反冒進”,“是用毛澤東來反對毛澤 東”。毛澤東解釋他當時不看這篇社論的定稿說,它是尖 銳地針對我的,那我為什麼要看? 南寧會議上,周恩來、陳雲、李先念、薄一波等人先 後作了自我批評,承擔了各自在“反冒進”中所謂犯“錯 誤”的責任。南寧會議把批“反冒進”推向了高潮。 大踏步地躍進式地改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是 毛澤東的心願,他的心情是如此的迫切。1957年11月,毛 澤東到蘇聯出席俄國十月革命40周年慶典,他當着64國共 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說過一段動情的話: “中國人是想努力的。中國從政治上、人口上說是個 大國,從經濟上說現在還是個小國。他們想努力,他們非 常熱心工作,要把中國變成一個真正的大國。赫魯曉夫同 志告訴我們,十五年後,蘇聯可以超過美國。我也可以講, 十五年後我們可能趕上或者超過英國。” 超過英國的時間後來在“大躍進”運動中變為十年、 七年,以後又越縮越短,到兩三年。最後,就是要用幾年 的時間跑步進入共產主義。 為了進一步推動“大躍進”運動,1958年3月9日到26 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很興 奮,在十八天的會議中,他一連講了六次話。他說:社會 主義建設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幹勁十足,轟轟烈烈,堅持 群眾路線,一種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 。他多次提到十二個字: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 1958年5月5日到23日,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正式通過了毛澤東創議的“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這次大會的召開,標誌着 “大躍進”的正式發動。對此,毛澤東在1960年寫的《十 年總結》中是這樣說的:“1958年5 月黨代表大會制定了 一個較為完整的總路線,並且提出了打破迷信、敢想敢說 敢做的思想,這就開始了1958年的大躍進。” 在追求經濟建設的多與快的同時,毛澤東也開始逐漸 追求所有制上的大而公。1958年2、3月間,毛澤東和陳伯 達談到,鄉社合一,將來就是共產主義的雛形,什麼都管, 工農商學兵。八大二次會議中,陸定一在5月18 日整理自 己第二天在大會上的發言稿時加的一段話,則可以讓我們 想見毛澤東當時胸中的公社藍圖:毛澤東和少奇同志談到 幾十年後我國的情景時,曾經這樣說,那時我國的鄉村中 將是許多共產主義的公社,每個公社有自己的農業、工業, 有大學、中學、小學,有醫院,有科學研究機關,有商店 和服務行業,有交通事業,有托兒所和公共食堂,有俱樂 部,也有維持治安的民警等等。若干公社圍繞着城市,又 成為更大的共產主義公社。前人的“烏托邦”想法將被實 現,並將超過。我們的教育方針和其他教育事業,也將朝 這個方向發展。 1958年7月1日,《紅旗》雜誌第3 期上陳伯達的一篇 短文《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借讚揚湖北鄂城縣旭光 農業社之機,透露了人民公社的名稱。半個月後的16日, 《紅旗》第4 期又刊載了陳伯達“七一”前夕在北京大學 的講演稿《在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下》,其中正式引用了毛 澤東的話:我們的方向,應該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業)、 農(農業)、商(交換)、學(文化教育)、兵(民兵, 即全民 武裝),組織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我國社會的基本單位。 8月6日,毛澤東到了河南新鄉縣七里營公社。盛夏的 酷熱,沒能減少毛澤東的好興致。在辦公室門口,看到公 社的牌子,毛澤東禁不住贊出了聲:“人民公社名字好。” 這一句話,被隨行的一個記者聽了個正着。8月13日, 這句“人民公社好”的名言通過報紙傳遍了全國各地。頃 刻間,遍地公社便真正如“雨後春筍”了。據說,事後有 人提出,這個提法沒有經過政治局的討論。對此,毛澤東 還在小範圍作了解釋,他說:“這個話我是講了,是我不 慎重,也不能全怪記者。但是已經捅出去了,怎麼辦呢?” 對於人民公社的興起,曾經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的逄 先知是這樣評述的:1958年夏,人民公社一出現,就引起 毛澤東的極大興趣和關注。這是因為,人民公社本是毛澤 東想象中的農村烏托邦,他沒有想到,他的烏托邦被陳伯 達在北京大學講了出來,這個講話又被發表在由陳伯達任 主編的《紅旗》上。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並沒有像毛澤東預料的那樣, 給人民帶來幸福。相反,它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嚴重混 亂和損失,是他當時始料不及的。 --------------------------------- 1958年的大躍進是從毛澤東批評“反冒進”開始的。 反冒進實際上是針對毛澤東倡導的反右傾保守主義導致的急躁冒進而展開的。對於反冒進,毛澤東一開始就不是十分贊成的,但他採取了相當克制和保留的態度。 整風運動開始後,曾有個別人利用黨內反冒進的爭論,攻擊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搞糟了,甚至出現了共產黨不能領導經濟的奇談怪論,從而促使毛澤東認定:反冒進也 促進了右派的進攻。他在1958年3月為重印《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所寫的按語說:“我們沒有預料到1956年國際方面會發生那樣大的風浪,也沒有預 料到1956年國內方面會發生打擊群眾積極性的‘反冒進’事件。這兩件事,都給右派猖狂進攻以相當的影響。”毛澤東還認為,波蘭、匈牙利之所以發生反革命 事件,右派之所以在這時向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發動進攻,表明社會主義制度還不鞏固。不鞏固的原因,關鍵在於經濟不發達,物質基礎不牢固。要發展經濟,四平八 穩不行,一般的速度也不行,惟有較高速度,惟有在相對較短的時間裡工農業產品超過英、美這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1957年9月20日 至10月9日,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這次全會不僅揭開了批評反冒進的序幕,也揭開了農業“大躍進”的序幕。會上,毛澤東對反冒進進行了公開的批 評。他在會議結束前發表的題為《做革命的促進派》的講話中說,1956年的反冒進,掃掉了“多、快、好、省”的口號,掃掉了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掃掉了促 進委員會,對這幾項東西要恢復。他還說:“我們總的方針,總是要促進的。” 八屆三中全會基本通過了《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 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簡稱“四十條”),並於10月25日公布。“四十條”提出,在12年的時間內,糧食每畝平均產量,黃河、秦嶺、白龍江以北的地區 由1955年的150多斤增加到400斤,黃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區由1955年的208斤增加到500斤,淮河、秦嶺、白龍江以南地區由1955年的 400斤增加到800斤。 10月27日,《人民日報》為《綱要》配發了《建設社會主義農村的偉大綱領》的社論。社論認為,許多人慣於 根據小農經濟的生產條件來看合作化以後的新情況,對於過去沒有見過的事情,常常是不敢想、不敢做、信心不足,顧慮重重。“為了克服各種各樣的保守思想,最 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農村中以四十條綱要為中心,進行一次生產建設問題的大鳴、大放、大爭。”社論還要求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實現一個巨大的躍進”。這是 中共中央通過媒體正式發出“大躍進”的動員,也是第一次以號召的形式使用“躍進”一詞。 1957年11月,毛澤東到莫斯科參加十月革 命勝利四十周年慶典及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赫魯曉夫很有信心地告訴毛澤東:15年後,蘇聯可以超過美國。這既使毛澤東感到十分興奮,也使他感到了 壓力。於是,他回答:15年後,我們可能趕上或超過英國。他在同英國共產黨負責人波立特、高蘭談話中了解到,再過15年,英國的鋼產量可從現在的2000 萬噸增長到3000萬噸,而按計劃中國再過15年可達到4000萬噸鋼。因此,毛澤東認為,作為主要工業產品的鋼產量中國趕上或超過英國是可能的。11月 18日,毛澤東在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的講話中公開表示,在15年後,在我們陣營中間,蘇聯超過美國,中國超過英國。 莫斯科會 議期間,毛澤東處於一種興奮狀態。胡喬木後來回憶說:“毛主席對這個會議非常滿意。加上蘇聯的人造衛星上天,毛主席這時確實感到勝利在我們一邊,提出東風 壓倒西風,超英趕美。”“毛主席覺得可以探索一種更高的發展速度,把群眾發動起來,而且把全國發動進來,生產一定會大躍進。”毛澤東還從莫斯科給國內打電 話,說以後再也不要提反冒進了,搞社會主義就是要“冒”一點。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發動全民,討論四十 條綱要,掀起農業生產的新高潮》的社論。社論說,1956年公布農業發展綱要草案後,曾經鼓舞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熱情,造成了全國農業生產的高潮,但是,有 些人卻把這一高潮看成了“冒進”,他們害了右傾保守的毛病,像蝸牛一樣地爬行得很慢;有右傾保守思想的人,不了解在農業合作化後我們就有條件也有必要在生 產戰線上來一個大的躍進。這是“大躍進”口號的第一次提出。 毛澤東對這篇社論十分欣賞。1958年5月25日,他給參加此間政治局會 議的同志的信中說:“重看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社論,覺得有味,主題明確,氣度從容,分析正確,任務清楚。以‘躍進’一詞代替‘冒進’一詞從此 篇起。……此文發表時,我們一些人在莫斯科,是國內同志主持的,其功不在禹下。如果要頒發博士頭銜的話,我建議第一號博士贈與發明這個偉大口號(即‘躍進 ’)的那一位(或者幾位)科學家。” 1957年11月下旬,毛澤東從蘇聯回國後,連續召開會議,討論他正在思考的如何取得經濟建設更 高發展速度的問題。在1957年12月底至次年初的杭州會議、1958年1月的南寧會議、3月的成都會議和5月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多次對反冒進進行 了嚴厲批評,主張反冒進的周恩來、陳雲等為了維護黨的團結,不得不一再違心地做檢討。通過這些會議的發動,加上宣傳媒體的推波助瀾,“大躍進”的浪潮很快 席捲神州大地。 (童莉群摘自《農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羅平漢)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