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 ▶時事大家談:毒跑道是如何進入校園的?
相關內容
美國之音 寶申 2016.06.30 00:27
華盛頓—
最近幾個星期,中國許多地方爆出校園“毒跑道”事件。受害的學生出現流鼻血、過敏、咳嗽等症狀。中國教育部表示,已經要求各地立即停止在建和擬建的塑膠跑道,並對招標過程及相關合同進行審查,對在修建學校體育設施過程中偷工減料或偷梁換柱的人“嚴肅查處”。今天時事大家談邀請公共政策學者賈平律師和世界觀察研究所中國項目經理馬海兵先生參與討論。
中國有法律和公共政策學者指出,中國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早在多年前曾經對塑膠跑道作出過無毒的論證,有關政府部門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是儘快對此進行責任倒查,追究當事者的責任;另外還應引進民間組織參與調查和監督機制。徹底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和必備條件,是自由的言論和獨立的司法體系、活躍的民間社會、發達的公民意識教育,以及更高的環境和公共健康標準。中國民眾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提出質疑:這些劣質塑膠跑道和供應商是如何進入校園的?如果涉及權錢交易,除了廠家和校方之外,中國的教育部是否應該被追究責任?
為什麼五毒俱全的跑道可以進入校園?賈平律師說,這個問題的原因一段時間以前就已經埋下了。第一,早期的教育部門的標準和規則是不明確的,這種監管的結構和架構沒有跟上。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是缺失的,造成了監管的瓶頸和困難;第二,整個監管機制中缺少了監理部門,這個領域中的監理部門很多根本沒有資質和經驗,造成了監理環節上的質量低下;學校和教育部門本身帶有一種天然的不透明性,學校和教育部門是獨立於社會之外的,民眾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而學生的博弈能力也比較差,沒有辦法對抗學校和教育部門。
馬海兵在時事大家談節目中表示,之前其實這個問題就存在了,但是民眾沒有往環保問題上想。然後近幾年民眾對環保的意識大大提高,然後媒體的敏感性也大大增強,所以出現一批集中報道的事件時不奇怪的。同時,2014年之後,住建部放鬆了體育場地建設資格的認定,這種認定資格的放寬,導致了招標方面的門檻被降低,那麼門檻降低了質量更加難以保證。
國際田聯認定的在國內可以生產塑膠跑道的廠家只有十幾家,但是實際上從業的廠家以後幾千家,並且還在快速上升,為什麼在中國沒有出現有效的檢驗過程?馬海兵認為,相關檢驗是有的,但是塑膠跑道有種特殊性,一種塑膠跑道是預製的,但是另一種,也是問題比較突出的是在現場即時製作的,這種即時製作的塑膠跑道是很難被監督的,國際和中國田聯也是更多的是監督成品。施工中的質量和毒跑道問題關係很大。
馬海兵表示,不管是政府機關、教育機關、學校,他們自己都沒法做到很好的監理,因為他們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因此他們只能尋求第三方來執行,但是第三方監理在中國很多時候是形同虛設,而學校也有資金的限制,沒有能力購買質量好的產品,所以導致了毒跑道的發生。而信用體制的缺乏也導致了此類事件發生之後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非常低。
到底如何能解決毒跑道問題?賈平認為,解決辦法肯定是有的,但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靠行政命令是不持久的。有三個方面,第一是規則設定權和市場之間的關係,如果相關部門如果變動相關的規則,那麼實際市場競爭會發生劇烈變化;第二是執行層面,如果學校的招標程序存在不透明性,而學生缺乏向上反映的渠道,那麼就會有問題;第三,是機制的問題,在不透明的機制中,好的就會被壞的和便宜的淘汰出局,那麼就會導致學生們的利益受到損害。
馬海兵說,從政策制定和執行的角度來說,我們只能說來激勵好的,限制壞的。但是沒有辦法消滅人性的陰暗面,如果政策不能限制人性的陰暗面的話,那麼這個肯定會發酵。所以這是一個體系化的完善和改革體制的問題,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問題。在未來比較短的時間內會比較難實現。
賈平認為,企業在這個問題中肯定是要承擔責任的,企業當中的人肯定也要承擔責任的,而且很可能是刑事責任。但是這個不可能通過行政來解決,而是通過相對獨立的法律系統來處理。這就要求民眾有集體訴訟的權利,但是中國目前來講還沒有。所以現在需要思考的是,我們如何推動司法改革,增加司法的獨立性。同時,在立法的過程中,很多政府部門參與了進來,那麼難免就存在不公正和利益保護的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也確實到了解決的問題了。增加傾聽利益受損的群體的聲音對於這一過程來說非常重要。
更多精彩討論,請收看6/29《時事大家談》完整版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