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2016年7月15日 苹果日报
海牙國際法庭就南海爭議仲裁,一面倒傾向菲律賓,其三大訴求包括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九段線」並無國際法基礎或「歷史權利」;中國的人工島礁,台灣的太平島不享有200浬專屬經濟區;中國填海造島侵犯菲律賓權利、破壞海洋生態。中國反應激烈:習近平親自表態不接受裁決,北京市進入「戰時狀態」,南部戰區一級戒備……北京真要強硬到底、不惜一戰嗎?
中國確有發動可控小型戰爭的理由。其一,經濟每下愈況,中共領導層似乎又束手無策。曾準確預警亞洲金融風暴及金融海嘯的經濟學家謝國忠近日表示,中國經濟在快速信貸擴張及在過度投機炒賣之下,資產價格不斷急漲,最終將導致市場崩潰,走向末日的步伐類似1929年經濟大蕭條。
為南海開戰極不現實
各種數據也顯示,中國經濟真的像《人民日報》頭版「權威人士」所講邁向L型。對一直高速增長的中國而言是致命的,不僅會導致政治、社會問題全面爆發,更直接蠶食中共執政基礎。沒有選票授權的中共,權力來源只有經濟發展:高速增長之下,人民生活改善,國力增長,進而產生民族自豪,證明中共領導有方,換來人民支持。但經濟下滑甚至衰退,中共憑甚麼賴在執政之位?一場小型戰爭既可轉移國民視線,減輕中共壓力。
其二,如今距中共十九大還有一年多,各派都蠢蠢欲動。一場局部戰爭不僅能有效強化習近平個人權威,對他清除軍中異己、控制軍隊,甚至在十九大人事佈局上,都有助益。
最理想就是拿菲律賓和越南這些實力不強但跟中國在南海有糾紛的國家開刀。但國際仲裁已出,美國更與這些國家聯手,一旦中國發動戰爭,必在國際受激烈批評,更何況美國絕不會坐視不理。換言之,因南海而發生的戰爭規模都不會小,慘敗可能性也很大,到時失去的就不僅是南海,中共也會賠上政權。清朝甲午戰爭不就是前車之鑑嗎?
為南海而開戰是極不現實的,為甚麼中共還要擺出不惜一戰的姿態呢?仲裁前的7月5日至11日,中國派出三大艦隊到南海軍演;海外網站博聞社透露,習近平已要求軍隊「不惜一戰」;軍方宣佈,其最大的導彈驅逐艦「銀川艦」,正式編列南海艦隊,而南沙美濟礁、渚碧礁新建的機場已成功試飛。
不過,這一切都只是「做戲」給五毛及民族主義者看。事實上,近年中共對外關係特別是在中日、中美關係及南海等問題上擺出強硬姿態,固然有領導人的個人因素,但更多是中共不斷鼓吹民族主義,令國民極度自我膨脹,目空一切,動輒以經濟制裁去逼迫對手,甚至要以武力橫掃他國。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民族主義固然可強化中共執政基礎,但反過來也受制於此,在處理對外關係時,選項越來越少,負責談判、交涉的外交部被指摘為「賣國部」,以和談推進兩岸的國台辦就批成「跪台辦」。
當年鄧小平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去處理南海問題,確實是高瞻遠矚。只要一直堅持韜光養晦戰略,中國必定吃掉開發出來的最大份資源,菲越等國只能吃殘羹。但中共近年鼓吹民族主義以維持政權,從上到下都心浮氣躁,在南海問題的取態越來越強硬,迫使菲國向國際法庭提出仲裁,越南、新加坡等進一步向美國靠攏,擁抱美國重返亞洲。
沒錯,盲目的愛國主義情緒日甚一日,這正是中共培養出來的,今日將中國推向南海深淵以致進退維谷的,不就是中共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