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由看電影說到“文革” 時外交部出了“揪出姚登山”,“打倒王‘八七’”,“炮轟陳姬喬”,“火燒英代辦”,等事件,並批判 “三和一少”及“三降一滅”。瑤翁看到我寫的這些,提醒說,最好略微解釋一下,像現在這個樣子,年輕人可能看不懂,而且以後你自己可能也忘了到底是怎麼回事。瑤翁說得對,我就來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 “揪出,打倒,炮轟” 並不是實際動作。並沒有什麼人抓住姚先生的衣服真正地“揪”他,也沒有誰把王先生 “打” 得 ”“倒” 在地上。當然更沒有人架了山炮或迫擊炮去 “轟” 陳部長或另外兩位副部長。這些都是 “文革” 時常用的 “虛擬動詞”,大致是指開大會攻擊批判這些人,並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做了什麼錯事。但是“火燒英代辦”,雖然不是有人拿火去燒那個擔任英國駐華“臨時代辦”職務的英國佬,卻真的是由 “造反派” 放火把英國駐北京的正式外交機構 “聯合王國駐華臨時代辦處” 裡面的兩座小洋樓燒毀了,幾年之後才修復。至於 “三和一少” 及 “三降一滅”,就更羅嗦。據前面提到的部里的張同志說,是指有的人主張對美帝蘇修及各國反動派 (有時統稱為 “帝修反” ) 這三者要“和”,對世界革命這一大事業的支援要“少”,此為 “三和一少”。據說有的人更壞,主張對前三者要 “投降”,對後者要“消滅”,是為“三降一滅”。真佩服張同志,居然能夠把這些複雜的事情搞清楚,還能講出個道道。
現在再從“文革” 說回看電影。記得在“文革”前還在外交部的院子裡看過一次<<野火春風斗古城>>。一個叫劉曉唐還是什麼的演員,一人演兩個人,一會兒演姐姐,一會兒演妹妹。好像還有兩個人在一起對話的場景,真是演技高超,讓人真假難辨。
正所謂: 假作真時針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