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敌的汉族,为什么到宋朝以后就打不过蛮族? |
送交者: 新鬼无疆 2011年01月19日05:28:03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天下无敌的汉族,为什么到宋朝以后就打不过蛮族? 在论述本主题之前,有必要先驳斥几个流行的错误认识。 1、宋朝重文轻武,不仅官兵的待遇和地位低,挫伤了官兵的积极性,而且又以文治武,严密监控军队,武将不能发挥军事才能。所以打败仗。 事实正相反。宋朝对“武”十分重视,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 众所周知,宋朝的工商业十分发达,财政收入高,却长期陷于“财匮”。钱都到哪去了呢?主要就是用于军费,最高达到财政收入的4/5。军费主要就是养兵。曾有西方学者夸张地说:汴梁一个城门的守兵,就比欧洲的贵族还富裕。这样的待遇还低吗?相比之下,女真、蒙古那些蛮族哪有什么军饷?都是靠抢劫。 军费的另一大开支就是武器。宋朝的铁产量极大,十一世纪就达到十七世纪时整个欧洲的水平。铁大部分都用于做武器。又开发出火铳,对整个世界有巨大的影响。宋军的武器装备,绝对是世界最先进、豪华的。包括前辈在内,宋朝有不少的军事理论著作,比如《武经总要》。相比之下,女真、蒙古不过是刚走出原始阶段,比汉族落后不知多少,铁主要是靠走私和缴获,绝大部分是穿皮甲,更不要说什么军事理论著作了。 另外,宋朝官兵的地位不低。将领的升迁,比文官快。狄青是典型代表,其战功说不上很大,扼制了西夏的入侵,并镇压了广西的叛乱,在汉族历史上只算二流的名将。但他的升迁之快,绝对是你想不到的。他30岁从京城被调去对西夏作战,只是一个无品级的小军官,类似于班长,几年之间,历官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等,44岁就升到了枢密使,即国防部长。宋朝那个文官是在44岁成为宰相的?吴三桂的升迁也类似,仅27岁,就成了宁远总兵。实际上,他的战功还不如狄青。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汉族第一名将李靖的升迁速度,是多么的慢! 宋军必须在脸上刺青,地位近似于囚犯。这是一个谎言。宋军根本没有这样的规定。刺青,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时尚风气。《水浒传》中写道,燕青就有美丽的刺青,远近闻名,由此赢得李师师的欢心。 至于“以文治武”,严密监控军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是必须的。难道你希望五代的悲剧重演吗?近现代的大英帝国、美国、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以文治武,都是严密监控军队。可他们的军事弱吗?宋军作战的最好战绩是哪个?北宋是范仲淹抗西夏。狄青,就是范仲淹提拔上来的。南宋是虞允文抗金。范仲淹和虞允文都是文官。也许你会疑问:宋朝缺乏先进的通讯技术,所以不能以文治武,必须给出征在外的官兵以自主权。但大英帝国也同样没有电报,而且征战的范围远比宋朝大,远洋交通更加危险。
2、汉族缺少战马。 无数战例证明:这个理由不成立。骑在马上,无论骑术多么高,都不如站在地上灵活。你想象一下骑摩托车的感觉。骑马,只是机动性强,对正面作战其实很不利。一旦处于多水、多山、多林的地方,或者是攻城战、巷战,骑兵就更不利。毫无争议的,在宋朝以前,汉族对游牧民族是占据绝对上风,例如,李牧大败匈奴。国外也一样。古希腊打败了波斯。北宋其实不缺战马,几次进攻西夏,都是以骑兵为主力,但大部分都失败。同样是宋军,退到南方,战马更少,却反而变强大了。 3、弓箭。 这个理由更不成立。汉族的军队,更加依赖弓箭。汉族在三国时期发明了连弩,宋代又发明了神臂弓、床子弩,普通的弓箭质量也比蛮族好得多,早就使用了铁箭头,在秦代就能规模化生产。明军的训练,四分弓箭、四分刀枪、二分火器。在实战中,如果是远程互射,宋明军队都不会落败。蛮族大部分是靠着白刃格斗,才打败宋明军队的。射箭的杀伤力,比白刃格斗低。 4、因为专制、封建礼教、重农轻工商科技等等原因,造成了:或者是丧失了民心、或者是塑造了奴性人格、或者是社会僵化停滞、或者是兵甲的低质量(《新宋》的作者就持这个观点)。 这个说法简直就是搞笑。难道蛮族就是民主文明、尊重科技工商?事实正相反,宋朝是相当开放、自由、迅速进步的社会,领先欧洲四五个世纪,站在了工业革命的门槛。明朝整体上也不落后于欧洲。而蛮族还处于半原始的部落状态。但是,军事力量和社会进步不一定是同步的。直到1919年,主要是手执刀剑的阿富汗的部落军队,居然打败了开着飞机坦克的英军。 5、儒家使得汉族丧失了勇武精神。 这话说对了一半。确实,我们汉族后来失去了勇武精神。代表性的战例:金兵入侵,汴梁的禁军出城迎敌,某一夜,金兵仅仅是在黄河对岸击鼓,宋军就吓得溃散。明军面对后金兵,也同样如此,在萨尔浒之战中,几乎是一触即溃。如此懦弱的军队,无论有多高的待遇、无论有多少优良的战马、无论有多先进的武器、无论给将领多大的自由权,都只能打败仗。 但是,这不是儒家造成的。儒家的六艺,就包括“射箭、驾驶马车”。儒家的经典语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儒家向来提倡,提三尺剑,为国家征战沙场。孔子的一个弟子冉有,带兵打战获胜。别人问他:你的军事才能是天生的?还是别人教的?冉有回答:是孔夫子教的。南宋的朱熹,是抗金的强烈主张者,要求北伐,甚至在宋军失利时也不改。同样是信奉儒家,汉朝和唐朝却有辉煌的战绩。同样是信奉儒家,日本、越南就能打败蒙古。
那么,为什么汉族失去勇武精神?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常识:无论哪个民族,如果和平久了,又没有领导者去控制,自然会丧失勇武精神。以游牧民族的代表,蒙古为例。到18世纪中期满清征服准格尔为止,蒙古算是被满清完全征服,此后蒙古不仅没有再出现对外征战,而且各部落之间也和平相处。结果,同样是游牧,仅仅在一个世纪后,蒙古的勇武精神就丢失大半,根本不是太平军、捻军的对手。到辛亥革命后,蒙古就更是软如绵羊,尽管有俄国的支持,但面对入侵的汉族北洋军,毫无抵抗之力。 英国人,高大生猛,一个多世纪前横行天下,直到二战前还是日不落帝国。但现在你看看,英国人都变得斯斯文文。如果英国和北朝鲜接壤,并且没有原子弹,肯定被贫穷落后、充满匪气的北朝鲜灭了。这还是英国政府有所控制,力图在国内保持尚武的传统,连王子都必须服兵役。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社会风气不仅仅是自发,也可以被领导者控制的。你上面不就几次谈到了“控制”吗?宋朝的外部威胁始终存在,宋朝的领导者难道看不到?难道他们不会控制社会风气往勇武方向发展吗? 问得好,问到了关键。
答案就是:宋朝的官员们普遍失去了责任心。
每每看到这里,人们都会咬牙切齿、顿足叹息。 到底是为什么?宋、明的官员们为什么会对国家、民族丧失责任心? 我们从反面来思考这个问题:官员们如何才会对国家、民族有责任心? 治大国如烹小鲜。国家和企业,是一样道理。 员工如何才会对企业有责任心? 答案有两个:1、他是股东。2、企业对员工实行严明的奖罚制度。如果两个都不具备,员工肯定没有责任心,企业肯定陷入混乱。一个人,绝对不会因为是这个企业的员工,就必然对这个企业有责任心。对此,我就不详细论述了。有社会经验的兄弟们,都会明白。 遗憾的是,宋朝和明朝把这两个条件全部丢了。 在宋朝以前,汉族的官员们,和国王(皇帝)一样,都是国家的股东。这种制度就是封建制。以周朝为典型代表。周王统治国家,必须要有大量的官员。由于技术落后,国土又这么大,周王无法有效监控偏远地区的官员。怎么办呢?他就授予官员很大的自主权,去管理偏远地区,只要名义上服从自己,并完成纳税和提供兵役的义务就可以。这些官员叫做诸侯,后来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诸侯变为“士族”,即世代做官的家族,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土皇帝。在唐初,官员编写的《氏族谱》中,李家只排在第三位,崔家和王家居然比皇帝还排前。 在技术革命之前,封建制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他有缺点,比如:为了各自的利益,股东之间常打起来。但也有优点。诸侯和国王共同拥有这个国家,都是这个大企业的一个股东,所以诸侯对国家有责任心,积极维护国家的安全。所以,无论内部矛盾多么激烈,但汉族都能抵御外敌。例如,东晋的谢家就是一个大士族,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 但可怕的事情出现了:汉族的武力太强了,产生了反作用。从炎黄部落到隋朝,三千年之间,汉族打遍天下无敌手,持续扩张。所以,普遍的国人都轻视外敌,没有意识到封建制的优点。三千年之间,对汉族破坏最大的,是内部的分裂,即股东之间的斗争。所以,隋朝以后,普遍的思想都是要取消封建制,把权力集中中央。当然,这也包括了一些雄才大略的皇帝的野心。这叫集权制。 要做到集权制,关键就是打破士族对官位的垄断。见《百度百科,杨坚》:
但李家夺得皇位后,也深感士族对皇权的威胁,所以同样执行杨坚的政策。科考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士族再次反抗,唐朝被武周灭亡,就是士族的默许。但武则天一上台,还是打击士族,而且手段比隋唐更残酷。士族后悔,又反抗,恢复唐朝。但三次折腾下来,士族的权力已经大大衰弱。紧接着,又遭遇安史之乱和晚唐、五代的两百多年大战乱,这时和汉末不同,士族和普通百姓一样,只有被屠杀的份。到宋初,士族消失殆尽,封建制不存在了。官员全部是皇帝任用的。宋太祖真正实现了独揽大权。 汉族的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封建制变为集权制。官员们不再是国家的股东了,只是打工者。他们的责任心,当然不如以前那么大了。 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我们前面说到了,如果国家对官员实行严明的奖罚制度,也能弥补。加上祖先留下的庞大产业,我们汉族即使不能再扩张,但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宋太祖偏偏实行了相反的制度。 他采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措施:优待士大夫。就是收买官员的责任心。 这个政策类似现在的“高薪养廉”。新加坡就是这样,有一定效果。但问题是,什么事都不能过头了。宋太祖的优待政策过了头,变为纵容枉法。他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了三条规矩,要求继位的子孙都必须发誓遵守,其中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这是很荒诞的。凭什么士大夫就不能杀?慈母多败儿,严师出高徒,这是生活常识。 秦国的“虎狼之师”是怎么来的?谁都知道,是靠“严刑峻法”。汉唐是一样的。汉朝的李陵,仗打得并不差,只是众寡悬殊才投降于匈奴,但还是被汉武帝诛杀全家。唐朝的名将高仙芝,也是因众寡悬殊,不能主动出击安禄山的叛军,就被唐明皇处死。外国也不例外。古罗马的军队曾经被斯巴达克斯的奴隶军打得大败。但在克拉苏对败军实行“什一抽杀令”后,马上军心振奋,打败了斯巴达克斯。苏联在二战初期惨败,斯大林枪毙了不知多少官兵,结果打败了德军。 很不幸,宋太祖制定了这样的制度,而且被宋朝后来的皇帝很好地遵守了。宋太宗北伐辽国,曹彬指挥失误,二十万宋军大败。要放在唐朝,曹彬绝对要被杀头甚至灭族,可宋朝只是降了他几级,仍然是高官。南宋如出一辙。宋军某一次北伐金国,副帅邵宏渊嫉妒主帅李显忠,所以故意掣肘,导致北伐失败,史称“符离之败”。但罪魁仍然只降了几级。像这样搞,宋军怎么可能奋勇杀敌?前面提到的吴三桂,在1642年的松山战役中,随着王朴一起临阵脱逃,导致明军最后的精锐丧失殆尽,但他也是只被降级。 法令不明,宋朝的官员们就更加没有责任心了,无论文武。反正你不会杀我和我的家人,为了私利,我可以无所顾忌地搞党争、可以无所顾忌地坐失良机、可以看着国家灭亡而无动于衷、可以无所顾忌地临阵脱逃和投降。比如:洪承畴投降满清,明朝没有杀他家的一个人。 如果不是因为有儒家的道德教育,宋、明根本等不到三百年就灭亡了,类似于秦朝。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0: | 星辰的翅膀:就“毛泽东和周恩来是同性 | |
2010: | 中国人为什么应用蒋公之像替代毛(图) | |
2009: | 山哥:“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究竟羞辱 | |
2009: | 右派邓小平为啥为极左派吴芝圃主持平反 | |
2007: |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来生愿做中国人(ZT) | |
2007: | 米格走廊”的真相 (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