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的火炬是歡迎全世界的指路明燈 |
送交者: 高勝寒 2015年11月27日15:12:0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第十五章) 獨立初期的美國、法國和英國,有點像年輕男女的三角戀愛,其中有說不盡的愛恨情仇,道不完的是非對錯。美國為了自由與獨立,與同源共宗的英國徹底翻臉,誓不兩立,法國與英國本來就是世仇,法國藉機報仇,為了打擊英國,遂全力支持美國的獨立戰爭,既出錢又出武器,為的就是要給英國難看。 美國在獨立成功,把英國人趕走後,為了感謝法蘭西帝國人民的仗義,於1778年與之簽訂了《美法聯盟條約(Treaty Of Alliance)》,美法兩國進入了歷史性的蜜月期。 法國為了把笑臉擠給美國人看,把醜臉露給英國人瞧,特意在1886年10月28日送給美國人民一件大禮物----就是位於紐約港口外的自由女神像(Status Of Liberty)。
≈≈≈≈≈≈≈≈≈≈≈≈≈≈≈≈≈≈≈≈≈≈≈≈≈≈≈≈≈≈≈≈≈≈≈≈≈≈≈≈≈≈≈≈≈≈≈≈≈≈≈≈≈≈≈≈≈≈≈≈≈≈≈≈≈≈≈≈≈≈≈
自由女神像的原始構想來自法國大學法學院教授愛德華·拉沃拉耶(Edouard Laboulaye)。拉沃拉耶於1811年1月18日在巴黎出生,他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元勳、律師、文學家、政治家、理論家和思想家。他是法蘭西帝國《比較法》的權威,更為世人敬仰的,他是一位意志堅定的反對奴隸制度的前衛領袖,長期出任法蘭西解放奴隸委員會(French Emancipation Committee)主席。 拉沃拉耶非常注意美國的奴隸制度,與美國的廢奴組織保持住緊密的聯繫。出書立說,鼎力支持,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他在法國發動輿論,立場鮮明地支援美國的廢奴運動。拉沃拉耶於1883年5月25日在巴黎謝世,享年72歲。 1865年6月,拉沃拉耶在他凡爾賽的家裡宴請好友弗雷德里克·巴托爾迪(Frederic Bartholdi)。飯後聊天時,一來激憤拿破崙三世的暴政,二來仰慕美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境界,拉沃拉耶向巴托爾迪提出由法國人民贈送一件具有永恆意義而可傳世的禮物給美國人民,一來加深美法兩國人民的感情,二來更有助美國人民接受法蘭西式的自由思想。 巴托爾迪在許多年來就是拉沃拉耶的敬仰者,於是在原則上同意為美國人民設計一件有意義的禮物----自由女神像的概念就此誕生。 巴托爾迪是法蘭西的凋塑藝術大師,他的作品華麗而精巧,大氣而宏偉,有三件作品在美國為世人熟悉,一是在首都華盛頓的巴托爾迪噴泉(Bartholdi Fountain),二是紐約市曼哈頓團結廣場的馬奎斯·拉斐特銅塑像(Statue of the Marquis de Lafayette),三是他的代表作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 拉斐特是一名法國軍人,他愛美國什至於超過美國人,他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熱情和理論,激發了美國的《獨立宣言》。 1777年4月拉斐特用自己私人的資金僱傭了一條船,遠渡重洋來到美國,不拿薪水,義務參加喬治·華盛頓的參謀幕僚團,對抗英國,數度受傷。1778年積功升至陸軍少將,他說動了法蘭西政府,與美國聯手進攻魁北克,夾擊英國。 1781年拉斐特以政治顧問的身份,陪同美國特使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前往法國,進行兩國之間的和平外交談判。美國獨立後,拉斐特功成身退,返回法國,繼續推動民主和自由體制大業,他是法國大革命的主要領軍人物之一。 1824年,拉斐特以六十七歲之齡,返回久別的美國訪問,國會為了表示感激這位促成美國獨立的法國朋友,特別通過了一條議案,撥款二十萬元,送予拉斐特為禮金。 前《時代雜誌》《新聞周刊》《人物》雜誌總編輯與《生活》雜誌總編輯兼發行人、著名作家詹姆斯·蓋恩斯(James Gaines)的《自由與榮譽:華盛頓、拉斐特和他們的革命(For Liberty and Glory:Washington, Lafayette, and Their Revolutions)》中,對拉斐特和美國獨立革命的背景和關係,有着詳細的撰寫。 巴托爾迪於1834年8月2日在法國科爾馬(Colmar,Haut-Rhin)出生,1875年12月15日在美國羅得島紐波特(Newport)與珍妮(Jeanne-Emilie Puysieux)結婚,兩人沒有孩子。 1904年10月4日,巴托爾迪因肺結核病逝於法國老家,享年七十歲,他的老家房子,被法國政府修築成他的紀念館。 拉沃拉耶和巴托爾迪在研究什麼才能代表美國精神時,理解到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神話式的偶像,英國人的布里坦尼亞(Britannia),法國人的瑪麗安娜(Marianne),美國人則視哥倫比亞(Columbia)為偶像。 這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名字歷史來源,美國人甚至用這位女神的稱號作為他們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名字。哥倫比亞大學創建於1754年,2011年時在校學生兩萬七千六百零六人,工作人員三千六百三十四人,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學費和募捐,2011年的捐贈基金是七億八千萬元,學校的座右銘是《聖經·舊約》詩篇36.9的“我們一定看得到光明(In thy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彰顯了哥倫比亞大學對自由的渴望。 哥倫比亞是美洲印地安土著女神的化身。後來一些封建保守而自高自大的美國白人政客突然心血來潮,意識到他們居然在潛意識裡膜拜一個有色人種長達數百年之久,這不僅不符合他們的“高貴”身份,還明顯地貶低了美國。 為了改變歷史和美利堅民族的意識形態,他們又重新物色到另外一位古羅馬時代白色人種的自由女神莉伯塔斯(Libertas)為替代品,為了普及這種新思想,財政部把莉伯塔斯鑄在大部分的硬幣上,廣為宣傳,天長日久,積非成是,現代美國人心中的自由女神就是莉伯塔斯。 自由女神莉伯塔斯的形象和在美國的遭遇充滿了諷刺。莉伯塔是古羅馬解放奴隸的自由女神,但在1854年國會通過議案要將之置放在國會大樓的屋頂時,負責監工和打造工程的是前密西西比州聯邦參議員與戰爭部部長傑斐遜·戴維斯(Jefferson Davis)。 戰爭部是現在五角大樓國防部的前身,戴維斯則是後來南北戰爭時分裂美國的邦聯美國(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總統。 美國政客們為莉伯塔斯起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Freedom Triumphant in War and Peace)。工程由美國凋塑大師托馬斯·克勞福德(Thomas Crawford),根據賓州費城藝術設計家托馬斯·沃爾特(Thomas Walter)的初步草稿設計而改良。 他們為莉伯塔斯戴上了白頭鷹羽毛帽,為了表示不忘本,特為莉伯塔斯左肩上披了印第安人土著傳統的毛毯披肩,右手拿着一把有鞘的劍柄,左手緊握着由橄欖枝編成的勞雷爾花環(laurel wreath)。總體概念與美國國徽同一含義:利劍表示武力,花環顯示和平,和平需要武力來保障。 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以巨大的青銅鑄造,身高十九尺六寸,體重一萬五千磅,離地面高兩百八十八英尺,造價是二十三萬七千九百六十八元。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的模型在意大利羅馬完工,分裝在六個大箱子裡,運返美國,1862年完成合裝工程。 1863年12月2日,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開始站在國會的樓頂,俯視全城,面朝正東,可以每天觀看日出。禮成之時,陸軍儀仗隊鳴禮炮三十五響示敬,首都附近的十二個軍營,一齊以三十五響禮炮回敬。 諷刺的是,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從羅馬運回美國後,由美國白人克拉克·米爾斯(Clark Mills)負責再加上青銅外殼。可是剛開始工作,就被工人罷工示威,雙方條件談不攏,工程也就卡死在那裡。米爾斯無法交差,唯有把工程轉交給菲利普·里德(Philip Reid)來完成----里德的員工,全部是黑人奴隸。 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腳底下的國會山莊,是由不付酬勞的黑人奴隸所建成的,象徵自由的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塑像,亦是由免費的黑人奴隸來完成的,恰好彰顯了當年美國白人政客的封建、落伍、矯情和偽善。 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站在國會大樓樓頂上一百三十年,俯視猩淳∪思湫慫ァK慷昧嗣覽崦褡宓暮崢蔗繞穡ち嗣攔袢ㄔ碩姆縉鷦朴浚{美着這個年輕國家如何一步步地擺脫封建野蠻,奔向文明和強大。 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於1993年5月9日,被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提起安置在國會山莊的草皮上,用七十八萬元的私人募捐款項,重新整修。五個月後,戰爭與和平凱旋自由女神又返回國會大樓樓頂上,直到如今。
≈≈≈≈≈≈≈≈≈≈≈≈≈≈≈≈≈≈≈≈≈≈≈≈≈≈≈≈≈≈≈≈≈≈≈≈≈≈≈≈≈≈≈≈≈≈≈≈≈≈≈≈≈≈≈≈≈≈≈≈≈≈≈≈≈≈≈≈≈≈≈
巴托爾迪在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的落成,經歷了美法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包括籌資、設計、地皮、製作等,前後費時二十一年。 銅像本身高一百五十一尺一寸,由地盤至火炬頂則是三百零五尺一寸,外表的青銅厚度是三寸三十二毫,骨架用了二十五萬磅的鋼鐵,塑像用了六萬磅青銅,整個自由女神像重量是四十五萬磅。 自由女神像腳底下的斷鐵鏈子彰顯著掙脫枷鎖、奔向自由的決心。塑像自落成以來,曾於1938年、1984年與2011年重新裝修,平均每年的遊客超過三百萬人次。 現在的自由女神像象徵着美國民族的民主自由體系,和歡迎來自全世界的新移民政策。但是歡迎來自全世界的新移民並不是自由女神像原始的本意,這個戲劇性的轉變是因為一位猶太裔美國女詩人埃瑪·拉扎勒斯(Emma Lazarus)的一首十四行詩《新巨人(The New Colossus)》而改變。 自由女神像氣勢磅礴,意義深遠,這座在當時是全世界最巨大的青銅塑像的基座上,用銅牌刻着拉扎勒斯歡迎新移民的詩篇《新巨人》中的最後幾句: “我站在金門之前,高舉自由的燈火!讓那些因為渴望呼吸到自由空氣,歷經長途跋涉業已疲憊不堪,身無分文的人們,相互依偎着投入我的懷抱!” 《新巨人》是一首流傳極廣的十四行詩,詩的前半段是: “不想厚臉皮的希臘巨人的聲譽,騎跨征服了一塊又一塊的大地;在這海水沖洗着的日落大門處,站立着一位手持火炬的巨大女性,火焰是監獄亮光,她的名字是流放者之母,發光的火炬是歡迎全世界的指路明燈,她慈祥的眼神命令凌空架起雙城的港口,她那無言的嘴唇哭道:留住,古老的大地,你的包容是壯觀的。” 希臘巨人指的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希臘羅德城巨人塑像(statue of Colossus of Rhodes)。該塑像高達一百零七英尺,建於公元前兩百八十年,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塑像。雙城指的是紐約和布魯克林(Brooklyn City),這兩座城市在1883年時合併為一,直到如今。 《新巨人》是拉扎勒斯在1883年為巴托爾迪自由女神像基金會籌款畫展(Art Loan Exhibition in Aid of the Bartholdi Pedestal Fund for the Statue of Liberty)而寫的,僅在畫展開幕儀式上朗讀了一次,然後就被人遺忘得乾乾淨淨,什至於在1886年揭幕典禮上都沒有人提起。 1901年,拉扎勒斯的朋友喬治娜·斯凱勒(Georgina Schuyler)覺得這對拉扎勒斯太不公平了,於是開始與自由女神像基金會交涉,獲得同意,於1903年把《新巨人》貼在自由女神像的內牆上,自此開始了自由女神像的歡迎新移民的人造光環。 《新巨人》中沒有直接說是歡迎新移民,但每一個人都知道她說的就是歡迎新移民的意思。自由女神像成了非官方的歡迎新移民的象徵,“她的名字是流放者之母”,標誌着新美國民族的民主、自由和心胸廣闊的精神。自由女神像成了全世界依然受暴政統治的苦難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神。 拉扎勒斯於1849年7月22日在紐約市出生,她的父親摩西(Moses Lazarus)和母親艾絲特(Ester Nathan)的家族是來自葡萄牙的西班牙系猶太人(Sephardic Jews)。 拉扎勒斯學生時代主修美國與英國文學,青年時受了拉爾夫·愛默生的個人主義、神秘主義、人文主義、廢奴主義、自由主義和主張自力更生的思想影響,成為一代才女。她精通意、德、法、英和希伯來五種語言,《新巨人》是她流傳千古的代表作。 拉扎勒斯一直以自己是猶太裔而驕傲,她是美國最早主張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的理論家,遠比猶太復國主義之父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公開提出猶太復國主義還要早上十多年。猶太復國主義是以色列建國的理論根據和指導思想。 拉扎勒斯於1887年11月19日因得淋巴瘤而病逝於布魯克林,年僅三十八歲,歸葬於布魯克林貝爾托隆猶太人陵園(Berth-Olom Cemetery)。
≈≈≈≈≈≈≈≈≈≈≈≈≈≈≈≈≈≈≈≈≈≈≈≈≈≈≈≈≈≈≈≈≈≈≈≈≈≈≈≈≈≈≈≈≈≈≈≈≈≈≈≈≈≈≈≈≈≈≈≈≈≈≈≈≈≈≈≈≈≈≈
法國人意圖離間美英兩國關係的陰謀明顯的是一種失敗策略。美國人和英國人有着血濃於水的同宗關係,這種特殊的同源同根關係,是法國外人所無法相比的。 美國獨立戰爭雖然使英美反目成仇,但是沒用多久,英國人自知理虧,美國人半推半就,兩國於1794年11月在倫敦簽訂了使法國憤怒的《傑伊條約(Jay Treaty)》。美英兩國面對現實,擱置矛盾,恢復了正常的關係。 《傑伊條約》又稱《英國條約(The British Treaty)》,或稱《1794年倫敦條約(Treaty of London 1794)》,是美英兩國於1794年11月19日在倫敦達成的雙邊友好條約,因為有約翰·傑伊代表美國與英國協商,因而美國歷史稱之為《傑伊條約》。 傑伊是美國的開國元勳、革命英雄,曾任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長、第一任國務卿、紐約州第二任州長、法國大使及第六任大陸會議總裁。 傑伊一生都與紐約有緣,既生於斯,亦死於斯。他於1745年12月12日在紐約市出生,1829年5月17日在紐約市去世,享年83歲。 傑伊來自一個富有但不幸的家庭,他祖父奧古斯塔斯(Augustus Jay)是來自法國的移民,在紐約經商致富,他父親彼得(Peter Jay)和母親瑪麗(Mary Cortland)共育有十個子女,傑伊排行老六。 傑伊的十個兄弟姐妹中,只有七個生存下來,其中兩個得了流行性天花病毒,導致終身失明,另外兩個則因神經系統的病症導致半身殘廢。 傑伊畢業於現在的哥侖比亞大學前身帝王大學(King’s College)法律系,在紐約從事律師業務,他本來是一位溫和的學者型人物,但親眼目睹英國帝國主義在北美洲殖民地的種種惡毒的政策,決定起而反抗,成為一位堅定的獨立革命者。 1789年9月26日,傑伊接受華盛頓總統的提名,出任最高法院第一任院長。他在這個位置上不到兩年,傑伊就覺得非常的不適應,於是將目標鎖定在紐約州州長的職位上。傑伊在位最高法院長共六年,但只審理了四件案件。他於1795年6月29日辭職回家鄉從政,出任紐約州州長。 傑伊從1795年7月1日至1801年6月30日為止的紐約州長任期內,曾大力倡導廢除奴隸制度,在他的影響下,於1777年和1785年兩度在紐約州議會提出全面廢除奴隸制度的議案,但沒有得到通過。第三次是在1799年,終於通過了在紐約州全面廢除奴隸制度的議案,解放了紐約州的非洲黑人奴隸。 1777年,傑伊當選為紐約州議會代表,他在這段時間裡,成功地獨自寫出並制定了《紐約州憲法》,為紐約州的前途厘定出一條光明的正路。他在1777年5月8日當選為紐約州最高法院院長。 鑑於美國是一個負債纍纍的新生國家,極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來推動百廢待興的政局,他於1788年,與漢密爾頓和麥迪遜兩人合寫共有八十五章的《聯邦主義議文集(Federalist Papers)》,其中傑伊獨力完成了五章。 1789年國會通過立法撤消外交部,成立一個權力比較強大的國務院(Department of State),傑伊轉任為代理國務卿直至1790年3月22日。在理論上來說,傑伊不僅是最高法院第一任院長,也是第一任國務卿。 美國獨立革命戰爭爆發後,美國人民用武力將大英帝國驅趕出美國,宣布獨立。為了得到歐洲列強的經濟支援與外交承認,傑伊於1779年9月27日,奉命出使西班牙和法國。 傑伊在西班牙,除了借到了十七萬元的國債外,可謂一事無成。由於西班牙帝國害怕一旦給予美國外交承認,將會為自己帶來海外殖民地負面的影響,因此拒絕與他見面,也不接受他的到任國書,推搪敷衍了事。遲遲至1793年,西班牙才給予美國獨立的外交承認。 傑伊於1782年6月23日抵達巴黎,與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談判,獲得支持。在巴黎,傑伊輔助美國外交談判高手本傑明·富蘭克林,在1783年9月3日與英國達成了結束英美戰爭狀態的協議,並簽訂了英國外交承認的《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1783)》。 這個促使英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條約,使法國第一共和國感到十分困擾和嫉妒,覺得美國有過河拆橋的傾向,但又沒有正當的反對理由,一肚子的怨氣沒有地方發泄,這在法國人心中埋下了要找機會報復美國的種子。 世局如棋,變幻無定。1789年7月14日,法蘭西帝國巴士底監獄大暴動(Storming of the Bastille),法國人民將州長德洛奈侯爵(Bernard De Launay)抓住,痛打一頓後,將他的腦袋割了下來,懸在長竿子上遊街。法蘭西人民乘機起義,發動革命,推翻了昏君的暴政,成立了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大革命後,與英國的國家冤讎未減反加,屢次以武相見。衝突期間,要求美國表態,美國猶豫了一陣子後,基於國家利益,終於表態:不站在法國那邊,也不站在英國那邊,而是保持中立。 法國為此惱羞成怒,撕破了臉,要求美國立刻還債。國庫空空如也的美國人笑着告訴法國說,債務是有的,但我們是向法蘭西帝國借的債,而法蘭西帝國已經沒有了,又關法蘭西共和國什麼事?於是賴賬不還。 法國人實在咽不下美國人以怨報德、過河拆橋和忘恩負義這口氣,決定要用武力來教訓一下美國人,對美國不宣而戰,見錢就搶,見船就扣,見貨就奪,以消心底怨氣。 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認為美法之間矛盾太深,成見太大,積怨太多,兩國終歸難免一戰,於是決定起而抗之,他請出了已經從總統位置上退休下來的喬治·華盛頓,再度出山,重新整頓修編被獨立戰爭的勝利沖昏了頭、已經日漸鬆散、幾乎喪失戰鬥力的美國陸軍,來保護這個新生的國家。 亞當斯總統下令前總統、新上任的陸軍統領、陸軍中將華盛頓和陸軍少將漢密爾頓率軍擊之。法國方面,由革命領袖保羅·巴拉斯(Paul Barras)和在歐洲戰爭中使人民血流成河的拿破崙·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來懲罰美國人。 零星戰事,隨處發生,法國海軍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等地繼續不停地扣押美國商船,從1798年至1800年間,共扣住美國商船多達數千艘,作為抵消債務的抵押品。 從1798年至1800年兩年間,美國海陸兩軍在全球各地,見到法國人就打,見到法國船就開炮,希望能夠以戰止戰。美國軍民為此付出了二十死四十二傷的代價,法國方面的傷亡是美國軍人傷亡的三倍。這次美法之間的不宣而戰,史稱准戰爭。
≈≈≈≈≈≈≈≈≈≈≈≈≈≈≈≈≈≈≈≈≈≈≈≈≈≈≈≈≈≈≈≈≈≈≈≈≈≈≈≈≈≈≈≈≈≈≈≈≈≈≈≈≈≈≈≈≈≈≈≈≈≈≈≈≈≈≈≈≈≈≈
所謂的XYZ事件,指的是法國權貴們爲賣國而向美國勒索賄賂的醜聞。當年的法國人在貪污和腐敗上,可謂到了由上到下無官不貪的地步,貪污腐敗已經成為常態,不貪污反而成了新聞。 亞當斯總統為了和平,不願放棄最後的和解希望,遂委派約翰·馬歇爾、平克尼和格里三人為全權談判代表,前往巴黎斡旋雙方關係,主動示好,以防局面進一步惡化。 美國的三位代表的談判對手是法國外交部長查爾斯·塔列朗(Charles Talleyrand)。在正式談判前的碰頭會議上,三位美國代表就碰了一鼻子的灰,他們就知道這次的到來是不會有任何收穫的,不由得心灰意冷、垂頭喪氣起來。 因為在碰頭會議上,塔列朗通過他的心腹,私下向美國代表提出四個條件,作為安排他們坐上談判桌,與法國政府和平談判的代價:第一,要給五萬英鎊現金的疏通費;第二,一千萬美元的美國政府的私人貸款;第三,送給塔列朗二十五萬美元的見面禮;第四,亞當斯總統要為冒犯法國的不禮貌行為書面道歉。 三位美國全權外交談判代表聽後立即站了起來,用輕蔑但卻堅定的語氣回復對方的政治勒索道:“連一分錢都別想得到!”為了緩和雙方的緊張氣氛,約翰·馬歇爾用華麗的外交辭令,清楚地說出美國政府的立場:“閣下,美國政府寧可花一百萬元於防衛,也絕不會花一分錢在賄賂!”這句話,成為後世美國外交官拒絕外國貪官向美國政府索賄的傳統名言。 美法的談判因為法國貪官的索賄而宣告破裂。塔列朗拒絕了亞當斯總統委派平克尼為法國大使的提名,平克尼與約翰·馬歇爾兩人,被惱羞成怒的法國外交部長驅逐出境,格里則繼續留在巴黎,尋求避免美法兩國走向全面戰爭之道。 平克尼和約翰·馬歇爾返回美國後,向亞當斯總統實情相告,為了大局,亞當斯總統將這件事情壓下長達一個月之久,他希望能給法國一點時間,來改善美法兩國的雙邊關係。後來此事被美國新聞界知道了,載之報紙,引起軒然大波。 反法國的輿論群情洶湧,紛紛要求對法國宣戰,並要求亞當斯總統向美國人民公布談判詳情。白宮逼於無奈,只好將整件事情抖了出來,但為了避免美法關係進一步惡化,在公布詳情時,亞當斯總統故意隱去當事人的真名,以XYZ代之,這件震驚全國的索賄醜聞,史稱XYZ事件。 XYZ指的是法國三個超級大貪官,他們是傑·奧廷格(Jean Hettinger)、皮埃爾·貝拉米(Pierre Bellamy)和盧西恩·浩特瓦爾(Lucien Hauteval)。三人中,貝拉米和浩特瓦爾是塔列朗的手下,而身世非凡的奧廷格則是與塔列朗狼狽為奸的同謀,奧廷格不是法國人,但卻能在法國橫行霸道。 奧廷格於1764年2月15日在瑞士蘇黎世出生,他的家族,在瑞士因從事貿易、金融、政治和文化事業而致富,奧廷格畢業於日內瓦大學,專攻國際貿易和金融商業法。1784年,奧廷格借着家族威名,來到法國巴黎開闢市場,由於精通逢迎拍馬,精於行賄賂走後門,沒出幾年,他就成為了巴黎銀行界的大紅人。 法國大革命爆發,所有的銀行都被革命群忻皇眨巒⒏袷鈎雋舜冶玖歟壞約旱囊懈匆擔掛幌倫喲憂俺拍醣涑閃爍錈鹿螅晌比ㄕ噠喟徒岬某瓚Ⅻ/span> 當三位美國全權代表談判大使到達巴黎時,法國已經扣押住高達數千艘的美國商船。奧廷格知道美國新建國家,百廢待興,無閒發動戰爭,更不敢也不願招惹恩人法國,他認為撈大錢的機會來了,於是發生了這件XYZ事件。
2013年12月23日 寫於 美國華府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滿洲人改造了漢語,把漢語發展到極致 | |
2014: | 我設計了一個女籬笆乳的整乳方案,正在 | |
2013: | 解放軍與10萬日軍並肩作戰的歷史(圖) | |
2013: | 范兒405——教皇(方濟各):恆心與自 | |
2012: | 解密:平型關大捷沒抓到一個日軍俘虜 | |
2012: | 蔣介石日記揭秘為何沒收釣魚島 | |
2011: | 湘西鳳凰:文明解體的活標本 | |
2011: | 我的愛是否還要繼續? | |
2010: | 解讀林彪疑案 | |
2010: | 清宮第一疑案 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