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59)
劉鉞聲
朱鎔基用“肢體語言”支持溫家寶接班
2002年10月,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召開前訪問美國。與以往不同的是,被稱為江澤民大管家的曾慶紅並未隨江出訪,這也令坊間紛紛猜測曾是在為十六大作最後準備,甚至傳出江澤民以全退換取曾慶紅擔任國務院總理,以形成“胡曾體制”,確保江澤民退後發揮影響力。
但是,朱鎔基卻用“肢體語言”明確表態,支持溫家寶接班。在江澤民離京時,朱鎔基到人民大會堂送行,其後的官方新聞被江澤民完全搶去,但是朱鎔基也沒閑著,除了召開正常的國務院會議外,還特地帶著溫家寶巡視國務院各重要部門。10月28日,他和溫家寶到國家統計局考察。朱鎔基除了嚴厲要求統計局制止地方上資料弄虛作假,保證全國整體統計資料真實可信外,還特地讓溫家寶也講話,提出要求。
11月20日,朱鎔基還帶溫家寶考察國家氣象局。同樣,朱鎔基自己作完指示後,又讓溫家寶提要求。媒體評論人士稱,這些肢體語言,用意再明顯不過,就是要告訴“全黨全軍全國”,他朱鎔基堅定地支持溫家寶接班。
早在北戴河會議之前,朱鎔基也有一個肢體語言,就是帶著溫家寶出巡黃河。北戴河會議之後,朱鎔基更明顯將溫家寶往前臺推,許多日常事務都交由他處理。雖然溫家寶在國務院副總理裡面排名在李嵐清、吳邦國和錢其琛之後,但朱偏偏只帶著溫出巡考察,說沒有“挺溫”色彩,難有人相信。事實上,對於十六大的人事安排,江朱處事風格明顯不同,朱鎔基力求增加透明度,早早就表明自己的退休之意,對於屬意的接班人也不躲躲閃閃,左遮右遮;相反,江澤民始終不對交接班明確表態。合理的解釋是,朱鎔基不戀棧,江澤民對權力難舍難離。
此外,據香港媒體披露,朱鎔基還在北戴河會議上作了兩個多小時的報告,全文四萬多字,指出了中國經濟領域存在十大隱患,造成隱患有六大原因,其中要害是現行政治體制。
朱鎔基說,他的報告,會內會外有別,會議層次有別。有人說,這是朱鎔基任國務院總理和屆滿之前的一次較完全的交底。朱在講話中,五次提到幹部要頭腦冷靜、清醒、醒悟。
朱鎔基在報告中用了主要篇幅,詳盡地講了經濟領域十大隱患和危機:
一、經濟領域發生問題,基本上都哂眯姓朧﹣斫鉀Q和壓制。隨著發展開放和加入世貿組織,已經證明:行政命令和措施,是有危害的。
二、內需市場持續疲弱,啟動不順利。中國市場雖然廣闊,但是中國經濟離不開世界,特別是香港特區、美、日、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經濟變化的影響,而且依靠程度日益加深。有資料表明,香港特區、美、日、南韓和大陸經貿,直接影響到3000萬職工的就業和國民經濟總值的20%以上。
三、隨著工業科技化提升,產業結構變化,失業人口年增500萬,現在城鎮失業人口達3000萬。每年新增就業人口800多萬。樂觀估計,每年只能安置400萬人。
四、農業、農民的問題,不僅存在著農業結構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農民生產力的解放。農村四億多剩餘勞動力,不但影響農民生活水準,實際上已經是社會上一顆計時炸彈。朱還坦白說:中央沒有一套長期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戰略規劃。又說:中央欠農民的是太多了。
五、國有企業改革停滯,資金流失,企業欠債,現今還有40%的國企要靠舉債生存。可七部委半年就把全年經費花完,至六月底,外交部、經貿委、公安部、民委、民政部、對外經濟合作部、司法部等部委,已“超額”半年花完了年度經費,現在靠國務院特撥或增援過日子。
六、資金外流情況仍然嚴峻,從五個方面堵、截、查、管、審,成效不明顯。80年代中期,每天有2000萬外流。到90年代中期,每天外流資金達到一億以上;近幾年每天外流資金達到近10億!至今已有達3000億美元被侵吞、挪用、外流。
七、已經查明,銀行壞賬、不良資產比例高達38%以上。中央是有不可推辭的責任的,後知後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基本上達不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資本金充足率。
八、證券業長期缺乏必要的管理,受到人為操縱。有的地方政府部門及企業幹部和證券業大戶、金融機構勾結。目前狀況是積重難返,直接關係到5200多萬戶股民的利益,這是一顆重磅全局性炸彈。中央是在用行政措施壓制著,防止炸彈爆炸。
九、黨政部門非法設立小金庫,現在還沒有一個較完整的統計,大概不少於3000億元,這是非法的,是黨政部門腐敗的典型。
十、現掌握的外債、內債,還是一個虛數。外債1600多億美元,內債9600億人民幣,實際數可能要高出20%以上。銀行存款結構嚴重失衡。
朱鎔基承認:經濟領域存在的問題,遲遲不能改變,已經嚴重影響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和投資意願,而且嚴重影響到中國在國際的形象,更嚴重影響到人民對政府和社會制度的信心和凝聚力。
朱鎔基把造成經濟隱患和危機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一、現行政治體制,在經濟改革中暴露出不適應性,甚至起了消極阻礙作用。
二、幹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專業素質很低。很多嚴重問題的發生,都和幹部自身素質切切相關。
三、法制、法規,不能在經濟領域中起到規範作用,法制形同虛設。法制、法規在大部分地區和部門被駕空,被領導個人濫權駕空。
四、政策定位在咦鬟^程中出現問題,得不到糾正,缺乏通盤戰略、應對方案,其中包括嚴重地方主義、山頭主義公開干擾。這在法治國家是難以想像的。
五、改革和發展的方針政策在貫徹過程中,發生嚴重傾斜;形成尖銳矛盾,造成廣大職工和農民對經濟改革政策質疑,到反感和對抗,失去了堅實的支持基礎。
六、報喜不報憂、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等習慣,已經成了不少黨組織、政府部門官僚的頑症。
朱鎔基在任期結束前所談的經濟領域十大隱患和危機,無疑把解決這些難題的答案留給他的繼任者——下一屆中國政府總理。
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說,現任總理朱鎔基,最出眾的中國改革派人物即將告別政壇。取而代之的將是一位新的國務院領導者,此人必將以激進的改革者、或謹慎的思想家的面貌樹立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