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我國被“稀土斬首” |
送交者: 古林風 2019年06月10日03:21:4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美國專家:我國被“稀土斬首” ThREE諮詢公司總裁、美國稀土問題專家詹姆斯·肯尼迪接受採訪。 中美貿易戰中,稀土被認為是中國的王牌之一。美國也心知肚明。5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開了對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清單,但不敢包含稀土和關鍵礦物等資源。 我們需要先弄明白一個問題,管理和運營五角大樓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人,而是一群職業官僚和靠裙帶關係進來的相關私營機構的關係戶,比如當今的代理防長,來自波音的官僚沙納漢。這幫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極度迷信美國式的“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認為這兩者可以主導一切,他們確信這套理論可以包打天下無敵手。五角大樓和其他大多數的西方國家被困在這種表面上的語義學災難中無法自拔。 中美稀土爭端發展到今天,其源頭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來,五角大樓一直堅信稀土問題可以通過市場秩序自發解決。如果出現了問題,市場解決不了怎麼辦?如果你拿稀土問題質疑五角大樓,他們的發言人會回懟:我們沒有義務去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不去問立法部門?他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在法律層面上稀土問題是無解的。 因為他們眼裡的法條,無非就是美國法典10 USC 2533b,這個10 USC 2533b規定,所有涉及國家戰略層面的礦產能源,都要立足於國內需求和開採。“國家戰略能源”要求立足於國內供需這個主張,和在國際市場上稀土必須有求於中國這個現象,居然可以在美國共容不悖。只要中國還沒有在稀土問題上卡美國的脖子,這種狀態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在這個問題上,五角大樓是個兩面派,而且死不認錯。 我的工作性質可以和國防部採購部門的承包商直接接觸。這批承包商動用了大批遊說集團在美國的參眾兩院運作。我個人認為,五角大樓的很多人也想把產供銷這個鏈條直接拉過來為己所用。因為一旦貿易戰開打,參眾兩院出台決定限制甚至中止和中國的稀土合作的話,承包商的供貨鏈斷掉,那五角大樓的“蛀蟲”們沒有了中國這個金主,那他們就沒有油水可賺了。 現在中國根本就不怕美國主動要求中國斷供,然後再去尋找其他礦源。因為稀土資源被精煉成金屬和其他後氧化物之前幾乎無法應用到技術或國防領域,中國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鎖定了獲取稀土金屬、合金、磁鐵和大多數後氧化物的途徑,而且全球只此一家。 美國專注於稀土開採而非整個稀土供應鏈,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產生了負面作用。換言之,華盛頓一直覺得稀土的開採是個重要問題,他們其實沒有找到癥結所在。 對五角大樓而言,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和平狀態”下和中國展開各種規模的稀土合作,供貨鏈一直很暢通,但是中美關繫緊張之後, 他們有沒有備用的計劃? 到目前為止,未有任何跡象顯示五角大樓有什麼替代方案,或者他們意識到中美貿易戰下一旦禁運稀土,美國問題會非常嚴重。 我參加過五角大樓內部的很多會議,我從來沒聽到哪怕一個人能理解什麼叫“宏大的戰略方向”,或者什麼叫“下一盤大棋”,他們的眼裡只有很短視的某種小規劃而沒有大方向。 有關稀土的供應鏈問題,2012年,美國就中國的稀土出口限制向WTO提出申述,隨後,歐盟、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國家也加入了進來。它們的說法是,中國限制了原材料的出口,違反了它的自由貿易承諾,2014年WTO判中國敗訴,之後中國不得不提高了稀土的出口額度。 我曾向奧巴馬執政集團上過諫言書,警告他們,如果完全按照WTO的規則行事,那麼最後的贏家只可能是中國。 我當時預見到,在WTO框架下,美國如果能打贏和中國的稀土貿易戰,唯一的勝機只可能依靠Molycorp礦業集團,這家公司的稀土礦山是中國之外的最大稀土礦。但是中國在2014年按照WTO要求增加了稀土產量,把價格壓得很低,一舉打垮了Molycorp,讓他們在2015年直接宣布破產,某種意義上,這就相當於一個“斬首行動”。。 現在的加州MP(Mountain Pass)集團,成了美國唯一一家運作稀土礦的本土企業,它的前身其實就是Molycorp,現在已經變成了中國的傀儡公司。他們在稀土供應以及政治訴求上完全聽命於中國,頗具諷刺的是,MP集團在五角大樓和美國國會有大批的遊說集團能夠左右美國高層的政策,結果也無需多言,Molycorp垮掉,MP成立,鞏固了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上的霸主地位。WTO表面上迫使中國增加供貨,其實最後讓中國大獲全勝,這其中的奧妙也許只有中國人最了解。 從文化上來講,我個人覺得知識產權這個概念和現在中國共產黨的很多實用主義執政理念相通。中國會盡一切可能和西方合作,拿到西方國家知識產權中最核心的那一部分,然後再建立一整套屬於自身的知識產權和專利權儲備,以對抗美國和西方。我必須承認,中國的這套策略玩得確實很聰明。 定價權,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更願意把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定價權看成一種“招徠客戶的特價品”(loss leader,我的意思是,中國把稀土故意做成是一個可以增加市場份額的廉價產品以吸引客戶)。前期吃小虧,後期賺大錢,這是一種相當古典的經銷方式,但實際效果確實很好,因為很多稀土開採、加工的終端企業逐漸都在中國收攏聚集。 據路透社5月20日報道,中國以外規模最大的稀土生產商——澳大利亞礦業公司萊納斯(Lynas Corp.)表示,已經與總部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化學品公司藍線(Blue Line Corp.)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在美國建立稀土分離廠,試圖“填補美國供應鏈的關鍵空白”。 萊納斯集團也是我長期研究的對象,萊納斯在馬來西亞設廠,幾年來已經給當地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對當地生態破壞很大,馬來西亞政府一直抓着他們這個把柄不放,所以他們不可能從馬來西亞那裡完全撤走,然後搬去美國得州。而且他們這些年賺的錢完全不夠在其他國家再建一個新的生產線。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國參眾兩院包括五角大樓都已經開始找中國之外的稀土企業填補缺口。前文中我提到了,問題的關鍵並不在稀土開採,而在於精煉技術和稀土元素的後氧化能力,無論你開採多少稀土,最終的精煉和後氧化還是被中國壟斷。 中國很可能會馬上對稀土實施禁運,卡美國的脖子,逼迫那些海灣國家重新站隊(海灣的油霸國家財富基本上都是以美元結算),石油-美元的合作機制垮掉的話,那美元霸權也就不復存在了。 在稀土問題上除中美之外還有第三方,比如歐盟或者日本。歐盟嚴陣以待,投資了10億美元尋找各種解決方案。德國就試圖牽頭歐盟,試探性地看看能否齊心合力避免成為中美稀土貿易戰的受害者,但是到目前為止收效甚微,主要問題還是無論德國還是整個歐盟都沒有深刻意識到中國在稀土貿易中的壟斷地位,因為德國和美國一樣,都崇拜“自由市場”和“資本主義”。 日本可能對這件事的認識程度超過德國,但實施了巨額投資也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僅僅降低了3%,無法擺脫中國的壟斷,奇怪的是,美國方面並未從日本尋找新的稀土來源的失敗案例中吸取教訓,空談稀土獨立,但腦袋早已掉了。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8: | 皇帝個個不如豬 |盤子讀史 | |
2017: | 共匪天朝大部分大學的百年校史都是假的 | |
2017: | 左宗棠自述 | |
2016: | 不贊成對《文革人》評價過高 | |
2016: | ZT; 端午節的隨想 | |
2015: | 習總書記與昂山書記舉行會談 | |
2014: | 國民黨強暴殘殺1300女紅軍的歷史真相 | |
2014: | 俄國再次被西方掐住脖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