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第安人詛咒的美國總統們(七十五) |
送交者: 伏牛 2020年12月16日04:09:4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西部開發內戰結束後,聯邦政府繼續推行驅趕印第安人的傳統。對於鐵路公司贈與的土地,如果裡面有印第安人,他們就必須離開,遷往指定的保留區。而在指定的保留區,如果發現新的礦藏或者其它自然資源,印第安人也必須放棄原有土地,遷往更加偏僻,貧瘠的地方去。為了獲取土地,聯邦政府沿用了以前的方法,賄賂或者威逼部落酋長,或者把他們灌醉後簽訂條約。稍有不從,政府就會派兵“討伐”,殺死人員,燒毀村莊——很多人批評中國在城市擴展中的“強拆”,其實美國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用過了——第二章中的沙溪屠殺,馬里亞斯屠殺,傷膝河屠殺都發生於這個階段。 殘酷的屠殺和驅趕引起了印第安人的反抗,花費了政府大量的軍費。對此政府進行了一定的反思,他們認為自身也有一定的不足,一是管理印第安人事務的權力分屬內政部和陸軍部,二者各自為政,沒有統一的章程,使印第安人無所適從。內政部負責和錢財有關的事務,而具體負責的官職均為政黨分贓制的戰利品,很多人貪污腐化,使印第安人的苦難更加深重。 對此政府於1867年3月成立了一個和平委員會,以結束蘇族人的戰爭,消除導致印第安人戰爭的因素。委員會希望在兩個白人不感興趣的地方建立更大的保留區,每個保留區都設一個“公正廉潔”的總督,負責推行“傳播先進文明的廣泛計劃”。 這個計劃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政府人員繼續使用威逼利誘部落頭人的辦法,大多數印第安人年輕戰士和小頭領都拒絕遵守條約,於是屠殺仍然繼續。1869年到1875年間,政府軍與印第安人發生激戰200次以上,政府軍一如既的殘暴。1871年,擔任印第安人事務專員F.沃克說:“我們對付印第安人,就像對付野獸一樣,不會涉及國家榮譽問題。不管戰鬥,還是運用詭計,只要能殺死印第安人,都是好辦法。”與印第安人的災難相對應的,是美國國土面積的擴大,以及在西部發現的礦藏,以及廣闊的土地上的畜牧業和農業帶來的財富。 礦藏 在落基山脈和高原地區,有豐富的金,銀,銅,鐵,鋁,鋅等礦藏和深厚的煤層,在得克薩斯一帶地下則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16世紀,17世紀在大西洋沿岸的殖民者沒有發現的礦藏,現在成為美國財富積累的重要部分。 礦藏的發現帶來快速的人口移入,建立起一個個城鎮。1858年,在今丹佛城附近發現金礦,兩年之內來的探礦者和移民達10萬人以上。但後來人們發現這裡的金礦產量不多,不少探礦者離去,也有一部分人留下來從事耕種和放牧,為日後科羅拉多的經濟打下了基礎。後來科德維爾附近發現了銀礦,接着克里浦和附近發現金礦,隨着這些礦藏的開採,丹佛成為這一地區的商業中心。 70年代初,內華達的塔霍湖附近發現金礦和銀礦,它位於托克礦脈,是世界上最富的礦脈之一。不到一年,這片原系沙漠的地方湧現了許多新興城鎮,其中較大的有弗吉尼亞,奧羅拉和黃金山等。在1859到1863年間,僅從這裡就挖出了價值1500萬美元的金銀。後來在蒙大拿和愛達荷地區也發現了金礦,大批探礦者,冒險家湧入那裡,在60年代,蒙大拿開採出了價值一億多美元的金銀。1876年,在戴德伍德峽谷地區發現了金礦,人們在這裡采出了價值約9.8億美元的黃金。 統計數據顯示,1860到1890年間,美國在西部一共開採了價值12億美元的黃金和9億美元的白銀,這為聯邦政府恢復硬幣支付提供了必要條件。 除了金銀之外,其他礦藏也為美國帶來巨量財富,1881年,蒙大拿發現了當時世界上最豐富的銅礦,由於工業發展對銅線的大量需求,銅的產量激增,到80年代末超過了本地黃金的產值,到1900年接近於金銀產值的總和。另一種金屬鉛也隨着蓄電池的應用而廣泛開採,到1880年,科羅拉多和愛達荷開採出了大量的鉛。而隨着汽車的商業化,得克薩斯的石油也得到大量開採。 由於採礦的巨額利潤,當時東部的一些金融巨頭,像紐約的亨利.羅傑,洛克菲勒,費城的古根海姆以及匹茲堡的梅隆家族等都插足礦業。 畜牧王國和牛仔1845年兼併得克薩斯後,美國人把那裡的印第安人趕走,在他們的土地上養牛。而隨着淘金者,築路工人的到來和對牛肉,馬匹的需求,這裡發展成一個畜牧王國 。其領域東起密蘇里河,西到落基山,南起紅河,北到加拿大。在70年代,每頭價值5美元的小牛,經過四五年的敞開放養,運到東部市場可以賣到45到60美元。 在以後的七八年間,畜牧成為美國獲利最多的行業之一,這裡的經營者和牧牛人以及牛仔逐漸形成一種具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的社區。牧牛人都必須有固定的基地,隨着經營的不斷擴大,他們僱傭一些牛仔。牛仔大多數是南部同盟軍的退伍軍人,後來也有了大量的黑人。 每年春季他們需要把牛群從得克薩斯趕到懷俄明和南北達科他一些地區聚集起來,在那兒放牧一段時間,運到東部。在放牧途中,牛仔們手持六輪槍,防止野獸襲擊和歹徒盜竊。由於路途遙遠,為了防止太陽暴曬,他們要帶上寬沿的帽子。路途要經過各種灌木,雜草,衣服經常被掛破,所以需要厚實的布料,耐髒的顏色和紋理,這就是牛仔布的來源。在驅趕牛群的途中,一個很大的危險就是它們熟睡之後突然起來的聲音會引起牛群受驚,瘋狂亂竄。為了防止這種干擾,牛仔們經常哼唱小調或反覆呼喊,這些特徵就成了後來西部電影中牛仔的典型形象。 農業在西部廣闊的土地上,和畜牧業同時發展還有農業。大量低價土地和鐵路幹線為農業提供了條件,但要把大平原變成適合耕種的土地還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難。首先的問題是農田的籬笆,為了保證莊稼免受牛羊的禍害,農場主需要修築籬笆,但牧場主卻堅持敞開放養,雙方經常爭執不下,甚至發生流血衝突。根本的原因是當時修建籬笆需要大量平原上所沒有的木材,成本太高,牧場主不願意分擔費用。直到1874年伊利諾伊州農場主J.F.隔離登發明了鐵蒺藜,籬笆的問題才得到解決。這個發明被東部公司購買後於1876年開始生產,當年生產了300萬磅,5年後的生產量則達到了8000萬磅,價格由每磅10分降到了4分。這使大平原大部分適合耕種的土地都用鐵蒺藜圍了起來,成為小麥的主要產區。有歷史學家稱鐵蒺藜對大平原小麥種植的重要性堪與札棉機對南部棉花種植的重要性媲美。 然後就是供水的問題,平原上在乾旱季節需要打100英尺以上深井來解決灌溉和人畜用水。應運而生的風車就是用來解決從深井往上抽水的問題,到了70年代後期,許多農場都豎立有高聳的風車,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糧食的收穫季節,經常有大風,暴雨,冰雹等各種自然災害,所以當時的農場主最擔心的不是能夠得到多少土地,而是能及時收割多少莊稼。各種收割機也就應運而生了,如前文提到的盤繞扎谷機,到了1890年,一個農民每天就能收割135英畝莊稼。 廣闊的土地加上各種農業技術的運用,使美國農業經歷一個繁榮興旺的時期。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9: | 3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夏季高考物理附加 | |
2019: | 林彪叛逃前毛主席突然回京(zt) | |
2018: | 被刺刀押送着走向自由之路 | |
2018: | 擄人勒索與殺人越貨,非美國先賢立國本 | |
2017: | 為李鴻章翻案?休想! | |
2017: | 南京保衛戰究竟有多殘酷呢? | |
2016: | 古風正氣:襄陽“夫人城” 歷代傳佳話 | |
2016: | 《笑談風雲》之《秦皇漢武》第一集【受 | |
2015: | 英雄無奈是多情,一代紅妝照汗青 | |
2015: | 我說我能理治霧霾,卻沒人相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