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要---晚清時期》之十九 |
送交者: 文光 2021年05月14日06:39:5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接上頁) 中日《修好條規》和《通商章程》
1870年,日本派出外務大丞柳原前光來華,要求與中國訂立條約。次年,日本大藏卿伊達宗城與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李鴻章經過兩個多月的談判,雙方於1871年9月13日在天津簽訂中日《修好條規》共18款和《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共33款。主要內容是: (1) 兩國互不侵犯領土,互不干涉內政;若一國受他國侵略時,互相支援。 (2) 兩國互派公使駐京,官員平等交往。 (3) 兩國相互開放通商口岸,即中國向日本開放15處通商口岸,日本向中國開放8處通商口岸;並相互派駐領事。 (4) 兩國人民如在對方國犯罪,則由對方國地方官員和駐在國領事會審; (5) 協定關稅,即兩國海關關稅稅率由兩國相互商定。 (6) 兩國軍艦均可自由出入對方通商口岸。 為了區別於原先與西方各國訂立的不平等條約,李鴻章特意將該條約名稱為中日《修好條規》,而不稱條約以示區別,同時反對日本提出的一體均沾,即參照西方各國的片面最惠國待遇條款,並反對將天皇稱號寫進條約中。
洋務運動初期,培養外語人才是當務之急,於是開辦語言學校為第一要務。隨着洋務事業的不斷開展和深入,軍事,民用工業迅速發展,軍事和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又成為了洋務派官員們的主要目標。於是從中央到地方,一些新式學堂紛紛舉辦起來,其特點是以西式教材為主,延聘西人為教習。主要有:
京師同文館---1862年恭親王奕訢創辦於北京,是中國第一所培養翻譯人才的外語專科學校。 上海廣方言館---1863年江蘇巡撫李鴻章模仿京師同文館而創辦,是上海第一所培養翻譯人才的外語專科學校。 廣州同文館---1864年經李鴻章倡議,由兩廣總督毛鴻賓模仿京師同文館而創辦,是廣東第一所培養翻譯人才的外語專科學校。 福州船政學堂---1867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和船政大臣沈葆楨創辦,以培養造船,駕駛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工程和航海專科學校。 北洋水師學堂---1880年直隸總督李鴻章創辦於天津,以培養北洋海軍駕駛,管輪和電報技術人才為目標的海軍高等專科學校。 北洋武備學堂---1885年直隸總督李鴻章創辦於天津,以培養新式陸軍軍官為目標的軍事學校。 廣東水陸師學堂---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於廣州,兩年後,又增開礦業,化學,電力,植物和法學五個專業。以培養陸軍以及海軍駕駛,管輪,以及工程技術和法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學校。 江南水師學堂---1890年兩江總督曾國荃創辦於南京,以培養南洋海軍駕駛,管輪技術人才為目標的海軍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自強學堂---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於武昌,以培養文理和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學校 北洋大學堂---1895年天津海關道盛宣懷創辦於天津,是中國第一所工程技術大學。 南洋公學---1896年盛宣懷創辦於上海,以培養師範教師為目標的學校,分師範,小學,高中和大學四部。 四川中西學堂---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麟創辦於成都,以培養文理科人才為目標的高等學校。 湖南時務學堂---1897年湖南巡撫陳寶箴創辦於長沙,以培養文科人才為目標的學校。 京師大學堂---1898年協辦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孫家鼐創辦於北京,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文理科人才的國立大學。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美國與武漢病毒所合作15年 | |
2020: | 水滸英雄傳:第23位 天微星 身披九條龍 | |
2019: | ▲萬維讀者網首頁&26個論壇’致命 | |
2019: | 抗戰後蔣介石和美國簽訂的辱國條約匯總 | |
2018: | 習近平的經濟政策越來越混亂 | |
2018: | 民族英雄、恐怖份子、諾貝爾和平獎 | |
2017: | 太行山七條驚艷天下的掛壁公路(多圖) | |
2017: | 《中國最具爭議的人溫家寶全傳》(15) | |
2016: | 毛主席讀《資本論》 | |
2016: | 大陸騙子滿街跑:莆田系醫院的眼科專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