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要---晚清時期》之五十七 |
送交者: 文光 2021年06月23日07:44:0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接上篇) 七:清帝退位 1.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聯合內閣大臣上奏清廷,表示大局危急,南方革命黨人堅持共和,希望朝廷儘快召集御前會議,從大局考慮,宣布共和,建議接受南方提出的退位,優待皇室的條件。 這個奏摺說明袁世凱基於當前的形勢,已放棄了他一直以來極力維護的君主立憲體制,轉而贊同民主共和的立場。 當天,北方革命黨人在東華門附近投彈,企圖謀殺袁世凱未果。 2. 1月17至19日,隆裕皇太后接連召開三次御前會議,討論袁世凱提出的方案。會上,清皇族以及宗室成員的觀點發生了嚴重分歧。 第一屆內閣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和第一屆資政院總裁貝勒溥倫贊同以清室主動退位,換取優待皇室的條件,並贏得皇室的體面和尊嚴; 前攝政王監國載灃,載濤,載洵三兄弟和軍機大臣毓朗保持沉默; 恭親王溥偉,鎮國公載澤,肅親王善耆和宗室成員良弼,鐵良,蒙古親王那彥圖等人堅決反對退位,並且希望藉助於北方八省和對皇室忠誠的馮國璋的北洋陸軍來作最後的一博。 3. 1月19日,清政府駐俄公使陸徵祥聯合駐美,德,奧等國公使致電清廷,要求皇帝退位。 1月22日,清政府駐日本公使汪大燮, 駐意大利公使吳宗濂致電內閣,呼籲朝廷宣布共和。 4. 1月25日,革命黨人彭家珍在宗社黨頭目良弼住宅附近,將下朝回家的良弼炸成重傷而死。這一事件引起了皇族和宗室成員的恐慌,他們紛紛離開北京,南下天津,青島或大連避難。 5. 1月26日,署理湖廣總督兼北洋陸軍第一軍總統制段祺瑞聯合薑桂題,張勳,何宗蓮,段芝貴,倪嗣沖,王占元,曹錕等其他46位清軍高級將領致電內閣轉清廷,痛陳利害,懇請朝廷明降諭旨,立定共和政體。 這47位將領幾乎囊括了北洋新軍的主要將領,這一行動無疑是對清廷強硬派最後的致命一擊。 6. 2月3日,隆裕皇太后發布懿旨,責成袁世凱以全權負責研究退位和優待皇室的辦法,並與南方商妥後,奏明請旨。 當天,袁世凱向伍廷芳提出下列三個退位條件: (1)關於大清皇帝優待之條件共九款; (2)關於皇族待遇之條件共四款; (3)關於滿蒙回族待遇之條件共七款。 7. 2月5日,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審議袁世凱提出的上述三個條件,最後否決了第三個條件,並對前面兩個條件的條款作了一些修改。次日,伍廷芳將這一修改方案電告袁世凱。 8. 2月8日,馮國璋,段祺瑞等64名北洋將領致電伍廷芳,要求臨時政府尊重歷史,尊重隆裕皇太后提出的保留“大清皇帝尊號相承不替”,和不用“遜位”等字樣的意見。 同時唐紹儀,張謇也致電袁世凱,要求將退位詔書中“遜位”改為”辭位”。 9. 2月10日,袁世凱召集內閣大臣和近支王公會議,對南方的修改方案進行討論。並在第二天最終得到了隆裕皇太后和皇室的認可。 最後達成的優待條件主要有: (1)清帝辭位後仍保持皇帝的尊號,民國政府待以外國君主之禮; (2)清帝仍暫住紫禁城皇宮,日後移居頤和園; (3)民國政府每年付給清皇室經費400萬元; (4)保留禁衛軍及其軍餉; (5)保留王公世爵; (6)保護皇族私產。 10. 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代表大清皇帝溥儀下三道詔書: (1)皇帝退位詔; (2)公布優待條例詔; (3)勸諭臣民詔。 宣布清帝退位,改國體為共和立憲,並由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南京臨時政府協商統一辦法。 從此,統治中國達268年之久的大清皇朝正式退出歷史舞台,中國的歷史走進了中華民國時代。
(未完待續)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革命造反:“倒像運動”白宮建黑宮 | |
2020: | 水滸英雄傳:第47位 地正星 首席吏員 | |
2019: | 小金 | |
2019: | 《人間頂極,最最最“愚蠢、荒唐、可笑 | |
2018: | 索爾仁尼琴--反抗極權的鬥士 | |
2018: | 左翼文化人中排名第三的茅盾,為何能保 | |
2017: | 一份令人吃驚的文件《人民日報》1953年 | |
2017: | 盛言:人民日報爆“抗美援朝”真相 | |
2016: | 視頻:了解大陸為何掀起民國熱 | |
2016: | 樂山水:再談中國軍官轉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