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三十三年前,每日必聽的“美國之音”
送交者: 趙四 2022年06月04日15:25:2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三十三年了,每年這個時候都要熱鬧幾天,各色人等都出來表演一番,幾天后又趨於平靜。支持的、反對的,每個人都那麼慷慨激昂,但又言之無物、顛三倒四、百年不變。請問那是您的真實想法嗎?您的青春歲月不值得留戀?您可進行過反思?                                                                

 

6.4.JPG


 

事情沒那麼簡單,這一事件每人都有自己的解讀,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觀點和看法也難免改變。無論如何,它是深刻在我們這代人的腦子裡的,不可能忘記。

三十三年前,自己20出頭,正在讀研。雖然那時的身份是學生,但頗受“重用”。每日在醫院出門診,不可能分身。醫大的一附院在市中心,遠離校本部,除了公衛學院外,無其它相關單位。醫學生人數本來就不多,而且多數不關心時事,所以單位附近冷冷清清。每日下班後,都騎車幾公里,那裡有兩所著名的大學:工大和建工學院。兩所學校很近,而且遠比醫學生活躍。

 

 在工大和建工學院門口,每日熱鬧非凡,大字報鋪天蓋地、又有很多的講演者慷慨激昂地發表着自己的主張。“美國之音”和BBC的聲音此起彼伏。那時候,收音機也不是每人都有,手機那更是聞所未聞。為了方便同學、路人和參觀者,大學宿舍的不少窗戶打開,將收音機放在了窗前。這樣國外及港台的信息,隨時就可傳入每個人的耳中,確實起到了指路明燈的作用。那些天,自己處於一種莫名的情緒亢奮狀態,每日奔波於醫院和工大之間,一點也不覺得累。那時的自己和周圍的朋友,覺得“美國之音”和BBC句句是真理。特別是,有那麼幾日主要街道被封鎖,自己和朋友走在沒有汽車的寬闊大街上覺得非常舒暢,從來沒過有的輕鬆感。

 

事情落幕後,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從負面的情緒中轉移出來。一天,一個熟悉的身影來到診室。他不認識我,但我認識他。他是工大眾多講演者中最出色的一位,講演時慷慨激昂、聲情並茂,打動了無數的聽眾。這次再見到他,昨日的風采已煙消雲散,顯得非常頹廢。原來他是來開病假條的,最近實在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想休一段時間。自己人微言輕,別的忙幫不上,這一點還是可以的。看着他遠去的背影,當時的自己說不出的傷感,至今難以忘懷。

 

出國後有兩件事,可以稱為標誌性事件:一個是中國駐南聯盟領館被炸事件,另一個是911。轟炸主權國家領館,其實是赤裸裸的戰爭行為,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對中美兩個大國的關係有了全新認識;911時,老美同事的眼中含着熱淚,滿臉悲嗆,而周邊的老中們,儘管表情嚴肅,但無論如何很難發現那個“悲”字。當時有個奇葩,叫焦國標,曾發出了“今夜,我們都是美國人”的號召。2003年4月,焦某又發表詩作《致美國兵》,支持美國發動美伊戰爭,內有“假如今生註定死於戰火, 就作美國精確制導炸彈下的亡靈”的詩句。由於該人過於特立獨行,響應者寥寥,所以印象極為深刻。

 

出國後,一天無意打開了“美國之音”的網頁,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自己痛痛快快地聽了幾個小時。之後,有一段時間,“美國之音”曾伴隨着我,每日必聽。但過了一段發現,這個欄目請的來賓們,好像沒有任何變化,都在重複幾十年前一樣的內容,觀點、形式、立場與以前相比無絲毫改變,而且對中國的評價100%的負面內容。任何節目或欄目如100%的歌功頌德或100%的貶低、詆毀,很容易讓人生厭。隨着時間的推移,再也沒興趣聽這一欄目,對這位曾經的精神導師已興趣全無。

 

三十三年過去,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當年21位心目中的偶像、英雄,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形象已大多崩塌,看到的多是他們中某些人的投機和無良。但他們畢竟只是弄潮兒,不一定有資格代表那場幾千萬人參與的運動。作為無名者,更多的是回憶和眷戀,那是我們共同經歷的歲月,儘管我們很渺小。

 

僅以此小短文,獻給我們同代人及我們共同經歷的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關於毛澤東反腐
2021: 《中國近代史綱要---晚清時期》之三十
2020: 我所知道的六四天安門之夜
2020: 八九民主運動經過概要(八)
2019: ▲以史為鑑:萬維讀者網’刷屏奇觀(1
2019: 國軍是不是真的破譯了“珍珠港事件”情
2018: 歷史會有結論,六四是資本主義代替封建
2018: 其實,柳傳志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2017: 民主運動與獨立人格
2017: 解決“六∙四”悲劇需要民族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