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甲,萬曆舉人,任直隸定州知州。崇禎元年(1628年),入刑部員外郎。崇禎七年九月擢右僉都御史,崇禎十三年官至兵部尚書。起用傅宗龍、孫傳庭等人。松錦之戰時,一開始洪承疇和崇禎帝都認為應該持重緩進,“承疇以兵分力弱,意主持重以待。帝以為然”,但陳新甲主張速戰速決,堅持要求分四道夾攻,並派張若麒和馬紹愉監督洪承疇的戰事,以袁崇煥斬毛文龍之事談款逼迫洪承疇出戰。張若麒則倚仗陳新甲,架空洪承疇,奪其兵權。洪承疇恐因此被殺,不得已出戰,結果大敗,明軍被圍殲,致洪承疇降清。三月,松山、錦州相繼失守,言官皆彈劾陳新甲、張若麒之失誤,新甲乞罷不許。“是時,闖賊蹂躪河南,開封屢被圍,他郡縣失亡相踵,總督傅宗龍、汪喬年出關討賊,先後陷歿,賊勢愈張。言官劾新甲者,章至數十。新甲請罪章亦十餘上”。崇禎十五年,崇禎帝密召新甲主持議和,由馬紹愉北上洽談,一日,馬紹愉從邊關發回議和條件的密函,陳新甲置於案上,其家童誤以為是《塘報》,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事起泄露,群臣譁然,新甲不引罪,反自詡其功。崇禎更加憤怒。給事中馬嘉植又彈劾新甲。崇禎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將陳新甲下獄,新甲從獄中上書乞宥,崇禎不許。新甲只得賄賂高層,給事中廖國遴、楊枝起等多方營救,大學士周延儒、陳演亦大力援救,拒不聽。後陳新甲因失陷城寨為罪名而斬首,九月二十二日斬於市。陳新甲既死,明朝喪失最後一次議和的機會。南明弘光時,進為太僕寺少卿的馬紹愉想為陳新甲平反,但立刻遭到了朝臣以陳新甲誤國為由而反對。
丘禾嘉,字獻之,明朝貴州新添衞(今貴定)人。丘禾實之弟,明末抗清名將。明神宗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舉人。好談兵,天啓年間,曾參加平定安邦彥叛亂,被選為祁門教諭,翰林待詔。明思宗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授兵部分司主事,出任順天總兵馬世龍部監軍。此時清兵南犯,東北危急。皇太極帶一去精鋭清軍從喜峯口越過長城,攻陷永平,威脅京城。丘禾嘉奉命帶兵抵禦清軍,他臨危不亂,奮勇還擊,雖兩次中箭,仍頑強抵抗,打敗清軍,終於收復永平、遵化、遷安、灤州等四城,解除了對京城的威脅。凱旋之日,崇禎皇帝特賜"帝依長城"金匾一塊。從這之後,於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升右僉都御史,任薊遼巡撫兼轄山海關諸處。他被派往遼東抵禦清兵,參加了換錦州保衞戰,與清軍大戰於長山小凌河之間,清軍大敗。因護山海關有功,現山海關仍塑有他的全身戎裝塑像。後來,他又與清軍血戰於錦州城,打退清軍後,又解大陵城之圍,雙方展開了一個多月的拉據戰。此時遼東,冰天雪地,因不服水土,加上嘔心瀝血,日理萬機,他病倒了,感到縱有雄心壯志,也無力迴天了。明思宗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5月,被召回京師,他請求解甲歸田,崇禎皇帝批准了他的請求,但還未離開北京時就溘然長逝了。《黔詩紀略》錄其詩一首。
https://youtu.be/lrCxxZ6Pi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