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为什么现代科学诞生在西欧、不在中国?
送交者: 骆驼 2019年08月12日21:28:5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副标题:基督教和儒术怎样影响科学发展


  问题

记得在很多年前,我读到过一个试图解释现代科学怎样萌芽的小故事。在六、七百年前的文艺复兴初期,在意大利半岛、法国南部、英伦诸岛、和今天的德国境内,很多时尚的青年贵族,轻车简行,深入到贫困偏僻的乡下,寻找从罗马帝国时代残留下来的基督教堂和修道院。找到后,他们就用各种办法与驻守的牧师或修士拉关系,为的是能得到允许,进入后者的图书室和藏书室,寻找可能残留下来的,大约一千年前罗马帝国时代的书籍。作者特别提到,有些藏书室在地窖里,千年以来一直暗无天日,阴暗潮湿,里面堆积着历代牧师的棺椁、以及战争和瘟疫时代留下的、没有棺椁的死尸。为了可能的斩获,这些远道而来的贵族就得一只手拿着蜡烛,一只手向前摸索,跨过令人毛骨悚然的尸骨,进入地窖的深处,寻找古书。

这是一个西方作者写给西方年轻人的英文小故事,目的是说,当时整个社会都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所以现代科学诞生了。但我却没有被说服。中国也有很多这类故事。古代有,现代也有,我身边就曾有过很多,但科学并没有因此在中国诞生。两千年前,中国的读书人就有“头悬梁,锥刺股”、和“凿壁偷光”的极端事迹。1970年代末,高考恢复。我家的邻居、朋友、以及整个社会,都狂热地追求知识。当时,世界数学难题“1 + 1”是媒体里最流行的词汇。数学家陈景润、天才少年宁铂等,是社会名人。全国掀起学英文热潮,《英文900句》最时髦,到处脱销。我家一个邻居辗转地从北京买到一本。每天晚上他家孩子入睡后,大院里其他家庭就轮流借,然后父母熬夜手抄全书,再给自己的孩子学。

我读中学时,吉林省大学录取率很低,所以身边有很多极端用功的同学。高二、高三两年,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教室里都是满人的,包括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一次中午我和一位同学吃午饭,他说他每天早晨4点开始,先在家读二个小时书,然后再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如果花的时间和别人一样,成绩也会和别人差不多,就考不上大学”。他还说,“我现在看见饭盒,就觉得它向我飞来;看教室的天花板,就觉得它要塌下来,砸向我”。我当时惊讶得不知如何作答。多年以后,我偶尔从书里得知,当年他经历的,是由于压力引起的精神分裂或抑郁症的先兆。

大学里,来自各地的同学互相交流。福建、湖南、湖北、江苏、四川、江西,等等,很多省的高考,竞争都极端激烈,甚至比吉林省还要严重。大部分同学都曾极端用功,才考上交大。我就想,从古自今,中国人追求知识的勤奋,完全不输给西方人。中国人的聪明程度,当然也不输给西方人。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为什么今天的科技发展,中国还是落后于西方呢?

1.       没有钻研,怎么可能有科技发展?

上次回国,我在各地见到了很多老同学。在东北,我遇到那位曾经极端用功的中学同学。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很好的国营企业,但是单位里人浮于事,当年的工资也不高。他就下海,拉工程,做生意,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我们谈到他当年疯狂读书的事,两个人都笑起来,觉得恍如隔世。

我又在全国各地见到多位交大老同学。总的讲,大家的心态和处境,都和那位中学同学大同小异。部分人走仕途,行为瞄准升迁。更多的要赚钱,为家庭和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在深圳,一位同学为我历数原来班里人的现状,发现当年那么多学术天份特别好的同学,有的还是省里高考的前几名,现在都不搞业务了。道理很简单,人人都看得透,就是社会环境使然。真正用心钻研科技的人,事业和个人都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即使原本是读书天才,也都调转方向去升官发财了。

孤单的旅行中,我不停地想着同学们的现状和他们的话,又回想起多年以前读到的、欧洲贵族找古书的故事,就有了新领悟。无论哪里的人,其实都差不多。欧洲人能够狂热地追求知识,中国人也一样。但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这两地的人有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区别。西方人对知识的热烈追求,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数百年后的今天,在西方的大学、研究院、和工业界里,还有很多钻研的人。他们穷经皓首,把一生的精力贡献给科技发展。在这样的社会里,科技当然可能产生和持续发展。而在中国,社会大环境使得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不能延续。即使同一批人,年轻时狂热地追求知识,走上社会后也不能坚持。因为人人都懂,追求科学技术,对个人没有什么好处;深入探讨社会人文知识,可能还会带来风险。人们不能保持钻研的地方,现代科学当然就很难诞生、很难发展了。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诞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那时的科学家们也要养家糊口,考虑个人前途,子孙的未来等。他们对科学的热忱,为什么就能持续,而没有像我的同学们那样,中途放弃呢?我理解上的突破,发生在读懂了伽利略与教廷之间的故事之后。

2.       现代科学是怎样诞生的:伽利略与罗马教廷的故事

伽利略是科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在他之前,西欧科学总体处在文明恢复阶段,主要靠重新发现、翻译、并领会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伽利略开启了西欧人“超越古典、获得新知识”的历程。他一生的科学成就很多。但最著名的无疑是,他最先发现观测证据,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中国同学都知道,伽利略与罗马教廷曾经因为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而有过尖锐矛盾。我原来从国内教育得到的解释,简单而鲜明:罗马教廷反对科学,迫害科学家,历史上站在了错误的一边;伽利略勇敢地坚持真理,思想先进,行为正确。但深入了解后我发现,真实情况远不是那样。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地心说”,就是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是不动的;天上万物,包括太阳、月亮、星星,都围绕地球转动。古罗马的托勒密为地心说建立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它预测天象的精度非常高。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天象馆,演示星空时,背后用的还是托勒密的模型。以它为基础的中世纪日历,“儒略历”,每年的误差只有11分钟。到了伽利略的年代,西欧人已经连续1300多年相信和依赖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了。另外,《圣经》上有一段经文,“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1],虽然语言模糊,但似乎支持地心说。所以,当时整个社会,包括罗马教廷,都自然地相信地心说。

十六世纪初,天主教“法政牧师(Canon)”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模型。他假设太阳是世界的中心,是不动的;天上万物,包括地球、星星,都围绕太阳转动,史称“哥白尼日心说”。无论托勒密地心说、还是哥白尼日心说,都包括详细的数学模型。本文为了读者阅读方便,只讲述它们的大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时候,以及之后的很多年里,都没有获得天文观测证据的支持。哥白尼的模型预测天象的总体精度,也不如托勒密的模型。知道天文学术界将视之为“不可理喻”的疯狂理论[2],哥白尼一直不敢正式发表自己的模型,而只是把它私下传给自己的学者朋友们。直到1543年,哥白尼去世前一个月,他才出版了自己的书。

一般中国学生以为,罗马教廷阻止了哥白尼发表日心说理论,那是想当然,与历史不符。哥白尼一生与教廷的关系融洽。在他的书出版之前的很多年,教皇克勉七世还亲自去听关于日心说的讲座,并表示兴趣。同行的大主教事后专门写信给哥白尼,赞扬他的才能[3]。总的讲,当时的教廷很尊重学术界。面对学术争论时,教廷主动保持中立,避免直接介入。即使按现代中国的标准,教廷对学术思想的容忍也算是非常高的。哥白尼的理论明显违反了教廷的观点,但教廷完全没有阻止他在学者之间传播自己的理论,也允许他出版书。从今天的知识来看,地心说和日心说都不正确。当时的人们,包括哥白尼和其后的伽利略,还没有树立“大宇宙”的观念,不知道看似微小的星星,绝大多数都和太阳类似,是巨大的恒星。

哥白尼去世40年后,第谷·布拉赫在1583年出版了著作,批评哥白尼日心说,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地心说”模型。布拉赫首先改进了四分仪(中国古代称“象限仪”或“地平纬仪”,北京古观象台有,由西欧耶稣会传教士在明朝时设计建造)和六分仪,并利用它们获得了新的天象观测结果。然后,他天才地计算出,如果相信哥白尼的模型,很多星星与地球的距离,至少是太阳和当时已知的最远行星,木星,之间距离的700倍。再根据观测到的星星的大小,可以算出它们的半径,比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大。如果如此多的星星都比太阳大很多,它们为什么还围着太阳转呢?

大约在布拉赫模型问世30年后,伽利略在1610年出版著作,公布了自己利用望远镜发现的金星盈亏的细节。这些新发现与日心说相符,与地心说相矛盾。于是伽利略开始激烈地支持日心说,成为日心说理论的实际代言人。但他忽略了布拉赫的研究成果。布拉赫的模型也可以解释他的观测结果。伽利略也没有满意地回答布拉赫和其他学者针对日心说的疑问。伽利略的学术行为明显不严谨。于是学术界开始猛烈批评他,他再反击。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学者们请求教廷直接介入。

教皇于1615年指派著名神学家、枢机主教罗贝托·贝拉明,仲裁伽利略与反对者之间的争议。贝拉明表示,如果日心说获得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他就准备修正对《圣经》的理解,接受日心说[4]。在此之前,他也不禁止伽利略将日心说作为学术假说与别人讨论。贝拉明只要求伽利略在找到确切证据之前,不可以把日心说当作无争议的观点宣扬给大众。伽利略宣誓,接受了贝拉明的要求,教廷就基本满意了,伽利略也安全无事。但十几年后,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了一本新书,被广泛认为是支持日心说的檄文。他违反自己的誓言,又把日心说当作无争议的观点散布给社会,于是教廷与伽利略的矛盾激化。不久后,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决伽利略有罪。他从此被软禁在家中,直到去世。

罗马教廷因为学术观点而拘禁伽利略,是不对的。但即使在今天的科学史界,大部分专家都认为,从学术争论的角度看,当时的教廷比伽利略更讲道理。与伽利略相比,贝拉明是“更好的科学家”[5]。理解了这段历史,我觉得自己看懂了现代科学诞生的关键细节。学术界的运行方式与原则,从来要求科学的结论不可以超越证据。当时伽利略就像一个“博士生”。而贝拉明和教廷就如同他的“指导教授”和“学术评审委员会”,负责规范伽利略的学术行为,阻止他对证据的不当定论。即使在今天的学术界,如果任何人像伽利略当年那样,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伪反方理论的情况下,声称自己的理论是事实,也一样应该被批评和惩戒,但当然不应该被拘禁。

原来,现代科学的诞生,不是因为“科学之父”伽利略打败了罗马教廷,而是他在教廷的全面支持和指导下完成的。国内的教育,把日心说与地心说描述成了简单的对立:前者是先进的、和正确的,后者是落后和错误的;并把教廷的行为翻译成阻碍了前者战胜后者,所以就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但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后,人人都能看出来这种理解的荒谬。实际上,两种学说各有优缺点。教廷并非简单地维护地心说,而是要坚守严谨的学术原则。它让两种理论按规则竞争,使得二者都发展,从而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在此争论中,伽利略是新理论的代言人,而教廷扮演了学术原则的捍卫者。

基督教还是推动科学诞生的原动力。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没有任何军事、商业、或娱乐价值。当时的西欧社会却如此重视它,就是因为《圣经》谈到这类问题,造成所有基督徒都关心相关的科学新发展。社会的重视,使伽利略等人有机会做研究,并进而开创了现代科学。而伽利略自己对耶稣的信仰,就是他研究科学的原因。当时科学还依附于神学,没有独立出来。科学家,作为专门职业,还没有产生。伽利略、以及争论中所有的关键人物,如哥白尼、布拉赫、贝拉明、教皇等,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首先是基督徒,然后才是科学家。他们研究科学的最高目的就是理解《圣经》和神。所以说,基督信仰促使那几代西欧人创立了现代科学。

从个人的现实角度看,伽利略、以及其他早期科学家,之所以坚持研究,不像我的同学们那样中途放弃,原因就是基督教的全方位支持。除了接受教廷的学术仲裁,伽利略还从教廷开办的大学获得优良的教育,又受雇于教廷开办的大学。教会长期稳定地财务支持他,并且提供了优良的学术环境。与伽利略讨论和交流的其他科学家们,同他一样,也受到基督教的全面支持与引导。《星际信使》出版后,伽利略名利双收,跻身上层社会,地位之高,成为美第奇家族的座上宾,并引起教皇本人的关注。伽利略因为科学研究而获得巨大的个人成功,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基督教使得整个西欧社会重视科学与科学家。

在现代科学诞生的历史里,伽利略无疑是伟大的。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罗马教廷和基督教的作用,很可能更大、更关键。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是西欧社会的主导力量和主流思想,指引和支持了现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导力量和主流思想,没有能够促发科学的诞生呢?以下的章节试图更深一步地分析其中的原因。

 

                                             

pic1.jpg


1:古罗马托勒密(约公元100-170年)的“地心说”。左图是模型概况,地球在中央,太阳、月亮、与几个行星围绕地球转,最外围是“群星圈”。中图是模型中各个行星的运行轨迹。右图是行星运行示意图,例如金星绕着“本轮”(小圆圈)转动,而本轮的中点又绕着“均轮”(大圆圈)转动,从而产生中图中的轨迹。绝大部分在国内受教育的学生,没有机会知道托勒密“地心说”模型的精准、和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

pic2new.jpg


2:伽利略的观测与三大天文模型。左上图是他绘制的、用望远镜观察到的金星圆缺过程。金星在离地球最远时呈现满圆形;离地球最近时,月牙形最严重,来源是1610年出版的《星际信使》。右上图是托勒密模型的预测,金星有圆缺,只可能在“本轮”大约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远地点时,暗面对着地球,月牙形应该最严重,与观测结果相反。而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与布拉赫的“改进地心说”模型都可以解释这个观测结果。左下图是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说”模型概况。太阳在中央,地球只是一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图中心的Sol就是太阳的拉丁文,从里向外第三圈Terra就是地球,最外一圈的拉丁文Stellarum Fixarum Sphera * immobilis,英文翻译是Stars Fixed Sphere * immobile,中文就是“固定的群星圈*不移动”。右下图是布拉赫(1546 – 1601)的“改进地心说”模型概况。中央的蓝色圆点是地球。太阳、月亮等,都围绕地球转,而五个行星围绕太阳转。最外围是“群星圈”。

Saint_Robert_Bellarmine.png


3:罗贝托·贝拉明(Roberto Bellarmino,1542年-1621年)枢机主教,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神学家。被多位后代科学史专家誉为“比伽利略更好的科学家”[5]

注释

1.  《旧约 诗篇》93:1, 96:10,《历代志上》16:30

2.  Dobrzycki, J., and Hajdukiewicz, L., (1969). Nicolaus Copernicus, Polish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vol. XIV. Wrocław: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e confessed—to risk the scorn "to which he would expose himself on account of the novelty and incomprehensibility of his theses."

3.  "Schönberg, Nicholas, Letter to Nicolaus Copernicus, translated by Edward Rosen

4.  Cardinal Bellarmine's Letter to Foscarini (1615) “If there were a true demonstration that the sun is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and the earth in the third heaven, and that the sun does not circle the earth but the earth circles the sun, then one would have to proceed with great care in explaining the Scriptures that appear contrary, and say rather that we do not understand them than what is demonstrated is false.” http://www.historyguide.org/earlymod/foscarini.html

5.  McMullin, Ernan (2008). "Robert Bellarmine". In Gillispie, Charles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Scribner &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McMullin cites Pierre Duhem and Karl Popper as prominent adherents to an "often repeated" view that "in one respect, at least, Bellarmine had shown himself a better scientist than Galileo"

  基督教与西欧

本文讨论和对比基督教和儒家思想怎样影响科学发展。大部分读者了解儒家和中国历史,但对基督教和西欧史不熟悉。本节概述基督教的历史和教义,顺带介绍西欧史,语言简单,篇幅短小,希望读后能帮助读者更轻松地理解后续章节。有的读者已经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直接跳到第三节,而把这节当作注释、或参考资料。读后续部分时,如感到需要,再回来查阅。

1.   简史

大约在距今3500年前,中国还处在商朝的早期,本来在埃及做奴隶的犹太人,找到机会逃离,游走在阿拉伯半岛及附近,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家园。他们在沙漠中流浪了40年,历尽千辛万苦,内部危机不断。在路过西乃山时,犹太人的领头人,名叫摩西,与神交流,获得了著名的《摩西十诫》,就是十条律法。后来一路上,摩西又从神得到更多律法,总共613条。

犹太民族对神非常虔诚,认真领会这些律法,并试图严格遵守。后来的一千多年里,基于摩西律法,又发展出更详细的《犹太法典》,篇幅几十卷、几百万字。世世代代的犹太人,熟读这些法律经典。比如,几千年来,传统的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从很小开始,研习这些经典,并结合案例分析,形式类似现代的法学院。历史上,犹太人曾因为遵守神的律法而得到成功,也曾违反律法而受到神的惩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建国,失国,再建国,再失国…。他们的历史故事与教训,就记载于《旧约》。所谓犹太教,就是犹太人通过理解和遵守律法而追随神。

大约2000年前,在中国的两汉交替时期,犹太人是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大约就是现在的以色列。一个小木匠,名叫耶稣,开始传播一种新信仰,并且自己处处身体力行。他人单势薄,努力了一两年后,只有十几个追随者,而且都是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较低的人,比如几个重要的门徒本来是渔民。耶稣平时主动接触的人,大多数也是被社会忽视的人,包括麻风病人、残疾人、寡妇等。耶稣认为,犹太人虽然表面上还尊重神,行动上处处小心,避免违反日趋繁琐的律法,但心里已经忘了神。他宣扬,神的律法曾经是最好的,但现在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这些律法后面体现的神的精神。他给出了对神的多种描述,比如正义、真理、希望等。最高的总结就是,神是爱。耶稣只活跃了三年,就得罪了旧的犹太教势力,被出卖给罗马帝国政府,然后被杀于十字架上。

耶稣死后,他的门徒们继续私下传播他的思想,并在公元100年左右,把耶稣与门徒们的言行合订成一本书,就是《新约》。在基督教的语言里,耶稣就是基督,耶稣是人名,基督是领袖的意思,基督教就是“耶稣的宗教”。基督教的《圣经》包括上、下两卷。其中《旧约》书名的意思就是“旧的神与人的合约”,而《新约》就是”新的神与人的合约”。基督教基于犹太教。基督徒也相信《旧约》,但通过耶稣的言行,对它理解有了新的深度和内容。

之后的几百年里,基督徒被罗马帝国残酷迫害,多数耶稣的门徒被杀,基督教成为地下宗教。公元四世纪,基督教传播得越来越广,信徒越来越多,最后连罗马帝国的皇帝和家人都成了信徒。公元381年,中国正处在东汉崩溃后的乱世之中,东西罗马帝国的两个皇帝共同颁布命令,立基督教为国教,在罗马城建设圣彼得大教堂、设立教宗,在帝国的各个行政地区设立教区、主教等。基督教开始迅速发展,教堂遍布帝国版图。当时的罗马帝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从罗马共和国算起,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疆域辽阔,文明高度发达。它的地理跨度大概和现在的中国或美国不相上下。这个历史悠久、幅员广大的国家,在鼎盛时期,彻底改弦更张,选择产生于弱小、卑微的犹太民族的宗教为国教,体现了罗马文明超强的自新能力,更彰显基督教无以伦比的感召力。

不幸得是,过了不到一百年,在公元476年,伟大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几百年里,未开化的野蛮人成了西欧土地上的新主角。他们残忍好斗,无情的掠夺和嗜杀,使得承载古罗马传统的文明人数量锐减,文明与财富毁灭殆尽,西欧基本变成蛮荒之地。只有一些基督教堂,散落在原来帝国的各个角落,隐忍顽强地坚持着,向乱世中的人群散发着微弱的文明之光。

从公元六世纪开始,中国的南北朝后期,来自欧洲东部的一支野蛮人,法兰克人,逐渐做大,独霸西欧大地。其势力中心在今天的法国域内。他们的首领自己皈依了基督教,然后在武力征服其他民族和部落时,要求被征服者也皈依基督教。其手段之严厉,类似于满清战胜明朝后采用的“留发不留头”政策。因此,法兰克人在征战、建国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本身文化的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其彻底的程度足以让现代人震惊。中国人经常感叹“明治维新”时日本“脱亚入欧”的全面和快速,其实法兰克人和他们统治下的西欧各民族,也就是现在英、法、德、美等国西欧裔人的祖先,当年接受基督教文明的坚决和彻底,远胜明治时期的日本人。

从法兰克人建国到现在的一千多年里,西欧人与他们的后裔们只崇拜耶稣,故意忘记自己的祖先和原来的宗教。他们的学校教育孩子历史,只讲基督教文明的演变、以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先哲们,而略去自己民族的古代史。他们完全采用基督教文化圈的世界观,毫不含糊或扭捏地称自己的祖先为“野蛮人(Savages)”。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也都继承和延续了基督教文明的传统,几乎完全抛弃了原有的规矩和习惯。他们基督教化如此彻底,以至于后来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包括中国人,理所当然地把他们看作西方文明的正统继承者,经常忘记他们本来与日本人、印度人、非洲人、中国人等一样,也曾有自己深爱的传统信仰、传说里的民族始祖、远古英雄、和光辉历史,其固有文化也与基督教文化格格不入,其血缘也与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或耶稣所属的犹太民族没有关系。这些西欧本土人只是特别坚定地选择了“彻底基督教化”,也叫做“全盘西化”。

大约在公园九世纪,中国的唐朝时,查理大帝成为法兰克人的王,西欧有了一个小“盛世”,文明有了一些恢复。但他死后,战乱又起。他的子孙们彼此征战。那个时期,来自东方的穆斯林已经入侵欧洲,占领了今天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南部,延续几百年。稍后,北欧海盗开始残酷地施虐欧州大陆和英伦诸岛,又历时几百年。为抵御穆斯林与海盗,欧洲人开始全民尚武,建立军事组织。后来,北欧海盗相对安静,罗马教皇振臂一呼,欧洲大陆各地的武士们开始了一系列十字军东征,讨伐占领了基督教圣城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又是几百年。大约在十字军战争的过程中,基督教基本完成了在欧洲的全覆盖。十字军战争的后期,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又侵入欧洲。蒙古人直到13世纪末才逐渐褪出。十四世纪初,西欧又开始了残酷的英法百年战争。那时,欧洲只有一小部分地区享有相对的稳定和平,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几个很小的城邦共和国。不曾想,黑死病又在14世纪中期横扫大陆,直到14世纪末才慢慢消退。

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中国处在明朝和清朝初期,伟大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半岛上开花,之后蔓延到整个西欧。这几百年里,西欧的艺术、文学、科学、政治、军事等,全面地、爆炸式大发展。基督教也发生了剧烈的改革。公元16世纪初,也是明朝后期,罗马教廷的世俗权力越来越大,自我膨胀,腐败滋生。现在德国境内的一个教士,马丁路德,公开抵抗和抨击罗马教廷,指责教廷违反了《圣经》和耶稣的精神。在思想层次上,双方矛盾的关键点是,罗马教廷认为,只有神职人员才可以解释《圣经》,一般信徒要接受教廷的解释,不可以靠自己理解《圣经》。这个教义在现实中把基督徒分成贵贱不同的等级。而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认为,《圣经》说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神拣选的牧师,都可以在人面前赞美神,所以一般基督徒也可以和神职人员一样,与神直接交流[1]。改革派认为,基督教的权威只有耶稣与《圣经》,罗马教皇也只是一个基督徒,在神面前并不高于其他信徒。于是,西欧的基督教分裂。继续忠于罗马教廷的一支,就是现在的天主教(Catholics)。而改革派就是现在的“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s)。在中国,新教经常被误称为基督教。

i.       《圣经》版本概况

从古到今,《圣经》有过很多版本。现代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诞生。那时,西欧的正式语言是拉丁文,通行的《圣经》是《拉丁通俗译本》(拉丁语:Biblia Vulgata,英文:Latin Vulgate)。它是耶柔米(Jerome)在公元5世纪翻译自希伯来文的《旧约》和希腊文的《新约》。它首先在西欧广泛流传,然后在1546年被教皇正式定为《圣经》的权威版本,后来西欧各国的本国语《圣经》,基本都是以它为蓝本。传统的英文《圣经》大多数是1611年出版的《詹姆士王译本》(KJV)及其变种,现在还很流行。进入现代以后,出现了很多英文新译本。目前最常见的是1984年修订的《新国际版》(NIV),它又有多个差别不大的变种。中文《圣经》中占霸主地位的是1919年定稿的《和合本》。1890年,在上海举行了传教士大会,会后组织委员会负责翻译《圣经》。《和合本》用多个古英文版《圣经》作为原文底本,其中包括《詹姆士王译本》。《和合本》的中文,是清朝末年的“官话”,半文半白。

我在上海受洗,当时读的是《圣经和合本》。到美国后,继续用《和合本》,也用过NIV,KJV等英文版。多年比较下来,我向朋友们推荐《圣经》的NIV英文版。它的语言简明易懂,意思和情感表达得都很好。国内大学水平的英文能力就足够读懂它。相比之下,《和合本》的中文,至少对于现代中国人,读起来很艰涩,有时让人不解其意。比如《箴言》19:2前半部,《NIV》:“It is not good to have zeal without knowledge”,意思是,“没有知识只有热情是不好的”。《和合本》译为“心无知识的,乃为不善”,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没有知识的人,不是好人”。再比如,《旧约》里重要的一章《Deuteronomy》,其中,deuter-是“第二”的意思;-nomy是“命令”,所以Deuteronomy就是“神的第二次命令”。但《和合本》翻译成“申命记”,其中“申”的古文本意是“九”,很容易让读者以为是“第九个命令”。另外,《和合本》译自英文《圣经》,所以用英文版《圣经》代替《和合本》,不会让读者漏掉《圣经》的意思。

我在本文里引用《圣经》时,如果觉得英文版表达得更好,就直接引用英文原文。如果还有必要,再给出自己的中文解释。如果我觉得《和合本》的翻译很好,也会直接引用它。

ii.     基督教简略时间表

时间

基督教文明

中华文明

大约3500年前,公元前1500年左右

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寻找新家园。在路上,树立“摩西十诫”和《旧约》中前五章中的各项“摩西律法”,犹太人的文化,从此进入“摩西时代”。

商朝初期。文明以龟甲占卜为主线。

2000多年前,公元1世纪

耶稣降生,传教。当时犹太人是罗马帝国的臣民。犹太人总体上不相信耶稣,把他出卖给罗马帝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以《旧约》为基础,但宣称,律法背后的精神最重要,这个精神就是爱。耶稣死后,门徒们把基督教传到今天的欧洲。《新约》成书。多个门徒被杀。基督徒被迫害。

西汉、新朝、东汉。中国文化进入“独尊儒家”时代。

大约1600年前,公元4世纪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中下层传播,信众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最后成为帝国的国教。基督教的组织模式,受自己原来“地下宗教”的传统和帝国体制双重影响。教皇是选举产生的,但就任后有独裁权力。管理体制呈金字塔式,各地有分支教区和主教。

东晋

大约1500年前,公元5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文明遭到毁灭打击,西欧进入黑暗的乱世

南北朝

大约1200年前,公元9世纪

卡洛林复兴Carolingian Renaissance,罗马帝国时代的一支野蛮人,皈依了基督教。他们的领袖,查理大帝,在今天的法国建立了一个较强大的王朝,被教皇册封为“神圣罗马帝国”,发展文化和教育,有一段文化复兴。

唐朝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旧文新闻| 真实的,厉害的以色列!
2017: 红朝演义五五:全面武斗文化大革命走向
2017: 董克文爆料直播
2016: 满族节庆 迎神祭祖 立索伦杆
2016: 蒙古大帝国大汗位争夺与帝国分裂(1)
2015: 台湾人为什么会这么贱?
2015: 民族狗熊蒋介石
2014: “天安门事件”后,谁雪藏了邓小平
2014: 周恩来怒斥向忠发节操还不如一个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