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國失敗探因-----東海客廳論民國
余東海
【民國】文化是政治的命脈和精神。以什麼文化立黨立國,就意味着該黨該國有什麼樣的精神。大陸國民黨和中華民國鬥不過毛家幫,就是因為三民主義無法提供道德精神的健旺,善人鬥不過劇盜,無魂鬥不過邪魂。今天讀到徐復觀先生《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中一段話,可以為吾此言作證。他說:“國民黨以絕對優勢而一敗塗地,這當然不是國民黨較共產黨更為現代化之過而是國民黨現代化的後面沒有靈魂,因而在人的基本上和共產黨比失敗了。”
【民國】大陸民國失敗的具體原因好多,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等,錯綜複雜,不一而足。但根本因是意識形態。民國意識形態領域問題很多,大者有三:三民主義品質不高,元首信仰不中正,任憑反儒主義螞主義兩大惡潮泛濫而不能遏制。一二與三又是因果關係。三合一,戕殘民族精神,動搖國家根本,內憂外患深化,一切不可收拾。意識形態認祖歸宗,全面回歸儒家道統,是國民黨新生的文化前提。否則連台灣都未必站得穩,遑論統一兩岸。
【民國】推崇孫蔣和民國的儒生或儒學愛好者,往往有一個習慣,以儒家文化遷就三民主義,以道統傳人定位孫蔣二君,認為三民就是儒家文化的現代版,孫蔣就是中華聖賢的現代版,民國就是我們要恢復重建的中華。論感情可以理解,論義理不可不辨。否則顧此失彼矣,對聖德之圓美、王道之中正、儒家之優秀、中華之文明都構成了實質性的貶低。不中不西的三民主義就是儒家,何貴乎儒家?內亂外寇相繼的民國就是中華,何貴乎中華?
【民國】或謂民國西化到骨子裡。東海曰:該西化的不化,不該西化的大化特化。例如,文化、信仰、教育不該西化,曆法、節日不必西化,都西化得不亦樂乎。人權自由應該西化,卻不能化;憲政制度不妨西化,卻化不成,偏要另闢蹊徑,搞什麼三民主義憲法,分什麼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
【蔣君】蔣君好在日記中罵人,一方面可見其器量不小,怒其人,悄悄罵;一方面說明其文化不高,不能以理服人。身為元首,對於胡適輩的非理之言非禮之舉,完全可以也應該當面批評或斥責。為胡適們糾偏正謬,避免他們誤導社會,元首份所當為,豈能悄悄罵而已。這不是尊重賢者,而是縱容輕薄子。滿朝文臣,輕薄成性。而對當時真正的賢者如熊十力馬一浮錢穆諸君,蔣君的尊重又遠遠不夠。
【蔣君】或問對蔣君作何評價。答:不乏豪傑之氣魄,無愧百年第一人;憾無中道之修養,難勝元首之大任。這是無遮無隱、發自內心的話。中道之君必有王道之政,蔣君非道統傳人和中道之君是顯而易見的,但吾亦不否認其歷史功勳。天下滔滔,蔣君殫精竭慮勉力撐持,不愧為亂世英雄,中華功臣。吾論及歷史現實人物,是非褒貶一依仁本,堅持中道立場觀點方法和標準,對任何人都不能苟譽苟毀,不能夾雜個人情感意氣而妄判。若有誤判,是中道修養不足,非故意也。
【儒眼】文化人批判現實、批判政治、批判領導集團領導人,原是責有攸歸。但批判應該具有文化政治深度,合情合理亦合禮,批判的目的是為了弘揚真理、主持正義或解決問題,不能為了批判而批判,不能別有用心。反觀民國知識分子如劉文典、胡適們對蔣君的種種指責批判,就有訕君賣直、沽名釣譽、作秀心切之嫌。論文化道德水平,當時大多數名家學者比蔣君差得遠,膚淺輕薄,自誤誤國。
【擊蒙】或說:“三民主義是以儒學為本而西學為用的,因此不可能反儒”雲。東海曰:三民主義屬於泛民粹主義範疇,既非以儒為本,也無西學之用,根本用不動西學。如果說儒家是通天大道,西學是鄉間小道,三民主義就是蠶叢鳥道,人行不通。三民主義確不反儒,但對反儒主義和螞主義思潮也毫無批判和糾正之力。沒用的擺設,還礙手礙腳,與螞在民粹主義方面精神一致,款曲暗通。
【擊蒙】裕廳友言:“民國在大陸的失敗,幾乎百分之百是內戰軍事問題,其他方面當然也有諸多失誤,但首先除外交外無一是致命的”雲。東海答:這是軍事主義和技術主義的眼光,只見表象不見本質,只知其術不知其道,不知道軍事和外交都是政治的延伸。而政治經濟科技軍事和外交,無不植根於意識形態,也就是藉以立黨、立國和治國的主體文化和指導思想。欲見及此,必須具備文化眼和道德眼。
【擊蒙】裕廳友言:“軍事是儒家弱項,甚至往往是負相關”雲。無知妄言。儒家最強項是文化教育、道德啟蒙、政治和制度建設,不以軍事見長,但也絕非弱項。請注意兩點:一、歷代儒家王朝,作為中華文化圈宗主國的強盛,包括了軍事力量的強大;二、從湯武周公到王文成曾文正,歷代聖賢大儒用兵打仗往往很厲害。
【擊蒙】說“完全開放言論又導致歪理邪說橫行”本身就是歪理。無論禮制德治還是民主法治,言論都是完全開放的。對於低價值言論和導致“即時而重大的危險”的言論,依據規定處理即可。只有在無禮無法的叢林化社會,歪理邪說才會泛濫成災。注意,春秋戰國和民國,秦法家和螞主義橫行,並非因為自由開放,而是因為禮崩法壞,叢林化傾向嚴重。一定要明白,通往極權的不是自由而是叢林化。
【最大】國民黨講人民最大。此言不錯,但有其適用範疇,不能泛泛而講,否則流弊很大。主權領域固然人民最大,治權教權領域,民意就有限制,僅供參考而已。與其說人民最大,不如說道理最大,朝野官民,都應該講道理,尊重和順從道理。道理就是合乎天道之理,天理就是最高理。敬天保民,順天應人,尊師重道,道高於勢,惟道是從,從道不從君,都包括對道理的順從,對天理的信仰。也唯有信仰天理,順從道理,才能在政治上以民為本,以愛護民族、維護民權、關心民生為己任。道理最大,最符合人民的利益,也最符合所有人和全人類的利益,讓所有人利益正當化而最大化。
【名相】名和實密切相關。儒家重名,包括重視名義和名相,強調名義的正義和名相的正確。好東西就應該配上一個好名相。名相不好,影響很壞,最易誤導。《尸子》曰:“孔子至於勝母,暮矣而不宿;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論語撰考讖》曰:“水名盜泉,仲尼不漱,即斯泉矣。”《淮南子•說山訓》說:“曾子立孝,不過勝母之閭;墨子非樂,不入朝歌之邑。曾子立廉,不飲盜泉,所謂養志者也。”故事真偽難考,但孔子曾子的行為選擇符合儒理。例如,孫中山的思想問題,名相錯誤占比甚重。瀟湘廳友言:“孫氏之觀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恢復漢族之主體性,達成民族與文化的統一;二,域內各民族,須平等相待;三,與世界各民族,保持我民族獨立性,發展民族自強,使在世界民族當中有競爭力;四,與世界各民族一同,達成世界之大同。”這些內容頗為文明,卻非民族主義這個名相所能包容。相反,民族一旦主義化,思想就會惡化,自違上述願望的美好。民族主義屬於集體主義的一種形式,內奪個體人權、外樹異族為敵是其內在邏輯的必然。
【正名】論人,先論大德,再論小德;論理,先論大理,再論小理;論事,先論大體,再論小體;論名,先論大名,再論小名。國家之名有二:一是國名,如中華民國;一是意識形態,如三民主義。為國者欲正名,必先正此二名,又以正意識形態為要。意識形態,即主體文化和主導思想,立國和治國思想,名之最大者。莊子說,名者,實之賓也;東海曰,名者,實之主也,國之主也。後來王者為國正名,必須先正此名;抓綱治國,必須先抓此綱,以中道文化、即仁本主義為綱。《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識形態者,國之大本。治國平天下,唯此為大,唯此為先。朱子說:“熹嘗謂天下之事,有本有末,正其本者,雖若迂緩,而實易為力;救其末者,雖若切至,而實難為功。是以昔之善論事者,必深明夫本末之所在,而先正其本,本正,則末之不治,非所憂矣。”朱熹時代正本立體的關鍵,在於闢佛道而返孔孟;現時代正本立體的關鍵,大陸在於去螞而歸孔孟;台灣在於去三民而歸孔孟。三民主義與螞主義,雖正邪有別,皆不具備一統兩岸、重建中華的文化資格。欲一統兩岸、重建中華,非仁本主義不行!2022-10-7餘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北京之春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280/107202273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