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皇帝的年號、諡號、尊號、廟號和百官諡號的頒給 |
送交者: mean 2007年12月14日10:09:0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皇帝的年號、諡號、尊號、廟號和百官諡號的頒給Z 中國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尊號和廟號聯繫在一起,比如漢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夏商時代的王沒有諡號,往往直呼其名,他們的稱呼多數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盤庚、帝辛,這究竟是排行還是出生年份,現在也眾說紛紜,我們還是不要去管他。諡號是周朝開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諡號,是自稱,昭王穆王開始才是諡號。 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吧。象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質帝、沖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獻帝、順帝,那就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笑了。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諡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諡號,但我這裡是專講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於是廢了諡號,從他這個始皇帝開始,想傳二世、三世以至無窮,可惜只傳了二世。漢代開始又實行了。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後曹魏給他加的諡號,他做皇帝的時候沒有這個叫法,三國的文藝里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就把他叫做獻帝,那是胡說八道,難道獻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會把皇位獻出來? 諡號是皇帝死後根據他生平的業績給予的稱號。在史書上稱呼皇帝,一般是先廟號後諡號。皇帝的諡號,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一兩個字,到了後來就多了起來,好像是不多用不足以平民憤。在死皇帝沒有諡好的時候,稱為大行皇帝,意思就是再也不回來了。 死皇帝躺在棺材板里,也很在乎自己的諡號的好壞,《左傳》裡楚國的死楚王熊惲就是這樣,他兒子商臣篡了他的位置,讓他上吊,伸了腿後給他了一個不好的諡號靈,他不閉眼睛,直到換了一個比較好聽的成才心滿意足的閉了眼睛。 開始的時候,那些統治者們還得到了一些不好的諡號,到了後來,拍馬屁的日漸增多,做皇帝的人生前再怎麼混蛋不堪,也不會得到不好聽的諡號了,除非他被廢掉或者是沒兩天就翹辮子。 皇帝諡號的擬定,先由百官開始拍馬屁,百官根據新皇帝的意思,擬定好後,讓新皇帝的看看,滿意以後,在南郊裝模作樣的念一下,算是經過了老天爺的同意然後寫道黃裱紙上,精心裝裱一番,放到死皇帝的陵裡面。到後來還未死皇帝製作一個印信。 死皇帝的諡號,一般在埋葬前奉上,也有追加更改的。不過不管改了多少次,都以最後一次的為準。同一王朝的皇帝的諡號,一般不重複。 廟號是死了以後要入太廟吃冷豬頭,才追奉給某祖某宗的名號。在以前,只有有德有功的皇帝,像開國之君和中興之主,死後才可以入太廟,因而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歷史上稱呼漢、晉、隋時的皇帝一般以諡號為主。到了唐代以後,追奉祖宗成風,是個皇帝,只要不是被廢或被殺的末代皇帝都有廟號。再加上他們喜歡換年號,後人稱呼漢以後的一般就稱呼廟號了。再後來皇帝們懶得換年號了,就以他們的年號來稱呼他們了。 按照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廟號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時間就“親盡宜毀”,不再保留他的廟,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別的廟裡。廟號就是祖啊宗啊的稱呼,一般祖的檔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廟號的皇帝不多,例如兩漢,劉邦是高祖,劉秀是世祖,別的就沒什麼廟號了。這個祖,和歐洲尊某皇帝為大帝一樣,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績才行,一般往往都是開國皇帝。但也有濫封的,曹魏時,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稱烈祖明皇帝,很被後世嘲笑。 一般廟號叫高祖或太祖都是開國皇帝,如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統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劉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個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們差不多,所以叫成祖,另外玄鏵被叫做聖祖,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年號也不是一開始都有的,漢朝初期就沒有,後來才開始出現,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歡換年號,好事壞事都要換,有的幾年換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換幾次,一般樸素務實的皇帝年號換得少,愛標新立異的年號換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貞觀,玄宗也不大換,而武則天就特別喜歡改年號,一般年號是兩個字的,她還用過四個字的。 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諡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明清兩代的皇帝一般一個年號用一輩子,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的年號,這裡面只有明英宗用過兩個年號,因為他被瓦剌俘虜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來後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時他發動政變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兩個年號。另外同治原來的年號叫琪祥,是肅順他們擬的,不久慈禧發動政變,殺了肅順,年號改作同治,原來的年號沒叫開,人們都習慣地稱同治帝。 有時候,不做皇帝的,死後給尊為皇帝,如曹操、司馬懿父子,還有一個是多爾袞,他手握大權,死後被福臨尊為成宗義皇帝,但那是權宜之計,不大一個月,福臨囚禁了多爾袞的兄弟阿濟格等人,然後宣布多爾袞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義皇帝的稱呼自然也沒了。 尊號是對當代帝王尊敬的稱號。以前的帝王稱為天子,帝,皇,王,後,都是尊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正式把最高統治者的尊號定為皇帝。到了後來,覺得單稱皇帝不過癮,就又加了一些好聽的字眼,到了唐高宗的時候成了制度。武則天來了五次上尊號的活動,一次比一次厲害,從聖神皇帝一直到天冊金輪聖神皇帝。到了宋朝宋神宗的時候,在司馬光的勸說下停止了上尊號活動。不過到了明朝,出了一位喜歡自己給自己封官的皇帝,如果不是死得早,就要自己篡了自己的皇帝位置。這就有點像麵包師的孩子做皇帝一樣,只知道給人封賞麵包。 百官死後,應該得到諡號的人,一般經過如下程序: 請諡,議諡,定諡,賜諡。 下面是宋人李清臣的《歐陽文忠公(修)諡法》,由中可以看出古時百官給與諡號的過程: 太子太師歐陽公歸老於其家,以疾不起,將葬,行狀上尚書省,移太常,請諡。(行狀,就是關於死者生平事跡的特殊傳記,內容包括死者的世系、名字、爵位、行治、壽年等內容) 太常合議曰:公為聖宋賢臣,一世學者之所師法,明於道德,見於文章,究覽六經群史諸子百氏,馳騁貫穿,述作數十百萬言,以傳先王之遺意。其文卓然自成一家,比司馬遷、揚雄、韓愈,無所不及,而有過之者。(漢時由大鴻臚掌管諡法,三國後改由太常博士負責) 方天下溺於末習,為章句聲律之時,聞公之風,一變為古文,咸知趨尚根本,使朝廷文明,不愧於三代漢唐者。太師之功,於教化治道為最多。如太師,真可謂文矣。 博士李清臣得其議,則閱讀行狀,考按諡法,曰:唐韓愈、李翱、權德輿、孫狄,本朝楊億,皆諡文。太師固宜以文諡。 吏持眾議白太常官長,有曰:文則信然不可易也。然公平生好諫諍,當加獻,為文獻;無已,則忠,為文忠。 眾相視曰:其如何? 則又合議曰:文獻迭犯廟諡,固不可,忠亦太師之大節。太師嘗參天下政事,進言仁宗,乞早下詔立皇子,使有明名定分,以安人心。及英宗繼體,今上即皇帝位,兩預定策謀,有安社稷功。和裕內外,周旋兩宮間,迄於英宗之視政。 蓋太師天性正直,心誠洞達,明白無所欺隱;不肯曲意順俗,以自求便安好;論列是非,分別賢不肖,不避人之怨誹詛疾。忘身履危,以為朝廷立事。 按《諡法》:“道德博聞曰文”,“廉方公正曰忠”,今加“忠”以麗“文”,宜為當。 眾以狀授清臣為議諡。清臣曰:不改於文而傅之以忠,議者之盡也。清臣其敢不從! 遂諡文忠。謹議。 最後報請皇帝,皇帝覺得滿意後,由皇帝下詔書頒布諡號,表示諡號的慎重。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