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樹基
對於明朝滅亡的原因,史學界一般歸結為社會因素:明朝末年的腐敗統治、李自成等農民起義、吳三桂降清、清兵入關等等。復旦大學曹樹基教授最近大膽提出,生態環境的異常變化,乃是造成明王朝崩潰的主要原因之一。
曹樹基教授依據大量的歷史資料指出,明代後期至末年,中國進入一個異常乾旱的時期,從萬曆帝到崇禎帝的半個多世紀內,中國多次發生全局性的特大旱災以及更多次數的大旱災。僅崇禎年間華北、華中和江南就數次發生全局性的特大旱災,華北地區旱災的年份大約占到崇禎時期全部年份的50%,災區人口大量死亡, "人吃人"現象屢見不鮮。
在旱災頻繁大面積發生的背景下,崇禎末年華北、西北、山東、長江中下游地區又發生大範圍的蝗災,僅在北方就形成一條長達上千公里、寬達數百公里的蝗災分布帶,飛蝗所經之處千里赤野草葉不存。旱災和蝗災,對明王朝統治地區的生產力造成了嚴重破壞。崇禎帝實際已經失去調控全國經濟的能力。
特大旱災本身既是生態環境惡化的結果,同時也進一步惡化了生態環境。萬曆和崇禎年間北方又兩次發生持續數年的鼠疫大流行。崇禎十六年至十七年北京發生的鼠疫,使全城人口的死亡率超過40%。李自成進攻北京的時候,城牆上平均每3個垛口才有1個贏弱士兵把守,自然難擋李自成的精銳之師。當清兵入關的時候,飽受鼠疫折磨的北方也無法組織兵源對抗。曹樹基教授算了一筆賬。崇禎十七年明王朝人口大約尚存13617萬。與崇禎三年相比少了大約3580萬,其中北方減少了2600多萬。雖然不能確切地指出死於鼠疫的人口數量,但以太平夭國戰爭時期蘇浙皖三省死亡人口為例,死於霍亂的人口占到70%。
曹樹基認為,明末萬曆年間的災荒和鼠疫大流行,使華北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陷於停滯,而崇禎年間的災荒和鼠疫大流行,對明王朝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災荒不但造成國力匾乏人口死亡,而且直接導致了社會動亂和農民起義;鼠疫不但造成人口銳減無法徵兵,而且導致社會生產能力的暴跌;社會動亂和農民起義不但動搖了明王朝的統治秩序,而且加快了鼠疫的流行,尤其在城市的流行。
清兵能夠順利入主中原,除了吳三桂降清這一因素外,實際上與華北地區及附近省份已處於無秩序狀態、沒有人力物力支援對清戰爭有關。當華北地區及附近省份生態環境趨於正常並穩定下來以後,清王朝已經在中原地區站穩腳跟。退居南方山區的明王朝和農民軍餘部,已經無力抵擋擁有雄厚物力人力的清王朝的進攻。從某種意義上說,明王朝的滅亡,乃是明代後期華北地區及附近省份生態環境惡化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