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玩過一個名字叫“皇帝”的角色扮演電腦遊戲,大概的意思是,扮演皇帝治理國家。 玩的第一天,還有點興趣,會見大臣,批改奏摺,作出決策,十足的過了一把當家作主的癮,當然,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皇帝忙完公務以後,晚上到哪個妃子那裡就寢。男人嘛,都好這口。
可玩到第二天,我就發現這個遊戲太枯燥了,整天忙得我團團轉,可整個國家,不是這裡水災,就是那裡旱災,要麼又是邊關吃緊,國庫空虛,都是壞消息,搞得我焦頭爛額,可國家的治理,好象也不像是要走向繁榮富強的樣子。所以,我對這個遊戲,就失去了耐心,但在我放棄之前,還是惡作劇似地做了一個實驗:每天拒絕回見大臣,不批奏摺,不做決策,就一天一天地混,我倒要看看有什麼結果,出我意料之外的是,壞消息越來越少,由各地傳來的好消息卻越來越多:什麼這個國家來進貢啦,那個縣城大豐收啦,等等。
這下,我可得意了,早知道這樣,天天批什麼鳥奏摺?會見什麼大臣啊?全是扯淡嘛。如果照這樣玩下去,說不定還能打通關呢?我就繼續照此辦理,期待着更大奇蹟的發生。
就在我得意洋洋,翻牌選妃子,後宮行樂的時候,突然,電腦黑屏了,大概過了幾秒鐘後,打出幾行字: 由於皇帝長期不理朝政,導致民怨沸騰,各地人民揭竿而起,現在,義軍已打到京城外圍,xx王朝覆滅了,xx皇帝被殺,從此銷聲匿跡了。然後就是:game is over.
我在電腦前楞了足足3分鐘,沒有醒過神來,什麼破遊戲,這不是搞我嘛?(謝亞龍語)
事情過了多年,我還記得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我覺得,編遊戲的人也許還真得懂一點政治呢。
縱觀中國歷史,歷代的農民起義和國家的動亂,有許多都是突然爆發的,如陳勝,吳廣之揭竿而起,唐朝的安史之亂等等,都是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突然爆發的,秦朝統一中國後,秦王朝的強大,真是威震四海,唐朝的開元之治,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但動亂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從盛世走向衰落的速度之快,是讓人人都措手不及的,其實,在清朝末年,在中日甲午海戰前,也出現過一個“盛世”,那是經過幾十年的洋務運動之後,清朝政府花重金購買鐵甲戰艦,組成了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師,當李鴻章威親臨威海校閱之時,也是威風八面,舉世矚目的。可結果怎樣呢?
當事情發生後,就有許多人產生和我一樣的困惑:為什麼又強轉衰,會這麼快?
仔細分析起來,其實用中國的一句成語就可以解釋清楚:外強而中干。秦朝在秦始皇的殘暴統治下,動用全國之力,大興土木,國庫早已空干,唐朝好不容易由貞觀之治和武則天逐漸積累起來的國力,早已被李隆基這個藝術家皇帝花盡敗光。清朝的事我們知道的比較多,我就不再廢話了。
以上的話,當然是要說給現在的當權者聽的,不管“崛起”也好,“盛世”也罷,宣傳歸宣傳,自己要頭腦清醒,可能是旁觀者清,就我看來,中國有幾個爛攤子,就像是無藥可治似地,如股市,如教育,如政府和個人信用。如企業和個人道德。這些東西一日沒有改觀,中國一日不可稱其為發達。如果在這些敗絮上再加上金玉的包裝,其後果就是:等事情爆發了,還不知道是為什麼。到那時再找原因,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就再沒有機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