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貴毛澤東生日宴會上的農民
陳永貴在互助組的年代帶領被其他人拋棄的弱勢群體(老人,寡婦和小孩)組成的老少組以不可思議的努力第一年就給大寨人上了一堂團結就是力量的大課。 這個時候的陳永貴知是大寨這個小村的名人,成立初級社的時候,眾望所歸地掌握了一點權力。 三戰狼窩掌是哪個年代大家熟悉的故事, 大寨人在貧瘠而又稀少的土地上解決了溫飽問題。1963年的大洪水,給了陳永貴又一次創造神話的機會。如此大的災害,陳永貴拒絕了上級所有的援助,完全靠大寨人自己恢復生產,陳永貴率領大寨人又創造出了一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糧食產量。那個時候全世界封鎖中國,正是這些傻瓜為精明的小崗村百姓提供着每年360斤的救濟糧。
1964年12月22日,人民大會堂里正在舉行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新當選的數千名代表按地區分片入座。在代表團里有一位來自昔陽縣大寨公社大寨大隊的山區農民——剛剛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陳永貴。他滿臉刀刻般的皺紋,頭上裹着一條白毛巾。他的同伴中還有大名鼎鼎的全國農業勞模,金星英雄李順達。還有一位名叫周明山的大隊書記,前不久《人民日報》還介紹過他。
在熱烈的掌聲中,周恩來總理走上講台,開始作《政府工作報告》。周恩來總理清清楚楚地說道:
“下面,我想舉幾個典型例子,說明我國自力更生的成就。”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大寨大隊,是一個依靠人民公社集體力量,自力更生地進行農業建設,發展農業生產的先進典型。”
“這個大隊,原來生產條件很差,是一個窮山惡水土地薄、全部耕地散在七溝八梁一面坡的地方。十幾年來,這個大隊在黨的領導下,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以加工改造耕地為中心,結合運用‘八字憲法’,高速度地發展了農業生產。他們進行了大量的、艱巨的農田建設,把過去的四千七百塊土地弄成了二千九百塊,並且都建成為旱澇保收,穩產高產農田。他們的糧食畝產量,1952年為237斤,1962年增加到774 斤,1963年雖然遭到很大的水災,但是仍然保持在700斤以上。”
陳永貴如饑似渴地聽着共和國總理吐出的每一個字。人大代表們也很有興趣地聽着這些似乎是很枯燥的數字。
大寨大隊進行了這麼多的農業建設,農業生產發展得這樣快,完全是依靠集體力量。他們正確地處理了集體和國家的關係,他們只向國家借過一次錢,第二年就歸還了。從1953年到1963年十一年中,這個大隊在逐步改善社員生活的同時,向國家總共交售了一百七十五萬八千斤糧食,每戶每年平均交售兩千斤。”說到這兒,周恩來總理指出了一條可以稱為大寨模式的道路,這條路與蘇聯領袖赫魯曉夫所強調的物質刺激原則完全不同,與流行千年的小農經濟根本相反。周恩來說:“大寨大隊所堅持的政治掛帥,思想領先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產主義風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
接着,周恩來總理又向全國的幹部發出了號召:“我們各級領導機關,各個事業單位和廣大幹部,就是要學習解放軍、大慶、大寨的徹底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風,使自己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向前邁進。”
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幾段話,正式宣告高度強調精神力量、極端重視農田基本建設和糧食生產的中國農村發展的大寨模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毛澤東在周恩來做政府工作招告的四天之後,1964年12月26日,毛澤東在自己的71歲生日這一天請一次客。有幸得到邀請的有中國的導彈之父錢學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帶頭人邢燕子、江蘇下鄉知識青年董加耕、大慶工人王進喜和大寨大隊黨支部書記陳永貴。此外還有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各大區的書記和少數部長。
這一天,陳永貴在黑棉襖外面套了一件家裡最好的黑布對襟袷衣,陳永貴當時很瘦,滿臉皺紋又深又長,看上去飽經滄桑。周恩來總理先帶着他拜訪了劉少奇。他們進去的時候,劉少奇正在埋頭讀一份關於“四清”工作的材料,一時竟沒有抬起頭來。劉少奇埋頭讀材料的形象給陳永貴留下的印象很深。“我們到了以後,劉少奇眼都不抬。”
毛澤東的生日宴會擺了三張桌子。毛澤東在上方的一桌,陳永貴極榮幸地被安排在毛澤東身邊就座。在這張桌子旁就座的還有董加耕、錢學森、邢燕子、陶鑄夫婦、羅瑞卿、謝富治和汪東興。其他中央常委坐在別的桌子上。各就各位後,毛澤東道: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壽,而是實行“三同”。在座的有工人、農民、解放軍。今天我沒有叫我的子女們來,因為他們對革命沒有做什麼工作。
九個月後,中共山西省第二屆代表大會召開,陳永貴做了一個以“四不倒”而聞名的報告,他分別談了條件壞難不倒,成績大喜不倒,災害重嚇不倒,榮譽高夸不倒。最後陳永貴總結說:“我們要牢記毛主席對我的教導:做出一點成績不要翹尾巴,做兩點不要翹,做三點四點更不要翹,翹尾巴不好,不對。”於是,全場掌聲雷動。毛澤東主席極少請客吃飯,陳永貴確實得到了一份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