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延安整風之後,中共高官全部臣服於毛澤東的權威。1949年之後,毛更成爲一言九鼎的絕對帝王。所有大臣——無論資歷多老、地位多高——都只能隨毛的喜怒而沉淪。在毛的病態權力欲的擠壓下,幫助毛整肅過彭德懷和劉少奇的林彪,把毛吹捧成“人神”的林彪,也終究沒有逃脫彭、劉的悲劇命運。
林彪:兩面三刀之外,還有起碼的倔強和坦率
衆所周知,1959年廬山會議後,林彪取代彭德懷執掌軍權,他便不遺餘力地吹捧毛澤東。從60年代的“學毛著運動”到文革中鼓吹“四個偉大”,可以說,林在公開場合對毛的肉麻吹捧,堪稱黨內高官之最。但在私下裡,林對極爲直率地寫道:“黨性,遵命性也。”“遵命乃大德、大勇、大智。”“民主集中制——服從 ——紀律。”“勿講真理而重迎合。”“主席就是最大的群衆,他一個人頂億萬人,所以和他的關係搞好了,就等於對群衆搞好了,這是最大的選票。”“決議不好也同意——頭等意義,不然是書呆子。” (見馮建輝:《林彪與個人崇拜》,載於《炎黃春秋》1999年第10期)獨裁官場的秘訣之一,便是“順之者昌而逆之者亡”。我相信,看透這類把戲的高官,絕非林彪一人;但能夠象林彪這樣坦白的高官,卻是鳳毛麟角。
由此可見,林彪的個性中,除了兩面三刀的陰險之外,還有起碼的倔強和坦率,對自己在官場上的兩面派處境供認不諱,並能夠在毛的高壓之下拒絕下跪,而決不象周恩來等高官那樣只作不說和低三下四。在此意義上,林彪從毛的欽定接班人到企圖謀殺毛的罪人,在與恩來的爭寵競賽中身敗名裂,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林比周坦率,也不象周那樣遷就毛,更不會低三下四地乞求毛,以自我羞辱來滿足毛的虐待狂。這樣的判斷,也可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中的相關記述得到證實。
不批替罪羊——陳伯達
中共9大,林被欽定爲毛的接班人,理應繼續緊跟毛。但在1970年8月廬山召開的9屆2中全會上,林卻因主張設國家主席而與毛産生衝突。儘管衝突的結果以毛的勝利告終,陳伯達做了林的替罪羊,但林彪本人始終沒有順從毛,而是對毛髮動的“批陳整風”運動,採取拒不出席會議的消極抵抗態度,多少還有點站在失敗者一邊的爲人義氣。而周恩來再次扮演“爲主席分憂”的忠臣角色,在勸說林無功而返的情況下,便充當批陳運動的前台主角。
1970年8月23日,中共9屆2中全會在廬山召開。林彪又拿出他捧毛的老一套,大講“天才論”,並把毛吹捧爲“超天才”。第2天是分組討論,華北組、中南組、西南組、西北組發言的共同點是堅持設置國家主席,並要毛當國家主席。然而,25日下午,在中央政治局召開常的委擴大會議上,毛突然發難,先發出三項指令:(一)立即休會,停止討論林彪在開幕式的講話;(二)收回華北組2號簡報。(三)不要揪人,要按“9大”精神團結起來,陳伯達在華北組的發言違背了“9大”方針。之後,毛又氣憤地說:“你們繼續這樣,我就下山,讓你們鬧。設國家主席的問題不要再提了,誰堅持設國家主席,誰就去當,反正我不當!”毛還當面對林彪說:“我勸你也別當國家主席。誰堅持設誰去當!”
9月1日,毛寫了《我的一點意見》送回北京。這是“批陳整風運動”的綱領性文件。
9月6日,毛在9屆2中全會閉幕式上發表了批判陳伯達的講話,也就等於公開發泄對林的不滿,由此掀起針對林彪的“批陳整風運動”。
不檢討,不落井下石,國慶觀禮勉強出席
但無論毛通過什麽方式逼林低頭,林也決不親自向毛檢討。林決不對陳伯達落井下石、也決不向毛低頭的倔強,先是表現在他對1970年國慶節天安門城樓的晚間觀禮的態度上。在中共黨內,凡是公開的慶典或集會,誰出場、誰不出場、以及出場的先後秩序,對於每個高官的仕途前景來說極爲重要,特別是在黨內鬥爭極爲頻繁的毛時代。一方面,1970年國慶,剛剛開過“團結、勝利”的9大,林彪的接班人地位被寫進黨章,得到了正式確立。此時中共高官們,理應隨毛澤東一起登上天安門,共度國慶之夜。特別是毛、林、周和“四人幫”,一定要共同露面,以顯示黨的團結。另一方面,就在國慶前的9月6日,毛正式發動針對林的 “批陳整風運動”,黨內高層鬥爭已見刀光劍影。所以,如果林彪識趣,必定會利用與毛同上天安門的機會,當面向毛表忠心。
然而,據毛的一位御用攝影師回憶:10月2日登在《人民日報》頭版上的毛、林國慶之夜同登天安門的合影是假的,因爲在國慶之夜的天安門城樓上,林來了之後僅僅坐一下,就不知去向。這位攝影師只拍到一張毛與林坐在一張圓桌前的遠景照片,而且只拍到了林的側影,而根本就沒有拍到毛、林兩人親密無間的影像。而且,林出現在天安門上僅僅是應景而已。他壓根就對在國慶之夜跟隨毛同登天安門全無興趣,更不要說與毛親切交談了。在此之前,林曾以身體不好爲由拒絕出席。直到國慶那天,周恩來親臨林彪住處,曉以利害,好言力勸,林才勉強答應出席夜晚的觀禮。(見鳳凰衛視專題《說不盡的毛澤東》2004年1月.
拒絕參加批陳整風匯報會據時任政治局委員的李德生回憶:從1970年12月22日到1971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根據毛的指示召開批陳的華北會議,會議由周恩來主持,系統地揭發和批判了陳伯達的罪行,並宣布了黨中央關於改組北京軍區的決定:任命李德生爲北京軍區司令員,紀登奎爲政委。毛在任命宣布前親自和李談了話。
接著,毛又指示召開批陳整風匯報會。會前,周恩來特意帶著李德生、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去北戴河看林彪。此行的目的是轉達毛的指示,要求林彪參加一下即將召開的批陳整風匯報會,講幾句話,給他個台階下。然而,林見到周一行人後,只叫黃、吳、李、邱檢討錯誤,而他自己卻不表態認錯,也不願出席會議。
周等人回北京後,馬上去見毛,匯報了北戴河之行的情況。毛聽後大怒,“當面指著黃、吳、李、邱十分嚴厲地批評道:‘你們已經到了懸崖的邊沿了!是跳下去?還是推下去?還是拉回來的問題。能不能拉回來全看你們自己了!’對林彪的態度,毛主席滿臉不高興。但當時因有黃、吳、李、邱在場,他沒有說什麽。” (李德生:《從廬山會議到“九.一三”事件的若干回憶》,載於《緬懷毛澤東》網路版)
拒絕認錯檢討
同時,從1970年9月到1971年8月的將近1年的時間裡,毛對“批陳整風”的批示高達20多次。林彪的親信黃永勝、吳法憲、葉群、邱會作、李作鵬,先後向毛遞交了檢討信,毛也多次對這些人的檢討信作了批語。10月10日,毛對吳法憲檢討信的批語多達10條;15日,毛對葉群檢討信的批語也多達 12條。這些批語,無論是明確點到林彪的名字、還是旁敲側擊的點撥,實質上都是針對林彪而發的,而且,兩次批語的最後1條,又都是“林、周、康及其有關同志閱。”(參見《文稿.第十三冊》P126~241)
由此可見,毛讓這些人檢討且做出多條批語,完全是爲了給林彪看,最終目的是催促林彪也認錯檢討。或者說,在將近1年的時間裡,毛一直在等待林主動向他檢討。然而,看到過毛的這些批語的林彪,不僅拒絕主持批判陳伯達的高層會議,而且在毛的多次催促下仍然不主動檢討。正如李德生回憶所言:“從1970年 9月到1971年4月底,7個多月中,林彪對他在廬山帶頭搞起來的這場風波,沒有作過任何檢討,毛主席多次給他機會,讓他下台階,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越走越遠,終於發展到走向反革命道路,自絕於人民。”
毛澤東不滿林彪拒絕給他下台階
對林的提拔、所握有的絕對權力、霸道狂妄的個性……擁有這麽多優勢的毛,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林彪竟然如此不給他台階下。毛對林的憤怒可想而知。毛愈發懷疑林的忠誠也順理成章。所以,毛終於對林的沈默忍無可忍。在1971年8月到9月的南巡期間,毛對沿途各地黨政軍要員發表了“倒林”的講話。毛從他所認定的9次黨內路線鬥爭講到廬山會議的第10次路線鬥爭。他說:“1970年廬山會議,他們搞突然襲擊,搞地下活動,爲什麽不敢公開呢?可見心裡有鬼。他們先搞隱瞞,後搞突然襲擊,……”“我看他們的突然襲擊,地下活動,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綱領的。綱領就是設國家主席,就是‘天才’,就是反對‘9大’路線,推翻9屆2中全會的3項議程。有人急於想當國家主席,要分裂黨,急於奪取。”接著,毛直接點了林的名字:“林彪同志那個講話(指林彪在1970年8月 23日中共9屆2中全會上的講話),沒有同我商量,也沒有給我看。……起先那麽大勇氣,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我同林彪同志談過,他有些話說得不妥嘛。比如他說,全世界幾百年、中國幾千年才出現一個天才,不符合實事嘛!……什麽‘頂峰’啦,‘一句頂一萬句’啦,你說過頭了嘛。……什麽‘大樹特樹’,名曰樹我,不知樹誰人,說穿了是樹他自己。還有什麽人民解放軍是我締造和領導的,林親自指揮的,締造的就不能指揮呀!”“我一向不贊成自己的老婆當自己工作單位的辦公室主任。林彪那裡,是葉群當辦公室主任,他們4個人向林彪請示問題都要經過她。”(《在外地巡視期間同沿途各地負責人談話紀要》,見《文稿.第十三冊》P242~249)
林彪以屍骨無存的代價,給毛神像撞出第一道裂縫
9月12日毛秘密回到北京,在豐臺火車站對前來接駕的李德生等人說:“黑手不止陳伯達一個,還有黑手。”毛還要李德生馬上調一個師來南口,以便應付可能發生的政變。第2天就發生了震驚海外的“9.13”林彪事件。再後來,從1971年12月到1972年1月,中共中央下發了經過毛審閱批準的《粉碎林、陳反黨集團反革命政變的鬥爭》之一、之二、之三等文件。
我相信,在批陳整風運動中,如果林順從毛的意志,哪怕親自主持一次批陳整風的高層會議,親筆給毛寫一封檢討信,或在黨內高層會議上作一次檢討,即便林的檢討沒有周恩來式檢討的自我作賤,毛大概也不會“倒林”。畢竟,林是毛欽定的接班人,而且剛剛寫進黨章不久,如果公開打倒林彪,無異於毛的自打嘴巴。也就是說,“倒林”的政治代價之大,毛這樣的權術老手決不會不知道。所以,毛即便在南巡途中公開發表了“倒林”講話,但仍對林留有餘地。毛特別提到:“廬山這一次的鬥爭,同前9次不同。前9次都作了結論,這次保護林副主席,沒有作個人結論,他當然要負一些責任。”
即便如此,倔強的林彪終於沒給毛下台階的機會,正如他在韓戰之初拒不擔任志願軍總司令一樣。
然而,林彪之死,使毛遭遇到1949年以來最爲沈重的政治打擊——不僅是毛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加速了暴君毛澤東的自然死亡,而且使毛的權威開始遭到懷疑,用“五.七一工程紀要”啓動了中國社會的覺醒。
曾親自引領了捧毛的造神運動的林彪,卻在毛的威逼下不得不選擇背叛,以屍骨無存的慘烈代價,把他親手建造的神像撞出第一道醒目的裂縫。
>>>瀏覽[踏雪無痕]更多的博客文章
>>> 學拼音
>>> 父母的語氣影響寶寶一生
>>> 中文識字卡
>>> 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最大的區別是什厶
>>> 學中文[啟蒙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