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胡耀邦生前死後
送交者: wenxing 2009年05月01日19:10:1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胡耀邦生前死後(上篇):擔任黨的總書記前後 作者:王靈書 時間:2008-09-04 來源:《銀潮》    “這輩子有三個沒想到” 1989年的一天,胡耀邦對妻子李昭說:“我這輩子有三個沒想到。一沒想到能活到73歲,多少次跟死神打交道,都化險為夷了;二是沒想到我這個農民的兒子能擔任這麼高的職務;第三是沒想到人民群眾對我這麼好。 耀邦同志辭去黨的總書記後,到外地視察休養,所到之處人民群眾給他以熱烈的歡迎和熱情的接待。1988年11月11日,耀邦同志來到長沙,接着驅車到張家界。第二天,他與陪同人員一道沿着重鞭溪往索溪峪方向走去。當地特意準備了三匹馬,他不肯騎,堅持步行,一路指點群山,談笑風生。路上遊人如雲,除了孩子外,幾乎人人都一眼就認出了他。人們紛紛圍上去同他握手、向他問好,並提出要同他合影留念。里三層,外三層地把他圍了個不透風。隨行人員和警衛人員有點緊張,耀邦同志說:你們擔心什麼,難道還耽心有人殺我?殺胡耀邦有什麼用?於是他被一批又一批的群眾簇擁着,同他們合影留念。歡樂的山壑不時迴響起陣陣笑聲。   九死一生的倖存者   耀邦同李昭結合是在戰爭年代。婚後,他常對妻子說:“革命伴侶,豈需朝朝暮暮,年輕的夫妻要為革命理想而比賽、共勉”。他還說:“革命就會有流血,就會有犧牲。”對於這一點,他多次屬咐妻子要有思想準備。1948年,他任解放軍第十八兵團政治部主任,參加領導了解放太原的戰役。當時閻錫山已經內外交困,其部下有個師長黃憔松,秘密通知我軍,提出要舉行陣前起義。為了安排起義的具體事宜,胡耀邦提出,由他去同黃樵松秘密談判,後經請示徐向前未獲批准。徐帥提出,胡耀邦是兵團幹部,他去規格太高了,兵團決定讓司令部作戰部長代胡去。誰知,這位同志到黃樵松處後,因被黃的部下出賣,連同黃樵松一塊被偽太原警備司令王精國派人抓走,後押到南京,國民黨反動派總崩潰前夕,在雨花台被敵人殺害,屍體都沒找到。胡耀邦同志談到這件事時,總是心情很沉重地說:“是那位好同志替我去犧牲了。” 也是解放太原的時候,胡耀邦同志深入到重機槍連搞戰鬥部署,被敵人包圍在一個磚瓦窯里,幾經周旋,趁黑夜最後從磚瓦窯的煙囪內才突圍脫身。 長征時,攻打婁山關,敵人飛機轟炸,把彈片留在了胡耀邦的腿部。至於戰鬥中子彈穿透帽子、衣服,炸彈、手榴彈在身邊爆炸的事就更多了。“文革”中,胡耀邦同志常常對人說:“我們都是倖存者,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同志比我們水平高的有的是。”   業餘興趣及生活習慣   胡耀邦生性活潑,興趣廣泛,真可以說是無所不愛,無所不會,無所不曉。體育方面,他打乒乓球,籃球,排球,游泳、打康樂球,下象棋、下圍棋、打橋牌等等都喜歡。文藝方面,他喜歡唱戲,對京劇尤其喜好,京劇的一些傳統劇目《打漁殺家》、《蘇三起解》、《借東風》等,他能整段整段地演唱。 胡耀邦還喜歡照像,他不僅會照,會沖卷,還會洗印放大。 耀邦同志吃住都很隨便。他也保持了南方人愛吃米飯的習慣,基本上一天三頓都是米飯。菜不論,似無特殊愛好,做什麼、吃什麼,沒有食譜菜譜。他吃飯很快,就象他處理問題一樣麻利痛快。他煙抽得厲害,但不怎么喝酒。 年愈古稀的耀邦同志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少。他頭髮濃密,除兩鬢有稀疏銀絲外,其餘仍黑油油的。他散步走路很快,邊散步邊思考問題。他身上永遠保持着團中央第一書記的活力與朝氣。   賀龍不是土匪    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胡耀邦正接受批鬥審查。 一天,賀龍專案組的人來找他,讓他揭發賀龍的問題,並要他承認賀龍是土匪。耀邦一聽就火了,他對專案組的人說:“賀龍是共產黨員,不是土匪。如果你們說賀龍有點土匪習氣,你們要是能用大量事實說服我,我可以保留這一點意見。但賀龍決不是土匪。” 耀邦同志的耿直和磊落激怒了賀龍專案組的人,也惹惱了造反派,換來的當然是更頻繁的批鬥。但他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始終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絕不因高壓而變更。 我的檢查就這樣了 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過了。大約是1972年的一天,紀登奎找胡耀邦談話。 紀登奎對耀邦說,你的檢查中央看過了,但不深刻,如果你能再寫得深刻一點,就可以過關分配工作。接着紀給他指出應該怎麼寫,耀邦聽後對紀登奎說:“我的檢查就這樣了,我不反黨,不反社會主義,不反毛主席,所以我也不能承認這一些。”他就是這樣,寧肯不當中央委員,坐冷板凳,也決不說違心話。 這件事讓當時部隊的一位同志知道了。一次,耀邦的小兒子胡德華到這個叔叔家串門,這位部隊領導讓德華給耀邦捎句話,要他按照紀的意思重新寫個檢查,這樣可以儘快站出來工作,並囑咐一定要將話帶到。耀邦聽了之後,他感謝和理解這位老戰友的好意,但堅決不改初衷。他說:“啊,我先違心地把自己罵個狗血噴頭,承認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走資派,然後當個中央委員或候補中央委員?我才不稀罕呢!” 批鄧、反擊右傾翻察風時,耀邦也是重點批判對象,許多人在高壓下都批鄧了,就是他堅持不認錯,硬是頂住了。   我不是一貫正確   1978年的一天,有幾位老同志來家中看望胡耀邦。   那時,陳少敏同志剛剛去世不久。閒談中,這幾位了解耀邦的老同志都稱讚他:“文化大革命”中設說過違心話。耀邦聽了擺擺手說:“不對,我可不是一貫正確,我也有錯誤。例如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開除劉少聲同志黨籍時,我也舉了手,這不是錯誤嗎?當時只有陳少敏同志趴在桌於上假裝睡覺沒舉手,她才是真正硬骨頭呢!”   冤冤相報何時了?   耀邦同志的小兒子胡德華談了這麼一件事。“文革”中,耀邦同志靠邊站,挨批鬥。當時,團中央機關的造反派也成立了耀邦專案組,整了他不少黑材料。胡德華看不慣,不服氣,多次跟他們吵鬧。1978年,團中央來人看他,當時專案組有個同志也來了,胡德華見了那個人,很不高興。事後就對爸爸說:“他還有臉來看你,你好象把過去的事都忘了”。耀邦對小兒子說:“沒忘,但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不能人家對你不好,你也對人家不好,冤冤相報何時了?對待同志,胸懷要寬闊,要做到不念舊惡,不記舊帳。但別人的好處你要記住,這就叫胸懷寬闊。”接着,他給德華講了一個故事。“東漢末年,曹操打敗了袁紹,從袁紹處繳獲了許多曹操部下給袁紹的效忠信,其中有武將,也有文官。有些人為了表白自己,要求曹操查對姓名,一概以通敵之罪查處。曹操看看左右,哈哈一笑說,過去的事不必計較了。因 為當時袁紹勢力強大,有情可原,說罷,命左右當着文武官員的面將這些效忠信全部焚燒。那些和袁紹通過信的人都轉驚為喜,打內心裡感激曹操的寬宏大量。從此,他們為曹操出力絕無二心了。”胡德華聽了爸爸講的這個故事,很受啟發。許多年過去了,他談起這件事時,仍然很激動。德華說:爸爸這個人就是這樣對待和他有不同意見甚至反對過他的人,就是這樣對待犯過誤的同志。他這個人光念人家的好,所以大家有什麼都願意跟他講。”   給葉帥捎了三句話   耀邦同志一貫重視經濟工作,重視生產。他說,在和平時期,所有工作都應該圍繞經濟工作去做,把生產搞上去了,什麼都好說。   剛剛粉碎‘四人邦”時,耀邦同志還設出來工作。有一次,葉劍英同志的兒子來看他,胡耀邦同志打聽問候了葉帥的身體工作等情況後,臨走時,讓他給葉帥帶去三句話,第一,停止批鄧,讓小平出來工作;第二,平反冤假錯案,理順民心;第三,生產狠狠抓,人民笑哈哈。這三句話表達了耀邦同志當時的基本想法。他後來出來工作,基本上也是按照這些主張去做的。   我沒反對過江青   1978年的一天,呂正操,陳子華,還有幾個部隊老同志來家看望胡耀邦同志。閒談間涉及了這樣一個話題:“江青為什麼那麼恨你?你是否反對過她?”耀邦聽了,毫不遲疑地說:如果實事求是地講,我沒反對過江青。江青是主席的夫人,我對主席那種感情,我怎麼可能反對她呢?但我知道,江青水平不高,我不拍她的馬屁,這可能是我們感情疏遠的原因。她是主席夫人,她那種身份,我們見了面,她不主動伸出手來,我也不能主動過去跟她握手。她不理我,我也不會主動上前沒話找話地同她打招呼。你知道,她喜歡不喜歡這樣呢?如果江青恨我,恐怕主要是基於這些原因。在場的同志直點頭,他們無不從內心裡佩服耀邦的求實和磊落。那時,粉碎“四人幫”剛兩年,反對江青是十分時髦的。   關於張玉鳳的批示    1976年毛澤東同志逝世後,他的機要秘書兼服務員張玉鳳同志受到了許多不公正的待遇。有陣子,她曾被指責為“迫害毛主席,反對華主席,投靠‘四人幫’”,受到批判。張玉鳳面對可怕的罪名沒有低頭,而是據理憤然抗爭。 後來,張玉鳳同志又被決定轉業,被安排到一個檔案館工作。這個單位專業性很強,張玉鳳同志沒有受過這方面的專業訓練,安排她到這個單位工作是不合適的。雖然如此,張玉鳳同志還是有一定組織能力和文字水平的,協助專業人員做點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也是可以的。但卻安排她干裝裝卸卸,搬搬推推這類臨時工干的活,還安排她開過電梯,干工人的活,對這一系列不公正的待遇,張玉鳳身心受到嚴重打擊。在幾乎投訴無門的情況下,她給當時擔任黨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寫了封信,訴說了她的處境與不平。耀邦同志看過信後即在上面做了批示,指出:“張玉鳳同志是代表共產黨人去照顧毛澤東同志生活的,她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是盡心盡力的。望中組部會同有關部門合理安排她的工作,並解決她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 張玉鳳同志正是在耀邦的干預下,才被重新調動安排了工作。並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如級別,工資待遇等。   專看“台下”的同志   春節期間,中國有拜年的習慣。 老百姓中間,親戚朋友,同事同志,老鄉戰友,熟人鄰里都要惜這個機會互相走走,以增進友情,或疏通隔閡,並相互祝福。 中國的高級領導層內也保留了我們民族的這一傳統習俗。逢年過節,他們也相互走走,除了交流感情外,還有着比普通百姓交往更加豐富的內容。 耀邦同志擔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的六年多時間內,一個春節也沒同家人一起度過,不是到前線看望部隊將士,就是到基層看望人民群眾。回到北京有點空餘時間,有人提議他去看望鄧小平,葉劍英,陳雲,李先念等同志。他說,這些老同志應該看,但看望這老一輩革命家的人會很多。現在更需要看望的是那些不在職的同志,如華國鋒、汪東興、紀登奎等同志。特別是華國鋒、汪東興同志,雖然他們有錯誤,但粉碎‘四人幫’是有歷史功績的,這些同志過去也是為黨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的,我應該去看的是他們。於是,他逐個登門去拜訪看望這些同志。華國鋒,汪東興,紀登奎等看到耀邦親自來看望他們,都十分高興。   後來,耀邦逝世後,華國鋒同志親自到耀邦家裡悼念他,表達了他對耀邦的真誠哀思。    改變了對紀登奎的看法   耀邦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他雖有說話較隨便的缺點,但當他了解了更多的情況後,便能勇於否定自己原來的觀點,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高尚品格。 對紀登奎同志的評價過程便是一例。 黨的十一後三中全會後,耀邦有一次談到紀登奎說,這個人最年輕,也最危險,是一顆定時炸彈。 後來,過了一年多,耀邦看了許多材料,又了解了關於紀登奎同志的不少新情況,完全改變了他原來對紀的看法。他在一次會議上談到紀登奎時講了五條,基本上肯定了這位長期在黨中央和國務院擔任領導工作的同志。耀邦說:紀登奎同志:第一、他沒離開過黨,沒有投敵、叛變、變節這類問題;第二,紀登奎同志“文化大革命”前就是接班人苗子,不是‘雙突’(突擊入黨,突擊提干)突上來的;第三,紀登奎同志調到中央後做過一些好事,如解放老幹部等,缺點是好事做得不夠;第四、紀登奎同志對華國鋒的錯誤有抵制;第五、他“文化大革命”中的錯誤主要是在前期,而且主要是在河南省工作期間。” 耀邦同志擔任黨中央主席和總書記後,曾幾次利用節假日親自到紀登奎同志家中看望他,並作傾心長談。   八年宿在勤政殿   胡耀邦愛好多,興趣廣泛,從他1975年重新出來工作後,除每天堅持散步外,就將其他體育、文藝愛好放棄了。那時,他已60多歲。他常說:“年過花甲,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應抓緊為黨工作”。他1977年3月擔任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後,便住到了黨校。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書記;隨後又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兼中央宣傳部長。從他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搬到中南海辦公時起,他就在勤政殿搭了一張床,辦公室兼臥室,長期住在那裡。早晨一般六點起床看報紙(身邊工作人員在這之前將《人民日報》清樣送到他的住處),之後聽新聞廣播,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直到深夜。平時,他沒空回家,到周末時,才驅車匆匆趕回家同親人團聚一下,吃頓晚飯。之後,便又匆匆驅車返回中南海勤政殿去了。從他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起,到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一直如此。在這期間,他沒有一個春節是在家中同家人一起過的。直到1987年1月,他辭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二個多月,他才從中南海勤政殿搬回到只有一牆之隔,步行只需10分鐘的家中居住。1987年的春節難得與家人團聚在一起。   他的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說,8年時間內,他一個晚上也沒在家住過。這不是溢美之詞,是切切實的,他工作太忙了,沒空。    禮品的處置   作為黨和國家的高級領導人,胡耀邦同志在出訪期間以及接見外賓時,不可避免地會收到一些禮品,他都毫無例外地交公,自己一件不留。他訪問日本時,人家送了他兩套錄像設備,他帶回來之後,一套擺在了中南海勤政殿公用;另一套送給了官園中國兒童少年活動中心。1984年,有一次—個國家的外賓送給他一台彩電,他立刻想到1960年他在團中央工作曾經去過的一個小學——山西省永濟卿頭小學,隨即將這台彩電送給該校師生。耀邦同志逝世後,這個學校專門派人來京悼念。他訪問歐洲四國時,外國朋友送了他三輛小汽車。兩輛菲亞特,一輛雷納,回國後就都上交了。甚至連外賓送他的糖果都不留,派人送到了警衛局幼兒園。負責黨和國家領導人專機機組的同志們都說,耀邦同志出國訪問回來時東西最少,經常是出去什麼樣子,回來還是什麼樣子。   住宅 胡耀邦同志是1952年由中共川北區黨委書記、行署主任、軍區政委,調任團中央書記的。後來又任團中央第一書記。他的家從1955年搬到了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富強胡同的一個四合院內,在這裡住的還有團中央的另一位領導胡克實同志。耀邦同志的工作人員也住在這個院內,這裡房子很舊,院內坑坑窪窪,看不到一點富麗和豪華的蹤影。 耀邦一家在這個小院內一直往到1984年。其間,他的工作、職務多次變動,從團中央第一書記到黨中央主席、總書記。 “文革”批鄧,“反擊左傾翻案風”,在政治運動中幾經沉浮,他家住的房子多少時有變化,但整整三十年,卻一直沒有離開這個小院。 1984年,中央譬衛局的同志又一次向耀邦同志提出,你作為黨中央總書記住在這裡,警衛工作不好做,不方便,請他搬到距中南海一牆之隔的一個小院內。耀邦同志才答應了。 其實,這也不是專為耀邦修蓋的什麼豪華住宅。這裡也是老房子,安子文、程子華、呂正操等領導同志先後都在這裡居住過。後來他們搬走了。耀邦一家搬來前,中央管理部門派人收拾修整了一下。因為是老房,比較潮濕,李昭同志在晚上睡覺竟發現床上有土鱉爬出來. 一直到耀邦去世,他都居住在這裡。    耀邦與孩子們   社會上有這樣的傳言:毛主席兒子上前線,胡耀邦兒子開書店。記者在他家採訪時,問及是否有孩子在書店工作,得到的回答是沒有。耀邦同李昭共有四個孩子,三兒一女。老大胡德平,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經濟局局長;老二劉湖(出生在延安,因戰爭年代不便撫養,便寄養在一家姓劉的老鄉家裡,為了紀念進位老鄉的養育之恩,老二改姓劉),任國家經貿部技術進出口局副局長;老三胡德華,中國科學院北京軟件試驗室工程師;最小的孩子是女兒李恆,任中華醫學會副秘書長。要說“胡耀邦兒子搞科研”,倒還反映了部分事實。這四個孩子,沒有一個在國外。這不是說耀邦反對他們出國深造,耀邦生前在職時說過,他們考試合格或者通過他們自己去深造,這都沒有問題。但想憑藉我的權勢、牌子出國,絕對不行。耀邦同志說到做到,當然在他的教育影響下,他的孩子們也十分目覺,都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絕不給爸爸抹黑。這隻舉一個例子就說明問題了。 耀邦同志的小兒子胡德華,1977年曾在重慶學習。當年2月份畢業後分配到南京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當教員,1978年底同南京的一位姑娘結了婚。婚後德華所在的學校沒房子,他愛人單位也沒房子。德華岳父家四世同堂,也只有二室一廳。婚後小倆口就只好各自住在單位的集體宿舍。到星期六,有時德華岳母就找個藉口到辦公室去住一、二宿,才能給這小夫妻騰出一點團聚的地方。就這樣一直過了三年。到1981年底,他們才分到了房子。結束了一地的分居生活。 德華愛人是南京無線電七廠一個普通工人,這個工廠屬大集體性質,不少同志提出,想幫她調換一個工作。但耀邦同志不同意,他說:“哪裡還不是一樣干,我們家有個工人也很光彩嘛!”後來,家裡的幾個孩子向爸爸提出,把老三調回北京來。耀邦同志當時擔任中組部長,他提出,老幹部落實政策後,如身邊有子女,就不必把外地的子女都調回來了。他身體力行,當然不同意家裡孩子們提出的的要求。 1974年,上大學不考試,走推薦這條路,胡德華當時在重慶學習,他就給媽媽寫了封信,提出能否跟爸爸講一下,或者找找有關同志,讓他們說句話,讓妹妹李恆去上大學。沒過幾天,德華收到爸爸一封信。信里狠狠批評了他一頓,有這樣一段話,使德華終生不忘:“如果你認為這種落後腐朽的現象能夠永遠存在下去,那麼,你不但不配做一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共產黨員,甚至連一名資產階級進化論者都不如”。德華回憶起這件事來總是慚愧地說,“我的天哪!沒想到爸爸會給我來這麼一封信,對我這麼嚴厲地批評。信的其他具體內容都記不清了,唯有這一段話令我刻骨銘心,現在一想起來都渾身冒汗。” 耀邦同志嚴格要求子女可見一斑。   其實。耀邦同志是很愛孩子的。胡德華1948年11月出生在石家莊。當時,耀邦正在太原前線指揮作戰。那時的石家莊雖然稱作後方,但傅作義天天派飛機去轟炸,也十分不安全。就在孩子出生前,有一天,耀邦在前線開完軍事會議,提起筆來給妻子李昭寫信。信中說: “親愛的李昭同志,我們的第三個孩子快要出生了,可是,我現在不能在你身邊很好地照顧你,但我是為千千萬萬個孩子在前線作戰,你自己要愛護自己,保護好我們的孩子,打敗了閻錫山,回來看你”。 誰知,解放太原之後,耀邦同志又率領部隊馬不停蹄地去解放大西北,大西南。一直到解放了四川,才看到李昭和新出生的孩子。胡德華談到這裡,禁不住熱淚盈眶。   送給孩子們的結婚禮品    耀邦對孩於們的嚴格要求表現在各方面。孩子們的婚禮都辦得很儉樸。從老大胡德平開始,每個孩子結婚時,不論男女,耀邦和李昭給他們200元錢,兩床新被面,僅此而已。剩下小家庭所需之物品一律由新人自力更生、量力而行地購置。這規矩貫徹始終,到他們的最小女兒李恆結婚同樣如此。   孩子們的婚禮既簡樸,又熱烈,每次都是擺兩桌。一桌招待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另一桌是家裡人包括親家來人。其他賓客一律不請。他們只是到家裡口頭祝賀一番,這一切同耀邦同志簡樸的家風是十分協調的。 胡耀邦生前死後(下篇):逝世前後 作者:王靈書 時間:2008-09-04 來源:《銀潮》   辭職回家後的生活   1987年1月,胡耀邦同志辭去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他把工作交待了一下,約一個月後,離開了他多年來日夜操勞的中南海勤政殿,回到了很久沒有居住過的只有一牆之隔的家裡。   耀邦是個怕閒不怕累的人。習慣了加班加點,伏案工作的他,如何適應閒下來的生活,確實是辭職後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按他的話說,我這個人累不壞,閒下來恐怕要閒壞了。   這時,他的心情不好,這個性格外向,活潑開朗的老人變得感情很少外露了。他力爭將自己生活安排得緊湊一點。他過去在中南海時6點起床,此時這個時間他也就醒了。先打開收音機聽新聞,到約7時半左右起床,洗刷完畢後就看報紙。《人民日報》的清樣還一如繼往地在早晨4、5點鐘按時送到耀邦同志家中,之後吃早飯。   早飯後散一會兒步,然後回書房讀書。這期間,他第二次重讀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也讀列寧的著作,做了四十多本讀書筆記。臨逝世前他看的最後一本書是《周恩來傳》。   讀書太累了,他就練書法,他為了節省開支,大部分是用《人民日報》清樣背面練毛筆字。有時也用宣紙,但極少,他總是感到那樣太浪費。這期間,他也學習作詩、詞,也讀關於詩、詞格律的書,還寫了不少詩、詞。   有時他也休息一下,同工作人員打打乒乓球、康樂棋,下會兒象棋,打打橋牌。不過,他打乒乓球已不十分靈便了。有時看書練書法累了就在院子裡散散步。他擔任總書記時,每天走一萬步,辭職回家後一般就減為七千步了。不過,邊散步,邊思考問題的習慣沒改。   午飯一般在中午12時左右,躺在床上休息半個多小時。起來後,如果同工作人員打麻將,他在午休前就有約在先了。玩一會後,又接着看書,練書法。當然,上午下午有時也會客,經常有人來看他。 下午6時用晚飯後,就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文藝節目他很少看。看完新聞節目之後,又去看書,一般晚10點就寢,睡前還要再散會兒步。   此時,耀邦同志還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本來,耀邦同志於1987年初,在黨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曾經提出,不再擔任任何職務,但中央領導同志代表黨中央對他說,無論如何要參加政治局,可以不管具體工作。耀邦同志說,那好,我服從黨的決定,維護黨的團結。所以,他有時還要參加一些重要會議,還不時到外地走走,邊休養邊搞點調查研究。   深深的憂慮   胡耀邦生前曾改寫過孔明究竟居於南陽還是安陽的對聯。原對聯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功歸天下,何必爭襄陽南陽。”耀邦同志將對聯改為: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這改寫的對聯恰是耀邦同志一生的寫照。  辭職後,他人雖離開廠黨中央的領導崗位,但他的心時時刻刻想着人民,思慮着黨和國家的大事。  一次,一位老同志來看望他,話題談到了青少年問題。耀邦同志開朗的面容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他說:“二億二千萬文盲中,青少年多的是,小孩不讀書識字,棄學擺生意攤攤,隨我去山東的秘書告訴我,當詢問一名13歲的小學生為什麼不讀書時,這孩子回答得乾脆利落:俺幹這個買賣比教師掙的錢多!耀邦同志說到這裡,更加嚴肅起來。“不掙學問只掙錢,不愛識字喜鈔票。這個思想從哪裡來的?身教重於言教,老師掙錢少,這豈不是由老師‘身教’來的?我這是笑話一句,學生厭學,非年輕人之過,責任在長輩啊!如此下去,怎麼得了?青少年是我們的未來啊!”  身邊工作人員外出或探家歸來,他都要問問家鄉、外地的情況。有—次,有個同志從老家回來告訴他,社會治安不好。耀邦同志聽了之後嘆一聲:“社會風氣不好,治安不好,這是大問題。”  同耀邦身邊的工作人員談起他們朝夕相處多年的“首長”來,無不為之感動。  有一位小伙子是1984年組織土委派他到耀邦身邊工作的。從初次見面一直到他逝世,5年多時間給他最深的感受是這樣幾句話:“首長平易近人,人太好了,沒有一點架子,這麼多年,沒對我發過一次睥氣。這給不了解情況的人說,人家都不相信,但這確實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另一位小伙子告訴我,首長跟他們是知心朋友,平時一塊兒吃飯、散步、玩象棋、麻將、打康樂棋、橋牌;一塊兒看電視,聊天;我們在他身邊一點都不拘束。有時候,我們打水碰上他正散步,他主動避開讓我們先過去,他再接着散步。 還有一個小同志告訴筆者,耀邦同志原來喝水用的是一個掉了大片瓷的缸子,不知用了多少年了,直到1984年實在無法用了才同意換一個。你猜換了一個什麼杯子?一個罐頭玻璃瓶,外邊連個塑料套都沒有,一直用到他去世。  耀邦對身邊工作人員的學習及生活也都十分關心。平時鼓勵督促他們多學習,多看政治書,歷史書。還要求他們每天看報紙,聽新聞廣播,看電視新聞。他不知什麼時候就隨便問那個同志,今天有什麼新聞,這種不定期的突然襲擊的隨便考核,使他身邊工作的小伙子們在學習方面,聽新聞,看報紙方面不敢有絲毫馬虎。並因此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逢年過節,耀邦同志派人給身邊工作人員送水果,瓜籽,糖等,中秋節還給他們送去了不少月餅。   1989年,耀邦同志過73歲生日,他托人給警衛戰士送去了一個大蛋糕。並跟戰士們一起合影留念。工作人員,警衛戰土給他寫了封祝賀信,他十分高興。   1988年夏天,耀邦同志在外地休養時,還特意捎話給李昭,要家中給警衛戰土送50斤綠豆,讓他們防暑解渴。他對身邊工作人員無微不至的關心,使他們一談起“首長”來就熱淚盈眶。   最愛看四家報紙   耀邦同志離不開收音機,報紙,收音機天天聽,報紙電視新聞天天看,這成了他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他最愛看四家報紙:一是《人民日報》,看報社每天早上送到家的清樣。二是《參考消息》,是大字印刷的,跟《人民日報》一樣大。三是《體育報》。四是《北京晚報》。其他報他也看,但大多翻翻就過去了,唯這四家報,他看得十分仔細。有時他躺在床上自己看,有時讓公務員念給他聽。《人民日報》主要看國內大事,《參考消息》主要看國外大事報道及對中國的評論。《體育報》了解體育界情況。《北京晚報》了解北京市的一些情況。   最後一次照相   還記得1989年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上懸掛的那張巨幅遺像吧,那憂鬱的神情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耀邦的家人說,“這張照片,最能表現他的心態。”   提起這張照片,還有一段故事呢。為了弄清這故事的來龍去脈,筆者在同耀邦的家人談過之後,又採訪了這件事的當事人,原《人民日報》總編輯秦川同志。   秦川告訴我:“耀邦同志辭職後,我每年都去看他,(我比他早下來一年)每年都給他照一次像,作為歷史資料留下來。但我的相機不行了,正巧新華社老攝影記者,曾擔任過中央攝影小組組長的杜修賢也想給耀邦同志照像,他打算編一本《中國名人照片集》,七屆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的第二天,即4月6日上午9時,我同杜修賢應約來到耀邦同志家中,家裡當時就他自己在。我把杜修賢介紹給他,他很高興。寒喧了一會兒,就開始照相,在屋裡屋外,變換各種姿勢,選擇各種角度照了一陣,有讀書的,寫字的、散步的,還跟炊事員、服務員三個人合了影。開始時,耀邦同志穿咖啡色的中山裝,照了一陣之後,他提出是否換身西裝?我們說可以。換上西裝,拍這張照片時,杜修賢曾提醒他笑一點,胡耀邦說我笑不出來啊!無奈杜修賢按下了相機快門。這就是追悼會上用的那張遣像。   “照完像後,杜修賢提出,請耀邦同志給他的撮影作品集題寫書名,耀邦同意了。杜問: “叫什麼名字好哇?”耀邦說:“就叫社修賢攝影作品選吧。”杜同意了,我們一起回到書房,耀邦同志拿過毛筆宣紙來,他先寫了一張,說不好,又接着寫,一連寫了四幅,他才滿意地說:“就這張吧。”杜修賢同志高興地收了起來。   “那天像照得不少,約有二、三個彩卷。當時我們誰也沒有想到,這是耀邦同志最後一次照像。兩天之後他就因心臟病突發住進了醫院,9天之後便離開了人間。   “耀邦同志不幸去世之後,我和杜修賢幫挑選追悼會用遺像。杜修賢選了幾張放大後,19號送到耀邦同志家。大家看了之後,最終選了穿西裝的那張。後徵得中央同意,放大成三米長兩米寬的,於21號布置到了人民大會堂耀邦同志追悼會會場,”   耀邦同志逝世後,筆者幾次到他家弔唁採訪。在原是耀邦會客室,現在是他的靈堂里,筆者注意到正北面牆中央,即安放骨灰盒的上面,懸掛的也是這張穿着西裝,象徵他開明,開放的,代表了他當時心境的彩色遺像。來到這裡的人無不為之感慨萬千。   在死神的突襲面前   耀邦同志本來身體是不錯的。辭職前,沒日沒夜地忙於工作,為黨和國家的大事操勞,也無暇顧及自己的身體。他引人注目的疾病主要是骨質增生。辭職後,曾在北京解放軍三O五醫院住院治療過一段時間。   1988年11月份,耀邦同志在湖南休養時,曾因感冒發燒,引起房顫。他這個人好多事不願麻煩別人,發病已有兩天了,心悶,不好受,但他沒有說。後來,夫人李昭趕往長沙照料,經多方治療,病情很快穩定,後來恢復得也很好。事後,他不承認自己是心臟病,他說不要緊,沒什麼大問題。   後來,耀邦又到廣西休息了一段時間,3月份趕回北京參加全國人大七屆二次會議。當他出現在主席台上時,許多入對他明顯的消瘦表示關注。   4月8日,耀邦同志吃過早飯,就去中南海懷仁堂參加中共第十二屆中央政冶局第十七次會議,討論《中共中央關於教育發展和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   8時55分,耀邦同志來到懷仁堂,高興地同其他政治局委員握手、打招呼。會議9時正式開始。主持會議的趙紫陽同志講話後,工作人員開始宣讀決定草案,共念了40分鐘。接着,李鐵映發言,向大家介紹這個草案的起草、修改過程。就在這時、耀邦同志突然站起來說:“我胸悶,難受,我請假”。他邊說邊想邁步離開會場。這時他面色蒼白、額頭上滲出汗珠。這時是9時48分。   紫陽同志問:“是不是心臟病啊?千萬不要動,趕快坐下!坐在身邊的秦基偉扶他在原位上坐下,說快叫醫生,懷仁堂多部電話同時拔通,三部警衛車同時出動去接醫生。這時胡耀邦雙目緊閉,不能說話。   這時有人問:“誰帶了保險盒?江澤民同志說,我帶了。他隨即過來給耀邦口服了硝酸甘油,嗅了亞硝酸異戊酯。   不到10分鐘,中南海保健處的醫護人員趕到場。又過了5分鐘,北京醫院的醫生生帶着全套急救設備趕來了。並臨時抬來一張床就地開始了搶救工作。政治局會議挪到別處繼續開。   胡耀邦突然發病的消息也很快通知了他家裡。當中午12點家裡人趕到中南海懷仁堂會議室時,耀邦同志巳清醒。醫護人員不讓近前,也不讓同他講話,他們只能在一旁相望。   下午4時20分,專家們認為耀邦同志的病情已初步穩定,可以上救護車了,經同家屬商量,將他送入北京醫院。此後,情況逐漸好轉,但他心情特別煩燥,老發脾氣。   4月11日、12日,耀邦同志病情繼續好轉,並能進食稀飯,大家都感到輕鬆,胡德平在答覆一位友人的詢問時表示:“情況已經穩定一些,但還不夠好,”4月15日清晨,耀邦醒來頗早,精神也格外好。他說:“哈,我生病第七天了。七天沒事,危險期過去了。”   醫生告訴他,這七天可不是沒事,並不能算過了危險期。   這時,耀邦同志又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我住院七、八天了,今天要打掃衛生,把電動刮鬍刀準備好,我要刮刮鬍子。”他還問工作人員聽今天的新聞廣播沒有。   耀邦同志在床上喝了開水、吃了點西瓜、準備接受安排在上午的專家會診。   7時30分,耀邦同志躺在床上大解,他還拉着工作人員的手說:“不要緊,我很快會好的……”   工作人員扶着他的手,這時,耀邦同志稍稍一使勁,工作人員只覺得他手一松,頭一歪,背了過去。醫生說,這是左胸部血管大面積破裂,出現了大面積心肌梗塞。時指7時40分。   在場的醫護人員及耀邦的兒子、工作人員,大吃一驚。專家們用盡了所有辦法,但耀邦同志的心臟還是在7時53分停止了跳動。   此後,醫護人員又給耀邦的心臟做了一個多小時的按摩,可這顆心太累了,他再也沒有復甦。   耀邦的家人及工作人員對筆者說:醫護人員對耀邦的搶救是十分及時的,那天發病要是在家裡,情況會更糟。因家中既無醫護人員,也無常備搶救心臟病患者的必需藥品。   耀邦同志匆匆走了,他的家屬、身邊工作人員、甚至他自己都始料未及,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因此,他走時,—句遺囑都沒留下。   他不該去這麼早的……   為何不進八寶山   4月22日,耀邦同志追悼會隆重開過之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當天的新聞節目中宣布,“根據胡耀邦同志的夫人李昭同志的願望,耀邦同志的骨灰將深葬在他親手創建的江西共青城的綠林之中。”   按照中國的慣例,黨和國家領導人逝世之後,一般都將骨灰存放於北京八寶山骨灰存放處的一室。胡耀邦同志的骨灰為什麼不入八寶山呢?   胡耀邦同志是因突發性心臟病去世的,直到他逝世的前十分鐘,他還滿懷信心地說:“不要緊,我很快會好的,”因此,關於他的後事如何辦,生前什麼遺言也沒留下。   耀邦逝世後,李昭召集子女商議安排他的後事,多次議到他骨灰的存放問題。耀邦同志家鄉湖南和他長期工作過的陝西等地,曾懇求將耀邦同志的骨灰分一部分安放在當地。李昭同志不同意,她說:他活着是個完整的人,他死了是個完整的靈魂,不要將他分開,就讓他在一個地方安息吧。”   耀邦逝世第二天,中央電視台重播了反映耀邦生前視察的紀錄片《重返長征路》。在全家商議將耀邦同志骨灰安放什麼地方時,兒女中有的還曾提出,是否將爸爸的骨灰撒在長征路上?有的不同意,說,爸爸不能代表長征,撒到那裡不合適。後來在議論中,又提出是否將耀邦的骨灰安放在北京西山他生前曾多次勞動過的一個團中央的果園內,也沒有取得一致意見。   後來,還是李昭同志提出,將耀邦骨灰深葬在江西共青城的綠林之中。江西省和共青城的有關同志也提出過這樣的請求。這樣,在經過多次議論和慎重選擇之後,全家才做出了最後決定。   在耀邦同志追悼會後,他的骨灰被迎回家,李昭同志率子女在耀邦靈前訴述了感人肺腑的談話,其中談到了這件事。李昭說:   “耀邦,你是農民的兒子,還應該回到祖國母親大地的懷抱。我已經給你安排了,你會高興的。我們將你送到江西共青城墾殖場。在那裡,你曾經組織召開了共青團四省百縣造林大會,現在木已成林,人已成才,荒灘已逐漸成為現代化的小城鎮。古人將領出征時常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我們也說,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都進八寶山呢?讓你同那裡的青山、綠樹、紅梅,和頑強的共青人一起,使黨的事業和理想與世共存。”   “你的理想同你種的樹和草一樣,都在茁壯成長、都會結出豐滿的人民需要的果實,你會在青山綠樹叢中長存。我們一家感到安慰,你也會含笑九泉——你的靈魂會保佑我們的事業興旺發達的。”   耀邦走後 李昭對他說……   4月22日下午,胡耀邦同志遺體火化後,還是他乘坐的那輛國產紅旗車將他接了回來,迎人昔日他的會客室。   周圍擺滿了翠柏、鮮花,四壁掛滿了詩詞、輓聯。他安臥在鮮紅的黨旗下,靜靜地,靜靜地,不說一句話……   他的妻子率昭率子女來到這裡,對他說:   “耀邦,你和我們永別了,儘管我覺得你還和往日一樣,同我在一起一個東邊一個西邊地看書。你走完了自己的革命歷程,到了你應該去的地方。前幾天,孩子們在我面前不敢哭,我對他們說,你們找個地方放聲哭吧,哭了,可以抒發胸中的鬱悶;哭了,心裡就可以平靜些了。 “耀邦,你光明磊落,無私無愧,你是一個無愧的共產黨員。你活着想着人民,你死了人民相信你,人民同你一起喜怒哀樂。你愛的人民這幾天都在悼念你,送你的靈車時你看見了吧,人流似水三十里,天涯河處不招魂。有人為了能見你最後一面,他們守了整整一夜。人民同你的心是相通的,我看到了人民對你的懷念,我很受感動,很受教育,我感到安慰。假如你有靈的話,我想你也會含笑九泉……   “你得到了多少人的眼淚呀,這是金錢和權勢買不來的。靈車到處肝腸斷,無限哀思悼忠魂,人民事業人民愛,革命自有後來人(失聲痛哭)……你死了不能復生,這是自然規律。但是,人民會永遠懷念你的……   “有人說,你是火,有人說,你是紅燭。我說,紅燭伴隨紅淚盡,留得餘輝照人間。你人死了,精神不死,你的理想一定能為人民群眾接受。人生自古誰無死,忠魂丹心慰後人。你的忠魂丹心路人皆知,你的餘輝和宏偉遺願同照人間。人民對你的無限悲痛,人民對你的真誠哀思,將化為巨大的力量。他們會記着你的音容笑貌,記着你的忠實理想和事業,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好好勞動,為我們的國家、民族振興出力!  “耀邦,我對孩子們說,黨的事業,你爸爸的榜樣,讓你媽媽懂得了自立、自重、自愛、自強。你常說,革命伴侶豈需朝暮暮暮,年輕的夫妻要為理想比賽、共勉;對家庭的感情淡淡的——來日方長。對黨的感情濃濃的——人生有限。你的少年壯志,終生力行,對我教育至深。你常說,家庭感情要淡。黨的事業,為黨工作的熱情要濃。我沒有辜負你,我是你無愧的妻子。我教育我們的孩子,你們要無愧地工作,勤奮地學習,健康地前進,不准走歪一步,要無愧於這個家庭,無愧於作耀邦的子孫。 “悲痛四月送君去,家庭五月新長征。新長征是你在科學院提出的。5月4日以後,就得工作了。我們的孩子都要記住,努力工作就是對你最好的悼念。 “耀邦: 獨秀紅梅隨冬去, 落絮細雨泣無聲。 人生自古誰無死, 忠魂丹心慰後人。 耀邦:人民理解你,你安息吧。” 天低雲暗風嗚咽、衰樂聲聲心欲碎。李昭率子女緩緩走出靈堂,他們個個泣不 成聲……   葬花記   耀邦逝世後,國內外不少友人,賓朋送來了許多用鮮花做成的花籃。隨着時間推移,這些鮮花慢慢枯萎了。經李昭同其子女商定,將這些鮮花安葬在耀邦多年生活過的宅院裡,讓它們與大地,與大地的兒子永世長存。 5月1日上午,我作為惟一應約而來的記者,參加了葬花的全過程, 耀邦同志住宅的南院。 正北面走廊的兩根朱紅柱子前擺放着兩個大花圈,頓使陽光明媚的小院裡盛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院裡的紅果樹盛開着潔白的小花,它是為耀邦同志開的…… 西半部那幾棵1984年新栽的柿子樹,枝繁葉茂,剛剛結出綠色的果實,他多像耀邦為之奮鬥過的事業。 東半部有棵參天大樹,那是棵歷盡滄桑的老棗樹,剛剛發出嫩綠色幼芽,告訴這個世界,它雖然老了,但老當益壯。 院中間甬道兩邊長滿青草的草地上,工作人員事先挖好了兩個長2米,寬一米,深一米的土坑,正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擁抱那屬於他的、枯萎了、但仍是鮮花的鮮花。 9時半,李昭雙手捧着她率子女獻給耀邦的那個用鮮花做成小花圈,緩緩走出靈堂,靈堂經過走廊,來到了南院土坑旁,子女們女們個個手捧鮮花,佇立在她的身旁。   李昭說: “孩子們!今天是悲痛的日子,也是可紀念的日子,奮鬥的日子。你父親已經與世長辭,我們要記住他光明磊落,無私無愧的一生和精神,讓他的精神鼓舞着我們前進。 “這些鮮花來自大地,屬於大地,就像你們的父親、爺爺一樣,現在,我們把這些鮮花安放在耀邦長期生活過的地方,讓它們與大地共存。” 說罷,李昭先將花圈上的緞帶摘下,將花圈放入西邊的坑中,她的子女們和工作人員也都拔下花籃上的鮮花、分別放入兩邊的土坑內。之後,工作人員用土填平,把挖開的青草重新栽在上面,草地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至11時,葬花結束。 耀邦同志去了,像那些鮮花一樣,長眠在祖國的大地上。 耀邦同志永生,他是人民的忠實兒子,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
0%(0)
0%(0)
  胡一方面胡亂“平反”, 一方面 製造冤案  /無內容 - blinders 05/03/09 (180)
  政治白痴 - google88 05/03/09 (162)
    同意胡能力有限,但如不平凡這些冤假錯案,對中國來說是災難性的  /無內容 - 零加一中 05/03/09 (240)
    胡耀邦的素質 not work. - wupuping 05/02/09 (278)
      正因為胡的素質,才能使這麼多冤假錯案平反,包括反右. - 零加一中 05/03/09 (21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蘇聯改革前的內外交困
2008: 捉摸不定的民族主義 你死我活的文革遺
2007: 誰該為中國上億顆四環素牙負責?zt
2007: 孫大炮要的是中原本土小民國,袁大頭要
2006: 毛主席八次接見紅衛兵的鮮為人知的片斷
2006: 田家英被槍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