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醜陋的蒙古人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9年12月16日11:36:1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醜陋的蒙古人

文/科爾沁夫

   噗的一聲,我把一口血噴在了地上,蒙古人吃驚的發現,原來科爾沁夫的血是紅的,並且很熱,有些燙手。

   ——題記


   有的時候很懷疑,我到底能不能把這篇文章寫下去。如果馬尾巴註定提不起豆腐來,我又何必費這份力,可我這個人又是一個答應了人家就一定要辦到的人,自己 給自己定的道德標準往往成了自己的羈絆。這讓我有些為難。前幾天,我在網上告訴幾個蒙古朋友說我想寫一篇文章——《醜陋的蒙古人》,提綱都打好了,
但卻遲遲動不了筆:找不着感覺,也覺着有些缺乏動力。
  一個民族要是沒出息,那就是任人怎麼罵也提不起精神氣兒來,訓斥和勸告也都是沒什麼味道的屁,他只是躲到一個角落裡繼續喝他的酒去,喝高了,再豪情滿懷的唱幾首蒙古歌,今天一天就算是心滿意足,明天再繼續渾渾噩噩的混下
去。如今的蒙古人就是這個德行。
   這個開頭重寫了好幾遍,為的是找到一種痛快淋漓的感覺,只有我自己才能體會到其中的不容易。蒙古對我來說,就像是我那不乏英雄氣概,卻又整天喝酒買醉的 aabu(父親)一樣,叫人既愛又恨。畢竟中的畢竟,蒙古人還算是這個世界上比較誠實和熱情的人群,和這種人交往,多數情況下不會吃虧,更何況,人家的老 祖宗又是打遍了歐亞,英雄蓋世無人能敵的老成吉思汗;可也就是這個民族的種種臭德行,讓我這個蒙古子孫不罵一罵都覺得冤枉,都覺得對不起蒙古
的列祖列宗。
   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到建立蒙古帝國,形成蒙古民族至今,除了幾次大規模對外擴張以外,蒙古人很難讓人用其它的方式想起,輝煌總是短暫的,也容易使人忘 卻,但輝煌過去以後的沉寂和衰落卻是深沉而持久的。想想看,如今的蒙古是一個富裕和繁榮的民族嗎?蒙古人的心中還存在多少自豪感和自信心呢?毋庸置疑的 是,在當今世界上,蒙古人是非常貧困的民族之一,面對科技飛速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世界,蒙古人也表現出了極其嚴重的遲鈍;面對未來我不 敢想象,偌大一個地球,將來還有沒有蒙古人的存身之處?!
  其實,如今蒙古人的處境到底如何,以及如果這種狀態繼續持續下去的話,會導致什麼樣 的後果,每個蒙古人心裡都很清楚;可是如今的蒙古子孫們除了酒桌上的豪情以外,從老祖宗那裡什麼優良傳統都沒繼承下來,而老祖宗給我們遺留下來的最重要的 東西,就是我們的文化,也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就是你我所共有的民族性格。凡是對蒙古和蒙古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蒙古人所生活的地理環境資源是很豐富 的;其次,蒙古人生活的天然的流動性也決定着蒙古人的眼界不應該狹窄;再次,從近現代史上看,按照人口比例來說蒙古人也並不缺乏人才。那麼,是什麼原因是 蒙古人在經歷了初期短暫的、暴風雨般的榮耀和輝煌之後,卻陷入長久的沉寂和衰落呢?是什麼樣的根本因素制約着蒙古人的進步和
發展呢?筆者的看法是:文化,或者說是民族性格。






前 一段時間閱讀《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美〕賽繆爾•亨廷頓 勞倫斯•哈里森主編,程克 雄譯,新華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使我深受啟發。本書中最引人注目的觀點是:“關於文化在人世間地位,最明智的說法或許就是丹尼 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的兩句話:‘保守的說,真理的中心在於,對於一個社會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 是政治。開明的說,真理的中心在於,政治可以改變文化,使文化免於沉淪’”。簡單的解釋可以是,社會的發展取決於社會制度,而“文化是制度之母”,人們的 心態和思維方式,決定着人們如何組織社會生活,如何實現社會進步。政治的主要作用其實並不是直接改變社會制度,而是通過對文化——也就是人們的心態和價值 觀念間接
的對社會發生影響。
本書的多數觀點涉及眾家之言,是對文化之於社會發展的作用的多角度觀察,其中存在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看法。有 的學者認為“不發達是一種心態”,指出了文化對社會進步的核心制約作用。對於社會進步,學者們則認為就是“走向經濟發展和物質福利、社會——經濟公正及政 治民主”,相信這也是符合絕大多數
人的理想的。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在於嘗試從蒙古文化,或者說是民族性格/精神中間尋找蒙古人落後的歷 史根源。在這裡,我要說明的是,我所指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或者民族性格指的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逐步形成的思維模式,以及與此相聯繫的生產/生 活方式和社會形態,它“從純主觀的角度界定文化的涵義,指一個社會中的價值觀、態度、信念、取向以及人們普遍持有的見解”。它不等同於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知 識,也不是科學和技術,而是諸如我們對於生活的看法,如何處理人與人的關係,如何理解愛情和英雄性格,對道德的看法等等價值形態。
  冠以“醜陋 的xx人”之名進行民族文化整體性批判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所謂文化批判,或者說對民族性格的批判,說白了,就是得罪人,就是罵人,罵一大群人,其中甚至包 括自己的老祖宗。對於蒙古人這種自傲和崇拜祖先的民族來說,這是一種大忌,所以我實在不知道我的蒙古同胞們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我的批評。但我也知道,凡 是在近代史上能夠逐步擺脫貧困,實現社會進步的民族,在不同程度上都進行過文化改革或者改良;而且,文化改良/改革還是促成社會改良/改造的核心因素。遠 的不說,中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明顯的例子。




我並不 打算說蒙古人的文化都是不好的東西,但畢竟如同我以前說過的話:蒙古人應該成為一個善於自省的民族,沒有自省,就沒有發展;所以,如同其題目一樣,這篇文 章的內容也將同樣令人感到沉重和不快。作為一個血統還算是純正的蒙古人,我要強調,我做的只是一種顯淺的嘗試,只是一個拋磚引玉的行動,也許蒙古人中還有 (也應該有)比我更有頭腦的人物,把這種努力繼續下去。要知道,在民族的文化改良/改革中,總得有幾個干將,總得有幾個出頭鳥去幹些別人看不起的蠢事,遭 人唾棄和謾罵,這可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批判蒙古人性格中存在的重要缺陷,這些毛病存在於我們頭腦中已經有幾個世紀了,正是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存在於我們頭腦中的觀念和潛意識制約着蒙古社會的進步,你很容易從這種性格中推斷出來今天蒙古人的命運。聽好,我要開罵了。

鏡子呵,這竟然是我的形象,我怎麼這樣難看!

   ——題記


  一、自命不凡的個人英雄主義

   英雄主義幾乎可以說是蒙古人民族精神的核心,民間故事中有無數個這樣的例子,這些人物幾乎都是現在人們所說的“孤膽英雄”,或者是為了被奪走的戀人,或 者是為了解救窮苦百姓,隻身一人去同蟒古斯或者統治者作戰,蒙古人對這類人物總是懷有無上的敬佩和崇拜。這種英雄性格不僅熔鑄了蒙古人的性格,也給其他民 族的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實事求是的講,這種一往無前、無所畏懼的豪邁氣概的確令人敬佩。
  然而,在蒙古人民族性格形成的過程中,這種個人英雄主義也在很大程度上逐漸被誇張、異化成為一種無知的、極度膨脹的個人極端意識。
  1、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觀察,就會發現很多蒙古人在骨子裡認為自己生來就是做大事的英雄,具體的說,這種意識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不屑於具體平凡的事務;
——擁有過分強烈的個人意識,喜歡自吹自擂;
——為人固執倔強,不肯採納別人的意見;
——容易被吹捧所麻痹,盲目的狂妄自大;
——一旦自己稍有成功,這種傲慢自負的情緒就會溢於言表,誰也瞧不起,看不到天外有天,看不到別人的更大的成功。
   2、由於蒙古人個個認為自己是不可一世的英雄,所以在蒙古人憨厚樸實外表的掩蓋之下,相互之間的嫉妒、怨恨和猜忌也是非常極端的,並不比別的民族更少, 甚至更加嚴重,這種情緒嚴重的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忠誠度,也導致缺乏協作,妨礙着蒙古社會的統一和整合,當然,這同樣會導致缺乏寬容,尤其是對失敗者的寬 容,誰只要失敗了,誰的朋友就會馬上離他而去。翻開蒙古史看一看,蒙古高原上什麼時候不是戰亂頻仍,自相殘殺,任何一個部落被征服,付出的代價都是全部被 虐殺或者奴役,其殘酷程度絕對令人髮指;如果說曾經擁有過短暫的和平,也是因為有更強大的部落通盤征服了其他弱小的部落。非常典型的例子是,鐵木真的父親 被塔塔兒人害死以後,他的族人就都離開他投奔到別的部落里去;在他與王罕的戰役失敗以後,逃命的途中跟隨他的家臣絕大多數也不是蒙古人,而是一些別的民族 的人。這種結果,就是在成吉思汗以後的時代也未能倖免。我們必須痛心的承認,團結和協作,永遠是蒙古文化中缺少的重要一環。在這種情況下,工於心計的異族 統治者只要採用離間計,或者公開稱讚或者封賞蒙古人中的一個部落,或者給予某個部落某種特殊的權利,就很容易在蒙古人中播撒下不和的種子,挑起蒙古人內部 的爭端,令其內鬥,相互攻殺,從而達到弱化蒙古民族的目的。




3、自命不凡的個人英雄主義所導致的另一個惡果是, 蒙古人非常缺乏承認自身不足的勇氣,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某種意義上很脆弱,如同堅硬而易碎的瓷器,脆性很大,失敗後容易陷入自卑和自我懷疑,很容易一蹶不 振。蒙古人很容易被盲目的激情所驅使,計划去做一件大事,然而事前卻很少會認真評估其風險和後果,他們認為這種評估是膽怯的表現。如果湊巧做成了,蒙古人 會很驕傲和得意,認為天下所有的事不過如此,個人英雄主義的虛榮會得到很大的滿足;如果失敗了,蒙古人倒是很少像漢人一樣諉過於他人,他會悶頭喝很多酒, 在醉意中自怨自艾下去。
  4、自命不凡的個人英雄主義所導致的第四個惡果是對酒精等麻醉性藥物產生深刻依賴。既然認為自己是英雄,那麼肯定不會 願意過平凡的日子,像個庸人一樣碌碌無為,他總得追求不平凡,追求衝動和刺激,然而現實生活又提供不了太多的冒險機會,這樣,為了從平凡中創造衝動,蒙古 人就會喻形於酒,豪飲無度;酒桌上的競爭,也在一定程度提供了一種戰鬥拼殺的氛圍,能夠充分體現出英雄氣概。我認為這就是蒙古人酗酒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學原 因。當然,蒙古人善飲的原因不僅限於此,寒冷的氣候和單調的生活也許都能提供充足的理由,然而在我看來,前者是更為深刻的原因。從遺傳上來講,還沒有證據 表明蒙古人的身體比別的民族更喜愛酒精和更善於分解酒精,而醫學的有關統計已經表明,蒙古人患肝臟疾病的比例與別的民族相比很高。整個民族集體性的嗜酒如 命的確是一件可悲和可怕的事情,而這種惡習肯定還要對蒙古人的後代和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這裡,我希望和同胞們同溫成吉思汗箴言中反對酗酒 的一段:“酒醉的人,就成了瞎子,他什麼也看不見,他也成了聾子,喊他的時候,他聽不到,他還成了啞巴,有人同他說話時他不能回答。他喝醉了時,就象快要 死的人一樣,他想挺直地坐下也做不到,他象個麻木發呆頭腦受損傷的人。喝酒既無好處,也不增進智慧和勇敢,不會產生善行美德:(在酒醉時人們只會)干壞 事、殺人、吵架。(酒)使人喪失知識、技能,成為他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和事業的障礙。他喪失了明確的途徑,將食物和桌布投入火中,(擲進)水裡。國君嗜酒者 不能主持大事、頒布訓誡和重要的習慣法;將士嗜酒者不能掌管十人隊、百人隊或千人隊;衛士嗜酒者將遭受嚴懲。”

我必興起那殘忍暴躁之民,焚燒你們的屋,劫掠你們的財物和妻女,必令你們傷心哭泣,然後讓你們知道悔改。

——題記


二、魯莽暴躁的尚武精神

誰 都知道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蒙古人所生活的歐亞大陸腹地的草原帶並不是適合耕種的土地,地理環境決定着歷史上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必須是所謂的“逐水草而居”。 然而游牧經濟卻是一種非常單一的經濟,生活中的許多必需品無法從牲畜身上獲得,比如說茶葉、鐵器等等,獲得這些東西有兩種途徑,一個是貿易,一個是掠奪, 而在古代,貿易這種方式是非常脆弱的,它受到氣候、交通、國家/民族關係等太多因素的影響,不如掠奪來得痛快和方便,所以對蒙古人的祖先來說,通過戰爭進 行掠奪,也是一種重要的生產方式。也就是說,並不是蒙古人天生野蠻,只是情非得已,對此,忽必烈有一段話說得非常精闢,大致意思是說,我朝在建立之初,攻 城掠地之後,從不駐守,只是為了獲取有用之物。
可以這樣說,地理環境的制約,游牧的生活方式,通過漫長的歷史沿襲逐漸培養了蒙古人的尚武精神,從而賦予了蒙古人勇猛頑強、活躍粗放的精神氣質,然而,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這種尚武精神也對蒙古人性格中帶來了很多負面因素:
—— 處理事情簡單化,衝動,不考慮後果,認為激情可以解決一切。這個特點是蒙古文化的一種非常突出的特點,也表明它是一種非常感性的文化。衝動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是創造力的源泉,民間故事、詩歌、歌曲作為蒙古人用來傳承文化的主要載體,其優秀和豐富程度是這種寓於衝動之中的創造力的證明。生活在這樣文化中的人們 可能成為最令人敬仰的優秀人物,也可能成為令人憎惡和畏懼的破壞者——蒙古歷史已經說明了這一切。在實施了大規模的征服和屠殺之後,蒙古人的統治對於廣闊 的歐亞大陸貿易和文化的交流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衝動和殘酷,是早期蒙古人成功和短命的統治的最佳解釋。





—— 討厭繁文縟節,和複雜的理性思維;文化教育水平低,卻又看不起文化人;魯莽,豪爽,暴躁,不拘小節,喜歡直來直去;缺乏理性,缺乏冷靜的分析能力和洞察 力,因而也就平庸和遲鈍。蒙古人幾乎不喜歡什麼形而上的、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實際功用的思想,蒙古人在內心深處的哲學是不成文的實用主義,只有對現實生活 有用的思想和技能才會受到重視,所以早期的蒙古人在每攻下一個城市以後,沒有受到屠殺並被帶走的俘虜中一定會包括各種工匠和手藝人。然而使一個社會能夠保 持長久穩定和發展的思想恰恰是那些表面上沒什麼用處的理論,這些理論站在人類思維的背後,通過想象力和建立假說,直接刺激着新方法和新技能的誕生。西方在 文藝復興以後的發達,恰恰是在復活了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列寧曾經清楚的表達過類似的思想,他認為,一個民族要想前進,就一刻也不能 離開理性思維。而這一點認知恰恰是蒙古人所缺乏的。從成吉思汗時代起,蒙古人就沒有重視過教育,也許是那時候的蒙古人認為自己天生就是統治者,只要孔武有 力,就可以取得天下,沒有必要理會軟弱的臭乳酸文,然而幾百年過去了,歷史的發展已經證明,蒙古人的尚武輕文已經給子孫們帶來了無窮的遺害。
   ——殘忍,暴躁,一定程度上的放肆無禮和自由放縱。這些特點幾乎不用多說,人人都知道蒙古人的酒後鬧事是出了名的,他們也很少有耐心去聽觀點不同的人的解 釋,而在歷史上,蒙古人的縱情屠殺也給足夠多的民族的子孫後代提供了憎恨蒙古人的理由,雖然當代世界主流的價值觀念是平等和寬容,但把這種仇恨記憶了幾個 世紀的仍舊大有人在。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漢族人在其早期的典籍,比如說在孔子、老子、墨子等人的思想中,已經發展出了克制個人的情緒和欲望, 遵守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範(所謂‘克己復理’),以及作為君主必須尊重和愛護人民的思想,然而在蒙古人的文化中,卻始終缺乏這一點,有關治國之術,有關成 為一個明智的君主的倫理學,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成吉思汗在西征中,能夠停止其殺戮,是來自於長春真人邱處機的勸告。
   在我所了解的範圍內,與年輕一代的蒙古人有所不同,有些上了歲數的老年蒙古人對於祖先的嗜殺,並由此對成吉思汗持有另一種看法,認為老成吉思汗騎着馬, 揮舞着馬刀東拼西殺,到處播撒蒙古人的種子,每攻下一地,就留下一些蒙古人管理和駐守,在蒙古帝國滅亡以後,這些蒙古子孫就得受人家的報復和壓迫,不是什 麼好事。



蒙古人呵!你天生就只能匍匐在大汗和喇嘛們的腳下嗎?

——題記


  三、奴性的權威主義倫理

   蒙古人倫理觀的來源主要是薩滿教和藏傳佛教。薩滿教的主要特徵之一是祖先崇拜,作為一種經驗主義的學習方式,一代代的蒙古人從祖先處理人際和社會問題的 方式方法中學到做人的規範。而對於藏傳佛教的批判夠多的了,有些學者甚至把它稱作“蒙古之癌”,認為是它使蒙古人變得怯懦和缺乏進取,這在一定意義上是對 的;從另外一個方面說,藏傳佛教畢竟又是蒙古人從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唯一的複雜思想體系,對於蒙古人的哲學和科學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蒙古人的許多 學科、技藝(其中包括醫學)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他的啟發和滋養。對於這兩種倫理觀念對蒙古人人格的不利影響,我們應當說,問題的核心不是在於這些倫理道德 觀念正確與否,而是在於它能否適應變化了的環境。
這兩種觀念帶給蒙古人的所有不利影響的核心就是一種可悲的奴性,這種奴性相對於蒙古人的英雄氣概 來說猶如水之與火,它消滅了為自己和民族奮鬥的、敢於反抗的精神,消滅了民族的自尊心和前進動力。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性格,對於統治者來說,蒙古人是容易統 治的蠻族。“佛是戎神,理當供奉”,意思是說,佛是那些蠻族信仰的神,佛要求他們忍耐和恭順,所以要統治蠻族,就得供奉蠻族所信仰的佛。這樣的民族性格是 蒙古人所不自覺的精神枷鎖,只要蒙古人還保持着這樣的性格,蒙古人就永遠擺脫不了受統治的命運。
前者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對傳統毫 無批判的繼承,對祖先神化的恭敬,以及對祖先缺點的文過飾非。在蒙古人的心目中,那些逝去的祖先都是神明,他們所說的話和遺留下來的傳統都是不可更改的。 基於這樣一種信念,蒙古人的文化表現出很強的僵硬和缺乏變化,當生活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祖先所提供的經驗無法解決新的問題時,這種文化的弱點就會暴露無 遺,就會發生民族整體性的社會適應不良,民族的進步也會受到嚴重的阻礙。毫無疑義的,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在幾個世紀以來沒有發生重大的變化和創新,與這種對 祖先崇拜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毫無理由的因循守舊,缺乏創新的動力,缺乏懷疑權威的勇氣,以及因此而產生的懶惰和自私。蒙古人生活的突出 特點就是混日子,他們不喜歡生活的變化,更不會主動的尋求變化。顯而易見的危機來臨,也不會想到避免;顯而易見的機遇來臨,也不會想到把握。既然祖祖輩輩 都是游牧,今天也沒有什麼理由改變。只要這是祖先定下來的事,即使它在今天看來非常的不合時宜,甚至有些愚蠢,也不能改變,這就叫保護“傳統”。





—— 極端的個人崇拜,對統治者、成功者的盲目追隨。最為明顯的例子是,在蒙古人的群體中,你永遠無法通過理性來說服蒙古人做一件對大家都有利的事情,儘管你的 主意很妙,可行性也很強,但蒙古人對你的說教非常冷淡,你以為自己是缺乏感染力,就進一步的努力說服,你很快就會發現,蒙古人永遠無法通過理性來說服,最 終的結果是,蒙古人都疏遠了你,你似乎在某些方面冒犯了他們。實際上,這並不是你的錯,而是因為在蒙古人中存在一種約定俗成的等級關係,在他們中間,總是 因為個人之間的信任關係而存在一些領導和權威人物,這些人或者是家庭出身比較高貴,或者是比較富有,或者乾脆就是能打架。你如果發現不了這些關係,不能找 到這些頭面人物,說服他們來幫助推進你的計劃,是什麼也幹不成的。
  ——缺乏反省自身的能力。蒙古人把判斷的權利幾乎都交給了自己信任的權威人 物,所以蒙古人也就缺乏了解自己的能力,不善於也不能夠對自己的未來作主。他們把自己的激情和努力全無保留的貢獻給了領導者,但卻無法確定,他們所信任的 權威人物將要把他們帶到哪裡,而承擔這種後果的卻是他們自己。
下面這幾個弱點則是藏傳佛教帶給蒙古人的:
  ——對痛苦和不公正的麻木,奴性的忍耐。在壓迫和暴政面前,蒙古人已經從佛爺的教誨那裡學會了無休止的忍耐,他們認為這會給他們的來生帶來好運,因此他們從不會計較今生的得失。
   ——無原則的善良、人道和柔順,缺乏風險意識的熱情和慷慨。以前曾經看到不少議論,說是蒙古人比較“傻”。所謂“傻”者,我想也就是我們在這剛剛提出的 性格特徵。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在他的散文中也曾提到這種對蒙古人的評價。在我看來,蒙古人的這種性格主要來自蒙古人的古代生活方 式,並在後來被藏傳佛教加以強化。對所有人不加防備的熱情,既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優點,也是我們極大的劣勢,我們既因為這種熱情而受人尊重,也因為這種熱情 而遭受嘲笑。毫無疑義的,這樣的性格在今天這樣的世界上是絕對要吃虧的。然而我們也並不主張我們的同胞們變得奸詐狡猾,逢便宜就占,還是那句話說得好:朋 友來了有好酒,壞人來了有獵槍。
  ——表面化的謙遜恭順和表面化的忠誠和誠實。藏傳佛教對人的謙虛、不炫耀的要求顯然制約了蒙古人的自吹自擂, 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好事。然而可悲的是,蒙古人實際上並沒有理解謙虛和謹慎在道德上有什麼重要性,這種表面文章相反給蒙古人的各拉山頭、自許英雄的內鬥 提供了很多障人耳目的煙幕。

騎士制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隨之而來的是詭辯者、經濟學家和計算機的時代。
    
    ——題記,埃德蒙•伯克的話,引自薩謬爾遜《經濟學》的第一章


四、文化中的重要缺憾

蒙 古人的文化有其脆弱性或者說弱點,當代的蒙古子孫們對此也有不少扼腕痛惜的人士,我實在不知道蒙古同胞們會對我這篇文章做出什麼反應,說實在話,我也是要 冒一點的風險的。有人對我說,蒙古人現在本來就沒有什麼自信心,你再一批判,蒙古人就更無地自容了。我的看法是,民族之病已經久矣,我們不能因為怕疼,就 拒絕醫治,所謂“諱疾忌醫”,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如果說蒙古同胞們在讀了這篇拙文以後,能夠有所動容動心,那麼實在是科爾沁夫的大幸,更是民族的大幸。
簡 單的說,在我看來,蒙古文化的改良/改造需要的正是有頭腦的、開明的蒙古族知識分子作為開路先鋒,他們處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外來文化的臨界點上,通過自己 的體驗和對比,找到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缺憾,教導自己的同胞,接受這些對於自己民族的批評,才能對蒙古民族的延續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從我的觀察來看,現代蒙古文化至少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憾。這些缺憾的彌補,非常需要蒙古族知識分子們從外來文化中介紹吸收到蒙古文化中來。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是需要一批人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的:
   1、缺乏辯證思維,不知變通和計謀。辯證思維是人類思維最高的形式,在這方面,或許蒙醫學的理論會是個突破口;它是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可惜的是長 久以來沒有超越醫學進而指導蒙古人的思維。要知道,如果說我們沒有什麼現實的資源可以利用,那麼頭腦就是最有用的資源了。
  2、西方式的人文和 科學精神。事實上,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民族是在學習了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的思想以後才獲得社會文化和經濟的重大發展的,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文化發展有兩個主 要特徵:一個是人道主義或者說人文主義,對人的尊重,對人的創造力的尊重;一個是對事物客觀的科學態度。這不是說用西方文化取代蒙古人自己的文化,世界上 還沒有哪個國家因為學習西方而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文化。從本質上說,文化沒有正宗不正宗的,蒙古人自己的文化難道都是蒙古人原創的嗎?要知道,藏傳佛教就是 借鑑來的呵。早期蒙古人與現代蒙古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能夠開明的吸收和包容不同的文化,這也是我們的祖先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市場化的思維。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為止發展出的運行最為成功的經濟制度,蒙古人不能無視全球化的市場經濟對自己民族命運的影響。
醒來吧!蒙古人們!為了你自己和你所摯愛的民族。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香椿樹:毛澤東對諸葛亮的佩服與不佩服
2008: 這個叫什麼“定理”的,真不是個東西。
2007: zt: 楊開慧的慘死與共產黨對地主的屠殺
2007: zt: 我給毛澤東當了23年廚師
2006: 木心:魯迅祭 虔誠的閱讀才是深沉的紀
2006: 朱學勤:魯迅的思想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