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高伐林: 探究歷史,先“倒空杯中水”
送交者: 高伐林 2010年07月05日16:07:29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漢語“歷史”由“歷”和“史”組成,即“對過去的公正記錄”(據《說文解字》:歷,過也,傳也;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我心目中的歷史,更接近將英語“歷史”一詞拆字——history拆開來就是his story(他的故事):歷史,不是無數人經歷的集合,而就是“他(她)”的生命流程、所見所聞


◆高伐林


  2004年2月,多維媒體集團總裁兼總編輯何頻先生轉給我一封電子郵件,說:“你們新澤西這位是什麼人,怎麼發這麼大的火?”我一看,電子郵件中劈頭就說:“最近貴報發表《陳璧君:牢底坐穿的女人》一文,完全是一派胡言。”隨後“污衊革命黨先烈”“對讀者毫不負責”的指斥接二連三,火氣的確不小!
  一看信末署名:“讀者何重光”,我明白了。
  我對何頻說:我在新澤西華人舉行文化活動中結識這位女士,但還沒有機會深談,她是汪精衛、陳璧君的外孫女。平時她待人接物很有禮貌啊,再說國人批汪已經60來年了,她們家應該早已習慣義憤填膺的聲討了,這次反應卻如此激烈,必有內情。
  何頻就索性委託給我:那就請你幫忙去徵求意見:她說我們轉載國內的這篇文章是“一派胡言”,那麼她了解的真相是什麼呢?
  毫無思想準備地倉促上陣,便是我與許多歷史名人、歷史事件結緣的開始——說不定,這甚至是我人生軌跡的轉折點,就這樣跌進歷史門坎,後半輩子就一隻腳門裡,一隻腳門外了。
  在此之前,不是沒有接觸過探討歷史。就在前一年,我跟記錄片《八九點鐘的太陽》的製作者之一卡瑪談過,跟《文革受難者》的策劃人王友琴博士談過,沉浸在“文革”血淚交迸的歲月之中。但是那畢竟還是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年華,關注的落腳點也畢竟還是現實。而這次攪動的,不折不扣就是塵封的史頁,比成為時下熱點的“文革”“反右”都要早,一直上溯到抗日戰爭、辛亥革命。
  有了無數次交談——通電話,寫電子郵件,登門拜訪當面討論,與年滿花甲的何重光夫婦談,與她年近九旬的父母、汪精衛的女兒女婿汪文惺、何孟恆(何文杰)兩位老人談。談了還要看,很榮幸得到被訪者的信任,他們搬出了成疊的史料,攤開了成摞的照片,擺出了成打的線索……
  說“得到信任”,當然不意味着站在被訪者立場上,成為其忠實的代言人;而是要站在獨立立場上,成為他們認真的對話者。作為歷史人物的直系後裔,他們對其先輩會有基於血緣和親情的情感傾向,會有自己特定視野與角度的認識局限,這既難以避免,也無可厚非。但是我作為一個歷史真相的探索者,應該有自己清醒的認識。一開始,我就對汪、何兩位老人說:對採訪者的要求,是儘量客觀;對被採訪者的請求,是儘量理性。他們對此完全理解和認同。事實上,以他們的人生經歷,並不需要誰跟着他們回憶的喜怒哀樂而隨聲附和,需要的是這樣的人:既能與他們一起“重返”歷史現場審視蛛絲馬跡,又能站到今天的高度來俯瞰來路,條分縷析。我的自我角色定位能被他們高度認同,對我的盤根究底連串質疑,他們也就不以為忤,反而求之不得了。
  對於他們所講的內容,還要去廣泛查閱各種史料,相比照、相印證。事實上,這也是採訪對象再三的要求,他們多次對我說過:你不能光聽我們的,要去查閱更多資料,尤其是原始資料。於是,除了自家圖書派上用場,我也成了附近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的頻頻造訪者;回國更是到書店和出版社搜求,不辭勞苦搬到美國。
  實話實說,心中有幾分興奮:汪精衛作為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人物,由於其政治抉擇給其名聲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並沒有得到歷史學界全面深入的研究。這個名字已經成為“千夫所指”的象徵符號了,怎麼罵他都可以無所畏懼,學者要研究他卻不免有所顧忌,“口將言而囁嚅”。這就給我這樣半路出家、沒有包袱的“歷史實習生”留下空間。何況,有親屬知情人能夠提供若干第一手資料,這是稍縱即逝的機會啊!
  興奮歸興奮,真一涉足,卻大吃一驚:任何一個看來不大的歷史專題,典籍論述都汗牛充棟,學有專攻的專家窮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全部讀遍;即便是汪精衛這樣並未得到學者充分重視的歷史人物,官史野史、正傳軼聞,也不僅以其數量繁多讓人氣餒,更以其真偽混雜讓人束手。
  最艱巨的,還在於清理自己的觀念。突破官方禁區易,挑戰民眾思維定勢難,而我自己正是民眾一員,與所有同胞一樣,我自己就有十分堅固的思維定勢,對歷史事件和人物,早已經被灌輸了一腦子“忠奸”“善惡”的預設觀念。歷屆執掌權柄者,為了證明其權力來源的合理合法,遵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邏輯,妖魔化政敵,壟斷了大量的史料,掩蓋了大量的史實,對於掩蓋不了的也儘量加以簡單化的詮釋。這就使包括我在內的處在信息缺乏環境中的中國民眾,只能將活生生的歷史人物,按照京劇臉譜的方式,分門別類,非紅即黑,歸類的標準,也只能跟隨權力者的評價“官雲亦云”。
  正如禪宗和西哲用不同方式說過的同一道理:一個杯子裝滿了水,是不可能再向裡面倒進任何水的。於是我的採訪過程,就成了不斷用新的“水”(信息)來替換原來的“水”(固有預設觀念)的過程。或許對我來說,這也是採訪歷史事件知情者和名人後裔的又一重吸引力:它能夠讓我跳出原來的位置,從新的視角觀察,不斷挑戰、不斷超越我自己頭腦中的成見。
  就這樣,從澄清汪精衛的“緋聞”開始,隨後采寫汪精衛河內被刺事件之謎,汪精衛之死和遺囑真假、汪精衛與張學良爭論始末、汪精衛從“容共”到“反共”……手上還有三四個關於汪精衛的專題正在進行。采寫的人物範圍也不斷擴大,以前我也常說新澤西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卻沒有想到,就在我居住地點周圍不大的地域內,竟有如此之多的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歷史人物的知情人,題材“自動”源源不斷地送上門來。
  歷史是什麼?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方石碑,一堆竹簡,一摞發黃的照片和檔案,一些辭書的條目……而對我來說,歷史就是眼前這一位皺紋深刻的老者,就是他或她沉緬於往事的眼神、緩緩敘述的話語、或長或短的停頓。如果說,漢語“歷史”由“歷”和“史”組成,即“對過去的公正記錄”(據《說文解字》:歷,過也,傳也;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那麼我心目中的歷史,更接近將英語“歷史”一詞拆字——history拆開來就是his story(他的故事):歷史,不是無數人經歷的集合,而就是“他(她)”這一個人的生命流程、所見所聞。
  採訪時或許沒有多想,但事後不無驚異地發現:這些選題居然都與汪精衛選題類似,都隱含着對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的現成定論的某種質疑、挑戰甚至顛覆——原來,並不是所有“他(她)的故事”都同等對我有吸引力!對僅僅用某個人的經歷去驗證、去重申公認結論的選題,自己實際上興味索然,已經有成萬上億的人這麼說過的話,何必再去記錄某一位老人大同小異的話?既然“歷史意味著一種貫穿‘過去’、‘現在’與‘將來’的事件聯繫和作用聯繫”(海德格爾),既然“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那麼,我的採訪的價值所在,正在於去挖掘或者放大“這一個”老人的聲音,去仔細查看並搖撼那些既定公論的基石,去嘗試改變過去的事件影響現在和將來的方式。
  2004年到2006年,我關於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歷史人物的知情人的採訪,都發表在多維集團旗下的各種媒體——《多維月刊》、《多維時報》和多維新聞網,有一些經過刪節後也被大陸媒體採用。多維提供給我充分的自由:負責人所要求於我的,只是要符合專業規範,而在採訪人選、課題、觀點、篇幅上,概不干預;多維旗下各家媒體的記者、編輯、排版美術人員,表現出可貴的團隊精神,給予了切實有效的協助和支持,從提供參考文獻、採訪線索,到指點我提問的技巧,批評我表述的不足,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也要感謝明鏡出版社給予我這樣一個機會,選出兩年多來的這些採訪文稿匯集成冊出版。
  當然,最應該感謝的,是所有接受我採訪的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歷史人物的知情人,是所有認真傾聽、熱情討論的讀者。
  要說明的是,這本書所收錄的,均為我自己採訪撰寫,重在記述有關歷史人物命運(及其家庭、後代遭遇)的文章,有些在意圖上另有側重(例如闡述某種見解,或者側重談現實課題)的專訪,以及由我提問、由採訪對象作書面回答的文稿,儘管各有價值,就不選入了。還要說明:我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學者,這些記錄歷史事件當事人和名人後裔講述往事的文章,肯定不夠格列為專業正規的論述。不過,我心中所懸的,是“儘量真實準確”這麼一個專業標杆,自我要求,是至少從我的筆下,儘可能不再傳遞不準確的信息,以訛傳訛。若能給真正的專家提供一點繼續探究的新線索,給廣大的讀者開闢一個重新思考的新視角,這些文字也就算沒有白寫。至於其中的錯謬之處,一定少不了,還望方家給以批評斧正!
  2004年12月寫,2006年6月11日修改,用作《歷史塵埃》(明鏡出版社)一書的代後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大洪水的故事和猶太人為啥遭到懲罰
2009: 彭梅秀事件:劉少奇與一個女大隊書記的
2008: 千百萬年的迷:中國人屬於什麼人種?
2008: 美國開國先賢解釋保守主義 zt
2006: 俺為什麼不相信美國媒體對中印的報道
2006: 誰說國軍是飯桶?整11師曾大敗解放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