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揭批聖賢的三種境界
送交者: 信濟 2010年07月10日13:43:5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揭批聖賢的三種境界

 

作者:信濟              [http://blog.creaders.net/xinjilong/]

 

大家知道,信濟是探求聖賢大體以應世變的新儒家學者,那麼我對當前海內外常見的詆毀聖賢的議論自然也有所留心。這一篇我就歷數一下揭批儒家聖賢與傳統文化的三種境界。

 

先來說說最高境界。

這種境界之所以高,是因為其簡潔明快、直指人心,如同棒喝罵街卻又不見得帶髒字,而且足以令對手啞口無言。以王朔的言論為代表,只一句話就夠了:“孔老二太不是東西了!”(1)比如談話的對手是信濟,信濟會做何回答呢?孔老二雖然不好聽,但孔子確實行二,人家不尊重孔子所以就願意那麼叫,你能怎麼辦?太不是東西像是罵人,但人家是有所指的,就是要兩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為現代中國的所有社會問題負責,這是人家的政見,定了型了,難以改變,也難以反駁。反駁的話,人家這麼一句,你一百句都打不住,太不經濟。即使硬駁回去,總不能說孔子是東西吧?就是反唇相譏也不容易抓住突破口,因為人家談的是古人,就人身攻擊了你又能怎麼辦?所以碰到這種揭批法,信濟也只能搖頭微笑嘆息而已了,這就叫令對手啞口無言。

王朔是我少年時代相當喜歡的一個作家。這人最大的優點是既講實際又特別真誠——玩世不恭只是表面——其次是聰明勁兒和貧嘴。他的形式立場是右派公眾知識分子,為整個作家行業爭版權曾出了大力,但骨子裡還是個理想主義殘餘尚存的左派,對弱勢群體充滿真摯的同情。孔老二這個詞也不是他發明的,而是當初破四舊和批林批孔時代的慣用語——那時王朔正年輕。

這種境界、這套思路,從根子上說還得溯源於魯迅以及他的第一篇諷喻小說《狂人日記》,溯源於那個從史書的滿紙仁義道德里看出“吃人”二字的狂人,而魯迅不僅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更是中國左翼思想的鼻祖。

如果去毛澤東旗幟網或者華岳論壇這些非常嚴肅、非常熱忱的左派網站看看,最高境界的揭批觸目儘是。沒有人能扛的住這種揭批,信濟也扛不住。不需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只要接受左派對傳統的那一套灌輸,然後開罵,就行了——連魯迅和毛公都說了,還會有錯嗎?中國近代落伍難道孔老二因為老就不應該負責嗎?即使你死了兩千多年了,也要讓你永世不得翻身!

這種境界是左派和形右實左派的專利,右派也學了些,但總歸不如左派昂揚傳神。

 

接着我再來說說揭批聖賢的次高境界。

這種境界要稍微繁瑣一些,本人要動一動腦筋、做一做分析,要運用據說一般中國人缺乏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因為有西方“普世價值”做堅強後盾,其正確性是有保障的,所以也能令對手不易辯駁。比如最近號稱打工皇帝的唐駿被學術打假專業戶方舟子揭發學歷與專利造假,引發整個社會對誠信與學歷的價值思考。其中有一篇特別出色的文章,作者莫之許,是位知名右翼學者,網易專欄作家,文章題目是《中國社會除了成功,別無信仰》(2)。文章認為醜聞的背後是追逐現世功利的社會潮流,根源出在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中國文化太過推崇現世價值,包括天道在內的超越價值軟弱無力,而且自相矛盾,出路則是進一步接受現代西方文明的洗禮(或曰全盤西化),學習美國以基督教為優先,才能確立誠信相對於功利的超然價值,否則仍然打不破除了成功別無信仰的浮躁世風。

這是迄今為止討論唐駿醜聞的文章中最深刻的一篇,因為它把着力點放在了醜聞的文化根源上,並且言之成理。雖然沒有直接揭批聖賢,但對儒家文化的貶低與對西方文化的推崇都證據確鑿,足以說服不包括信濟的多數國人,很多信濟的右派朋友們和基督徒朋友們更是要叫好了,一些反華極右派則可能陰騭一笑然後說:“學也沒戲,我就看中國怎麼鬧笑話就行了。”

在這個具體的問題上,一貫收拾反華極右不遺餘力的信濟卻難得的與論敵們站在了一起——我也認為先生這意見毫無實現的可能,勉強實現只有鬧笑話,而且分析本身就不能成立,雖然粗看上去頗有道理。

為什麼呢?這就好比美國醫生對中國產婦說:你的體質太弱了,孩子生下來了,就要多鍛煉,不能偷懶,這樣才恢復的快。孕婦照做了。結果呢?無非落下一身的毛病。可這不是醫生的錯呀!美國產婦那麼做就沒事,怎麼偏偏你中國產婦就不行呢?還是你體質太差,怪不了別人啊!醫生的辦法是好的,是普世的,壞就壞在這病人的身體素質太胡來!

且不說儒家文化之長處恰恰在於不涉玄虛的現世超越,請問當代中國社會的浮躁是秉持聖賢之道造成的,還是草率的拋棄了聖賢之道造成的?聖賢設立的傳統不能應世變,是後來人改良無能造成的,與傳統與聖賢何干?硬拿些洋藥方來生吞活剝,不管用了、失效了,又責怪中國人民不講邏輯、不懂民主,有勁嗎?

儒家傳統是聖賢為中國量身打造的傳統,雖然過時了,但只要中國仍然是中國,中國人民仍然是中國人民,那傳統就仍然是中國文化現代化不可取代的基石。看不到這一點,光知道拿所謂普世價值誇誇其談,那麼不僅信濟輩不能被說服,就連反華極右派也會竊笑。

所以說,這種揭批境界是右派的專利,也可以算是國內智識界的主流,但說服力終究有限。

 

最後,我來談談揭批聖賢的第三境界。

這種境界最繁瑣,非預先相當熟悉卻又不求甚解儒家才行。滿足這樣苛刻要求的人,往往看起來既不像左派,也不像右派,卻是些與信濟頗為相似的儒學研究者。與信濟的區別在於:他們通常是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對傳統學術研究有興趣但更將其視為飯碗,所以僅僅是研究,並無信仰可言,更無行動跟進。

這種境界的揭批通常沒有前兩種有力,因為現在這社會,誰耐煩聽你講那許多?就算聽,也會優先聽些普世的,像儒家孔老二這些面目可憎的破玩意兒,既然你自己也看不大上,你還說什麼勁啊?省了吧!當然,因為這社會再浮躁,也總會有些熱愛知識的人們,所以這揭批法也還是有些市場,光那些出自經典的引文就足以把從未讀過經典的普通人砸暈,就手做些錯誤理解或者故意歪曲的解釋,那大家讀起來也當權威一樣,最後還不是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呀?

比如最近有一位學者在萬維史地論壇連續推出萬言大作,鼓吹廢孔子之聖而復周公之學,實際上還是要顛覆傳統的價值,只是顛覆的比較委婉,只揭批孔子而不廢儒家,好像沒了孔子儒家還是儒家一樣,不知他究竟要幹什麼。此君網名艾畦,本名熊洪,曾先後就讀北大哲學系和南開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得算師出名門,後移居加拿大,現為自由作家。此番他推出的第一篇作品 《儒學——孔孟之道還是周孔之道?》(3)就把我驚着了,因為他引了很多文獻以證明孔子的錯誤,而實際上他給出的文獻解釋太多不靠譜,而且往往是關鍵地方不靠譜,所以其結論靠不靠譜就可知了。我曾想過寫一篇專文批評,但後來看他推出大作的速度,明顯是有備而來,就放棄了——我還得忙別的呢。本文只擇要指出,因為比較枯燥,所以附在後面,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原文很長,問題極多,我只是就言涉孔子之大處說了說,其他錯誤就忽略了。不過通過我的評論讀者也會有個印象,就是這位科班出身的國學師傅的水平也太夾生了,他的書是怎麼讀的?書讀的那麼膚淺,可是就敢那麼不着邊際的揭批孔子,倒好像是命題作文,反正賴不掉,只得強不知以為知。可這當然不是命題作文,那麼就是一個心態問題了。好讀書又滿足於不求甚解,又因着這不求甚解的廣涉博覽而動輒誇誇其談指摘聖賢,這正是國內科班出身的國學家們的常見浮躁,也許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完全陷進那些過時的傳統文化、還是能夠“與時俱進”的吧!

 

       三種揭批聖賢的境界都談過了,總結一下。無論是左派、右派還是國學師傅,在揭批聖賢之前都不理解聖賢的為人、聖賢發言的背景與當今中國的需要,所以才能那麼信口開河。

我以前也講過,信濟本人對周公、孔子認同九分,對曾子認同七八分,孟子、荀子六七分,朱子、陽明五六分,這既是相對我所領會的聖賢大體而言,也是相對於當今中國的需要而言。傳統儒家之所以被那三派揭批,無非是因為一時不能應對現代化的衝擊,然後百餘年間的先賢們才病急亂投醫,匆匆忙忙把為自家量身打造價值的聖賢砸爛,從世界各地另請聖賢,卻不料請來請去都像前文的那個美國大夫一樣非讓中國產婦怪自己身體不好不可——問題是我身體好找你幹嘛?所以歸根到底,只要不肯忽略中國的國情,就還是要把砸爛的聖賢重新扶起來,把價值真空填補填補。當然,這新扶起來的聖賢就應該已不是當初的聖賢了,而是現代化的聖賢大體,足可十分認同。既如此,左派也罷,右派也罷,國學師傅也罷,應該都可以真正有所依歸了,而那三種境界,自然也可以壽終正寢了。(4

 

附:艾畦《儒學——孔孟之道還是周孔之道?》之勘誤舉要

一、孔子晚年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那可不是什麼“迭經坎坷,身心俱疲”,更無“傷感”可言,而是表達了一位聖賢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與堅定信念,雖體衰而不稍減。

二、周公與孔子的觀點當然不盡一致,自然是因為二聖所居時代不同,地位不同,所以前者作其制,後者述其旨,但若論聖賢大體,並無大異。周公的重德與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理是一樣的,硬區分民本君本純屬亂講。周公身歷殷周革命,當然對革命的正義有說證明,但孔子的時代沒有革命的條件,當然就要維護秩序。並且孔子是一貫的認為秩序能夠維護總要維護,改良統治便是,因為殷得天下與周得天下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所以他才讚美諫周伐殷的伯夷、叔齊和急於樹德不急於革命的周文王,這與周公制禮作樂的初衷有何矛盾?至於說孔子誇大仁義道德的作用,更是笑談——仁義道德的作用用的着誇才大嗎?孔子講足信第一,足食第二,足兵第三,仁義道德固然居首,又何嘗廢棄其他?至於以君君臣臣為“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真正是臆想了。

三、以孔子不採《逸周書·諡法》入《尚書》,證明孔子反對限制君權,更是莫名其妙。《逸周書》體例基本上是志令,即規章制度,而《尚書》體例基本上是誥誓,即君臣言論,根本就是兩本書。就好像因為《史記》中沒有包括《楚辭·天問》就指責司馬遷不尊重文學和宇宙思辨,這不是開玩笑嗎?

四、所引《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孔子就晉大夫鑄鼎為刑而嘆晉將亡之事,正表明了孔子維護周禮的道理和對現實發展的預見性。晉國有法失度,朝野無禮,方釀成變亂,這是任何一個尚可穩定發展的王朝與時代所不希望發生的,也是孔子所竭力避免的,這與趨炎附勢有什麼關係?

五、《春秋》令亂臣賊子懼就夠了,因為同為孔子編選的《尚書》令昏主君警。以孔子編前者說明孔子不講原則的一味維護君主,真不知是什麼邏輯。

六、《左傳·宣公九年》陳國君臣淫亂、勸諫者反被殺之事,孔子引《詩經·大雅·板》“民之多辟(僻),無自立辟”以說明勸諫者不能因勢利導才會取禍於亂國,因為《板》一詩全篇都在勸諫厲王順天愛民,不可妄自興作,即使世風多弊,也只能因着天命慢慢引導,貿然自立章程只會壞事。這哪裡有孔子偏袒昏君責備賢臣的意思?無非哀賢臣命乖而總結教訓而已。

七、《荀子·修身篇》中“至忠為賊”一語,不是說太忠誠就是禍害,這種理解是典型的斷章取義。結合上下文,荀子說的是小人“諂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也就是說小人把好人壞人顛倒,自然沒有好下場。這個錯誤真的是太低級,充分說明了作者對經典文獻的不嚴肅態度。我本人也不主張死扣字眼、執著文本,但要抓聖賢大體,沒有一個對經典文本的嚴肅態度,閉着眼睛胡說總是不行的。

八、拿一個無知的選美小姐把孔子與confusion混淆來做孔子造成思想混亂的註腳,太太太無厘頭了吧?!

 

1:鳳凰會客廳200732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872284.shtml

網上也有視頻,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去找找。

2http://news.163.com/10/0709/09/6B50OU1F00012Q9L.html

3http://bbs.creaders.net/history/bbsviewer.php?trd_id=491969

4近百年來,國人不理解聖賢、詆毀聖賢,已成習慣,反而一些具有開放思想的西方學者能夠充分的欣賞中國聖賢的偉大及其對東亞現代化的結構性影響。專業漢學家就不說了,我手邊恰好有一本Huston Smith The World’s Religions”(人的宗教),是本宗教比較的暢銷普及書,作者是個蘇州出生的美國人。剛翻過關於儒家的一章,寫的非常深入通透,對於未來的發展也沒有強不知以為知,但因為日本現代化的良序美俗而表示了謹慎的樂觀。當然,中國比日本複雜,但這種以小見大的方法還是可取的。推薦盲目崇拜基督教和民主自由偉力的朋友們也看看這本書。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冒個泡泡,這裡除樂傳教的多樂些之外和
2009: 大家注意了沒有, 那個反毛“無錫” 這
2008: 志願軍究竟在朝鮮戰爭犧牲了多少
2008: 陽光在多城: 張戎筆下的毛澤東(10)
2006: 毛澤東與他的救命恩人李九鼻子
2006: 羅馬的故事 - 羅馬共和國的內政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