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伐林: 當年攜琴出逃,死後夫婦海歸 |
送交者: 高伐林 2010年07月17日15:42:1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上海作家陸幸生曾說過:當代中國樂壇四位偉大音樂家,除了賀綠汀死在祖國,其他三位都死在異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作曲者聶耳,1939年7月17日23歲時長眠於日本海灘;《黃河大合唱》作曲者冼星海,1945年10月30日40歲時逝世在蘇聯;馬思聰,1987年5月20日76歲時永訣於美國費城。20年後才魂歸故里
“文革”中不堪迫害和侮辱而被迫出逃美國的中國著名音樂家、前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逝世20周年後魂歸故里。他與夫人王慕理的骨灰,在2007年12月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活動期間移回故鄉廣州。12月9日下午,在美國費城附近的華盛頓公墓,舉行了啟陵儀式——我起先聽成了“起靈儀式”,似也通。 馬思聰的兒子馬如龍、外甥女汪鎮美、汪鎮平和她們的夫婿,以及外孫黃剛、外孫女Nina 吉,還有生前友好、中央音樂學院在美校友近60人,從全美各地趕來參加儀式,為他們尊敬的長輩、音樂大師、老院長回到故鄉送行。 馬思聰的外甥女婿蕭燕提前告訴了我這個消息,於是我們夫婦屆時也前往參加。拍了幾張照片,見證這個難忘的時刻。 玫瑰、菊花簇擁着中國著名音樂家、前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與夫人王慕理的骨灰盒和照片。(高伐林攝) 馬思聰夫婦的生前友好、學生紛紛發言緬懷藝術大師:他的藝術成就和熱愛中華民族、眷戀悠久傳統的情懷,以及他誨人不倦、愛才育才的故事。(高伐林攝) 全世界最年輕的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獲得者陳曦與他的同伴王霄,演奏馬思聰《雙小提琴協奏曲》,如泣如訴。據他介紹,國內甫出版《馬思聰全集》規模宏大,全面展示馬思聰的才華造詣,其中小提琴曲就有二十多首,他應邀錄製了其中六、七首代表作。(高伐林攝) 馬思聰夫婦的骨灰長期以來存放在這裡。(高伐林攝) 馬思聰的女兒,當年幫助他出逃的馬瑞雪於2002年因病去世,骨灰盒也存放於此。(高伐林攝) 馬思聰的兒子馬如龍護送骨灰回國。(高伐林攝) 參加馬思聰夫婦啟陵儀式者合影。(蕭燕攝) 上海報告文學作家陸幸生在報告文學《馬思聰:把每個音符獻給祖國》中曾說過:當代中國樂壇擁有四位偉大的音樂家,除了賀綠汀死在祖國,其他三位卻都死在異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作曲者聶耳,1939年7月17日23歲時長眠於日本海灘;《黃河大合唱》作曲者冼星海,1945年10月30日40歲時逝世在蘇聯;馬思聰,1987年5月20日76歲時永訣於美國費城。 馬思聰,廣東海豐人。兩次赴法國主修小提琴和學習作曲。1932年,創辦私立廣州音樂學院並任院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曾任雲南中山大學教授、重慶中華交響樂團指揮。1946年,應邀任台灣交響樂團客席指揮,演出所作《第一交響曲》。後在滬、穗、港等地從事音樂活動。作品有《第一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綏遠組曲》(內分三章:一、史詩;二、思鄉曲;三、塞外舞曲)、《祖國》、《春天》、《第二交響曲》、管弦樂《山林之歌》、《晚霞》、歌劇《熱碧亞》、管弦樂《阿美組曲》等。 馬思聰上世紀30年代在法國留學時獲得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在250年前製作的小提琴,全世界已所存無幾,一把在梅紐因手裡,一把就在馬思聰手裡。這是他最心愛之物,不論走到哪裡都攜帶着它。 “文革”中,馬思聰受到非人的凌辱,起靈儀式上與會者回憶了馬思聰在“文革”中受到百般迫害,當時受到蠱惑的紅衛兵說:“你姓馬,你就應該吃草!”逼着這位德高望重的院長趴到地上啃草。他無處容身,被迫於1967年1月攜家眷和心愛的小提琴逃離大陸,經香港逃到美國,在費城地區居住了近20年。 陸幸生的報告文學對出逃的這一段經過講得很詳細: 1966年年末,馬思聰小女兒馬瑞雪“潛回”北京,見到滿頭灰發的憔悴父親。女兒把準備到香港避風養病的計劃和盤托出,馬思聰即刻拒絕。馬思聰回答:他一生坦蕩,無愧於世,不走此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爭執,女兒改換說法,先回廣州市,再到南海縣,休息養病,觀望形勢。身心處於極度疲憊和失望中的馬思聰,終於同意了,“走吧”。 馬思聰以肝病復發為由,向看守人員請假,回家休息一周,獲得批准。馬思聰攜琴坐火車南下。 有一條船,在南方的海面上等候着馬思聰的女兒。 這個消息令馬思聰心煩意亂,舉棋不定。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麼回北京繼續過那日遭凌辱、夜做惡夢,生死未卜的日子;要麼逃離塵囂、遠離災難,以求生存。馬思聰陷入命運抉擇的兩難之中。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馬思聰最終作出一生中最為痛苦的決定。 1967年1月15日夜晚,馬思聰攜帶着他那把至愛的小提琴,與妻子、子女,登上廣州新港漁輪修配廠的002號電動船,悄然出海,往香港方向駛去,16日凌晨到達香港九龍的海灘。 偷渡蛇頭做的是生意,他不管你是馬思聰還是老百姓,他也不想知道你是誰,這還少了風險;他要的就是錢。那時候,偷渡去香港,一個人的費用是一萬元人民幣,如果是舉家出走,一家再加一萬。“這時候的馬思聰一家人,身無分文”,與蛇頭說好,由馬家在香港的親戚“付錢”。 馬思聰一家人在海岸邊的岩洞與親戚見面,商定:香港也並非久留之地,只有去投靠在1948年已定居美國的胞弟。這位親戚來到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其後兩天,英國領事和美國領事,來到這位親戚家中,“一邊錄音,一邊記錄”。20日中午,兩位領事再度來到親戚家,帶領馬思聰全家來到莎士比亞大廈略作梳洗,再次乘坐美國領事館的轎車,駛進啟德機場。美國領事和馬思聰家人坐在了頭等艙位。 第二年4月12日,馬思聰與弟弟在紐約露面,馬思聰說: 我個人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國當前發生的悲劇比較起來,完全是微不足道的,眼下還在那兒繼續着的所謂“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所出現的殘酷、強暴、無知和瘋狂程度,是17年來所沒有的……去年夏秋所發生的事件,使我完全陷入了絕望,並迫使我和我的家屬像乞丐一樣在各處流浪,成了漂泊四方的“飢餓的幽靈”。 馬思聰夫婦出走後,公安部寫了《關於馬思聰投敵案請示報告》,嚴厲徹查,幾十人被牽連入獄。馬思聰在上海的二哥跳樓身亡,岳母、侄女和廚師相繼被迫害致死。 1984年10月,中央音樂學院向公安部、文化部提交了三份報告:申請給馬思聰“落實政策”平反。當年11月,當年的學生會主席,時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吳祖強,到美國拜訪老院長。這是馬思聰在離開祖國18年後見到的,第一位以官方身份前來拜訪的大陸來人。 被罵作“叛國投敵”十惡不赦的馬思聰,作品終於在國內演奏。他與國內音樂界故交恢復聯繫,他多方努力,將凝聚心血的作品更多地介紹給國內同胞。馬思聰說:我要把每一個音符獻給祖國。 馬思聰因種種原因,錯過了回國探訪的時機。 1987年3月,馬思聰感冒住院,病發初期,他本人及家人都認為並不嚴重,但後轉為肺炎並引發了心臟病,決定開刀,醫生們也認為手術會成功。沒想到,5月20日,他竟然病逝於手術台上,享年76歲。馬思聰本人完全沒有想到要“留遺言”,家人也完全沒有絲毫思想上的準備。 馬思聰去世後,骨灰一直安放於華盛頓公墓內;他的女兒馬瑞雪於2002年病逝,骨灰也安放在這裡。 2001年10月29日,“馬思聰藝術館”籌建辦公室在廣州掛牌。2002年初,廣州市文化局和廣州市藝術博物院派員赴美國費城,馬氏後人將馬思聰遺物中最重要的兩把小提琴(其中之一就是前面說到的那把珍貴的小提琴)和1400多頁手稿,捐贈給家鄉來的客人。 馬思聰本人是否表達過葉落歸 根?骨灰回到故鄉,是否馬思聰的遺願?馬思聰的外甥女汪鎮美告訴我,可以說沒有,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馬思聰去世事出突然,根本沒有想到他會上了手術台而下不來,就此撒手人寰,他沒有來得及留下任何遺言。但親屬相信,回國聽到他譜出的旋律在故鄉同胞中迴旋,是他們兩老的心願。 據知情人介紹,馬思聰夫婦骨灰回國的經過是這樣的:2006年,國內一個訪問團來到美國,其中有一位音樂雜誌的負責人,與馬思聰妹妹的女婿曾是同學。他特意前往拜謁馬思聰先生的陵墓,他建議馬氏後人:馬思聰是中國偉大的音樂家,逝世有18年了,應該葉落歸根;你們全家是否可以好好地考慮一下,讓馬思聰先生的骨灰“回去”? 馬思聰在費城的後人聚會做出決定:父親該回國了,該回家了。馬思聰唯一的兒子馬如龍當面委託,請這位朋友回國後,全權處理此事。這位朋友回到北京,以馬如龍的名義,寫下書面申請,提出馬思聰骨灰回國安葬事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批示:請文化部研辦。 2007年,是馬思聰誕辰95周年、逝世20周年,在廣州和北京兩地分別舉辦《馬思聰全集》首發式、馬思聰銅像揭幕剪彩、及紀念音樂會、研討會等多項活動。馬思聰及夫人的骨灰,啟程由親友護送回廣州,他在中國各地的親友都在廣州團聚迎接;中國無數民眾,迎迓這位音樂大師經歷過那麼多磨難坎坷、奉獻出那麼多藝術精品之後,最終安眠於故里。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9: |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二) | |
2009: | 湖南人與近現代新疆(1) | |
2008: | 日本的鋼鐵大躍進與中國早期的洋奴爬行 | |
2008: | 毛澤東論多黨輪流執政和一黨獨裁的合理 | |
2006: | 往事並不如煙: 張志新慘遭割斷喉管的細 | |
2006: | 先總統蔣公論民主集權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