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扶共工天傾?⑴ 廟堂不倒周山。⑵ 且由亂幟舞成瀾,⑶ 月陌但憂牛喘。⑷
壯志少年東渡, 凌雲老鳳涅磐。 銀河落淚漫江灣, 一陣驚雷呼喚。 (“扶”字出,任之。)
註: ⑴ 共工: ---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 毛澤東在1931年填了一首《漁家傲》: 最好他自己加了按語說:“諸說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訓》,共工是勝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西南,故水潦塵埃歸焉。”他死了沒有?沒有說。看來是沒有死。共工確實是勝利了。” ⑵ 周山: --- 筆者按:既有“不周之山”,當有“周山”。 --- 屈原在《離騷》裡說:“路不周以左轉兮”。王逸註:“不周,山名,在崑崙西北。” ⑶ 亂幟: --- 文革初期,毛澤東在給江青的信里說:“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 --- “亂幟”:借毛澤東“不周山下紅旗亂”筆意。 ⑷ 牛喘: ---- 《三國演義》第一百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節錄: 使者辭去,回到五丈原,見了孔明,具說:“司馬懿受了巾幗女衣,看了書札,並不嗔怒,只問丞相寢食及事之煩簡,絕不提起軍旅之事。某如此應對,彼言:食少事煩,豈能長久?”孔明嘆曰:“彼深知我也!”主簿楊顒諫曰:“某見丞相常自校簿書,竊以為不必。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執耕,婢典爨,私業無曠,所求皆足,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若皆身親其事,將形疲神困,終無一成。豈其智之不如婢僕哉?失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稱:坐而論道,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昔丙吉憂牛喘,而不問橫道死人;陳平不知錢穀之數,曰:自有主者。今丞相親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司馬懿之言,真至言也。”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託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眾皆垂淚。自此孔明自覺神思不寧。諸將因此未敢進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