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古道今侃“籍貫” |
送交者: 海角天涯 2010年08月24日18:56:1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我們從中國出來的人都從出生那天起便需要填寫無數份表格,其中“籍貫”常常是必填的項目。 www.
到底什麼是籍貫? www. 中國權威的百度百科說: www. 詞目:籍貫 www. 拼音:jíguàn www. 英文:[the place of one’s birth or origin;native place] www. 解釋: www.
籍貫就是指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18周歲以前的戶籍所在地。 www. 基本解釋: www. [the place of one’s birth or origin;native place] 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www. 籍貫是祖籍的一種表述。而“祖籍”要追述到哪一代,一般是祖父輩。舉個例子,張三此前戶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祖父輩)是湖南,現在戶口遷到了北京。他的籍貫準確說是湖南。 由於籍貫的定義存在很大爭議,祖孫兩人的籍貫不同經常出現。 www. 到底是祖父的出生還是本人的出生地?不知大家明白沒有,反正我本人是一頭霧水。在人口流動頻繁的現代社會,孫子出生地不同於祖父出生地太平常了。何況還牽涉到中國特色“戶口”問題。 www. 拿當今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為例。他的簡歷清楚地表明:胡錦濤,安徽省績溪縣人。於是很多資料便想當然的註明:胡錦濤出生於安徽績溪。 www. 可是另有不少學者探究到了真相:胡出生於安徽茶商世家,他的曾祖父便離開安徽遷居到江蘇泰州。他的父親在泰州和上海兩地經營茶葉,胡錦濤在泰州出生。
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除了目前的中國大陸,英國管制時期的香港和1980年以前的台灣,“籍貫”也是填報個人信息的必要項目。 www. 而我們知道,西方國家都只有“出生地”為最重要的個人信息之一,至於祖先來源地,恐怕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或者名人傳記中一段,無人過於重視。 中國政治文化重視“籍貫”的歷史淵源是什麼呢? www. 原來在中國古代,“籍”和“貫”是兩個既互相聯繫,又明顯區別的重要個人身份概念。“籍”是指家庭的職業,如“鹽戶”,世代以製鹽為業。“軍戶”以從軍為業,例如著名的花木蘭家族。這個與他們的徭(賦稅等)役(兵役,勞役等)直接相關,在戶口統計中極為重要。 www. 貫才是一個人及其家族生長的所在地,如“鄉貫”、“里貫”。籍貫合在一起,指一個人的生長的地點(貫),與徭役種類(籍)的登記文件。據考證,中國古代自魏晉時期開始,朝廷和各級政府便對籍貫嚴加管理,防止徭役流失。 “籍貫”概念的強化很可能還與綿延1300年的國家根本的教育與人事制度-科舉制度密切相關。 在科舉制度的歷史上,多次發生“冒籍”的案件。 www. 何謂“冒籍”?顧名思義就是考生冒充籍貫,參加科舉考試。科舉考試是按照縣為單位展開第一輪錄取的。從宋朝開始,朝廷為了照顧邊遠和文化落後地區的發展,在科舉錄取名額上向這些地區傾斜,給予它們更高的錄取比例。其他地區一些“聰明”的考生就以各種名義“移民”到這些容易被錄取的地區參加科舉,像候鳥一樣逢考即來,考後即走。此舉引發了當地考生的不滿,也違背了政策的本意,因此“冒籍”現象一萌芽就受到了嚴厲打擊。冒籍的考生會被剝奪考試資格;即使考中了被發現也要取消功名,再行治罪。 看來今日中國的“高考移民”也有悠久的歷史可追根溯源呢! www. 此外“籍”也與科舉有關。例如“樂”籍家系的子孫,便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 當今的“樂”手們,不但遠離“下流”之輩,還被美稱為“藝術家”,甚至可授予“大校”,“少將”之類高級軍銜,是不是讓人感覺本朝徹底反傳統了? www. 如今的港台當局都已廢棄了中國經典的“籍貫”概念。他們已經認識到籍貫本身就是一個世世代代被限制永居一處的農耕經濟的概念,在現代含義含糊不清。他們現在使用“祖籍”,出生地,現居地等概念,籍貫便不再重要了。 www. 既然“籍貫”的概念如此古舊過時,為何中國當局還要如此重視呢? ww. 除了有中國歷史傳統悠久,人口眾多,國家有自己的特色和民族驕傲的明顯理由外,以山哥的小人之心,度黨國的君子之腹,可能還有“祖國統一”的深謀遠慮。park.com 例如台灣的馬英九,龍應台之類,不管他們願意與否,都把他們冠以“湖南 X 地人,讓我這個土生湖南佬替他們倍感委屈。 www. 說到底,你爸爸和爺爺做什麼工作,在現代社會裡有意義嗎?你是哪裡人,還不是你自己的認同?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9: | 老兵回憶之豫中會戰--見識真實的湯恩伯 | |
2009: | 中國的悲劇和崛起 | |
2008: | 當四大發明被詩史化歌頌之後想到的…… | |
2008: | 元蒙古人對亡國奴漢人的初夜權制度 | |
2006: | 改變中國前進方向的1976年10月6日事件 | |
2006: | 買車買房與抗日與愛國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