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饑荒首例“開倉放糧案”:坐牢殺頭我一人承擔 |
送交者: heat100 2010年08月29日07:41:4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大饑荒首例“開倉放糧案”:坐牢殺頭我一人承擔 核心提示:1960年1月29日(農曆正月初二)上午,重慶市委辛易之書記親自打電話來了:“市委研究後決定,同意動用國庫的糧食賑救災民,每人一天半斤的標準。”縣委立即通知各公社:“嚴格按市委制定的標準開倉,務必讓全縣人民一個不漏地在今晚之前吃上糧食。”紀俊儀附加了一道死命令:各食堂只准熬稀飯,嚴禁做乾飯。經歷過殘酷戰爭環境的他知道,這時候人們的腸胃都已不同程度萎縮,消化功能明顯下降,一但猛吃,極會出問題,甚至因此“撐死”。 開倉放糧的效果非常明顯,初二開倉,初三死亡人數就開始下降;初四更見減少…… 建國初期的儲備糧,主要囤積在全國基層各區縣的糧庫。為隨時應付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對我國的封鎖和侵略,中央規定,基層一級政府對這些儲備糧只有看護的義務,無絲毫動用的權力。這項義務,也是關繫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如有違反,輕則坐牢,重則殺頭!可是,在當年那場全國性的大饑荒中,為了儘可能多地從死神手中奪回普通百姓的生命,重慶一些基層共產黨員幹部,不惜冒着丟烏紗帽甚至坐牢的危險開倉放糧,形成建國以來首例“開倉放糧案”。 惡噩頻傳:水腫病大爆發 1960年1月19日(農曆臘月二十一),重慶以東76公里、緊傍長江的長壽縣城,冷冷清清的街道,任由被風裹挾的枯葉蕭蕭滾動。這個川東產糧大縣,在這春節前10天,城區竟看不見多少喜慶氣氛。 縣公安局副局長李在明急匆匆來到縣委,推開縣委第一書記紀俊儀的辦公室門,劈頭就喊:“紀書記,這幾天渡舟區死了500多人!” 紀俊儀頓時感到頭“轟”地一下要炸了,幾個月來他一直試圖防止發生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並且竟在春節前夕。他急如星火,驅車渡舟區。事情立刻明了--離區委不遠的孫家,就橫臥着兩具屍體。死者剛剛抬出來,還來不及掩埋。死者穿戴並不算太破,但面容出奇的枯萎,四肢也是枯萎得僅一層皮包着骨頭。紀俊儀一看就知道,這是因水腫病致死的。 到渡舟區的徐家坪--一個離縣城不遠的生產隊,又見到幾具屍體…… 這時,渡舟區的死亡人數已上升到700多。死因幾乎都一樣:水腫病,且多是老人和強壯的男人。長時間營養不良,四肢會腫脹,這是體內發出的警告,表示臟器已經衰竭。到此地步,若不及時補充營養,臟器就會萎縮並喪失功能,最終導致患者死亡。某醫院曾解剖過一個水腫病屍體,其肝臟已變得只有拳頭般大。早在兩個月前的1959年11月,長壽縣就有人患水腫病,當時這種現象在大面積饑荒的四川並不鮮見。 日漸衰弱而又無糧可吃的饑民把穀殼磨成粉、把野生蕨根和土茯苓挖出來磨成面……但凡能想到的無毒的可以吃的,人們都千方百計弄來填進了肚子,還是沒有遏止住水腫病蔓延的勢頭。到了12月,長壽縣數十萬人中已有相當多的人得了水腫病,在今天有案可稽的,是縣誌上記載有9萬多人。不過當年的實際情況是,連每月尚有19斤商品糧供應的長壽縣最高官員--紀俊儀本人,也沒能逃過劫難;而且他66歲的老母親以及正在懷孕的妻子,也無一例外!幾個月來,紀俊儀和縣委以及各級幹部一直在努力防止水腫病的惡性發展,眼前的事實說明,他最不願發生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 憑經驗,紀俊儀意識到,餓死人的事不會僅限於渡舟一個區,全縣所有的區可能都不會倖免。他下令緊急調查全縣的死人情況。6天之後(1960年1月25日,農曆臘月二十七),數據出來了,全縣10個公社每個的死亡人數都已上百,多者甚至數百! 看着報表,紀俊儀目瞪口呆!心一陣陣絞痛。 1941年5月,年僅17歲的紀俊儀在山東省海陽縣的老家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淮海戰役,並升任某營教導員,多年的革命生涯,早讓他將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利益的根本宗旨深深鐫刻在了心靈深處,作為畢生的追求。但現在,在用鮮血和生命為代價換來了嶄新的社會制度之後,在自已直接管轄的範圍內,竟然發生了餓死人的事!這對紀俊儀來說太殘酷了!他心裡隱隱有犯罪的感覺。職責和良知告訴他,絕不能麻木聽任可怕的局面繼續下去,否則愧對人民,愧對長眠地下的烈士,更愧對“共產黨員”的神聖稱號!然而他又十分為難。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躍進,1959年的本欲糾“左”結果大反右傾,連續三年一個接一個政治運動,一步步把“左”推到極致,擠占了本應由實事求的科學態度唱主角的思想舞台。在這種局面下如實反映存在的問題,風險是明顯的,弄不好,一頂“給新社會抹黑”的右傾帽子,就會戴在頭上。 紀俊儀硬着頭皮讓縣公安局向重慶市公安局作了匯報,重慶市委分管政法的書記李唐彬賡即就親自打電話到紀俊儀辦公室來了,一開口就直奔主題:“紀俊儀,你怎麼搞的,長壽縣死哪麼多人?是真的還是假的?” 經過深思熟慮,早已作好最壞思想準備的紀俊儀鎮靜地回答:“李書記,這是真的。” “怎麼會死這麼多人?” “餓死的。” 李唐彬急了:“一個縣餓死哪麼多人還得了呀,不但要撤你的職,你還該坐牢!” 紀俊儀回答:“李書記,我就是坐牢也要實事求是地向你匯報,長壽縣是餓死了哪麼多人!而且還在繼續死亡,若不及早採取措施,後果更加嚴重。” 究其起因:是天災還是人禍? 建國初期,長壽縣屬四川省涪陵專區管轄,各項農村基礎工作開展得比較早,在川東算得上是底子比較厚實的大縣。但到了1958年,共產風、浮誇風、瞎指揮等嚴重脫離實際的“左風”也自上而下刮到了長壽縣。 1958年10月,涪陵地區通知長壽去領國務院頒發的獎狀,縣委書記紀俊儀、縣長宋敬武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在沒有通知長壽縣的情況下,涪陵行署擅自向中央報了長壽糧食畝產八百斤的喜訊。同年,長壽縣組織了10多萬勞動力上山砍樹、挖礦石,搞土法煉鋼。對於當時50萬人口的長壽縣來說,這幾乎是他們全縣的勞動力。為此,全縣幾乎荒廢了所有的農耕生產,更直接導致第二年糧食減產以致出現饑荒,引發水腫病,造成大批饑民餓死。 應該說,來自農村又有四五年管理農業大縣經驗的紀俊儀,從1958年秋天起,就在擔心長壽縣出現饑荒了;同時也在多方面努力,防止不該發生的事情出現。1958年11月14日,長壽縣委接到通知:長壽縣由涪陵地區劃歸重慶市管轄。同時劃歸重慶市管轄的還有綦江縣、巴縣。同年11月15日,紀俊儀、宋敬武懷着複雜的心情赴重慶,去見新的上級領導。他倆商量:到重慶後,一定實事求是地匯報,爭取得到新領導首肯,將上山煉鋼的10多萬勞動力撤下來,趕快收糧食、種小麥;如可能,再把以前虛報的糧食產量指標降下來。他們還商定:如果需要為此承擔責任,就由他們兩人承擔。當時,重慶市委主持工作的是書記任白戈、魯大東、李唐彬、辛易之,市委常委廖書華等人。他們集體接見了紀、宋二人,並聽取匯報。紀俊儀如實匯報了情況,說糧食畝產只有500多斤,不到600斤。並要新領導同意他們將全縣10多萬在山上的勞動力撤下來,搞小麥播種,獲得任白戈等人的首肯。當天下午,紀、宋就馬不停蹄返回長壽,組織實施。然而,因錯過了節氣,全縣大部分紅薯、晚稻爛在了田地里,長壽縣這一年豐產卻沒能豐收!緊接着忙小麥等小春作物栽種,也晚了,到12月初才種完。這直接導致1959年的小麥大量減產。更嚴峻的事情在後面,因一個冬季沒有蓄水,多數水田成了乾田,第二年秧苗栽不下田。直到五六月雨季才匆忙犁田、耙田、蓄水栽秧,待全縣栽秧完畢,已過了夏至。無情的現實更是這一年的七、八、九月,恰恰是多年少見的大旱天。在天災、人禍的雙重夾擊下,這年長壽水稻總產量從過去的3億多斤銳減到1億多斤,加上小麥、玉米、紅薯、豆類等的損失,全縣的糧食總產量降到2.5億斤,減產幅度達40%以上。至此,饑荒已不可避免地發生。 屋漏更遇連陰寸雨:救災糧指標被神秘押扣 1959年10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李井泉來到重慶搞調查,在涪陵專區墊江縣的海棠鄉發現農民缺口糧。從海棠出來,他直奔長壽。紀俊儀早就趕到與墊江縣相連的長壽縣葛蘭鄉候迎了。他要截住這位四川最高長官,向他如實匯報災情,爭取救災糧指標。在車上,紀俊儀如實匯報了長壽縣糧食大幅度減產的情況,然後說:“農民的糧食已經吃不到明年小春了。”李井泉問紀俊儀還差多少糧食才能度過饑荒。紀俊儀答:“要4000萬斤。” 隨後,李井泉一行在長壽獅子灘的重慶市委招待所住下,並叫來川東及川北的涪陵、萬縣、江津、達縣四個地區的地委書記開會,參加會議的還有重慶的任白戈、辛易之和重慶市委的一個部門負責人,紀俊儀也參加了會議。會議議題只有一個:解決糧食減產後的農民生活問題。會上,紀俊儀再次匯報了長壽縣的災情,再次提出需要4000萬斤救災糧。然而,就在會中紀俊儀請求撥救災糧時,一個參加會議的重慶市委部門負責人搶過了話頭,說:“我是四川人,了解這裡的情況。災情是有,但我們四川就是三分糧七分菜。糧不夠、瓜菜湊嘛。”好在與會的領導同志都沒在意,會上決定:給長壽縣調撥4000萬斤救災糧。同時確定集體食堂每天保人均4兩糧、3斤菜、半斤代食品。紀俊儀帶着好心情離開了獅子灘招待所,然而,事情遠比他想象的複雜。 不久,長壽縣因缺糧出現水腫病;再過段時間,水腫病已發展得相當嚴重了,省里決定給的4000萬斤救災糧指標還遲遲不見消息。紀俊儀十分着急,打電話給具體管這件事的那位重慶市委的部門負責人,對方說:沒有救災糧指標。紀俊儀從另外的渠道了解到的情況卻是:四川省給長壽縣的救災糧指標,早就下到了重慶市。 紀俊儀急忙趕到重慶,找市委主管農業的書記辛易之要糧食,辛易之看來也莫可奈何,但他給紀俊儀出主意:直接給四川省李大章副省長打電話。紀俊儀依計而行,得到的答覆是:“這個事是李政委(指李井泉,當時他兼成都軍區政委職務)定的,你們市里看着辦吧。” 放下電話,紀俊儀一頭霧水。這話說得含糊,讓聽的人也犯迷糊--“李政委定的”在此是指什麼?是指李政委定下的事其他同志不好插手?還是指李政委自已更改了在獅子灘作的決定,這糧不給長壽了?或者,給長壽縣4000萬斤救災糧這件事是李政委早就拍板定了的,重慶市就看着辦吧?但既然李政委已經定了,怎麼還要“市里看着辦”呢?紀俊儀百思不得其解,然而這事又豈能馬虎,這可是長壽縣幾十萬人的救命糧呀!紀俊儀滿腹疑團,心急如焚。 紀俊儀萬萬想不到,在他給李大章副省長打電話之前,那位重慶市委的部門負責人早就給李副省長打了電話。而且很久以後紀俊儀才得知,四川省當時確實是給了長壽縣4000萬斤救災糧指標,但指標卻被那位重慶市委的部門負責人扣了2000萬,另2000萬也沒落實下來!也許那位部門負責人有千萬條扣糧理由,也許換個角度思考這批糧就應該扣,也許扣糧是在較高層次支持下的行為--否則作為主管全市農業的辛易之書記也不致於愛莫能助,然而不爭的事實卻是:這一扣,讓紀俊儀沒了退路,使長壽縣平添上萬座墳塋。
開倉放糧:坐牢殺頭一人承擔! 這一切自然瞞不過深諳縣情民情的紀俊儀。當事後張開華有些激動地對他說:“紀書記,說老實話,我開國庫了。我接受組織的處理,坐牢、殺頭我都沒意見!”紀俊儀差點哭了。他拍了下張開華的肩:“你做了件好事,謝謝你;沒你的事了,開國庫的責任我來負。”這時是張開華差點哭了。事後果然有人追究張開華私自開倉這件事。前面提到的那位重慶市委部門負責人前後三次專門來長壽縣調查,意欲“嚴肅處理”張開華,還責問紀俊儀是否知道這件事,知道了為什麼不匯報?紀俊儀以“長壽縣委”的名義對張開華開倉承擔了責任,紀俊儀還在向辛易之匯報時特別強調:“張開華沒經請示就開倉是不對,但他的開倉減少了人員死亡,也是件好事,不應該處分這樣的幹部。”張開華最終被保護下來,並受到重視。大難考驗幹部。從這件事上,長壽縣委發現了一位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是後話。後來,張開華先後擔任了長壽縣委組織部長、長壽縣人大副主任,直到腦癌手術失敗去世。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9: | 《鐵馬冰河,東北解放戰爭》(1-3集) | |
2009: | 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始末 | |
2008: | qhr: Obama一個光說不練的美國式垃圾人 | |
2008: | 張志新是毛遠新親自下令槍殺的 | |
2006: | 奇特的印度歷史 zt | |
2006: | 英雄血跡的背後——兩次隆化戰鬥始末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