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白陽:最後十年的輝煌成就
送交者: lesson 2010年12月22日08:48:0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白陽:最後十年的輝煌成就
作者:白陽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 8090    更新時間:2010-12-22  
       【字體:
【複製本文】 【下載本文】

白陽:最後十年的輝煌成就  

——紀念毛主席誕辰117周年  


我之所以選擇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視角回首歷史,不僅因為十年文化大革命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繼續、發展和深化,更主要的是因為毛澤東關於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對於鞏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設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無可替代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某些妖魔化毛澤東的人,惡意歪曲和醜化文化大革命的歷史,他們罔顧歷史事實,給文化大革命扣了三頂政治大帽子:一、文革十年是國民經濟瀕臨崩潰邊緣的十年;二、文革十年是大革文化(包括教育、科技)命的十年;三、文革十年是閉關鎖國的十年。事實勝於雄辯。那麼,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國在國民經濟、教育文化科技和國際交往這三大方面的歷史真相究竟如何呢?

文化大革命一開始,毛澤東即明確提出:抓革命,促生產。接着,他又強調:革命就是解放生產力,革命就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後來,毛澤東把文化大革命與其他一切工作的關係高度概括為: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同時他號召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學習大慶、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努力把國民經濟搞上去。毛澤東的指導思想是,以文化大革命帶動和促進中國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下面簡要介紹文化大革命十年間,中國在三個方面的所發生的歷史性突破。

國民經濟。天下甫定,毛澤東立即作出為恢復國民經濟而鬥爭的重大戰略決策。在一窮二白的爛攤子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僅迅速治癒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而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短十幾年時間內便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堅實基礎。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間的經濟發展:1976年與1966年相比,工農業總產值增長79%,社會總產值增長77.4%,國民收入總額(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53%1976年和1966年主要產品產量相比,鋼增長33.5%,原煤增長91.7%,原油增長499%,發電量增長146%,農用氮、磷、鉀化肥增長117.7%,塑料增長148.2%,棉布增長20.9%,糧食增長33.8%,油料增長61.6%

在工業交通方面。1965年開始並持續到70年代末期的三線建設,歷時三個五年計劃,投資2050億元,使國家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得到了長足進展,建立起攀枝花鋼鐵公司、六盤水工業基地、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等一大批鋼鐵、機器製造、能源、飛機、汽車、航天、電子工業基地和成昆、湘黔、川黔等重要鐵路幹線,初步改變了我國內地工業交通和科研水平低下的布局不合理狀況,形成有較大規模、門類齊全、有較高科研和生產能力的戰略後方體系,促進了內地的經濟繁榮和文化進步。1972年以後,以毛澤東、周恩來批準的四三方案為中心,投資幾十億美元和200億人民幣,從國外引進了26個大型成套設備和技術,建成了北京石化總廠、上海石化總廠、武鋼 一米 七軋機工程等幾十個冶金、化肥、紡織大型企業,基本滿足了國家對這些部門的需要,並為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文革時期,石油工業得到飛躍發展,陸續開發和興建了大慶、勝利、大港等大型油田,克拉瑪依和吉林扶餘油田生產能力也得到大的提高,還先後在四川、江漢、陝甘寧組織了叄個大石油勘探會戰,探明和建成遼河、任丘、江漢、長慶油田。從1966年到1978年,中國原油產量以每年遞增18.6%的速度增長,1978年突破1億噸,使中國由貧油國躍居世界第8產油大國,原油加工量比1965年增加了5倍多。

   
在農業方面。除糧食產量持續增長外,農業生產條件有了較大改善。文革時期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建國以來成就最大的時期。農業機械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1976年與1965年相比,拖拉機、手扶拖拉機產量增長5.7倍和65倍,農業用電增長4.7倍,農用排灌動力機械擁有量增長4.9倍,農用化肥每畝施用量增長2.1倍。1977年和1965年相比,全國農田灌溉面積增長41%,全國機電排灌面積和水電站機電總裝機容量分別增長355.58%和643%;1975年全國機井數比1965年增長935.89%。抗禦自然災害能力有了較大提高,以全國受災面積基本相同的1976年與1965年相比,成災面積由53.9%下降到26.9%。據相關專家介紹,至今中國水利設施的80%還是1970年代及以前完成的。應當指出,文化大革命中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農業學大寨運動,對於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林縣人民用自己血汗開鑿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正是在毛澤東時代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所創造的人間奇蹟。

在大力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文革十年,中國的各項關乎民生的社會事業均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以醫療衛生為例。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國農民的偉大兒子毛澤東便作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重大決策。到文革結束時候,合作醫療遍布中國農村,赤腳醫生跑遍山山水水,開始從根本上解決歷朝歷代中國農村缺醫少藥、廣大農民小病不看、大病等死的問題。

教育、文化、科技。毛澤東十分尊重工人農民等一切體力勞動者,同樣十分尊重專家學者等一切腦力勞動者。他歷來主張,工農兵要向知識分子學習理論文化,知識分子要向工農兵學習實踐經驗,實現知識分子勞動化,勞動人民知識化。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進一步強調,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文化必須為工農兵服務,科學實驗必須面向人民大眾的需要。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的教育、文化、科技事業開創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嶄新時代。

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體育、智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是教員出身的人民領袖毛澤東為社會主義新中國親自製定的教育方針。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又提出: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毛澤東是一個大教育家,他是最懂教育的。有人說,毛澤東時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我的知識基礎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奠定的。那個年代,中國實行的是真正的免費教育,根本不存在老百姓的孩子上不起學的問題。整個文革十年,除了運動發動初期一度停課鬧革命外,毛澤東很快就要求大中小學生複課鬧革命。那時,我們這些小學生、中學生,既學習文化知識,又學習勞動技能,更關心國家大事,對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廢止舊的高考制度,鼓勵工農兵上大學,這是毛澤東改革中國傳統教育制度的一項偉大探索。當時明確規定,中學生高中畢業勞動兩年以後可以報考大學,原則是:自願報名,群眾推薦,文化考試,擇優錄取。其中群眾推薦這一條,主要就是針對走後門的,只有勞動和各方面表現好的才可能被群眾推薦。雖然我不是工農兵大學生,但工農兵大學生中的確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許多人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當然,極少數走後門等不正之風也在所難免。一件新生事物,一項偉大探索,要求它一開始就完美無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我的故鄉是一個偏僻無名的小山村,舊社會沒有出過一個讀書人。解放後,人民政府專門給我們村建起小學校,從而徹底結束了全村人祖祖輩輩不識字的愚昧歷史。一個不到300口人的山村,在毛澤東時代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出了初中、高中畢業生,後來又接着出了大學生、研究生,這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就生我養我的那個小山村看,毛澤東時代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是教育大發展的十年。然而,實行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多年後,政府以什麼整合教育資源的名義,把村裡的小學校無情地撤銷了,孩子們上學不僅要跑十多里山路,而且花費甚大,有的索性就輟學了,成為新時代的新文盲。一個小山村如此,全國各地皆然。難怪我的父老鄉親直到今天都說:還是毛主席好,毛主席是為窮苦人謀幸福的!某些妖魔化毛主席的精英說,中國農民沒文化,素質低,就喜歡對皇帝搞個人崇拜!如果非要把人民領袖毛澤東比作皇帝的話,野駱駝忍不住要問一句:那些沒文化,素質低,喜歡崇拜皇帝的中國農民,他們為什麼不崇拜現在還活着並執掌大權的皇帝,卻偏偏非要去崇拜那個死去34年且早已被你們罵臭了的皇帝呢?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集中代表了毛澤東的文化思想。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大詩人毛澤東認為,歷史是人民大眾創造的,文藝和一切文化工作都應當無條件地為人民大眾服務。毛澤東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高度評價魯迅,稱魯迅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新民主主義論》中,他激情澎湃地說:五四以後,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而魯迅,就是這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着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正是全面實踐毛澤東文化思想的十年。有人說,文革期間,批判封、資、修,就等於全盤否定了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這種說法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批判封建主義文化,是為了樹立人民大眾文化;批判資本主義文化,是為了樹立社會主義文化;批判修正主義文化,是為了樹立馬克思主義文化。博覽群書的毛澤東,堪稱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歷來主張批判地繼承人類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並且提出了著名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文化他都要身體力行地學習借鑑。說毛澤東搞文化大革命就是全盤否定人類文化,這純粹是一種惡意誹謗。

毛澤東說過,文化大革命是觸及人們靈魂的思想大革命。在他看來,為人民大眾服務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同時是陶冶人的心靈、淨化人的靈魂、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新人的新文化。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文藝作品,無論小說、戲劇、電影,還是其他,幾乎每一部都發揮教育人、激勵人、提升人的質量、淨化人的靈魂的作用。比如浩然的小說《艷陽天》、《金光大道》等,比如現代京劇《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比如現代芭蕾舞《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比如電影《火紅的年代》、《青松嶺》、《閃閃的紅星》、《創業》、《龍江頌》《海霞》、《南海諸島》、《珍寶島不容侵犯》等,……文革期間誕生的許多歌曲、戲劇等,有些是完全可以傳世的經典之作。必須指出,如同文革十年在經濟建設上絕沒有今天那樣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一樣,那個年代的文藝作品絕沒有黨中央今天所嚴厲批評的低俗、媚俗、庸俗現象。古人云: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類是由低級動物進化而成的高級動物,動物的一切自然本能人也大多具備。如果一個社會的統治者放縱人的自然本能,那麼,人間世就無異於動物世界,這樣的人類社會還有什麼意義呢?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實質上就是無節制地放縱人的自私貪慾。由於人與人之間自然天賦和社會條件是絕對不平等的,而且天賦高、出身好的人永遠是少數,這樣的改革開放就必然導致弱肉強食,少數人欺負多數人,使中國社會重新回到人吃人的萬惡的舊社會。有著名學者說得好,中國改革開放的本質是徹底拋棄了毛澤東人道的社會法則,而奉行的是獸道的叢林法則。放眼今日中國文化,因為政治路線上的一切向錢看,絞盡腦汁刺激人的本能欲望的垃圾文化比比皆是,隨處可見,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字!人們不禁要問:究竟誰是今日中國文化三俗的罪魁禍首?

毛澤東是最重視科學技術的,他始終將科學實驗與階級鬥爭、生產鬥爭並列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三大革命運動。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成就,僅僅以尖端技術的空前突破為例。 196659日 第一次含有熱核材料的核試驗成功; 19661027日 第一枚核導彈發射試驗成功; 1967617日 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969923日 第一次地下核試驗成功; 1970424日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19701226日 第一艘核潛艇研製成功; 1973826日 ,第一台每秒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 19751128日 ,第一次回收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後第三個能回收衛星的國家; 19751020日 , 由科學家袁隆平等培育的型雜交水稻通過鑑定,經過推廣後一般提高產量20%,為世界糧食增產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些成果為以後時期的科學技術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準備了最充分的基礎條件。正如鄧小平1988年所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至於說文革十年是中國閉關鎖國的十年,更是睜着眼睛說瞎話,不值一駁。眾所周知,在新中國開國大典上,毛澤東就向全世界宣告,中國政府願意同一切平等待我的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關係。但是,美帝國主義主導的國際社會對新中國一直採取封鎖打壓的強盜政策。善良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毛澤東在開國前夕那氣壯山河的名言: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新中國一步步地打破美帝國主義對我的外交封鎖。從新中國誕生到1965年,有47個國家與中國建立並保持外交關係,其中絕大多數是亞洲、非洲的發展中國家以及社會主義國家,也包括少數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的外交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取得突破性進展。至少有兩件大事不得不提。一是中國重返聯合國,即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實現的。這件大事標誌着毛澤東外交思想的成功,也標誌着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外交的偉大勝利。如果不是貫徹執行毛澤東外交思想,與第三世界國家廣交朋友,平等對待和無私援助第三世界朋友,那麼,中國在較短時間內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實在是難以想象的。二是打開中美關係大門,與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毛澤東運用他那無與倫比的大智慧、大手筆親自打開了中美關係大門。舉世聞名的乒乓外交,亦即小球轉動大球從而改變世界的外交戰略,完全是晚年毛澤東一手導演的,周恩來則是他最好的助手。毛澤東早就認為,如同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一樣,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美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在處理中美關係問題上,毛澤東既有高度的原則性,又有高度的靈活性,始終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一。他一方面與美國發展互利合作的友好關係,一方面與美帝國主義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作不妥協的鬥爭,在台灣等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與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鬥爭到底。繼打開中美關係大門之後,毛澤東又親自決策與日本實現邦交正常化。在文革十年中,全世界共有40多個國家與我建立外交關係或保持正常關係。僅1972年一年,中國先後同18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或實現外交機構升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同外國建交最多的一年。正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與絕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中國不僅重返聯合國,而且成為國際社會可以發揮重大影響的不可或缺的成員。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毛澤東將個人健康置之度外,一次次抱病會見外賓,竭盡全部心力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再一次體現了他那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沒有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中堅定正確的外交智慧、外交決策和外交行動,就不可能有特別是之後的外交與開發成就。這裡必須指出,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和靈魂。無論是建設、教育、文化、科技,還是外交,毛澤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傷害中國人民利益的事情,他都絕不答應,一千個不答應,一萬個不答應!倘若毛澤東在世,面對人民上不起學、看不起病、買不起房、養不起老的嚴酷現實,即使美國人給他一座金山,他也絕對不會拿幾十萬億人民的血汗錢去交投名狀,打死他也絕不會幹這種事!毛澤東的骨頭是最硬的,他具有壓倒一切敵人而絕不被一切敵人所壓倒的底氣、魄力和智慧,不僅打仗打得最好,文章寫得最好,治國安邦的文韜武略最好,與狼共舞的外交上他同樣是做得最好的。在毛澤東那彌天大勇、超人大智的外交行動面前,那些口是心非、口言善而身行惡的政客們不知作何感想?

從如上三個方面的歷史事實看,毛澤東發動和領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完全徹底是為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健康向上,為了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了中國對人類作出更大貢獻,而絕不是為了他個人的任何計較。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為中國勞苦大眾和全世界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無私奉獻了自己一切的毛澤東,必將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而那些極端自私、利令智昏、色令智昏、權令智昏將中國社會引向萬劫不復貪慾之海的無恥之徒,必將遺臭萬年!這是歷史的辯證法所決定了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落基山人:開國後毛澤東的歷史貢獻3
2009: 真理赤裸裸:雕塑大師脫光了張志新的衣
2008: 香椿樹: 為什麼說毛澤東是窮人的佛祖
2008: 三十年代上海女作家的悲慘結局
2007: 柞里子:香港離島風光
2007: 制度的政府,還是民主的政府
2006: 俄羅斯PK中國:誰的經濟增長符合窮人利
2006: 外蒙古獨立始末 斯大林背棄諾言毛澤東